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年级 高一 学科 生物 导学案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备 审核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导入学习学习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体验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导语引入新课以一首关于细胞膜的诗引出细胞膜的功能,结合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引入新课。朗读诗句,回忆细胞膜的功能。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交响。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第4页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一、对生物膜的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科学家科学实验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 。蛋白质分子有的 在磷脂双分子层,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 。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 ,叫做糖被。它有 的功能,与 有关。自我检测1.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的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分子层做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合作学习【活动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思考交流】资料一 资料二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 _ 和 。资料三、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中提取脂质(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 _。思考并讨论下面两个问题,最后由小组成员展示成果:请同学们阅读P66“思考与讨论”第三题,说一说磷脂分子的结构特性,并试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试画出头尾如何排列?空气水 资料四:时间: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诞生,1959年,科学家用它观察细胞膜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实验: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 。他把生物膜描述为 结构。又称三明治结构。资料五: 时间:1970年 人物:Larry Frye等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蛋白质分子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_性。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 性 。资料六:实验: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实验证明:细胞膜上脂质具有_性。经过进一步的发展: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 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结构的 模型。 【典型例题】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对点训练】生物膜的“三明治”式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4A.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双层排列在中间【活动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思考交流】1. 请标出图中1-4的名称 2. 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如何排布的?膜结构内外是否对称? 3. 糖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典型例题】右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1)图中B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3)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性,这是因为_。(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_(填写标号)。(5)细胞膜的外侧是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 【对点训练】1.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 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3.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网络构建】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组成成分:_ _ 基本内容 基本支架:_ _ 蛋白质的分布:_ _结构特点:_ _ 功能特点:_ _应用学习【应用学习】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 )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静止的 流动的 A B C D2.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及功能特性分别是 ( )A 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B 具有流动性和全透性 C 静态三层结构和选择透过性 D 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3.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指 (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膜上的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4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5.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