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doc_第1页
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doc_第2页
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doc_第3页
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doc_第4页
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调查与决策复活“立体史书”打造“牌坊之乡”总第157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46期 复活“立体史书” 打造“牌坊之乡” 隆昌南关石牌坊古镇开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内江市委政研室 郑 广 近年来,隆昌县委、县政府紧抓机遇,依托本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牌坊群,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资源基本情况 隆昌石牌坊群主要分布于县城南北二关的千年古驿道上,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素有“立体史书”之称。现存牌坊共计17座,其中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贞节坊、孝子坊、百寿坊、山门坊、镇山坊、嵌瓷观赏坊各1座。此外,沿古驿道东去尚有“除暴安良”、“政通人和”碑碣5道,摩崖石刻6处及古塔、关隘各1处。隆昌石牌坊群与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安徽歙县石牌坊群比较,无论在体量、规模、种类、数量以及建筑、雕刻、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更胜一筹,堪称西南独有,全国罕见,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我国历史文化旅游极为宝贵的资源。隆昌石牌坊群于1991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昌南关石牌坊古镇于2005年3月,被中国乡土协会授予“中国石牌坊之乡”称号。 二、项目实施情况 2004年,隆昌县成功引进重庆世源集团公司,全面开发建设南关石牌坊古镇。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亿元,按照“三横三竖一古镇,六牌六碑一千年”的规划布局,以南关春牛坪为中心,以古驿道为中轴线向外延伸11米为核心重点保护区域,12幢极具川南民俗特色的建筑围合其外,加上内部联通的两条纵向通道,形成以古牌坊景观为中心的古镇风貌,让人领略旧时明清街市的现代韵味。本着保护性修缮开发和彰显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的开发原则,古镇建设致力于挖掘石牌坊文化底蕴和原生态民俗生活元素等先天资源,有效整合隆昌夏布、陶艺、青石、戏曲等文化资源,致力于将石牌坊古镇打造成为在川东、川南旅游环线和成渝旅游大通道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从而加快了隆昌作为省旅游发展重点县的建设步伐。目前,古镇建设主体工程已提前竣工,拟于6月试营业,10月1日正式营运。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抢抓机遇,理清思路,突出重点 思路决定出路。隆昌抓旅游发展意识早、认识足、决心大。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结合县内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紧紧抓住旅游业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的历史机遇,树立了“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兴产业、调结构、促开放”的观念,制定了“工业强县、商贸大县、旅游新县”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2004年,确立以打造“中国石牌坊之乡”为龙头,构建“三古之旅”的旅游发展战略后,隆昌重点打造古石牌坊、古寨堡、古宇湖三大项目,全力塑造“千年沧桑古驿道,立体史书石牌坊”的品牌形象。2005年,县委、县政府抓住“中国石牌坊之乡”申报成功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发展新突破的具体规划,形成了“一年一突破、三年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提出旅游产业要在三年内成长为县域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强领导,完善规划,创新机制 为顺利推进“中国石牌坊之乡”的建设进程,隆昌县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中国石牌坊之乡”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局面。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2004年隆昌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上出台了关于加快隆昌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制定了打造“中国石牌坊之乡”的实施意见,统一了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目标任务,力争到2010年,全面建成以南关石牌坊群为核心,以古驿道为纽带,以云峰关、北关和响石石牌坊为点缀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石牌坊群的保护开发,对隆昌石牌坊整体改造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和评审,确立了保护与开发并举、商贸与旅游并重的开发原则,进一步详细制定了隆昌石牌坊群保护开发规划实施方案、南关石牌坊景区经营管理方案、南关石牌坊景区促销方案等一系列景区建设配套方案,并与各责任部门签订了项目目标责任书。由县外事侨务旅游局牵头,制定了工程建设和实施配套方案的倒计时表,成立了南关石牌坊古镇专项督查小组,负责督促工程各配套方案的进度和落实情况。正因为这一系列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的出台,使石牌坊古镇在项目审批、规费减免、财政支持、投资融资等方面得以全面统筹。 建成后的隆昌南关石牌坊古镇旅游景区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实行“景区所有国有化、景区经营市场化、景区管理企业化”的运行机制,由政府制定优惠的招商与经营政策,给商户创造宽松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其经营回报最大化。 (三)挖掘内涵,整体包装,市场运作 隆昌县充分挖掘石牌坊文化内涵,整合优势资源,集中进行包装,形成一条龙化的旅游产业链条。以“中国石牌坊之乡”旅游品牌为中心,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牌等多种媒体,多角度立体宣传隆昌旅游整体形象。先后在中央4台、7台及省、市电视台播出旅游专题宣传片;在成渝两地及周边市县客源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全国旅交会及省旅游发展大会,并在蓉成功召开旅游专题招商推介会。 (四)以人为本,阳光拆迁,和谐共建 春牛坪古牌坊片区地处隆昌县城金鹅镇最南端,拆迁总面积为4.8万平方米,总户数708户。拆迁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项目能否顺利推进。为保护文物和改善片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隆昌县委、县政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了利益保障,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拆迁。由于领导工作坚强有力,协调配合严谨高效,宣传教育讲求实效,“阳光拆迁”、“惠民拆迁”和“感情拆迁”有机结合,拆迁工作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支持,使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在拆迁公告规定的2个月拆迁期限内,共计595户搬家,占总拆迁户数的98%。 四、几点启示 牌坊古镇项目建设的成功实践,取决于省、市党委政府战略决策的正确导向,取决于隆昌县委、县政府务实创新、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的工作作风。 (一)资源与市场结合是催生新项目的重要途径 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资源与市场的结合催生新的项目。隆昌县委、县政府着力挖掘牌坊文化内涵,将加快建设“旅游新县”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综合利用本地资源,加大打造“中国石牌坊之乡”的力度,扩大了海内外知名度。 思路一变天地宽。围绕塑造“千年沧桑古驿道,立体史书石牌坊”品牌形象,隆昌县委、县政府携手旅游界、文化界、房地产界,共同打造南关石牌坊古镇,继而开发“三古之旅”,实现了旅游概念和商业概念的融合,促进了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 以项目为支撑,隆昌把牌坊产生的历史因由和当地的民俗结合起来,把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时尚理念融合起来,把传统和市场对接起来,创造性的开发了明清古镇这一项目,取得了上级的支持,引进了社会资本,实现了旅游发展新突破。 (二)利益与环境结合是引进投资者的关键环节 隆昌南关石牌坊成功开发的实践表明,形成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至关重要。隆昌通过明确的政策引导和配套优惠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旅游环境,纠正了个别部门和单位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行为,从而建立起民营资本介入旅游文化产业的绿色通道,对其在工商注册、税务定额、土地审批征用、用工形式、资金投入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保证民营资本顺利进入,获得收益,最终推动了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特色与规划结合是创造新优势的必要前提 隆昌在项目打造中着力强化“特色是生命、特色是优势”和“规划是文化、规划是财富”的观念,严把规划关,以规划为龙头,通过体现特色来优化旅游布局、整合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产业的最大效益。制定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短、中、长期投资计划和实施步骤,针对具体项目开发规划,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方案,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发展空间,确保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落实与和谐结合是建设新项目的有力保障 只有狠抓落实、强化执行,赢得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攻坚破难,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开发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没有“一盘棋”的思想,有没有各级干部务实的作风,有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结果会大不一样。南关石牌坊古镇项目涉及4.8万平方米、708户3200人的拆迁,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负责和参与拆迁的领导及干部顶着压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关心群众、落实政策、依法拆迁,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