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栽培茬次山东是马铃薯二季作地区,主要茬次包括春茬和秋茬。(1)春茬。三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拱棚内扣小拱棚加盖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一般12月中下旬催芽,翌年1月底2月初播种,4月下旬上市。双膜覆盖栽培。塑料拱棚加盖地膜的双膜覆盖栽培,一般1月上旬催芽,2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上市。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一般2月上旬催芽,3月初播种,5月底6月初上市。(2)秋茬。7月中下旬催芽,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上市。覆盖拱棚的秋延迟栽培,播种时间可推迟到8月20日左右,11月中下旬上市。2、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早熟脱毒种薯。3、种薯处理(1)晒种。选晴天连续晒种23天,剔除烂种。春季晒种注意防冻,秋季晒种避免强光直射。(2)切块。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每块种薯应有12个芽眼,每块25克左右。小于50克的种薯可不切块。每切完一个种薯,切刀用75%酒精消毒。(3)药剂拌种。可用甲基硫菌灵50%胶悬剂60克丙森锌70%可湿性粉剂50克与2公斤滑石粉混匀,与100公斤种薯切块轻微搅拌,每块种薯都沾上药粉。(4)催芽。采用层积法进行催芽。一层湿沙一层薯块,共堆放45层,上部用湿沙覆盖。春季催芽在1518的温暖处,秋季催芽于阴凉处以避高温。,为了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切块后用l2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浸种810分钟。(5)晾芽。当薯芽长到1.52厘米时扒出晾芽,温度控制在1015,晾芽35天,使芽变绿变粗。4、整地施肥起垄结合耕地,每亩铺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5方,深耕2530厘米,耙细耙匀,整平起垄,垄高20厘米左右,垄宽50厘米。也可施用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一半铺施一半沟施。播种时,每亩沟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2-18)100120公斤、硼砂1公斤、硫酸锌1公斤。5、播种双行栽培,小行距20厘米,大行距7580厘米,株距2025厘米。春茬栽培,开810厘米深的沟,结合开沟,将化肥、微肥施于沟底,覆土后播种,搂平,覆地膜。秋茬栽培,最好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播种,以防土温过高种薯腐烂。开沟深35厘米,播种后覆土起垄,种薯至垄顶覆土10厘米左右。也可将肥料在播种时集中穴施。6、田间管理(1)拱棚栽培。温度管理。白天控制在2026,夜晚1214。前期可在中午开小口通风,随外界气温的升高而逐步加大通风量。3月中下旬开棚两端通风。4月中旬,由半揭膜到全揭膜,由白天揭膜晚上盖直至撤棚。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撤膜。苗期注意预防倒春寒。水分管理。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一般于出苗后、团棵期、封垄后各浇一次水,结薯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不可大水漫灌,浇至垄高1/31/2为宜。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适时追肥。薯块膨大初期随水冲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也可在膨大期用0.3%磷酸二氢钾连喷34次,间隔56天。(2)地膜栽培。播种至现蕾期。出苗前以保温增温为重点,一般不浇水、不施肥。如需浇水,水量宜小,以防烂种。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团棵至现蕾期小水勤浇,以水促肥。结薯期。适当浇水,不得大水漫灌,保持垄土湿润。遇雨及时排水。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薯块膨大初期可随水冲施10公斤的尿素、10公斤的硫酸钾,也可在马铃薯膨大期连喷34次叶面肥,间隔56天。(3)秋茬马铃薯。播种至现蕾期。若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降低土壤温度。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划锄松土。一般于45片叶和株高2530厘米时进行中耕培土扶垄。结薯期。适当浇水,不得大水漫灌,保持垄土湿润。遇雨及时排水。结合第一次中耕扶垄,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结合第二次扶垄,追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可在马铃薯膨大期喷施23次0.3%磷酸二氢钾的叶面肥,间隔56天。7、病虫害防治(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2)主要病虫害。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蚜虫、蛴螬、地老虎等。(3)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选用脱毒种薯;严格切刀消毒;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不得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4)物理防治。黄板诱杀。每亩悬挂20厘米30厘米的黄板2030块诱杀蚜虫、粉虱等。杀虫灯诱杀。利用电子杀虫灯诱杀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杀虫灯悬挂高度一般为灯的底端离地1.21.5米,每盏灯控制面积一般在2030亩。(5)生物防治。天敌。保护利用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等天敌防治蚜虫。生物药剂。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用Bt(200国际单位/毫克)乳剂200倍液喷雾,或用10%的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1%苦参碱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螨类害虫;可用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6)化学防治。晚疫病。可用50%氟啶胺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螨虫。可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栽培也可每亩用20%异丙威烟剂500600克熏棚防治。蛴螬、地老虎。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拌药土防治。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