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4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4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4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4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掌握重点实词 虚词 重点句式等文言知识 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分析扣人心弦的情节安排及伏笔 照应的技巧 3 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 体会烛之武说理的语言艺术 4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感悟烛之武的爱国情怀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连线作者左丘明 约前502 约前422 姓丘 名明 一说复姓左丘 名明 春秋末期鲁国人 根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大量的史料 依 春秋 的顺序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议论精辟的编年史 左传 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汉代司马迁称其为 鲁君子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又名 春秋左氏传 或 左氏春秋 是对 春秋 的解释 左传 与 公羊传 谷梁传 一起被称为 春秋三传 左传 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文献 左传 也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散文作品 它的不少篇章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 叙事写人的成就 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 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 探寻背景春秋初期 周王室日益衰微 名存实亡 大的诸侯国乘机兼并邻近小的诸侯国 扩大势力范围 争取霸主地位 秦 晋为联姻之国 在对外问题上采取联合行动 有暂时的共同利益 秦 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此前 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其一 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 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其二 晋 楚城濮之战中 郑国出兵帮楚 而此役楚国失败 而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 这样 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 晋国自然想到了联合秦国 本文写的就是郑国在秦 晋两国联军直逼城下的危急关头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1 识字注音函陵 h n 氾南 f n 佚之狐 y 缒 zhu 瑕 xi 阙秦 qu 杞子 q 逢孙 p ng 5 6 7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3 通假字 1 无能为也已 同 矣 2 共其乏困 通 供 供给 3 秦伯说 通 悦 高兴 4 失其所与 不知 通 智 明智 5 6 7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5 古今异义 1 无能为也已古义 不能 今义 没有能力 2 越国以鄙远古义 越过别的国家 今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东方道路上 招待过客 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4 行李之往来古义 出使的人 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 箱子等 5 共其乏困古义 缺少 的东西 今义 疲倦 6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那人 今义 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多用于社交场合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6 词类活用 1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退 2 且贰于楚也 数词用作动词 从属二主 3 晋军函陵 名词用作动词 驻军 4 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5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亡 6 越国以鄙远 鄙 名词用作动词 把 当作边邑 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 边远的地方 指郑国 7 邻之厚 君之薄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 变得雄厚 削弱 8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词作状语 在早晨 在晚上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9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作状语 在东边 在西边 10 既东封郑 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 成为疆界 11 因人之力而敝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损害 12 臣之壮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 壮年 13 阙秦以利晋 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 得利 14 共其乏困 形容词用作名词 缺少的东西 15 与郑人盟 名词用作动词 订了盟约 建立同盟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 7 特殊句式 1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句 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句 3 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4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 5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6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判断句 7 邻之厚 君之薄也 判断句 8 以乱易整 不武 判断句 9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郑国被围攻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文意试作分析 提示 晋侯 秦伯围郑 的原因是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可谓言简意赅而形神俱备 这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 为下文的故事发展做铺垫 从秦 晋围郑的原因看 无礼于晋 贰于楚这两件事 与晋利害相关 和秦利害关系不大 这是下文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基础 2 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提示大军压境 十万火急 佚之狐荐烛之武 一线生机 烛之武发牢骚 波澜 郑文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 转机 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 大功告成 子犯建议攻秦 出现危机 晋文公明理退兵 一场虚惊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3 第3段叙述烛之武不避险阻 只身去说服秦君的经过 烛之武的说辞包含了几层意思 试加以概括 提示本段是全文的主体 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 烛之武的说辞分四个层次 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 引起对方好感 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对秦国有害无益 三是陈述保存郑国 对秦国有好处 四是从秦 晋两国的历史关系 说明晋国过河拆桥 忘恩负义的本质 并点明晋国的贪得无厌 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及秦 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乃至帮助郑国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1 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剖析面对烛之武的牢骚 郑伯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 而是深刻反省 勇于自责 可见其头脑清醒 胸怀宽广 情真意切 2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与 不知 以乱易整 不武 剖析由此句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 讲仁义 有智谋的人 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 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 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这种隐忍不发 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重要原因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1 第1段中 秦 晋之军分驻两处的描写 有何作用 提示 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说明郑国形势危急 点出了烛之武游说秦的背景 为烛之武的出场渲染气氛 同时 写出秦 晋两军分地驻扎 也为烛之武说退秦师做铺垫 2 烛之武说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有何作用 提示这段文字看似闲笔 却有重要作用 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 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 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 但在关键时刻 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 诚恳负责 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 以解国难为重 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 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3 阅读第3段 试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烛之武 夜缒而出 的作用 提示结构上 照应了前文的 秦晋围郑 国危矣 等内容 内容上 一是表明了情况已相当危急 一触即发 二是表现他的献身精神 4 晋文公退兵的理由是什么 你怎样看待晋文公退兵这件事 提示晋文公最后以 不仁 不知 不武 为理由退兵 其实 不仁 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如果真讲 仁 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 不知 才是实质 这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 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分析 以乱易整 不武 胜负之数 难以预料 晋国的退兵 说到底 也是一个 利 字起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 晋文公果断地退兵 可以看出其头脑清晰 判断理智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5 佚之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提示佚之狐在形势危急之时向郑伯推荐烛之武 并且非常肯定地说明烛之武此去的结果 除了说明烛之武的才能之外 也说明佚之狐善识人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预见性 临难不慌 在危难中寻找化解的机遇 具有运筹帷幄之才能 决胜千里之气魄 相对烛之武来说 佚之狐无疑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6 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提示 1 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一个 退 字 尽显烛之武的才华 由于长期未被重用 烛之武的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 以至于以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来推辞 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 最终感动了他 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 出使秦师 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2 勇士 两方交战 生死未卜 出使秦师 成败难料 烛之武 夜缒而出 勇入秦营 其知难而上 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 勇士 性格 3 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 面对强敌 不卑不亢 侃侃而谈 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 只是增加了邻国 晋国 的土地 然后承诺 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 既可使对方感兴趣 以权衡利弊 又不失本国尊严 一番利诱之后 烛之武就从秦 晋的历史关系入手 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 忘恩负义的本质 公开挑拨秦 晋两国关系 并且用发展的眼光 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 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 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这样一来 攻守之势易矣 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 却成功说退秦师 充分展现了他的 辩士 形象 辩士 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1 篇幅短小 结构严谨文章虽然篇幅短小 却有头有尾 层次井然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接着由佚之狐推荐 引出烛之武 这是故事的开端 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 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 慨然应允 这是故事的发展 烛之武 夜缒而出 私访秦伯 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 这是故事的高潮 秦伯退兵 并派人戍守郑国 最后晋国也被迫退兵 郑国转危为安 这是故事的结局 整篇故事结构完整而严谨 2 巧设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 但在叙述故事时 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秦 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 征服异己 这一事件的发生 与秦毫无关系 文章开头两句话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 这就为全文的发展做了铺垫 秦 晋虽是联合行动 但他们之间并非无隙可乘 这就容易使人理解 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 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暗示而展开的 烛之武说退了秦师 孤立了晋国 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 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 伏笔与照应的运用使情节连贯 脉络清晰 结构紧凑 3 波澜迭起 曲折有致秦 晋两军夹击郑国 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关键时刻 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 并断言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此为一波 但当郑伯请烛之武去说服秦伯时 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郑伯赶紧认错 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深明大义 不计私怨 抛弃前嫌 毅然应命 这寥寥几笔 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 烛之武秘密出城会见秦伯 并说服了秦伯 秦伯答应退兵 晋国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 形势又紧张起来了 故事出现了第三波 最后 晋文公分析了形势 认为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与 不知 以乱易整 不武 也撤了兵 至此 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这样有张有弛 曲折有致 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节的安排跌宕起伏 请仿照本文的写法 写一个片段 表现出事件的波澜 古人云 文似看山不喜平 意思是人们读文章 不喜欢看那种平铺直叙 见头知尾的 而喜爱读有起伏 有曲折 有变化的 即有波澜的 叙事性文章的波澜 可以有多种创造途径 不外乎两方面 一是事件本身的曲折产生波澜 二是巧用表达技法兴起的波澜 巧用表达技法兴起的波澜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一是利用悬念 即使用倒叙 二是陡转法 即达到顶点时 笔锋陡然一转 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 掀起波澜 三是抑扬法 即在抑扬之间形成大起大落 便能达到形成 波澜 的目的 在行文时应注意 一是符合生活逻辑 读者口味 不可为文之曲而造作 二是要注意火候 不可一味曲折 要张弛适度 有节律地安排情节 三是无论采用哪种造成波折的技法 都应为刻画形象服务 要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 一群旅游者正在吃晚餐 他们一面品尝菜肴 一面即兴谈天 鱼端上来了 他们便七嘴八舌地讲起那些关于在鱼肚子里发现珍珠或其他宝物的有趣故事 一位老年绅士一直默默地听着他们的闲聊 终于忍不住了 也开口了 我已经听了你们每个人所讲的故事 现在该我讲一个了 我年轻的时候 受雇于纽约一家大进出口公司 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 我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相爱了 很快我们就订了婚 就在我们要举行婚礼的前两个月 我突然被差到伯明翰经办一桩非常重要的生意 不得不离开我的心上人 由于出了些麻烦 我在伯明翰待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了很多 当繁杂的工作终于了结的时候 我便迫不及待地准备返家 启程之前 我买了一只昂贵的钻石戒指 作为给未婚妻的结婚赠品 轮船走得太慢了 我闲极无聊地浏览着驾驶员带上船的报纸消磨时光 忽然 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我的未婚妻和另一个男人结婚的启事 可想而知当时我受到了怎样的打击 我愤怒地将我精心挑选的钻石戒指向大海扔去 几天后我回到了纽约 在一家旅馆里闷闷地吃着晚饭 鱼端上来了 我心烦意乱地塞进嘴里 嚼了几下 忽然牙被一个硬东西硌了一下 先生们 你们可能已经猜出来 我吃着什么了 戒指 周围的人一齐说 不 老人凄凉地说 一块鱼骨头 素材挖掘 佳作片段 1 在两大强国大兵压境 兵临城下的危急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