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元曲中陶渊明形象的书写唐诗、元曲中陶渊明形象的书写_ 时间:2011-07-05 09:32:39 作者:秩名论文导读::王国维先生对陶渊明作出过这样的评价:。本文受谢模楷唐诗中的屈原一文的启发。元曲中的陶渊明形象。唐代文人的不同书写。论文关键词:陶渊明,唐诗,元曲,书写王国维先生对陶渊明作出过这样的评价: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可以说在屈原入世的人格模式之后,陶渊明走向了另外一个世界出世,后代诗人在仕途上失意的时候要么借屈原抒发自己的怨愤,要么归向陶渊明追求隐逸生活,陶渊明成为了每个文人心目中的田园归宿。本文受谢模楷唐诗中的屈原一文的启发,将陶渊明形象也分为两种:生命形象和人格形象:屈原的生命形象,在唐诗中是憔悴、悲怨、愤恨和痛苦的集合。唐诗中屈原最主要的人格形象是“独醒”,它蕴含着高处不胜寒的寂寞与困苦。据此,陶渊明的生命形象的特点在于超脱旷达、安贫乐道;其人格形象在于悠然自适、诗酒风流、归于田园的隐逸情趣。一、唐诗中的屈原形象关于唐诗中的屈原多有研究,2006年还出版了了刘中文的专著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陶渊明在唐代的接收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的背景不同,其对陶渊明的描述也有差异,本文为了比较分析采用横向分法:1、生命形象风烟彭泽里 ,山水仲长园。(卢照邻三月曲水宴得尊字)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王昌龄九日登高)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李白九日登山)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杜甫九日登梓州城)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仙台呈刘明府容) 这些诗歌不同程度的表达了对于陶渊明这种隐逸模式的向往,他们将陶渊明的归宿作为了自己将来的归宿,学习陶渊明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与唐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兴盛以及道教的兴起有关系,同时唐代文人多隐居山林读书,这些无疑都带给了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山水田园成为了他们失意时的寄托,得志时的向往,功成后的归宿。2、人格形象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封丘县)华发常舍腰,将贻陶公诮。(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论文范文。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颜真卿咏陶渊明)陶渊明在唐人诗中也被塑造成为一个具有气骨和高尚节操的形象。颜真卿的诗歌是第一首歌以颂扬陶渊明忠义为中心的诗歌,并大肆描绘其对于晋王室的忠诚。唐代还出现了像陶渊明一样的隐逸诗人,例如孟浩然就是与陶渊明极为相似的诗人,他推崇陶渊明高洁的人格,赞赏其对世俗功名的鄙弃: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顶)另外一位山水田园代表诗人王维也对陶渊明的高洁人格大家赞扬: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王维偶然作其四)但是王维和陶渊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陶渊明是出于本性而隐居的话,王维更多的是因为现实环境的不如意从而寻找精神寄托,他是一个仕而隐者 ,仍然没有放弃官员的身份;孟浩然可以算一个隐而仕者,虽是隐居毕竟没有放下自己的仕途,最终还是要追求为官,这与陶渊明“性本爱丘山”不同。3、唐代文人的不同书写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王朝由盛而衰,中唐文人丧失了前代文人的隐逸条件,也没有了从容心态,由此对陶渊明的书写也就出现了不同理解: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韩翃送别郑明府)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由于诗人急切希望改变现实处境,他们必然选择积极仕进,陶渊明也就成为了他们否定的对象。二、元曲中的陶渊明形象元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汉族文人出于被压抑和打击的地位,遭际坎坷,在无法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情况下,很多文人选择隐逸,因此隐逸成为了元曲中很重要的内容。全元散曲收有50余位作家言及陶渊明的作品,占210余位元散曲家总数的四分之一,作品200余首,约占现存4300余首元散曲总数的二十分之一。无疑元代文人更能从陶渊明那里获得人身的依托。1、生命形象满目黄花衰草,一川红叶飘飘。赏菊陶潜,散诞逍遥。(刘秉忠双调蟾宫曲);羡柴桑处士高哉!绿柳新栽,黄菊初开。稚子牵衣,山妻举案,喜动蒿莱。审容膝清幽故宅,信怡颜潇洒书斋。隔断尘埃,五斗微官,一笑归来。(鲜于必仁双调折桂令)绿柳倚门栽,金菊映篱开。爱的是流水清如玉,那里想侯门深似海。幽哉,袖拂白云外;彭泽,清闲归去来。(无名氏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这无疑延续了前代对陶渊明的形象塑造,其隐逸模式仍然受到元代失意文人的赞扬 ,在无法兼济天下的情况下,也就只能追求独善其身了。2、人格形象元代文人歌颂陶渊明厌恶官场、鄙夷功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孤高品格,塑造出一个不恋功名、品格高洁的陶渊明形象:休官彭泽居闲久,纵清苦爱吾子能守。(王恽正宫黑漆弩)赋归来竹篱茅舍,今古陶潜是一绝,为五斗腰肢倦折论文范文。(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陶渊明自不合时。采菊东篱,为赋新诗。独对南山,泛秋香有酒盈卮。一个小颗颗彭泽县儿,五斗米懒折腰肢。乐以琴诗,畅会寻思。万古流传,赋归去来辞。(盍志学双调蟾宫曲)元代文人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的不满,由此生发出对田园的向往,恰好表现出了他们的无奈与苦闷。三、唐诗、元曲中陶渊明形象的比较分析以上我们主要将唐诗、元曲中的陶渊明形象归结为生命形象和人格形象,而且两个时代文人都有书写,期间元曲对前代必然有借鉴和继承,但两者之间因为时代背景和文体的差异其塑造的陶渊明形象也有不同:第一,唐诗对陶渊明的描绘更为丰富,既有赞赏也有否定,都表达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元曲中的描绘较为集中和统一。第二,唐诗中对陶渊明的书写带着阔达之气,但是元曲中更多是无奈之后的选择,多了怨愤。究其差异的原因:一是元代不重视文化建设。蒙古族不重视汉族文化,汉族文人的地位也不高,于是汉族文人寻求民族气节,不愿意出仕,陶渊明成为了他们崇尚的对象。但是,唐代文人却是出于较为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修订文化典籍、开设学校、诗赋取士,这都无疑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同时唐代统治者自身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全唐诗开篇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唐代文人以其开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势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陶渊明形象 ,他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也敢于塑造心目中的陶渊明形象。元代文人缺乏唐代文人的气势,他们是在无奈之下自然的归结到陶渊明,无法看到更多的侧面,情感的单一注定了形象塑造的单一。其次,元朝多年废除科举,文人无法出仕,进取无门,只好寄情山水,避世隐逸。唐代时期积极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文人在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压抑之后,终于看到了希望,因此唐代文人都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都带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当然,这样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于是反映到诗歌当中必然有失意,转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康复医疗器械市场洞察报告:需求变化与产品创新路径
- 2025年环保型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市场前景报告
- 2025年无人零售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及市场接受度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数字旅游市场投资报告
- 2025年数字艺术展览虚拟现实体验区设计与运营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报告
- 云测试优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自卸出售转让合同范本
- 软件外包电子合同范本
- 活动策划签约合同范本
- 中交集团国考云题库
- 高龄患者PICC导管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案分享课件
- 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题附有答案
- (正式版)HGT 20593-202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
- 200个句子涵盖高中英语3500词汇
- 光线传媒公司章程
- 二手车产品目录
- 弹塑性力学讲稿课件
- 护坡工程竣工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