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公开课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_第1页
七年级音乐公开课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_第2页
七年级音乐公开课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_第3页
七年级音乐公开课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_第4页
七年级音乐公开课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音乐公开课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优质课资料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湖南省株洲市第十三中学李卉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2了解“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民歌的概念及体裁。积极体验和感受陕西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萌生探索西北各类音乐的兴趣。2学生能在欣赏、模仿、学唱中,较准确地表现陕西地区民歌的风格与特点。3学生能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重复”这种创作手法,并尝试创作简单旋律。教学重、难点1准确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特点。2了解“重复”这种创作手法,并尝试创作简单旋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演唱2至3首民歌。二、民歌的概念及体裁。1概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的歌曲。2体裁:(1)劳动号子: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2)山歌:人们在山间、田间、牧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3)小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它往往经过艺术加工,歌词比较固定,一般不是即兴创作的。三、本单元教学内容及目标1教学内容:秦晋、齐鲁燕赵、关东支脉音乐2出示中国地图,指出秦晋、齐鲁燕赵、关东支脉的所属省份与地区。3单元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秦晋、齐鲁燕赵、关东支脉等不同地区民歌的基本特征,根据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进行简单评述。(2)能够认真的学唱民歌,欣赏其改编作品以及京剧片段,感受与体验不同地区民歌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3)能够知道一些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并能试着创作简单的乐句。四、秦晋支脉音乐简介1秦分支:主要指流行于陕西省境内的音乐,代表性乐种有信天游、秦腔、西安鼓乐等。2晋分支主要指流行于山西省境内的音乐,代表性乐种有山曲、梆子戏、山西鼓吹乐等。3陇分支主要指流传于甘肃、宁夏以及青海部分地区的音乐,代表性乐种有花儿、陇剧、土族鼓吹乐等。五、新歌教学。1出示黄河船夫图片,导入欣赏歌曲。2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生答。师评并补充:描写了气势壮观的黄河及船夫们与惊涛骇浪奋力拼搏的豪放气质。3聆听范唱,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老师范唱。生答。师:在歌曲创作中,“重复”是一种发展旋律的重要手法。重复可分为完全重复与变化重复,黄河船夫曲是采用的哪种重复呢?(生答:完全重复)这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呢?(生答:加深聆听者对音乐的内容的理解和对音乐形象的记忆)。4学唱重复部分的旋律。(1)老师用柯达伊手势引导学生构唱四度音程:25、52(力求唱准)(2)跟琴学唱旋律,识读乐谱。(3)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倚音与下滑音。(4)演唱重复部分的旋律。5再听歌曲,说出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风格:旋律多为双四度跳进,节奏宽广自由。演唱特点:声音高亢嘹亮,自由舒展,由地方方言发展而来,下滑音、倚音等装饰音极具特色。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特点?学生回答。师: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有关。6聆听歌曲,模仿其演唱特点,尝试用陕西方言演唱歌曲。在此,学生可能会兴致高而音量大,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嗓音的保护。7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