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狼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狼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狼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狼一文的教学设计科目:语文 年级:七年级 主备人:巴里坤县一中 姜炜霞 时间:2017年5月28日课题 :狼教学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探究,解决生难字词,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理解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教学过程:一、 明确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明确方向)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2、译讲并品读课文3 了解狼的本性,懂得怎样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二、学生讲故事三、学生简介作者:作者 ,字 ,号 , 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三、解释聊斋和志异的含义四、学生正音缀 窘 苫蔽 倚 弛 眈 瞑 少时 寐 黠 五、听录音,注意朗读节奏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如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向同学老师请教。比一比三分钟后,谁能正确的朗读课文。六、自学指导(二) 读课文,借助课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逐句译讲(读一句,译讲一句 ,也可同位相互对译,并将你认为不好理解的句子在书上做上记号)七、比一比六分钟后谁能正确的译讲课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课文下面注释理解)止有剩骨 顾野有麦场 一狼得骨止 狼不敢前 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 意将隧入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八、自学指导(三)再次读1-4段,请从屠户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示例:屠户( )再读课文,从狼的角度评点段的内容。示例:两狼( )并说说狼的特点。九、小组合作 学习分析屠户的形象;分析狼的特性1、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2、课文中写了屠户的哪些动作,从中你能看出他在想些什么吗?(想象一下,选一处动作进行分析)3、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4、上题中狼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去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十、理清文章思路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对本文内容概括,是_ _狼,_ _狼,_ _狼,_ _狼。十一、思考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十二、这篇蒲松龄的关于屠户杀狼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提示:从屠户和狼的角度思考十三、总结归纳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 明确: 嘲笑了玩弄阴谋,自食其果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教育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结尾的含义)十四、搜集有关狼的成语、俗语(6-10个)成语:豺狼当道 虎狼之势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 狼入室 俗语: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十五、拓展阅读 姜戎:狼图腾 杰克 伦敦:荒原的呼唤雪狼十六、文言知识积累(学生完成)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止有剩骨: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盖以诱敌:投以骨:一狼得骨止:止露尻尾:止增笑耳:2、翻译句子: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十七、作业: 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内容,以“我要为狼辩护”说话训练 教学反思: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起步不久,能力尚在初级阶段,所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这堂课的前期准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文章短小,使故事情节更生动些,让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而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本着重点突出、知识落实、重在方法指导的思想,把主要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并能相对独立地阅读文言文。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资料,结合课文注释,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义,理清文章结构脉络。诵读是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琅琅上口,甚至成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乃至成诵,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学生能正确朗读后,完成课堂练习,包含了重点词语、一词多义、翻译句子和结构理解。完成后,学生再读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听录音,并注意朗读节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再练习朗读,读出故事的紧张曲折性。最后再把学生通过小组作探究、质疑问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课我尝试让学生讲故事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