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试题A标准答案.doc_第1页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试题A标准答案.doc_第2页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试题A标准答案.doc_第3页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试题A标准答案.doc_第4页
食品工程原理期末试题A标准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答案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答案 2012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食品工程原理 试卷类型 考试期末A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命 题 人 宋慧 唐仕荣 2012年 12月 3日 使用班级 10食工1-2、10食检、10营养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教学院长 年 月 日姓 名 班 级 学 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总分30151540100得分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 在零流量时,离心泵的( B )。A、H=0, P=0; B、H0,P0; C、H=0,P0; D H0,P=0。2.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离心沉降速度u 和重力沉降速度u 是恒定的; B、离心沉降速度u 和重力沉降速度u 不是恒定的;C、离心沉降速度u 不是恒定值,而重力沉降速度u 是恒定值;D、离心沉降速度u 是恒定值,而重力沉降速度u 不是恒定值。3. 泵安装地点的海拔越高,其( C )。A. 大气压力就越高,允许安装高度就越高 B. 大气压力就越高,允许安装高度就越小 C. 大气压力就越低,允许安装高度就越小 D. 大气压力就越低,允许安装高度就越大4. 一台试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逐渐降低为零,泵出口处的压力表也逐渐降低为零,此时离心泵完全打不出水。发生故障的原因是( D )。 A. 忘了灌水 B. 吸入管路堵塞 C. 压出管路堵塞 D. 吸入管路漏气5. 超滤是利用孔径( C )的超滤膜来过滤含有大分子物质或微细粒子的溶液,使大分子物质或微细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A. 100m; B. 0.0210m; C. 0.0010.02m。6. 穿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各层界面间接触均匀,第一层两侧温度120和80,第三层外表面温度为40,则第一层热阻R1和第二、三层热阻R2、R3的大小为( C )。A. R1(R2+R3) B. R1 ,则总传质阻力。此时的传质阻力集中于液相,称为液相阻力控制(亦称液膜控制)。此时要加快吸收过程,只有减小液膜传质阻力,一般通过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H,减小相平衡常数m,从而促进吸收操作。2、房屋采暖时的暖气装置为什么通常放在下部,而空调制冷装置却安放在房间的上部?答:一般房间室内换热通常用自然对流给热方式,而自然对流给热的效果与换热面的位置有关。采暖时由于热空气的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且密度减小。因此热空气向加热面上方流动;同时冷空气因密度大于热空气而下降至加热面附近,即在加热面上方的较大空间有利于产生较强的自然对流,从而增加对流给热效果。同理,空调等制冷装置安放在房间上部的原因也是增强自然对流效果。3、为什么滤饼过滤开始时,滤液有一点混浊,过一段时间才会转清?答:当悬浮液中颗粒含量较多(体积1)、颗粒尺寸比过滤介质孔径小时,过滤开始会有部分颗粒进入过滤介质孔道里,迅速发生“架桥现象”。也会有少量颗粒穿过过滤介质而与滤液一起流走。随着滤渣的逐渐堆积,过滤介质上面会形成滤饼层。此后,滤饼层就成为有效的过滤介质而得到澄清的滤液。四、 计算题(共3题,共计40分)1(15分)欲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分离含苯44、甲苯56(摩尔百分率,下同)的混合液,要求塔顶馏出液含苯97,釜液含苯2。已知泡点回流,且回流比取3。泡点进料,确定全塔需要的理论塔板数及进料位置。已知,D=2.60,W=2.35,进料的物系可看作理想物系,F=2.47。解:取全塔相对挥发度精馏段相对挥发度。(1)求最小回流比由泡点进料可知:进料的q = 1,所以q线方程:联立平衡线方程和q线方程求点f的坐标(,)。 所以: 所以,有:(2)求最少理论板数:4.00(3)利用捷算法求理论板数N、:X Y0.3052所以, N12.17(包括再沸器)则: 所以加料板可设在第6块。2(10分)某湿物料在常压理想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湿物料的流率为1kg/s,初始湿含量(湿基,下同)为3.5%,干燥产品的湿含量为0.5%。空气状况为:初始温度为25、湿度为0.005kg水/kg干空气,经预热后进干燥器的温度为160,如果离开干燥器的温度选定为60或40,试分别计算需要的空气消耗量及预热器的传热量。又若空气在干燥器的后续设备中温度下降了10或30,试分析以上两种情况下物料是否返潮?解: (1) w1= 0.035,w2= 0.005, kg水/kg干物料 kg水/kg干物料绝干物料:Lc = L1(1w1) = 1(10.035) = 0.965 kg/s水分蒸发量:W= Lc(X1X2) = 0.03 kg/s空气消耗量:H1= H0 = 0.005 kg水/kg干空气t2 = 60时 干燥为等焓过程 查图H2 = 0.0438 kg水/kg干空气G = 0.773 kg干空气/sQ = G(I1I0) = G(1.01+1.88H0)(t1t0)= 0.773 (1.01+1.880.005) (16025) = 106.4 kJ/s(2) H = 0.0438 kg水/kg干空气时 td = 38 当空气温度下降10时,空气的温度为50,td = 38, 不返潮当空气温度下降30时,空气的温度为30,td = 38, 返潮3(15分)如图所示的输水系统,管路直径为84mm2mm,当流量为36m3/h时,吸入管路的能量损失为6J/kg,排出管路的压头损失为1m,压强表读数为246kpa,吸入管轴线到U形管汞面的垂直距离h0.5m,当地大气压强为98.1kpa,试计算:(1) 泵的升扬高度与扬程;(2)泵的轴功率(0.75);(3)泵吸入口压差计读数R。解:(1) 泵的升扬高度与扬程:在1-1和2-2两截面间列柏努力方程即得泵的扬程: 其中, 在1-1和3-3两截面间列柏努力方程即得泵的升扬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