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支教报告.doc_第1页
暑期实践支教报告.doc_第2页
暑期实践支教报告.doc_第3页
暑期实践支教报告.doc_第4页
暑期实践支教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榕江县高排村(苗族)儿童及青少年基本情况调查电子科技大学夏之星暑期实践队赴贵州暑期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自动化工程学院 冯晓波摘要本实践报告是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冯晓波 同学随夏之星暑期实践队赴贵州省榕江县高排村暑期社会实践及义务支教活动的调查报告。报告主要关注了当地儿童及青少年人口数量、生活条件以及受教育情况等内容,通过家访、与当地居民交流等实地调查手段,总结归纳了高排村在儿童及青少年抚养、卫生和教育方面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呼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实践过程纪实第一章 我的准备去贫困地区支教,是我在高中时候就有的一个想法,终于在大一快要结束的这个暑假,我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大学为我们提供了暑期社会实践这样的一个平台,一种方式,有了学校的支持,我能感觉到的,就是我和整个队伍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更有底气。在4月,我们在学校爱部落这个平台上正式成立了夏之星支教队,我们总共8位同学,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第一任队员,我们这个新生的集体,充满了活力与激情!队伍成立之后,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策划书的编制,支教计划的制定以及安全预案的制定等等,而我,在前期主要负责的就是支教地的联络以及支教安全预案的制定。在寻找学校的过程中,我遭遇到了启动支教计划以来的第一个困难支教地的寻找和确定。虽然需要支教的地方很多,但是,由于我们是在暑假期间,大多数学校都放假了,而且,真正适合我们的学校其实不太好找。第一次我花费了三天时间找到了一所非常适合我们的小学:白龙小学,一切看上去都还比较顺利,但是后来发生突变,一支去年去过白龙小学的团队今年还要去。显然,我们不希望和其他队伍杂在一起执行我们的支教方案,所以,我只好忍痛割爱,抛开白龙小学,继续寻找新的学校。这个时候,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高排小学进入我的视野,这也是非常适合我们八个人支教的地方。我是和当地县团委以及榕树林志愿者组织联系确认我们将支教高排小学的相关事宜的,当地也将有一个8个人的团队,以当地大学生为主,为我们的支教活动提供帮助。这极大的方便了我们行动的开展,为我们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确定好学校和制定好支教策划案之后,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拉赞助的相关活动。这是我们遭遇的第二个困难,因为作为一支新生的团队,我们很难拿到赞助,最后只有一个小公司的主管愿意为我们提供一些物资。显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我们的活动经费遭遇一定困难,但是,我们通过队伍里面8个人自己出资,解决了这个问题,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至此,我们前期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第二章 我在路上 在度过漫长的考试月之后,我们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7月6号是我们考完所有科目的日子,一考完试,我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因为我们预定9号下午就出发了。7号上午我们进行了课程试讲,找一找要教课的感觉,顺带大家一起找找问题和一些学要注意的地方,这次试讲非常重要,大家也完成的非常好。7号下午我们去到荷花池批发市场,从队伍经费中抽出500元,补充了一些物资。至此,一切准备就绪。 9号下午我们按计划出发,前往火车站坐火车前往贵州,我们在路上。第三章 支教进行中10号上午,我们顺利在都匀火车站与前来接我们的当地志愿者会和,至此,夏之星和榕树林两支队伍展开了密切的合作。我们先去到了榕江县城,考虑到队员们在火车长途跋涉之后的疲劳,我们决定在榕江县城休整一晚。我们住在当地志愿者(韦胜雄)预订的旅馆。当天晚上,和我们合作的榕江县团委名下的榕树林爱心助学组织的三位领导老师在榕江县城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大家相谈甚欢,为我们的支教活动开了个好头。11号,我们在县城购置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后,就去到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榕江县高排村小学。山路非常崎岖,闭塞的交通显然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几个小时的颠簸之后,我们到达高排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寨,建筑统一都是木屋,苗乡淳朴的风格深深的震撼着我们。下车后搬运着物资经过一段狭窄崎岖的村寨小路,我们终于到了我们住的志愿者家里面。木制结构的房屋,面积不大,略显拥挤。但是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很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居住条件,和当地志愿者合作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苗族人普遍好客,当天晚上,志愿者家招待了我们,饭菜很丰盛,我们在艰苦的生活即将开始之前,有这样一顿非常不错的伙食。晚上,我们解决住宿问题的方法是打地铺,夏天气温比较高,所以也不需要被子,这样基本上我们算是安顿下来。接下来我们花费了四天时间用于在村寨宣传,熟悉村寨以及招收学生。我们通过县教育局租用了高排小学的教室和一些教学用具,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年级不限。孩子们参加都很积极,我们8位夏之星队员按先前计划,主要负责小学部3-6年级的教学帮扶任务。四天招生之后,小学部基本上达到了80多人,我们按年级分班,预定16号正式开学。16号我们如期开学了,我负责担任5、6年级班主任,小学部的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起来。第一天的时候,大家可能有点拘谨,教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还显得生疏。我们在第一天为所有到校的孩子们发放了成套的学习用品。后来几天,随着大家彼此的熟悉了解,教学工作越来越来顺利。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在第二个星期一(23号)出现了,经过一个星期的教学,小学部一度达到近100人,但是,在新的星期开学的时候,四个年级均出现了学生流失,尤其以3年级和5年级比较严重。我们分析原因认为流失的学生平时也确实不是认真学习的孩子,我们虽然很想让他们对我们的授课产生兴趣,我们也开设了很多兴趣课活动课,但是确实也没能够留住他们。幸好,学生主体还是留了下来,小学部从此稳定在70-80人。此后的教学工作一直进展的比较顺利,基本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完成的。在这期间,我们全都是吃住在当地志愿者家里面。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当地的基本条件就是如此,所以尽管吃菜不太习惯,洗冷水澡会打哆嗦,但是能够一切顺利,我们已经很满意了。期间,我们进行了家访,也体验了当地人的劳动生活,更有上山搬运柴火的经历,这些都将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第四章 顺利返回本以为20多天的支教生活会过的很慢,但是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二十天的时间就过去了。27号是我们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们没有在进行教学活动,而是组织孩子们和我们8位队员进行了一场联欢。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以及表演手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要跟我们合影,这群孩子们已经让我非常不舍了。第二天早上3点,天还没亮,但是我们已经出发离开了高排。经过路上近两天的跋涉,我们安全回到成都。调查报告正文时间:2012、7、92012、7、28地点: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高排村(苗族)调查人员: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夏之星暑期实践队调查方式:1、 家访2、 与当地居民和志愿者交流3、 通过要求学生写日记反映的情况调查背景:2012年暑期,电子科技大学夏之星暑期实践队一行8人赴贵州省榕江县高排村进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夏之星暑期社会实践队主要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对高排小学进行暑期义务支教活动;二是在高排村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关注了当地青少年儿童的基本生活和教育情况,总结得出本实践报告。贵州省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与广西省接壤,因都柳江古称榕江而得名,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县。调查所在地为兴华水族乡高排苗族村,全村寨居民都为苗族,附近村寨都为水族村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实践主要内容:实践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反映了当地的基本情况。一、 与当地志愿者和居民的交流在当地生活的20天时间里,夏之星队伍的8位同学与当地志愿者和居民相处融洽。由于苗族人主要说当地苗语,所以在沟通上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克服了语言上的困难,与当地民众也进行了一些对话,并且从中了解了很多当地青少年儿童的基本情况。当地受重男轻女以及苗族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当地儿童数量一直处于高位。走访得到的结果显示,基本上父母在40岁左右的家庭,每家基本上至少有3、4个孩子。一般孩子们的年龄差距在3岁左右。孩子比较多的家庭,比如6个甚至7个孩子的家庭,最大的孩子与最小的孩子之间,年龄差距能够达到20多岁。如此多的青少年儿童数量,显然给家庭造成了很沉重的负担。令人担忧的是,当地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显然没有意识到,子女数量多并不只是给家庭带来更多劳动力,相反,更多的带来的是负担。在当地的观察表明,大多数孩子明显比城市同龄孩子身高偏矮,瘦弱,有营养不良的问题。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家庭,更是负担不起这么多孩子的教育培养,很多适龄儿童因为要帮家里面做农活或者照看弟弟妹妹而辍学在家。此外,我们与当地居民交流中还得到一些当地生活信息。当地居住的地方与劳作的田地之间相隔甚远,在相邻的两座山上,所以当地居民去田间劳作的时候需要先从居住的地方下山然后渡过一条不算小的河去到对面几座山上。由于路途偏远,农忙时节经常是壮年人口都在对山的农田劳作,晚上住在农田边上的小草棚不回家,家里面只有几个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在家。显然,这给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危险,也有害于孩子们的生长发育和教育培养。当地的生活,8位队员们在短短的20天里也体会到了。由于土地短缺贫瘠,加上交通的闭塞,当地日常主食主要就是以自产大米为主,歉收的年份一些条件不好的居民家庭都会面临温饱问题。主菜主要是黄瓜和野菜,在当地的生活中我们也吃过了各式野菜,着实没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正在长身体的当地青少年儿童受到严重影响,大部分都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二、 家访在日常的观察和交流之外,我们还在当地志愿者的协助下进行了专门的家访工作,主要是由何瑶、和冯晓波两位同学完成。家访包括晚上对定点居民家庭的调查和授课期间随机对学生家庭进行的家访。定点对居民家庭的家访主要是晚上进行的,其中,有两家情况比较具有代表性,以下是家访得到的基本信息。第一家户主是52岁的朱贵平,家里面总共有5口人,朱贵平夫妻二人,有三个孩子。家里房屋面积非常狭小,只有一层老旧的木屋,总共三间房,左边房间其实是牲畜棚,养有两头牛一头猪。中间房间用来日常煮饭等,右边房间从中间隔开,分为老夫妻的床铺和子女的床铺两部分。家里没有见到一件像样的家具,生活条件恶劣。家里三个孩子,前两个是儿子,最小的是女儿。大儿子已经28岁,为了给家里挣钱改善生活,前段时间刚刚去到江浙一带建筑工地打工,俩位老人也不知道大儿子具体在什么地方,而且,打工可能一年回来一次,也有可能几年才会回来一次。二儿子今年21岁,没有接受过教育,在家里面帮家里干农活。最令大家担心的是小女儿,今年14岁,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由于初中在兴华乡,离家里很远,所以是住校生。初中条件也不是很好,一个小小的宿舍16个人住,每天的伙食接近7元,虽然政府每人每学期会补助850元营养餐的补贴,但这依然是家里面现在最大的负担之一。基本上几年才会换一件衣服,生活节俭,学习压力也很大。家里面如此拮据的条件,但是,在村里面只分到了一个低保名额,每年只能从政府那里领到300元和一百斤救济粮。家里面大儿子二儿子都还没有结婚,这在当地其实是属于不正常的情况,因为年龄已经到了二十多岁,家里实在贫穷,没有女孩子愿意嫁过来吃苦,因此,两个儿子的婚事是两位老人最大的担忧。第二户的户主是50岁的朱老往。朱老往家庭更为艰难,家里总共有10口人,除了老夫妻二人,还有7个子女,其中大儿子已经25岁,已经有了订过婚的儿媳,现在大儿子和儿媳一起出去打工去了。由于家庭贫困,其余的子女的教育被严重耽搁。大儿子和大女儿都没有接受过教育,大女儿今年17岁,刚刚嫁人,虽然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但是14、15岁女孩在当地很多都已经出嫁;第三个孩子是个男孩,今年15岁,才上小学2年级;第四个孩子也是个男孩,13岁,今年小学一年级;第五个是个女孩,10岁,没有接受教育;第六个是个男孩,7岁,没有接受教育;最小的孩子是个女孩子,今年刚刚4岁。由于家里面孩子太多,给家里面带来了严重困难。在对于原因的调查中,当地志愿者告诉我们,是因为当地传统民俗,排斥结扎等节育手术,导致孩子数量都很多。朱老往家只分到2个低保名额,一年750元的政府补助和200斤的政府救济粮,加上家里面只有五亩地,导致一旦收成不好的年份,家里面温饱都会成为问题。很多时候,家里面需要四处请求乡亲们赊一点粮食来度过艰难的年份。对学生的随机家访进行的不多,主要是在校学生脚上有碰伤划伤的时候我们到家去给与卫生处理的时候或者有学生缺课我们去调查的时候,顺便了解的情况。绝大部分家庭都有很多个小孩子,我们家访的其中一个三年级孩子就是,他缺课没来,我们去看了一下情况,结果发现他是在家照顾5岁的妹妹和一个只有3个月的弟弟。他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去了,母亲由于这几天要上山砍柴,所以他只有留在家里面照看弟弟妹妹。当地还很少注意卫生防护,我们处理的一个女孩子的脚部创伤已经严重发炎了,原因主要是当地孩子基本上喜欢光脚走路,即使穿鞋也从来没见过他们穿袜子,而且,基本上一个星期才会洗一次澡,而且是冷水,对细菌的清除基本上不起作用。这些基本的生活和卫生常识在当地继续得到宣传。三、 学生日记中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情况,我们要求三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每天写一篇日记,内容不限,可以反映学习生活问题,也可以写生活和家庭情况。从学生的日记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学生家庭普遍兄弟姐妹众多,而且,很多孩子家庭,父母经常是在远处的山地劳作,只有孩子在家;很多孩子还没有户口,可能因为当初他们父母都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所以入不了户口,而后补户口需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大多数孩子的字迹潦草难看,很多孩子的书面语夹杂口语,语句不通顺,这反映了当地教育的落后;很多孩子普遍反映英语难,据调查,五年级期末,60多个人的最高分就只有24分,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实践结论:一、 调查发现高排村(苗族)地区青少年儿童数量众多,每家每户的子女数量严重偏多,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当地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存在很多问题;二、 当地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事业的投入远远不够,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状况,很多青少年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养;三、 当地卫生状况堪忧,容易滋生传染病和流行疫情,当地青少年儿童对于卫生防护知识严重缺乏,很多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四、 高排小学的教育现状堪忧,在语文和英语的教学上尤其存在问题,亟待解决,当地还应转变教育模式,更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发展。解决方案和建议:一、 建议当地政府和高排村村民委员会加大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解读和执行力度,只有控制当地人口的增长,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现状,解放当地的劳动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增强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宣传,使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在广大苗族群众中产生共鸣,摒弃迷信和传统思想中的糟粕部分,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和谐社会;二、 建议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当地的道路、水利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创造出发展的必要条件,鼓励当地富余劳动力走出大山;加大对当地矿藏、木材等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居民年收入,从实质层面改善当地的生活水准;三、 建议当地教育机构加大对村寨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当地的教学硬件设施,并对当地老师加以培训,以提升师资软实力;此外,希望当地学校加强对新世纪青少年儿童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学习,改善教学模式,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对青少年儿童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发掘和培养,更好的培育当地青少年儿童。我的感悟在这短短的二十天里,我和高排村当地的志愿者以及高排小学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生活上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我感受到了在一起努力时的快乐。我总结了一下在这次支教中我们得到的宝贵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经验:一、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和当地县团委以及榕树林爱心助教组织达成了深入的合作,这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一个亮点之一。因为与他们的合作,我们在高排小学的一切活动得以顺利展开,而且有了榕树林当地志愿者队伍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为我们的支教活动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有了当地志愿者的协助,我们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