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课件 川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课件 川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课件 川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课件 川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课件 川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十月革命 导入 1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 材料1 1861年改革后 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 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 11 德国的1 8 英国的1 6 法国的1 5 1861年改革后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 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一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 议一议 1861年改革之后 俄国的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的 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政治 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 经济 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 社会矛盾尖锐 上流社会举行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裹腹 3 说一说 一战 给俄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3 1914年 1917年 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 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 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至1917年 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 400多万人伤残 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一战 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列宁曾经说 假如没有战争 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1917年1月22日 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工人举行15万人参加的反战罢工和示威 3月10日 俄历2月25日 在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下爆发起义 沙皇尼古拉二世忙从前线急调军队 但已无济于事 3月12日 彼得格勒起义获得胜利 这即是俄国二月革命 它推翻了统治俄国37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当晚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 记一记二月革命的时间 结果及性质 时间 1917年3月 6 比较二月革命后两个并存政权的支持者 实力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 拥有武装力量 掌握各级行政机关 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 七月流血事件 7 议一议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的内外政策 继续进行世界大战 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这说明什么 8 看书p39 40页想一想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 二月革命后 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3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4 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9 说一说十月革命的时间 地点 领导及主力 1 时间 1917年11月6 7日 俄历10月25日 2 地点 彼得格勒 3 领导人 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 4 主力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 姓名 列宁性别 男出生年月 1870年4月22日籍贯 俄国辛比尔斯克人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马克思 恩格斯学说继承者发展者 他原名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乌里扬诺夫 列宁是他的化名 1895年 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 1903年成为布尔什维克领袖 确立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 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 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 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9年创立共产国际 领导世界革命 1 经过 11月6日夜 列宁在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7日 在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的炮声中 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主席 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2 结果 10 说一说十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 冬宫 俄国沙皇的宫殿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917年11月6日 俄历10月24日 午夜 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 士兵发动起义 推翻了临时政府 工人 士兵向冬宫进攻 攻打冬宫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今天的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 于1917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 21时45分 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 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 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 现停在涅瓦河畔 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 11 议一议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产生的影响 12 想一想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二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 说一说新政权是怎样产生的 在十月革命时 攻打冬宫的战斗进行当中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 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通过了 和平法令 和 土地法令 选举批准了新政府 人民委员会的组成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布列斯特和约 签订仪式 为了巩固新生政权 苏俄退出大战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巨额赔款 但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 赢得了调整经济 建立红军 巩固政权的时机 2 议一议 苏俄为何与德 奥匈等国议和并退出大战 应当如何评价 3 议一议苏维埃政府采取巩固政权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 1 政治上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苏维埃政府 2 经济上 将银行 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 颁布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 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3 外交上 同德国 奥匈帝国议和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影响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 十月革命被推翻的地主 资产阶级和国际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 他们勾结起来 策划了一系列暗杀和叛乱活动 苏俄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集中有限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奋斗 终于镇压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粉碎了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 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 1918 1920年国内战争宣传画 战胜反动的白匪军和帝国主义干涉部队 4 议一议采取展示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农业政策 实行余粮征集制 农民除保留口粮 种子粮和饲料粮外 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缴售国家 工业政策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 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贸易政策 取消商品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制度 强制劳动 实行 不劳动者不得食 的原则 5 议一议 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革命任务 1917 3 1917 11 7 彼得格勒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成立人民委员会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 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7 思考 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 有何启发 中国 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俄国 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启发 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能获得了胜利 从国情出发 实事求是 板书设计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 二月革命后的国内形势2 列宁提出俄国革命的任务3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4 列宁领导和指挥起义5 进攻冬宫6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揭开 1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2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3 十月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形势4 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 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6 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巩固练习 1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维埃政权实行一系列非常措施 被称为 a 战时政策b 临时政策c 非常经济政策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 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巴黎公社b 俄国二月革命c 俄国十月革命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d c 3 十月革命前夕 俄国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沙皇政府 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权 苏联政府a b c d 4 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发生在 a 基辅b 莫斯科c 斯大林格勒d 彼得格勒5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