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案例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河北省大名县第三中学 李宝琴一、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本文属于科学文艺作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二、 学情分析所教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有了思维判断能力,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给他们,让他们阅读、分析、谈论、总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八年级的学生对环境保护应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是很全面,学生对课文中提到了相关事物如沙漠,胡杨等应有一些了解,但如果用图片展示,效果就会更直观了,由于我们处于农村,学生平时对环境的知识和案例了解不是很多,因此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2011版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还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并积累本课生字词,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品味语言,学习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2情感目标;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 。四、教学方法:教无定规,很大程度上视课堂而定,根据新课程标准“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让学生进行一个速读比赛,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文章生成的问题,可引导学生看文章题目提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分组教学,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完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品析语言,体味感情也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做个指点。我希望我的课堂能给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5分钟)多媒体展示原来的罗布泊和现在的罗布泊,造成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自然导入课题。板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二、)解析文题,生成课堂问题 (2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标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可能会产生下面的问题: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三、)解决生字词,砸实基本功 (8分钟)速读课文(读速读快的同学提出表扬,给小组加分),迅速标出生字词,为生字注音,解释词语。1、正音:萧瑟 s 和煦x 干涸 h 吞噬sh 裸露lu 2、释义: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形 容冷落,凄凉。吞噬:吞食;并吞。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四、)感知课文内容,解决生成的问题 (6分钟)分组讨论,三个问题,可集中讨论一个问题:1-2、今日罗布泊和昔日罗布泊分别是什么景象的吗?哪个词可以概括它呢? 生归纳概括;师点拨: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提问:3、昔日的生命绿洲眨眼间变成了今天的死亡之海,是什么原因呢?生答后明确: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浑然一体”),从中获得启发。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五、)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428节): (10分钟)面对消逝的仙湖,作者饱含什么样的情感,你能找出这样的语句吗?(小组诵读,讨论赏析,突破难点)关键词:痛惜(例句如下)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2、“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3、“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了。 4、“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无知和愚昧。 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6、“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7、昔日:“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 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对比手法的运用,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文势了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水到渠成,总结主旨 (6分钟) 我们的痛惜之情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呢?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生齐读27段(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结合课文,联系现实,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由于人为的破坏导致生态恶化的例子。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总结)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七、)拓展延伸:请同学们为自己的小组制定环保口号(小组喊口号,加强情感渗透) (3分钟)结束语:(播放韩红的家乡) 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是用来创造的而不是用来毁灭的,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这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爱我家园,不要让我们人类的眼泪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宜昌市二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全国百校名师联盟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污水检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重庆市车管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竞赛决赛题库(含答案)
- 教学课件题目怎么写模板
- 车辆管理课件
- 车辆理论知识课件
- 制作课件属于教学成果吗
- 金属密封件表面抛光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一线班组质量奖申报材料
- 蜜雪冰城加盟合同(2025年版)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ACS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策略
-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H公司订单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 精益管理看板
- 汽车产品初期流动管理计划
- 《战略资源稀土》课件
- 《过程审核讲义》课件
- 中医内科学虚劳培训课件
- DB41T 2086-2020 加油加气站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