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工工程程名名称称 赣州市都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赣州市都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7 2020 2007 2020 工工程程编编号号 F2007105023F2007105023 委托委托单单位位 赣州市城市管理局赣州市城市管理局 设设计计单单位位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规划划资资质质 建建 城规编第 城规编第 081088081088 甲级 甲级 院院 长长 刘宪明 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刘宪明 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总总工工程程师师 黄黄 平 正高职高级规划师 平 正高职高级规划师 审审 定定 人人 李红 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李红 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项项目目负负责责人人 李江南 高级工程师 李江南 高级工程师 设设计计人人员员 李江南 高级工程师 李江南 高级工程师 胡俊刚 高级工程师 胡俊刚 高级工程师 陈克谞 高级工程师 陈克谞 高级工程师 业业主主单单位位 参参编编 人人员员 赖愈侁 吴家平 陈群华 张健 范建明 徐嘉勋 肖慧赖愈侁 吴家平 陈群华 张健 范建明 徐嘉勋 肖慧 赣州市都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赣州市都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7 20202007 2020 说明书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2 第一节 自然条件 2 第二节 社会经济情况 3 第三节 城市建设与规划 4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环卫现状与评价城市环卫现状与评价 6 第一节 环境卫生管理 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二节 环卫从业人员 6 第三节 环卫作业和生活废弃物处理处置 6 第四节 环卫设备 设施及用地情况 7 第五节 现状分析与评价 7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 原则和依据规划指导思想 原则和依据 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9 第二节 规划原则 9 第三节 规划依据 9 第四章第四章 环卫规划环卫规划 11 第一节 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11 第二节 作业量预测 12 第三节 环卫体制改革 人员编制和作业管理 15 第四节 废弃物的收运 处置与管理 20 第五节 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26 第六节 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 29 第七节 环卫机具 车辆配置 32 第八节 环卫工作场所规划 33 第九节 环卫科技进步规划 34 第十节 产业化发展规划 35 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实施与评估规划实施与评估 36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 36 第二节 规划实施的建议和措施 36 第三节 规划评估和效益分析 39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前言前言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 赣江上游 地处东经 113 54 116 38 北 纬 24 29 27 09 之间 处于江西 湖南 广东 福建四省交界处 东临 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地区 南接广东省梅州市 河源市和韶关市 西靠湖南省 郴州市 北连本省吉安 抚州两地区 是江西省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赣粤闽 湘四省通衢的交通商贸枢纽 泛珠三角中部经济带的区域增长极 国家重要的 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统筹 协调环卫事 业与全市社 会经济发展 的关系 不 断提高城乡 环境卫生质 量 满足城 市发展对环 境卫生更高 的要求 落 实城市环境 卫生设施规 划用地 促 进城市生态 系统良行循 环 保障人 口 资源 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过公开招标程序 赣州市城市管理局委托湖北 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赣州市都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7 2020 工作组于 2007 年 6 月下旬进点 调查了赣州市中心城区及南康市 赣县的 相关资料 认真地进行了现场踏勘 于 2007 年 10 月完成初步方案 11 月 12 日 向业主汇报了规划方案 根据业主和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补充和完善 完成了评审成果 于 2008 年 3 月 30 日召开了评审会 会后根据会议纪要和业主意见进行了进一步深 化和细化 并于 2008 年 7 月 23 日通过了赣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委员会技术审查 根据审查意见做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形成本成果 本规划的实施可以对赣州市都市区 含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县城区和南康 市城区 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改善和提高城区的环境 同时亦可促 进城区整体面貌和形象的改善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达到经济 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 本次规划所采用的基础资料及数据以 2006 年底为主 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赣州市规划建设局 赣州市城市管理局 赣州市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在此对各位领导与同 行的热心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一章 城市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一 地理位置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 赣江上游 地处东经 113 54 116 38 北 纬 24 29 27 09 之间 处于江西 湖南 广东 福建四省交界处 东临 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地区 南接广东省梅州市 河源市和韶关市 西靠湖南省 郴州市 北连本省吉安 抚州两地区 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 的过渡地带 市域国土面积 3 94 万平方千米 二 地形地貌 赣州市地形起伏不大 西北 东南高 向中部倾斜 略成马鞍型 地貌类 型以岗地 丘陵为主 兼有平原 山地 中心城区周围是海拔 110 米以下的河 谷平原 平坦开阔 天然地基承载力大于 2 千克 平方厘米 地下水埋深基本都 在 4 8 米之间 三 气象条件 赣州处于武夷山脉 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汇地带 属亚热带的南缘 呈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光热充足 生长季长 冷 暖变化显著 无霜期长 287 天 降水丰沛但分配不均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 为 19 4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434 3 毫米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一般每年 9 月至次年 3 月 盛行偏北风 4 6 月 南北风势均力敌 仍以北风稍多 7 8 月南风最多 累年各风向频率为偏北风占全年风向的 44 偏南风占 21 偏 东风占 6 偏西风占 4 静风占 25 年平均风速为 1 9 米 秒 最大风速 为 18 米 秒 四 水文地质 赣州市属于长江流域的赣江水系 主要河流有章江 贡江和赣江 章江 贡江在中心城区汇合成为赣江 本市水资源丰富 地表水年均径流量为 280 25 亿立方米 赣州市境内由于整个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水系多呈辐射状向中部市 区汇集 章江由南康市入境 至市区北部与贡江汇合为赣江 在经济技术开发 区呈 几 字形走向 河宽 200 300 米 自然落差 8 米 最高水位为 103 83 米 最低水位 92 12 米 常年可通航 区内地下水主要分三种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 碎屑岩类裂隙水 基岩裂 隙水 一般水质良好 无色 无味 无臭 透明 据水质分析资料 除 HCO3含 量略低于规定标准外 其它成份含量均无超标现象 符合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 用水水质标准 由于水量不丰 一般无集中供水价值 境内地质构造位于赣州 瑞金东西向凹陷带与赣州 南雄北东向凹陷 带的复合部位 属凹陷盆地 多低山丘陵区 少量冲洪积平原 出露地层主要 为白垩纪棕红色砂砾岩 局部出露第三纪紫红色砂岩 章江自区内西北部穿越 沿江两岸为第四纪冲洪积层 按照 GB18306 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赣州市都市区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小于 0 05g 相应地震烈度小于六度 一般工程建设无需抗震设防 历史上 赣州仅 1888 年 5 月发生中强地震 震级为五级 震中烈度为六级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经济情况社会经济情况 一 行政 区划 及历 史沿 革 赣 州历史悠久 远在四 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 此繁衍生息 秦以来历代在此设置过郡 州 路 道 府治 赣州自古就是沟通中原地区 和岭南地区的枢纽重镇 从春秋战国时代至 明清 历为赣南地区的军事 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曾是赣 粤 闽 湘边区 商贾 云集 闻名遐迩 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赣州曾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 后改专区 地区 1998 年国务院批准撤销赣州地区 设立地级赣州市 至 2005 年 赣州市辖 1 个 市辖区 章贡区 2 个县级市 瑞金 南康 15 个县 赣县 于都 信丰 大余 宁都 兴国 龙南 全南 定南 安远 会昌 寻乌 上犹 崇义和石 城 138 个镇 145 个乡 8 个街道办事处 二 城市社会经济概况 1 经济概况 近年来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平稳 生产总值 当年价 由 2000 年的 46 30 亿元增长到 2006 年的 99 62 亿元 2006 年人均 GDP 达 2200 美元 在赣 州市 18 个县 市 区 中率先突破两千美元 一 二 三产业在中心城区生产 总值中的比重为 3 4 40 2 56 4 南康市城区生产总值 2006 年达到 45 36 亿元 赣县城区生产总值 2006 年为 34 66 亿元 经济指标见下表 中心城区经济指标表中心城区经济指标表 南康城区南康城区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 表表 赣县城区赣县城区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 表表 2 社会人口 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江西省南康市城市总体 规划 2003 2020 赣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中确定 2010 年赣州市中心城区人口 70 万人 2020 年赣州市中心城区人口 100 万人 南康市城区 30 万人 赣县城区 18 万人 年份GDP 亿元 元 居民人均年收入 元 人均年消费总值 元 9 元 元 200046 3048113660 200149 5253044023 200253 3861754783 200359 1167235090 200466 5473885509 200585 7581995969 200699 6291476882 年份GDP 亿元 居民人均年收入 元 人均年消费总值 元 200020 68 200122 35 200224 55 200328 07 200433 8965564495 200538 8170844344 200645 3677345327 年份GDP 亿元 居民人均年收入 元 人均年消费总值 元 200013 11 200113 94 200215 183190 200317 443378 200420 943506 200526 5565564701 200634 6674055313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建设与规划城市建设与规划 一 城市建设现状 1 城区用地布局 现状建成区包括河套老城区 章江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梅林 南康等 城市建设区 105 国道 323 国道和厦蓉高速 粤赣高速 京九铁路是现状城区 对外连接的主要通道 赣州市中心城区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文清路 健康路一带 居住用地集中 在河套老城区 现状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要绿化用地为东 园 西园 儿童公园和赣州公园 八境公园以及黄金广场 河套老城区已形成了红旗大道 文明大道 八一四大道 文清路 健康路 青年路 厚德路等主要骨架道路网 路网基本为方格网形式 2 基础设施 赣州市中心城区现有三座水厂 水厂总供水规模为达到 32 万吨 日 赣州 市污水处理工程于 2004 正式开工 一期规模为 6 万吨 日 截污干管全长 12 7 公里 管径最大 1 65 米 起点位于赣州大桥上游的赣州卫校排污口 终点位于 赣江边白塔疗养院附近 中心城区 2006 年供气总量为液化石油气 3380 吨 天 然气 763 万标立方米 目前赣州市绿地率达 30 2 绿化覆盖率 32 5 人均绿 地面积接近 8 平方米 中心城区建有一座生活垃圾处理场 位于沙河镇沙河村 境内 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 总库容 180 万立方米 可填埋垃圾 140 万吨 二 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1 规划概要 规划赣州市中心城区形成 三心三片三团 规划结构 三心 指以河套组团 章江组团和新世纪组团为核心的三个城市中心 三片 指西城片区 水西湖边片区和沙河片区 三片的功能配套相对齐 全 西城片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 是中心城区的主要工业区 以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方向 水西湖边片区以生态居住和旅游服务为主 是城市老 城区人口疏导的区域之一 沙河片区以沙河镇为依托 重点发展机电制造产业 和生活配套服务 形成工业 贸 易 仓储和商住综合区 三团 指七里组团 沙石 组团和潭东组团 人口规模较小 三个组团要依托城市其他片区发 展 其中七里组团是历史文化名 镇 应当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 改善居民生活 发展旅游业 主 要依托赣县梅林片区发展 沙石 组团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依托章江新区发展 潭东依托铁 路货运南站发展部分仓储和加工 业 主要依托创新区发展 2 规划年限 近期 2010 年 远期 2020 年 3 功能定位 空间结构和 用地布局 河套老城区 章江新区和 创新区三者共同构成中心城区 空间结构上的城镇核心聚集区 河套组团应加强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和旧城改造 完善基础设 施 大力发展旅游业 形成具 有独特古城风貌特色的城市复 兴之区 章江组团则应加快新 区建设 创造集行政 商务 文化 博览 居住等多功能的综合新区 形成赣州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新世 纪组团以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 同时配套各种服务设施 形成城市创 新区 规划强化核心组团与边缘片区的交通联系 在核心区和各片区之间 发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展生态农业 观光和休闲农业 设立生态隔离带和生态走廊 形成绿心地带 引导工商业企业逐步向边缘组团和各类园区集中 强化各组团之间的专业化分 工 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居住用地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 环境条件较好 与工业用地相距一定距离 的地区内 规划中心城区居住用地 2886 37 公顷 居住人口 100 万人 规划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布置在章江新区 河套老城区则重点改造原有 的商业 文化中心 引进新的发展模式 形成以文清路为中心的区级中心 同 时围绕旅游服务业发展 建立旅游接待中心 在新世纪组团建设大学园区 高 教科研区 发展高教科研事业 各级医院按要求分级分片布置 规划中心城区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699 50 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 17 24 赣州市中心城区集中布置两大片工业用地 包括西城片区赣州经济技术开 发区 钨矿深加工 轻纺 食品加工等 沙河工业园 机电制造 制药 轻纺 电子等 规划中心城区工业用地 1683 36 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 17 08 在西城区高速公路出入口规划区域物流中心 设置集中仓储用地 在潭东 组团结合铁路货运站设置一定的仓储用地满足各区需求 规划中心城区仓储用 地 125 33 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 1 27 公园和街头绿地按高标准服务半径和服务面积要求设置 主要水系两侧均 设带状绿地 沿主要城市主干道 高速公路 主要组团之间设防护绿地 规划 区内绿化用地 1732 37 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 17 57 4 基础设施规划情况 现状赣州市都市区水厂的日供水能力为 53 8 万吨 供水缺口为 81 2 万吨 规划现有水厂供水能力扩容 20 万吨左右 新建 2 座 20 万吨水厂 分别位于西 城区和南康市城区 2 座 10 万吨水厂 分别位于创新区和赣县城区 河套老区 章江新区 水西湖边片区的城市污水近期汇入在建水西污水处 理一厂 远期规模 16 万吨 日 远期延伸原有管网 部分污水排入新建水西污 水处理二厂 远期规模 40 万吨 日 西城片区工业污水近期排入水西污水处理 一厂 远期延伸原有管网 排入水西污水处理二厂 创新区和沙石组团污水排 入新建创新区污水处理厂 远期规模 12 万吨 日 赣县城区 沙河组团污水排 入沙河污水处理厂 远期规模 16 万吨 日 南康市城区污水排入新建的南康污 水处理厂 远期规模 20 万吨 日 赣州城市 110kv 及以上电网规划建成以江西电网和华能瑞金 2 300 2 600MV 火力发电厂为电源支撑 以 500kv 电网为主网 以 220kv 虎岗变 峰山变 赣州变 500kv 潭东变 蟠龙变 虎岗变双环网为骨干网 向北辐射 220kv 和乐变 向东辐射赣县江口变 向西辐射南康变 信丰嘉定变 辐射整个赣州中心城区 以承接配送通畅的 110kv 10kv 为配网 城市生活垃圾量采用人均垃圾产生量法来进行计算 人均垃圾产生量取 1 3 Kg 日 考虑到垃圾处理厂选址的限制因素 规划建议在南康市朱坊乡和太窝乡 交界处的山地选址建设 市区由于用地紧张 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以小型密封 压缩式转运站为主 垃圾站的设置标准为每 0 5 0 7km2设置一座 占地面积不 小于 100m2 当垃圾收集 点 站与垃圾处理场的运距超过 25 公里时 应在城 区周围适当位置设置大中型垃圾转运站 其占地面积可参考 城市环境卫生设 施设置标准 CJJ 27 89 按有关规范增补公共厕所 使其达到布局合理 美观 卫生 5 总规纲要中环卫规划内容评价 南康市朱坊乡和太窝乡交界处 地质发育比较完全 没有较大的丘陵 山 体可作为填埋场 从运距上讲 此地离中心城区距离过大 不宜建设赣州市中 心城区垃圾处理场 根据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 27 2005 垃圾收集站的服务 半径不宜超过 800 米 每 0 5 0 7km2设置一座密度过大 在实际操作中其用地 不容易得到保障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二章 城市环卫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 一 环卫机构设置 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 1 赣州市中心城区 设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隶属于赣州市中心城区城 管局 下设 8 个环卫所 1 个垃圾处理厂 1 个设备厂和 4 个科室 同时在开发 区 水西镇 水东镇 沙河镇设有环卫机构 2 赣县城区 设置有环卫所一处 下设办公室 清扫组 清运组和监察大 队等职能部门 3 南康市城区 设置有环卫处 下设办公室 清洁服务队 清扫保洁队 河道清洁队 市容中队等职能部门 二 历年建设情况及投资 1 赣州市中心城区 1997 年 2006 年总投资为 1132 万元 2 赣县城区 1998 年 2005 年总投资为 61 75 万元 3 南康市城区 1999 年 2006 年总投资为 110 万元 第二节第二节 环卫从业人员环卫从业人员 1 赣州市中心城区 现有环卫职工 1081 人 2 赣县城区 现有环卫职工 127 人 3 南康市城区 现有环卫职工 300 人 第三节第三节 环卫作业和生活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卫作业和生活废弃物处理处置 一 道路清扫作业系统 城区道路清扫采用人工作业和机械清扫相结合方式 保洁范围包括城区内 硬化路面 1 赣州市中心城区 清扫保洁面积 328 5 万 M2 其中机械清扫面积 70 1 万 M2 2 赣县城区 清扫保洁面积 69 95 万 M2 3 南康市城区 清扫保洁面积 183 万 M2 其中机械清扫面积 18 万 M2 二 生活垃圾作业系统 1 城区垃圾主要为城区的生活垃圾及少量的建筑垃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 金属 玻璃等无机物有所上升 2 城区垃圾成分组成 根据环卫部门提供资料显示 现状垃圾组成中动植物残骸 灰土占较大比 重 其次为废塑料 玻璃等 3 生活垃圾的收集 运输和中转 采用三级垃圾收运体制 道路清扫和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垃圾集中到垃圾池 路边 环卫车辆将其集中到小型垃圾转运站 然后通过机动车辆将垃圾运送到 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4 生活垃圾处理 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 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县城区 城区现有一座沙河生活垃圾填埋场 其设计 日处理能力为 150 吨 南康市城区 城区现有一座生活垃圾处理场 其日处理能力为 110 吨 5 粪便作业系统 环卫处定期对公共厕所和大量的化粪池进行清掏 最终运至垃圾处理场卫 生填埋 6 车辆清洗 现有车辆清洗场所均为私人开办 未纳入环卫部门管理 7 水上环卫作业 1 赣州市中心城区 由河道管理处负责 现有 4 条机动船 职工 14 人 日均清理垃圾 6 7 吨 2 赣县城区 无水上环卫作业 3 南康市城区 环卫处设有河道清洁队 职工 4 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三 建筑 工业 医疗垃圾作业系统 1 建筑垃圾 赣州市中心城区环卫处设置有余土所对建筑垃圾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赣县城区由市容监察中队对建筑垃圾管理 南康市城区设有渣土调剂管理站 2 工业垃圾 赣州市中心城区有工业垃圾处置场一处 赣县城区和南康市城区无工业垃圾处理设施 第四节第四节 环卫设备 设施及用地情况环卫设备 设施及用地情况 一 环卫设备配置 1 赣州市中心城区 配备机动垃圾清运设备共 75 辆 2 赣县城区 配备机动垃圾清运设备共 10 辆 3 南康市城区 配备机动垃圾清运设备共 25 辆 二 环卫设施现状 1 赣州市中心城区 垃圾填埋场 1 处 小型垃圾转运站 12 处 废物箱 1200 个 公共厕所 91 座 环卫休息点 32 处 环卫停车场 2 处 洒水车供水器 8 个 2 赣县城区 小型垃圾转运站 7 处 废物箱 326 个 公共厕所 5 座 环卫停车场 1 处 洒水车供水器 1 个 3 南康市城区 垃圾填埋场 1 处 小型垃圾转运站 6 处 废物箱 766 个 公共厕所 7 座和环卫停车场 1 处 洒水车供水器 6 个 第五节第五节 现状分析与评价现状分析与评价 在现状资料的基础上 参照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和标准 规范的有关规定 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对城区环卫现状进行分析 论证 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 赣州市中心城区 1 中心城区环卫职工 1081 人 其中一线职工 969 人 人均清扫保洁面积 3800 平方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现有环卫职工人数将不能适应要求 应当 结合城市的发展逐步增加环卫人员 以满足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需要 2 资金投入少 1997 年以来十年时间投资仅为 1132 万元 收费低 环卫 设施建设滞后 对城市环境卫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3 赣州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场因长期使用 填埋场有效库容已经不足 急 需开展新建垃圾处理场的工作 应加快新的垃圾场设计 建设速度 尽快 尽 早发挥其功能 4 赣州市中心城区小型垃圾转运站和环卫工人休息点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套 老城区 分布不合理 与周边建筑间距小 影响居民生活 密闭式垃圾车少 不能满足密闭运输的要求 部分车辆采用敞开式运输 易产生二次污染 增加 了作业强度 开发区 水西 水东 沙河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对城市 快速发展带来制约 5 缺少环卫停车场 现状停车场场地狭窄 不利于环卫作业 6 城区内公厕布局不合理 现状公共厕所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内 厕所卫生 环境参差不齐 有少量旱厕存在 新建城区公厕匮乏 与城市发展极不配套 7 道路上果皮箱 垃圾筒数量不足 8 水上卫生保洁作业现由河道管理处负责 分工不合理 应将此项工作纳 入城市环卫体制中 9 对建筑垃圾管理范围仅包括章贡区 章江新区和开发区 无处置场所 其它片区未进行统一管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应相应扩大管理范围 中心城 区行政管理范围 二 赣县城区 1 城区环卫职工 127 人 其中一线职工 100 人 人均清扫保洁面积 17490 平方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现有环卫职工人数将不能适应要求 应当结合 城市的发展逐步增加环卫人员 以满足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需要 2 资金投入少 收费低 环卫设施建设滞后 从 1998 年到 2005 年共计投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资为 61 75 万元 造成城区内环卫设施匮乏 对城市环境卫生产生一定负面影 响 3 赣县与中心城区共用生活垃圾处理场 现有处理场有效库容已经不足 4 环卫所无固定办公场所 租用 对其日常工作带来不便 5 无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6 无水上卫生保洁作业 7 道路上果皮箱 垃圾筒数量不足 8 环卫基础设施少且集中在老城区 9 缺少环卫停车场 现状停车场场地狭窄 三 南康市城区 1 城区环卫职工 300 人 其中一线职工 290 人 人均清扫面积 8206 平方 米 人均保洁面积 16339 平方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现有环卫职工人数将 不能适应要求 应当结合城市的发展逐步增加环卫人员 以满足市容环境卫生 工作的需要 2 资金投入少 收费低 环卫设施建设滞后 从 1999 年到 2006 年共计 投资为 110 万元 造成城区内环卫设施匮乏 对城市环境卫生产生一定负面影 响 3 南康市现有垃圾场靠近河流 位于城市取水口上游 工艺简单 无渗滤 液处理设施 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对区域环境会产生污染 应加快新的 垃圾场建设速度 尽快 尽早发挥其功能 4 环卫设施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城区 分布不合理 密闭式垃圾车少 不能 满足密闭运输的要求 部分车辆采用敞开式运输 易产生二次污染 增加了作 业强度 5 水上环卫作业无专用设施 不利于河道保洁工作的正常进行 6 无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四 评价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 规定 现有车辆 环卫停车场 公共厕所 果皮箱等 环卫静态设施建设标准低 数量严重不足 环卫职工 机构配置不健全 不合 理 垃圾清运体系不完善 垃圾处理设施滞后 距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有一定差 距 为保证城区市容清洁 人民生活环境卫生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的实现 必需完善环卫各项机构 设施的建设 因而要先行制定环卫规划 为以后环卫 基础建设作出总体安排 为其建设提供指导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 原则和依据 第一节第一节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1 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落实科学发展观 明确环卫工作发展目标 并以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为着力点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依靠科技进步 因地制宜 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 垃圾收集 运输 处理与处置的科技水平 努力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处置 的无害化 3 确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思路 从垃圾产生 收集 运输 处理 处置各环节入手 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 推进垃圾的减量化 4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依法管理 依靠制度创新 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 求的运营管理模式 实现环卫事业的产业化发展 将城市环卫工作提高到一个 新水平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1 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 贯彻城市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 保证城市环卫行 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2 依法规划的原则 各类环卫设施的建设 运行与管理都应当以国家有关 法律 法规为指导 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 将环卫工作纳入法制化 规范化 轨道 3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近远结合 适度超前 充分发挥现有环卫设施的效益 4 适合当地实际的原则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立足城区 兼顾周边 推 进环卫设施的规模化 区域化 建设 多元化投资 5 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 技术政策应体现先进适用 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 力求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 法律 法规 规章与综合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主席令第 22 号 1989 12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 主席令第 31 号 2004 12 29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101 号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 157 号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39 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建规 1995 333 号 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建城 1997 21 号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 设施图例 CJ T 14 1999 2 环卫规划及设施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 CJ T106 1999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 2003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 2005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14 2005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CJJ47 9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 2004 3 垃圾处理技术政策与技术法规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设部 环保总局 科技部 建城 2000 120 号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保总局 国家经贸委 科技部环发 2001 199 号 4 污染控制标准及危险废物管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 1997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 2001 医疗垃圾焚烧环境卫生标准 CJ3036 199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发 1998 89 号文件 空气环境标准 水环境标准及有关恶臭控制 噪声防治等方面的环境标 准 5 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2006 年 7 月 6 江西省南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 2020 7 赣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江西省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 2007 年 8 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四章 环卫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 规划期限 与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纲要相衔接 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 近期 2010 年 远期 2020 年 二 规划范围 本次环卫专项规划范围如下 赣州市中心城区与 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确定 的规划建成区面积相一致 南康市城区与 江西省南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 2020 确定的规划建成区面积相一致 赣县城区与 赣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确定的规划建成区面积相一致 三 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 在遵守相关政策 法规的前提下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要求 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建立体制健 全 设施完善 布局合理 采用先进技术和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的环卫作业和 管理体制 对生活垃圾的收集 运输 利用和处理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营造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卫生城市 使赣州市都市区生活垃圾管理和 处理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 2 近期目标 规划到 2010 年 城区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 30 清运作 业机械化 半机械化率达到 80 城市主干道路冲洒率为 100 垃圾 粪便无 害化处理率达到 80 生活垃圾容器收集率达到 100 水冲公厕达到 100 3 远期目标 到 2020 年 城区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 70 以上 清运作 业机械化 半机械化程度达到 90 城市主次干道路冲洒率为 100 垃圾 粪 便无害处理率达到 100 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到 100 水冲公厕达到 100 环境卫生管理实现科学化 现代化 四 主要任务 1 对城市环卫的作业 管理 资金 用地 人才 技术 设施设备等发展 中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 提出对策 2 确定环卫作业管理和垃圾管理战略 3 明确垃圾粪便收集 运输与管理的技术政策与路线 4 确定各类环卫设施 环卫休息场所的布局 规模和用地 5 配套相应的环卫专用设备 6 对环卫事业的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措施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二节第二节 作业量预测作业量预测 一 垃圾量预测原则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综合考虑服务范围内的人口和人均垃圾量的变化趋势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二 垃圾量预测 本次规划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预测 1 回归分析预测法 依据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 CJ T106 1999 采用垃圾回 归分析预测法 根据垃圾年产量 基数 计算对应于给定变量 X 预测年度 的 Y 值 预测垃圾量 Y 在 X 上的回归曲线 该回归曲线方程式为 Y a bX 式中 Y 预测年垃圾量 X 预测年度 赣州市中心城区垃圾回归预测表赣州市中心城区垃圾回归预测表 1 南康市城区垃圾回归预测表南康市城区垃圾回归预测表 1 赣县城区垃圾回归预测表赣县城区垃圾回归预测表 1 年 份 垃圾产量 吨 年 人均垃圾量 Kg 人 日 2007504770 69 2008537500 74 2009570220 78 2010602950 83 2011635680 87 2012668400 92 2013701130 96 2014733851 01 2015766581 05 2016799311 09 2017832031 14 2018864761 18 2019897481 23 2020930211 27 2 人均垃圾指标法 城市垃圾量与城市人口 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联系 根据赣州市 赣县城 区及南康市 十一五 发展规划及规划发展目标 确定到 2020 年赣州市中心城 区 赣县城区 南康市城区人均 GDP 在 5 6 万元之间 根据 中国城市年鉴 和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报告 中资料显示 中国现 状 GDP 达到 5 6 万元的城市中 人均垃圾量均在 0 8 1 25kg 之间 详见下表 参考周边相似城市垃圾量的变化趋势 考虑到城市差别 地域差别 经济 发展阶段差别等因素 确定到 2020 年赣州市人均垃圾量为 1 1kg 赣县人均垃 圾量为 1 2kg 南康市人均垃圾量为 1 2kg 赣州市中心城区垃圾量预测表赣州市中心城区垃圾量预测表 2 南康南康 市城市城 区垃区垃 圾量圾量 预测预测 表表 2 年 份垃圾产量 吨 年 人均垃圾量 Kg 人 日 20072286651 00 20082405801 01 20092524951 02 20102644101 03 20112763241 04 20122882391 05 20133001541 06 20143120691 06 20153239841 06 20163358991 06 20173478131 06 20183597281 06 20193716431 06 20203835581 05 年 份 垃圾产量 吨 年 人均垃圾量 Kg 人 日 2007696801 13 2008733201 13 2009769601 12 2010806001 10 2011842401 11 2012878801 11 2013915201 11 2014951601 11 2015988001 11 20161024401 10 20171060801 09 20181097201 09 20191133601 08 20201170001 07 城市名称人均 GDP 万元 人口 万人 人均垃圾量 Kg 人 日 上海5 2912781 25 青岛5 542470 91 大连5 712750 98 宁波6 53108 40 99 盘锦6 0856 60 78 包头5 30141 91 25 年度年垃圾量 吨 年 人均垃圾量 Kg 人 日 2007 222591 0 97 2008 230699 0 97 2009 244056 0 99 2010 255500 1 00 2011 267419 1 01 2012 279895 1 02 2013 292903 1 03 2014 306489 1 04 2015 320665 1 05 2016 335481 1 06 2017 350909 1 07 2018 367079 1 08 2019 383925 1 09 2020 401500 1 10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赣县城区垃圾量预测表赣县城区垃圾量预测表 2 年度年垃圾量 吨 年 人均垃圾量 Kg 人 日 2007 50416 1 25 2008 51830 1 25 2009 52818 1 24 2010 54312 1 24 2011 56074 1 23 2012 58408 1 23 2013 60338 1 22 2014 62832 1 22 2015 65415 1 22 2016 67572 1 21 2017 70399 1 21 2018 72708 1 20 2019 75686 1 20 2020 78840 1 20 3 两种预测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 通过分析数据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确定采用人均垃圾指标法预测结果 名称到规划期末总垃圾量到规划近期总垃圾量 赣州市中心城区4259111 吨952846 吨 南康市城区1378198 吨301436 吨 赣县城区877649 吨209376 吨 三 粪渣量预测 方法一 按常住人口计 人均日产粪便量 1 5g 日 而经化粪池处理后的清 运量约为原粪便量的 20 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县城区规划期末日产粪渣 354 吨 南康市城区规划期末日产粪渣 90 吨 方法二 利用化粪池污泥产生计算公式 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县城区规划期末日产粪渣 330 吨 南康市城区规划期 末日产粪渣 84 吨 综合分析确定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县城区到规划期末日产粪渣 350 吨 南 康市城区日产粪渣 90 吨 四 道路 清扫 面积 及作 业等 级要 求 1 道 路保 洁是 指为 了维 护城 市道路整洁而从事的清扫和环境卫生保持工作 保洁的范围应该为车行道 人 行道及其他设施等 道路路面煤渣 灰沙及其它废物应及时清扫干净 2 道路保洁等级及数量 规划道路保洁等级分为一 二两级 一级保洁一般指商业网点集中的繁华闹市地段 主要旅游点和进出机场 车站 港口的主干道及所在地路段 大型文化娱乐场所 展览馆等主要公共场 所所在地路段 人流量大和公共交通线路较多的路段 主要领导机关 外事机 构所在地道路 二级保洁指除一级保洁以外的主 次干道 赣州市中心城区 一级保洁道路面积 7937070 平方米 二级保洁道路面积 7814613 平方米 赣县城区 一级保洁道路面积 1704990 平方米 二级保洁道路面积 802180 平方米 南康市城区 年度年垃圾量 吨 年 人均垃圾量 Kg 人 日 2007 68187 1 11 2008 72889 1 12 2009 77871 1 13 2010 82490 1 13 2011 86674 1 14 2012 91044 1 15 2013 94822 1 15 2014 99584 1 16 2015 104627 1 17 2016 108940 1 17 2017 114394 1 18 2018 120141 1 19 2019 125136 1 19 2020 131400 1 20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一级保洁道路面积 1706400 平方米 二级保洁道路面积 1938730 平方米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三节第三节 环卫体制改革 人员编制和作业管理环卫体制改革 人员编制和作业管理 一 环卫作业竞争机制 长期以来 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县城区和南康市城区的环卫工作经费一直 由财政拨款 缺少竞争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环卫部门承担的环境卫 生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 旧的体制也制约了环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从根 本上提高环卫管理效率和作业质量 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一是对内承包 建立 起严格高效的经济管理责任制 积极推行以 人员自由组合 经费全额承包 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责任制 把人员工资和经费下拨到各承包小组 超支不 补 节约归己 同时严格考核 二是公开招标 参与投标的企业必须达到新颁 布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所规定的要求 通过招投标建立起公开 公正 公平的环卫作业竞争机制 将环卫作业向社会公开招标 以工作量和清扫难度 核定经费 确定标准 并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 实现环卫管理与作业的有效分 离 环卫作业引入竞争机制后不仅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使环卫行政主管部门有更多的精力去抓监督和行业管理 而且理顺了管理体制 充分调动环卫职工的积极性 二 环卫改革的对策 1 明确职责 实行管干分离 政企分开 理顺环卫管理体制 一是根据政 企分开 管理与作业服务分离的原则 明确职责 逐步建立环卫主管部门宏观 调控 企业具体负责运作的管理体系 即由环卫部门负责环卫发展规划的编制 相关政策措施的起草与实施 核定各环卫企业作业任务并进行检查 考核 管 理 监督环卫招投标市场 负责大型环卫设施的建设等 并将分散于各有关单 位的城市环卫管理权 责统一归口 如车辆冲洗 高楼外墙清洗 水上保洁等 形成大环卫格局 二是建立环卫处 所 和环卫站 所 两级管理 的管理机 制 三是组建环卫服务企业 以定额承包方式承担清洁城市的任务 同时向外 承揽社会清洁业务 四是根据环卫车辆配备情况 成立环卫专营运输公司 承 担城区各转运站的垃圾运输任务 按实际运输量核定费用 2 全面统一开征垃圾处理费 建立合理的由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污染者付费 体系 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 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环卫体制改革应该先 从改革垃圾处理收费入手 统一收费项目和标准 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一是明 确垃圾处理收费的项目 对企事业单位 包括个体工商户 和居民征收一定的 垃圾处理费 体现 污染者付费 的原则 二是科学划定收费标准 综合居民 的承担能力和垃圾处理费用 根据各方意见 并进行价格听证 最后确定面向 居民和单位的收费标准 三是建立委托代收和代扣代缴的规范的 高效运作的 经费收缴体系 四是垃圾处理费必须专款专用 专项用于城区和城镇范围内垃 圾的清扫 收集 中转运输 处置以及环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实行收支两条 线管理 3 建立合理的价费机制 逐步将环卫作业推向市场 按照公益性作业公平 竞标 非公益性作业有偿服务的原则 把环卫作业和设施建设有序推向市场 按照 作业成本 税费 合理利润 的原则 制定和完善各环卫作业劳动定额及 物耗标准 作为具体作业项目招投标评定依据 对道路清扫保洁按面积核定作 业报酬 对垃圾 粪便清运 按清运量及运输里程核定报酬 对车辆及其他环 卫设施 装备的维修保养按工作量核定报酬 对公厕管养服务核定每座公厕的 承包管养质量指标及报酬 公益性环卫作业要分阶段 有步骤地面向社会 公 开招标 4 完善配套政策 推进环卫事业深入改革 一是社会劳动保障政策 在市 场经济体制下 环卫作业进入市场后 面临着用工制度和职工退休养老 医疗 失业救济等一系列政策性较强的问题 必须做好新的用工制度与社会保障政策 的衔接工作 二是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基础 政府 社会 企业等多 元化的投资机制 鉴于环卫事业是公益性事业 完善环卫投资政策的关键是确 保政府主渠道的投入 垃圾处理场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由财政投入 在继 续确保政府投入的前提下 采取优惠政策 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和支持社会 资金 外资和民营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闵行区名校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填埋场管护方案范本
- 法式门洞垭口施工方案
- 2025年消防队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山东省济宁市鲁桥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祯祥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上海市闵行区民办上宝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片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赛轮埃及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催收行业培训课件
- 保护牙齿爱护牙齿2025年全国爱牙日全文课件
- 2025年海南事业单位联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G20联盟文海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物理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四川卷生物真题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度保姆专业照护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服务合同-温馨呵护
- 媒介素养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地方病防治知识及技能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长输管道施工工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