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1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3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优美的诗词、文章,可以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请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 _,悄怆幽邃。 (2)_,君子好逑。 (3)欲济无舟楫,_。 (4) _,只有香如故。 (5)可怜身上衣正单, _。 (6)海内存知己, _。 (7)山光悦鸟性, _。 (8)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_,_ 。 (9)蓬山此去无多路, _。(李商隐无题) (10)巴山楚水凄凉地, 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4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pi hui_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shn_吸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zhu_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边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季羡林清塘荷韵)3. (3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_,我们的国家发生了_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_的奋斗史诗。A .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 感天动地B . 感天动地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C . 感天动地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D .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 感天动地4. (3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 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B . 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C . 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D .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后,得到了进一步落实。5. (4分)仿照划线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每个季节的风都给人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风是灵动的,轻盈的身姿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风是热辣的,湿闷的气息熏染着慵懒的行人;秋天的风是_,_;冬天的风是_,_。二、 (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钢有脚疾,不基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选自贞观政要)【注】李纲: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备受李承乾崇重,步舆:一种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于轿子。三卫:唐禁卫军的合称。(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未尝稍降辞色 理顺辞直B . 竭忠尽节之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C . 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 . 寄百里之命故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 (4)【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太子在拜师,求学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7.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 , 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注:须臾:很短的时间。康庄:平坦的大道。(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跳而越者与千金/借旁近与之B . 彼勇者耻怯/不耻下问C . 今有三人焉/吾日三省吾身D . 顾见猛虎/左顾右盼(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顾 见 猛 虎 暴 然 向 逼 则 怯 者 不 待 告 跳 而 越 之 如 康 庄 矣。(3)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形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8.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社戏(节选)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篱,阿发拔后篱,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义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槽,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腺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以“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是( ) A . 第一段第3句的“点”、“硫”、“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B . 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 . 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D . 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3)第小节哪两个词集中体现了“我”在夜行途中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9. (17.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子孙道荣在我前面,手拉手走着一对母子,孩子四五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可爱。小区门口的岗亭上,笔直地站着一位保安。小区物业为了改善小区的形象,做到文明服务,要求值勤保安,在业主经过时,必须敬礼。母子从保安身边走过时,保安“啪”地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年轻的妈妈牵着儿子的手,忽然停了下来,弯下腰对儿子说:“叔叔向你敬礼,你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啊?”孩子看看妈妈,又仰头看着保安,也抬起手臂,学着保安的样子,敬了个礼,并用稚嫩的童音对保安说:“谢谢叔叔。”年轻的保安脸竟然红了,连连摆手:“小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赞许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就应该这样讲礼貌。”得到妈妈的表扬,孩子一脸灿烂。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很钦佩这位年轻的妈妈,通过这样一些细小的举动,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做人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他们沿着小区的道路,朝前走去,我也继续跟在他们后面往家走。孩子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和妈妈讨论这件事。“刚才那个保安叔叔,好帅啊。”孩子说。年轻的妈妈点点头。孩子忽然仰起脸,激动地对妈妈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保安,妈妈,你说好吗?”妈妈停下了脚步,瞪着孩子,“没出息!长大了,你要像爷爷一样当领导,或者像爸爸一样,自己做老板。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做保安。”似乎还觉得不够,年轻妈妈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儿子,我跟你讲,长大了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像刚才那个保安一样,一辈子没出息地替别人站岗,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听着这对母子的对话,我惊愕不已。年轻的妈妈,又一次拿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了一回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前后两次的教育,多么截然不同啊!这让我想起另一次经历。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一帮人,去慰问扶贫结队户。一位同事将儿子也带上了,同事想找个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困难户,一方面帮他们一把,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一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多么幸福。我们陪着那位同事,来到了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女主人因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全家的重担,全落在了男主人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很艰难。在介绍了情况后,同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让儿子亲手交给困难户家的男主人。男主人推阻再三,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从孩子的手上,接过了那个红包。同事的儿子还掏出了自己的几十元零花钱,送给了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两个孩子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同事摸着儿子的头,夸奖他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孩子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同事又趁热打铁地教育儿子:“看到了吧,回去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和那个叔叔一个下场。”一车人错愕不已。也许我的这位同事,与我在小区所遇到的那位母亲一样,急迫地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课的背后,是多么让人悲凉和痛心的现实啊。我不能确定,我们在孩子心灵中,到底埋下的是怎样一颗种子。(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所写的两件事。 (2)在小区里见到的一幕,使“我”对那位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用两个词语概括出这种变化。 _(3)联系具体语境,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生活中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有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教育的内容,反映出教育者自身的思想,请说说教子中的母亲和链接材料中奶奶的教育特点。 (材料)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贾平凹月迹)三、 (50分) (共1题;共50分)10. (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设法留住的,在这种日子里,人总在失去很多的同时得到更多,并因之受益一生。请以“我要留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有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四、 附加题 (共1题;共10分)11. (10.0分)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小题: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2)划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