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实证研究 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与四川大学的对比分析 - 1 - 目录 摘要 . - 1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 2 - (一 )研究背景 . - 2 - (二 )研究意义 . - 3 - 二、抽样调查方案设计 . - 3 - (一 )问卷设计 . - 4 - (二 )调查对象的确定 . - 4 - (三 )抽样方法的确定 . - 6 - (四 )抽样具体实施过程 . - 6 - (五 )样本量的确定 . - 7 - (六 )数据预处理 . - 8 - 三、问卷分析 . - 9 - (一 )信度分析 . - 9 - (二 )公费自费双轨制和奖助金制的对比分析 . - 11 - (三 )次序回归分析 . - 29 - 四、主要结论 . - 32 - (一 )学习方面 . - 33 - (二 )消费方面 . - 33 - (三 )压力方 面 . - 34 - (四 )对实行奖助金制度满意度 . - 34 - 五、建议 . - 35 - (一 )完善入学时的奖助金资格评定机制 . - 35 - (二 )在奖助金评定的不同阶段考核标准应有所不同 . - 35 - (三 )提高奖助金的额度 . - 36 - (四 )完善监督机制 、提高透明度 . - 36 - 参考文献: . - 37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 38 - 附录二 :问卷录入系统 . - 44 - 附录三:调研数据样例 . - 45 - - 1 - 摘 要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对 研究生培养机制 进行了改革,逐渐由公费自费双轨制向奖助金制转变。由于改革处于试点阶段,仍有很多不成熟之处,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公费自费双轨制和奖助金制各自的特点及其实施后对研究生学习、消费和压力等方面的影响 ,发现两种制度的优劣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决策支持。 对收集的 问卷资料,运用了描述统计、信度分析、多重响应、有序回归等统计方法,利用 件进行了数据分析, 得到 两种制度下研究生在学习、消费 、压力 等方面 的 差异 ,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文章展示了 两种制度 的优势与问题, 从制度安排角度 给予深入的剖析 ,提出 对奖助金制度的改进 建议。 关键词: 问卷调查 描述统计 多重响应 - 2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1 公费自费双轨制 公费自费双轨制是从 1985年起实施的,分 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招收自筹经费研究生和扩大计划外招生名额等方面。其中,计划内招生由国家按招生指标下拨培养费,对纳入国家计划内的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普通奖学金,委培生由委托单位出资,自费生及自筹经费生由个人出资。 在公费自费双轨制度下,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例, 目前招收 的 研究生主要分计划内、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三个类别。其中计划内(即公费)由国家拨款,学生不交培养费(学费),而后两种则要由委培单位或个人承担培养费。公费学生占学校每年招生计划的大 部分 , 公费生在读研究生的三年期间,不用缴纳 3万元的学费,并且每人每月可以 获得 200 元的生活补贴; 而委培生和自费生则需 每年分别要交 8000 元和 1万元的学费 ,同时生活费自理。公费与自费的区别是以研究生入学成绩来确定的,在这三年期间,自费生不管多努力的学习也没有机会获得学费减免的机会,公费生的不管学习努力与否都不用交纳学费,从而出现了“一考定三年”的说法。 2 奖助金制 实行奖助金制度的 学校招收研究生不再分公费和自费,而是采取奖学金的方式。 以 四 川大 学 为例,从 2007年开始,每个研究生都要交费上学。 四 川大 学统筹原来的部分研究生业务费、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学校专项经费、导师资助经费、社会捐 赠的奖学金和学校筹措的其他经费,设立面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奖助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两部分。其中,硕士生奖助金分为三等,一等奖助金每学年最高可达 19600 元,而三等奖助金每学年最低不少于 3600 元。 60%的硕士研究生可得到奖助金,较以前增加了 24%。博士生奖助金也分为三等,大部分博士生可得到全额学费的奖励, 100%的博士生可享受不同程度的生活费资助。 四 川大 学 研究生奖助金评定将实行一年半一评,共评定两次。分别根据入学考试成绩、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以及一年半以后导师的考核意见,- 3 - 前一年半的科研状态、学习成 绩和综合表现来评定。如果奖助金的评定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无疑将会提高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果评定的过程和制度不能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就会适得其反。当然,在这种制度下也加大了学生在学习与消费方面的压力,因为助学金的获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奖助金的评定过程和制度设计方面也存在着缺陷。 (二 )研究 意义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当代,对学历的高要求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 120 万, 2009年有 在各地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对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影响大至国家的教育规划,小至研究生的学习观念、消费观念,甚至心理上所面临的压力,因此对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带来的先进效应和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为了把握研究生收费教育改革的动向,比较公费自费双轨制和研究生奖助金制的优劣,发现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行公费自费双轨制(西南财经大学)和奖助金制( 四 川大 学 )学校的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探讨两种不同制度下研究 生在学习、消费和压力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收集到的问卷资料, 运用各种统计模型对其 进行了实证分析,力求找出研究生收费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 二 、抽样调查方案设计 抽样方案设计是抽样调查的开始阶段,也是影响抽样调查全局的重要阶段。在抽样方案设计中,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公费自费双轨制和奖助金制的比较着一中心思想,进行问卷的设计,通过试调查进行修改完善,确定关于西南财经大学公费自费双轨制的调查问卷和关于 四 川大 学 研究生奖助金制的调查问卷(见附录),并对所得问卷资料进行了预处理,为接下来的 统 计分析提供支持。 - 4 - (一 )问卷设计 为了对公费制度和奖学金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为研究生公费制度向奖学金制度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及 恰当的建议 。 问卷设计中,我们遵循问卷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满足问卷的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问题的明确性、易于理解和非诱导性。为避免提问次序对调查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围绕将公费制和奖学金制进行比较这一核心问题,在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将问卷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方面、消费方面、压力方面和态度 方面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 3至 12个不等的问题。各部分的提问次序或封闭问题答案的次序不同,从而使提问次序所产生的偏差相互抵消。用以搜集西南财经大学和 四 川大 学 的研究生在面临公费制和奖学金制下,是否在学习的时间安排、目标等方面有不同,在消费金额、观念上是否有差异,所面临的压力方面是否一致,以及对研究生实行奖学金制有何认识等。 同时,在问卷设计中采用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在获取大多数同学的一般性答案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挖掘所隐含的态度问题。此外,在满足问卷科学性的前提下,在问题的设置方面,我们结合本 次研究的目的,特别设置了有甄别作用的问题,以便对不同制度下的差异进行分析,并且将问卷的有效性,检验的可靠性等方面纳入考虑。 (二 )调查对象的确定 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国家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大学,也是我国 1952 年院系调整以后最老的五所财经院校之一。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 学 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西南财经大学正确把握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至目前,西 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国家 1985 年起施行的公费自费双轨制模式(以下简称公费制),即对纳入国家计划的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普通奖学金(即常说的生活补助金),自费生由个人出资。 - 5 - 四 川大 学 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211 工程 ” 和 “985 工程 ”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设 30个学科型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 11个门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 四 川大 学 实施了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大改革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的力度。根据教育部有 关工作部署,四 川大 学 2008年大力推进研究生奖助金制度,建立研究生激励和竞争的培养运行机制,健全新的 “ 研究生奖助金 ” 体系,打破 “ 一考定三年 ” ,实行动态管理,鼓励研究生全身心投入科学探索,鼓励创新,鼓励拔尖。 西南财经大学和 四 川大 学 都属于国家重点大学,选用这两所大学进行对比保证了都来自于国家重点大学这一总体,具有横向可比性。这两所大学实行的是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西南财经大学实行的是公费制, 四 川大 学 实行的是奖学金制,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将西南财经大学和 四 川大 学 作为调查对象,满足了总体性和变异性,符合研究 目的,是合理有效的。 因为硕士研究生占研究生的大部分,因此我们针对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其次, 西南财经大学是财经类大学, 四 川大 学 是综合性大学,为保证样本的可比性,西南财经大学选取了保险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和统计学院 6 个学院, 四 川大 学 选择了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旅游经济专业 4 个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在年级的选取上,西南财经大学选取了研二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考虑到 : ( 1) 研二的同学经历了一年的公费自费双轨制的生活,已经形成了对这一体制的看法,更容 易得到理性的认识 ;( 2)研二的学生课程相对较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学习时间、消费能力和压力方面更能反映公费制度下学生的真实想法;( 3)借鉴 四 川大 学 奖学金是在入学和研究生二年级第一学期评选的经验,研究生二年级在第二次评选是一个关键的考察时期,所以选择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二年级作为调研对象具有更好的对比性。 而 四 川大 学 选择的是对研一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是因为 2008 年 四 川大 学 开始 大力 推行奖学金制度 , 奖学金制度设置上更加成熟和完善。 这 两个不 相 同年级的选取并不会影响我们问卷的有效性,因为仅差一个年级,所以同学 在学习、消费等方面表现出较小的 差异,相反,这样的选取更符合实际情况,也使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 - 6 - (三 )抽样方法的确定 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畴。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与其它调查一样,抽样调查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通常抽样调查的误差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误差(也称登记误差或调查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也称抽样误差)。但是,抽样 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把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调查单位少,代表性强,所需调查人员少,工作误差比全面调查要小。特别是在总体包括的调查单位较多的情况下,抽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高于全面调查。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是非常可靠的。 分层抽样是 抽样调查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 先按一定标志对总体 各 单位进行分类,然后分别从每一类按随即原则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分层抽样 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 ,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便于实施。由于调 查总体含有较大的单位数,类型明显,在考虑人力物力方面的约束下,通过比较分析,我们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各学院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具体是 先进行预调查,在 95%置信度,相对误差不超过 10%的原则下,确定总样本量;然后 把 所有 对象按学院进行分层, 并根据每个 学院 的学生比例,初步确定 每层应该抽取的样本数,在每层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即为最后的样本容量 (四 )抽样具体实施过程 试抽样调查就是根据抽样方案,先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通常比正式样本小很多)进行试调查,以便通过试抽样调查来发现各 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检验所设计的抽样方案及其抽样框、问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免在正式调查中产生各种不可弥补的差错和造成浪费。 因此,我们 采用 随机 抽样的方法, 分别在 西南财经大学 和 四川大学 进行了 30份的试抽样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发现问卷存在的不足及可能引起歧义的选项,进- 7 - 行反复的修改,最终形成完善的调查问卷。 这是获取样本调查资料的实质性阶段,在这一阶段,按照抽样方案规定的抽样方式,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所规定容量的样本。我们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主要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按照事先抽 取的随机数,找到对应的宿舍进行调查。在样本的抽取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随机原则,确保了信息的真实准确。 (五 )样本量的确定 总 样本量的确定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现实的实用价值。样本量过大,不符合抽样调查的宗旨,同时容易产生非抽样误差;样本量过小,则抽样误差偏大,无法保证精度的要求。样本量的确定主要受对抽样估计精度的要求和实际调查运作的限制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根据金勇金( 2002) 1,总样本量的确定公式为 22 s 其中 W N 22111hh h i y 22d r YV h :表示层号( h=1,2, ,L); 元总数; N :整个 四川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总的 硕士研究生人数; 调研样本单元数,即对区域 h 预 调研的企业数; 层号 h 第 i 个 学院 的观测值; 1 金勇进,蒋妍,李序颖编著,抽样技术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8 - 本均值11 hh ; Y :总体均值, 1 ; d 为绝对误差项; r 为相对误差项; t 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双侧 分位数, 取 时, 。 对于分层抽样,当总的样本量一定时,还需研究各层应该分配多少样本量分配多少样本量的问题,因为对总体推算时,估计量的方差不仅与各层的方差有关,还与各层所分配的样本量有关,这里我们采用按各层单元数占总体单元数的比 例分配。 每层的样本量为 在 95%置信度,相对误差不超过 10%的约束,我们通过计算 得出四川大学的样本量为 193,西南财经大学的样本量为 187。 综合考虑 总体单位的变异程度、总体大小、调查持续时间、所需调查人员和调查经费等 方面的情况下, 最终 将 两个学校的 样本量 都确定为 200 份 。 西南财经大学 发放问卷 200 份,有效样本 181 份, 四川大学 发放问卷 200份,有效样本 185 份 。 (六 )数据预处理 在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有利于使数据更适合分析。在遵循统计 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主要进行了 以 下三个方面数据的预处理。 1. 多项选择的处理 在面临多项选择的问题时,为了使分析更容易进行,更加清晰明了,我们分别把各选项定义为一个 0量,选择该选项时,这一变量的值为 1,没有选择时,这一变量的值为 0。这样定义的好处是把多选项的选择题定义为多个 0以分解出每一选项带来的效应,进行多重反应分析。 - 9 - 2. 缺失值和异常值的处理 对某个变量具有缺失值的个案,在分析中采用 统自有的三种处理方式:第一、当一次选择多个变量进行同类分析时,分析中具体用到的变量有缺失值 ,则将相应的记录去除。第二、当一次选择多个变量进行同类分析时,只要记录中将会被分析的变量有缺失值,则在所有分析中均将该记录去除。第三、只在描述过程中出现,将缺失值作为一个特殊的分类进行描述。 对具有前后不一致,或极端异常值的样本, 我们 在录入问卷时就将其去除。 3. 组距式变量的处理 对于选项是组距式的变量,如学习时间,消费金额等,在分析中采用以组中值来代表其所在的组。对于不等距的组距式变量,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意义,最终确定其代表值。 三 、问卷分析 (一 )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问卷中测量数据和结论的一致性、稳定 性和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在设计问卷的时,我们对问题的长度和难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恰当的把握,并通过试调查进行了检验,以使每个问题上的随机误差相互抵消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误差。 信度分析又称可靠性分析,是对量表的有效性(信度)进行研究,对这些量表的可信度分析是必要的,通过分析 系数的大小来研究其可信度性。表 1显示了可信性的判断标准。 表 1 信度分析表 可信度 系数 不可信 系数 强可信 系数 信 系数 可信(最常见) 系数 可信(次常见) 系数 分可信 系数 - 10 - 利用 度分析 功能,分别对 西南财经大学 的调查问卷和 四川大学的调查问卷的总体信度和各部分的信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表 2 西南财经大学 信度分析 项目 s s 卷总体 338 50 学习方面 108 29 消费方面 488 14 压力方面 653 4 态度方面 130 2 从表 2可看出, 西南财经大学 问卷总体的 系数 为 于很可信的范围,可见问卷的设计是比较科学的。学习方面、消费方面和压力方面都达到了可信的范围。但态度方面的 系数仅为 其原因是 西南财经大学 的问卷中态度方面仅 包含是否赞同和是否了解奖 学金制这两个选择题,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信度分析不具有实际上的意义 表 3 四川大学 信度分析 项目 s s 卷总体 499 53 学习方面 128 27 消费方面 532 14 压力方面 640 4 态度方面 777 4 从表 3可看出, 四川大学 问卷总体的 系数 为 于很可信的范围,可见问卷的设计比较科学的,并且与 西南财经大学 的相比更为可信。学习方面、消费方面、压力方面和态度方面都达到了可信的范围。其中态度方面的 系数最高,达 因为 四川大学 的问卷中态度方面涉及到是否赞同奖学金制,对奖学金评比等方面的问题,涵盖了征询奖学金态度的逻辑顺序,因此可信度较高。 - 11 - 通过信度分析可看出,对 西南财经大学 和 四川大学 的两份调查问卷设计的都比较合理,在获得有效信息的基础 上,有效消除了问卷设计结构,提问顺序,提问方式等方面带来的误差 。 (二 )公费 自费双轨制 和奖 助金制 的对比 分析 (1)公费制度 公费制度下获得公费的样本占 自费的样本占 男生占 女生占 其中获得公费的男生占 29%,获得公费的女生占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对是否公费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这充分表明了学校在界定学生是否公费时不存在偏倚,整体上看是比较公平的。 有工作经历的占 无工作经历的样本占 没有工作经历的获得公费的比例要稍微高一些,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是否有过工作经历对是否公费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来自农村的占 来自城镇的占 来自城镇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要多出一成,同时城镇户籍的研究生公费比例为 而农村户籍研究生中公费比例为 城镇户籍的研究生获得公费的概率要略高于农村户籍研究生获得公费的概率,同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户籍对是否公费存在一定的影响。 ( 2)奖助金制度 样本中男生比例与女生几乎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后面分析的有效性,城镇户籍的比例要略高于农村户籍, 曾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例为 其中一等奖学金占 二等奖学金占 三等奖学金占 这说明实行奖学金制院校奖学金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同时女生获得一、二奖学金的比例略高于男生,而男生获得三等奖学金的比例要略高于女生。城镇户籍学生获得一等奖学金的比例要高于农村户籍学生,而农村户籍学生获得二、三等奖学金的比例要高于城镇户籍学生。总体上来看,女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高于男生,农村户籍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高于城镇户籍,但他们之间差距不是很大。 通过卡方检验中的 别、户籍均对是否获得奖学金并无显著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奖 学金制度实行的公平性。 - 12 - (1) 学习和娱乐时间的比较: 表 4 学习时间与制度选择描述统计 制度选择 N 天的平均学习时间 公费制 181 141 奖学金制 185 135 每天的平均休闲娱乐时间 公费制 181 112 奖学金制 185 124 公费制下和奖学金制度下学生每天的平均学习时间是 费 制度下的学习时间的标准差要大于奖学金制度,即前者的学习时间的差异性要大些;公费制度下学生 每天的平均休闲娱乐时间 为 学金制度为 公费制下和奖学金制度下学生每天的平均学习时间相差无几,公费制度下,有的学生学习方面的投入很多,有的同 学 习投入时间很少,相对与奖学金制度来说,学生投入学习时间的差异性要大一些。另外,公费制度下学生在 休闲娱乐 的时间要明显多于奖学金制度下的情况,可见奖学金制度在学习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激励约束作用。 由下面的独立样本 5%的显著水平下,两种制度下每天 的平均学习时间无显著差异,每天的平均休闲娱乐时间差异显著,公费制度下的休闲娱乐时间要多一些。 表 5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齐性检验 均值差异的 F t (2每天的平均学习时间 方差 齐性 357 64 差 不齐 993 每天的平均休闲娱乐 方差 013 64 13 - 时间 不齐 ( 2)选课和参加课外活动 在涉及选课时是否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 时,是否会考虑个人兴趣爱好时,判断方差齐性的 F 值落在接受域之内,表明两种制度下涉及选课时是方差齐性的,由独立样本的 T 检验表明,其伴随概率为 接受无显著差异的原假设,即两个制度下,学生在选课时是否考虑个人兴趣爱好无显著差异。 在看待 学校的各项活动 的重要性时,两种制度下也并无显著差异,即无论奖学金制度还是公费制度其评选过程都要涉及到活动加分,因此,学生多比较重视学校活动,且重视程度在 两种制度下参加学校活动的目的不一,各自有其倾向性,公费制度下有七成的学生参加学校活 动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有近两成的学生是为了综合测评时能过加分,奖学金制度下,有八成的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不到 10%的学生活动目的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 表 6 选课和参加课外活动的方差分析 方差齐性检验 均值差异的 F t (2选课时 ,是否会考虑个人兴趣爱好 方差齐性 969 59 差不齐 411 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否重要 方差齐性 040 60 差不齐 152 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目的 方差齐性 000 54 差不齐 016 下面对学生读研目的、科研计划等多响应变量进行分析,以探索不同制度下学生在学习目的、科研目标及消费情况等方面是否发生变化。我们的分析方法为多响应二分法、多响应分类法以及多响应变量的频数分析和交叉列联分析。 - 14 - 表 7 读研究生的目的的频数分析 制度选择 费制 读研究生的目的 学习深造 103 找不到好工作 36 混文凭 11 父母、亲戚的期望 16 受周围同学的影响,随大流 14 其他 10 90 奖学金制 读研究生的目的 学习深造 137 找不到好 工作 49 混文凭 15 父母、亲戚的期望 40 受周围同学的影响,随大流 15 其他 9 65 a. at . 从上面频数分析表和交叉列联表中可以看出奖学金制度的样本答案选择的较多,因此奖学金制的 结果可知大部分人 读研究生的目的是学习深造,有近两成多的人是因为本科毕业无法找到称心的工作,从而选择读研。但是奖学金制度下以“ 父母、亲戚的期望 ”为读研目的的人是公费制度下的一倍左右,这里的差异并不是由公费制或奖学金制引起,而是样本本身的特点。表明有公费制度改奖学金制度并没有改变学生选择读研的目的。 表 8 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标的 频数 分析 制度选择 费制 研究生阶段学 习的目标 a 学好专业知识 123 考证 40 - 15 - 提高成绩 ,获得奖学金 5 提高科研能力 ,多发论文 19 其他 10 97 奖学金制 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标 a 学好专业知识 129 考证 51 提高成绩 ,获得奖学金 47 提高科研能力 ,多发论文 73 其他 9 09 表 9 制度与研究生期 间 学习目标的交叉列联表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 a 好专业知识 考证 提高成绩 ,获得奖学金 提高科研能力 ,多发论文 其他 制度 公费制 23 40 5 19 10 197 % 度选择 % 习目标 % 奖学金制 29 51 47 73 9 309 % 度选择 % 习目标 % 52 91 52 92 19 506 % 从频数分析表和交叉列联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奖学金制度的样本答案选择的较多,因此奖学金制的 高一些。从 “ 学好专业知识 ”为目标的比例由公费制的 降到奖学金- 16 - 制的 而奖学金制学生以“ 提高成绩 ,获得奖学金 ”、“ 提高科研能力 ,多发论文 ”为研究生期间学习目标的比例与公费制度学生相比大幅度上升,这说明奖学金制度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发生了转移。在公费制度下,学生读研 主要是为了学好专业知识,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以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但在奖学金制度下,学生专注于学好专业知识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学生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奖学金的竞争方面。由于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论文发表情况,因此在奖学金制度下,将“ 提高成绩 ,获得奖学金 ”、“ 提高科研能力 ,多发论文 ”为研究生期间学习目标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从表面上看好像达到了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初衷,但是如果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只选择那些难度低且易获得高分的课程,那么这将严重影响研究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深度,如果学生为了有更多 的论文而急功近利的发表低质量的论文,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方法获得论文,这将难于培养出真正具有科研能力的研究生,而且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奖学金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要发挥其威力,必须有出色的剑法与之相配套,而这剑法便是相应的规章制度。 表 10 做过哪些科研的 频数 分析 制度选择 费制 做过哪些科研 a 公开发表论文 22 参与课题研究 42 参加学术会议 22 参加比赛(学术类) 16 02 奖学金制 做过哪些科研 a 公开发表论文 5 参与课题研究 37 参加学术会议 2 参加比赛(学术类) 5 9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费制度下,学生科研分布比较均衡,虽然选择“参与课题研究”占据四成,但是“公开发表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和“参加比赛(学术类)”的比例均较大,且相当均衡。说明公费制度下学生发展较为多样化,兴- 17 - 趣爱好得到较大发挥。 表 11 准备做那些科研的 频数 分析 制度选择 费制 准备做的科研 a 公开发表论文 105 参与课题研究 60 参加学术会议 15 参加比赛(学术类) 9 其他 7 96 奖学金制 准备做的科研 a 公开发表论文 114 参与课题研究 131 参加学术会议 41 参加比赛(学术类) 5 其他 1 92 该频数分析表显示了奖学金制度下学生对科研计划的响应频数为 292,而公费制度下学生的响应频数为 196,而样本分别为 181和 185,表明奖学金制度下学生 对科研更关注,希望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公费制度下有 学生将自己下一步的科研计划定为“公开发表论文”, 学生将则倾向于“参与课题研究”,而奖学金制度下,准备作“公开发表论文”的学生仅占 39%,低于“参与课题研究”的 这看似与前面学习目标的分析结论 奖学金制度下学生更倾向与发表论文 相矛盾,其实并不然。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奖学金制度下,响应频数大幅度增加,因此尽管奖学金制度下准备进行“公开发表论文”的响应频数( 114)高于公费制度下的响应频数( 105),其比例反而降低了 ,但这并不改变科研积极性增强的事实;二、公费制度下,学生倾向于“学好专业知识”,而作为研究生检验其专业水平的最好途径就是公开发表论文,因此在准备科研计划是学生便自然而然的偏向于“公开发表论文”。 3. 消费方面的比较 通过前面基本信息的调查我们知道公费制度下获得公费的样本占 - 18 - 奖助金制度下曾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例为 其中一等奖学金占 二等奖学金占 三等奖学金占 两者在获奖比例上差不多,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两种制度下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总的奖学金(公费体现的也是一种奖学 金)也是相等,唯一不同的就是对奖学金是否重新分配。下面我们就对两种制度下的消费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 1)两种制度下每月消费总额及各项目的比较分析 表 12 基本描述统计 制度选择 N 均每月总消费额 公费制 180 学金制 185 均每月伙食花费 公费制 180 学金制 185 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公费制 180 学金制 185 均每月娱乐的花费 公费制 180 学金制 185 均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 公费制 180 学金制 185 均每月交通、通讯方面的花费 公费制 180 学金制 185 公费制度下 平均每月总消费额 为 学金制度下为 费制度下 平均每月伙食花费 为 奖学金制 下为 费制度和自费制度下 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均为 费制度下 平均每月娱乐的花费 奖学金制 下 费制度下 平均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 为 学金制度下为 费制度下 平均每月交通、通讯方面的花费 为 奖学金制 为 - 19 - 从下图 24可以看出奖学金制度下平均月消费额低于 600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肺内窥镜检查设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施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耳鼻喉科手术显微镜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羊毛混纺地毯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网络视频录像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网上科研平台行业运营趋势与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 深度学习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 2025至2030中国绣花坯布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
- 2025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学生考勤管理计划
- 脑波控制睡眠系统的研发进展与市场前景展望
- 绿山墙的安妮-练习答案(完整版)资料
- 2022年小学美术教师进城(选调)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共五套)
- 贵阳小升初分班全真模拟测A卷
- GB/T 77-2007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讲义
- 保温材料进场质量检验表
- DG-TJ 08-2122-2021 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 GB∕T 23937-2020 工业硫氢化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