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食或尽粟一石”“半匹红纱一义绫”中“石”“匹”“义”都是古代计量单位。B . “矜”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C . 古时“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D .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分别是各地的民歌、宫廷乐歌和祭祀乐歌。2. (2分)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B .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C .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D .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多音字或形似字辨析。 薄 bo_ b_ b_观 gun_ gun_纤_ _ 涉_ _阡_ _ 陟_ _歼_ _ 陡_ 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默写。 (1)山朗润起来了,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3)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诗句是:_,_。 (4)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思乡之句“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怀友之句“_,_”,都将情感巧妙地寄托在了形象而有情韵的物象之上。(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白描的手法勾画漂泊羁旅图的句子是_,_,_。 四、 其他 (共1题;共5分)5. (5分)从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或课外阅读的其他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以及阅读价值,根据示例,写一段阅读推荐语。(示例作品除外) 示例:我推荐名著飞向太空港。这部作品记述了中国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美国卫星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骄人成就。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学习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而且让我们感受到深厚的家国情怀。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攸、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尽杀奔徐州来。夏侯、于禁、典韦为先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1)选文出自名著_,作者是_。(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3)在本段情节中,集中体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在这部小说的其他情节中也有曹操这一性格的体现,请举一例加以说明。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巴山夜雨钱歌川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于是乎雨又可话了。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深夜人倦拋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早晨出门,路面已千,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然而好景不常,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好几处。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好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巴山多夜雨,室内少晴天,又熬了一年。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巴山之雨,与夜俱来。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1)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3)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4)文章第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 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余建斌(甲)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质量为太阳65亿倍的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其“手心”。在距离这个天体5500万光年的一颗行星上,人类用巨大的望远镜接收到长途跋涉而来的天文信号,从而勾勒出这个被称为黑洞的天体模样。“我们捕获到了黑洞的首张照片”,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多地同时召开发布会,天文学家们欣喜地公布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这个被直接“看”到的黑洞,位于室女座星系团超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它的确像一片阴影,被一个明亮程度不一的光环所环绕。在科学家眼中,模糊而简单的暗影十分迷人,它是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透露着黑洞的许多本质。“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批看见黑洞的人类,真幸运!”继人类在2015年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了两个黑洞的“合体”之后,首张照片成为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就像一位研究黑洞20多年的科学家所评论的,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乙)首张黑洞照片,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奖和回馈。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断催生着人类的探索事业。从100多年前黑洞预测的提出到50年前“黑洞”一词的流传,从100年前两支科学探险队前往非洲海岸和巴西,通过1919年的日食观测光是否会因太阳引力而弯曲,到如今“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派遣团队前往世界上最高和最偏僻的射电观测台站,去再一次检验对引力的理解,对黑洞的寻找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好奇心之旅。将照片“洗”出来,让所有人都看见黑洞,不仅能让人们欣赏到自然之美,打开对宇宙的新视角,同时也将进一步拨动探索的心弦、激起好奇心的涟漪,形成穿越时空的力量。来自遥远宇宙的信号像雷声中的蝉鸣,仅有好奇心还不足以分辨,还需要科学的智慧和执着的努力。这次观测是个难以想象的大科学计划:全球超过200名科学家参加,包括中国参与的全球13个合作机构支持,智慧地利用分布于火山、沙漠、南极点等全球8个高海拔地区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直径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每年只有大约10天的短暂观测时间,需要无比精准的同步观测和超级计算机对海量观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长达两年的“冲洗”人类历史上的首张黑洞照片,无疑是人们用智慧和汗水在探索蓝图上画下的完美图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有人形容:当黑洞照片上的光被射出时,人类的先祖还与猿猴一样在树上游荡,还不知道群星是何等的美丽,当这些光线抵达这个蓝色星球时,它们依然还是它们,而我们已经张开了探索的眼睛。看似渺小的人类,用探索之心总可以发现新的世界、做出伟大的壮举。(丙)只要像打造地球望远镜一样汇聚人类共同的力量,那些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窗口将一扇接一扇地被打开。(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5日05版,有删改)(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中,科学家认为暗影“迷人”是因为作为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模糊看不清更给人以无限遐想。B . 第段中认为“幸运”的原因是人类第一次看到了通过望远镜和引力波探测合成的黑洞照片。C . 第段举了预测黑洞、观察日食、“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等多个事例,是为了体现科学理论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D . 第段首句引自苏轼的前赤壁赋,意思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间,渺小得如海中的一颗谷粒,用于此更凸显了人类的渺小。(2)阅读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其“手心”。(“手心”一词在文中指什么?)这次观测是个难以想象的大科学计划:(列举了许多具体数据,有何作用?)(3)下面这句话应该放在(甲)(乙)(丙)中的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将继续伴随未来更多的科学探索。(4)除了黑洞的天体模样,“黑洞”照片还让人们看到了什么?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至少两点。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 (1分)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注】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1)这首词词牌名是_,与_的民间传说有关。 (2)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 (3)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 (18分)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撤,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衣食所安 _ 弗敢加也 _ 既克 , 公问其故_(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记录了齐、鲁两国的一场军事战争,重点不在叙述长勺之战的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列“论”战略、战术。B . 文章详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战争取胜的原因是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时机等。C . 文章将曹刿和鲁庄公对战争的见解进行对比,以鲁庄公的昏庸、专横来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D . 文章前后照应紧密,如“肉食者部,未能远谋”与“公问其故”相照应、“故逐之与“遂逐齐师”相照应等。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陈爷爷家住温岭市体育场路附近(7路公交车有停靠站),准备去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但并不清楚市一院搬迁事宜,请你根据公告中的相关信息告知,使其顺利前往体检。要求表述清楚、语言得体,120字左右。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科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2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