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喧哗_ 结实_责怪_ 镇静_(2)这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顶碗少年的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体会到_。(3)从观众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4)想一想,白发老者对少年说了一句什么话呢?顶碗少年听了白发老者的话,神态发生了改变。从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什么?(5)最后,少年终于成功了!作者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了什么道理?2. 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l lu)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 )朵儿,看起来饱(张 胀)得马上要破裂似(sh s)的。(1)选择文中正确的字或读音。露_(l lu)出 花骨_( )朵儿饱_(张 胀)得 似_(sh s)的(2)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_。这句话把_比作_。(3)照样子,写一写挨挨挤挤 _、_(4)课文写白荷花时,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请你也试着用这个句式造一个句子吧!_,同学们有的_,有的_,有的_。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乌鸦爱妈妈 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成了一只又大又壮的乌鸦。 小乌鸦的妈妈渐渐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天天飞出去给妈妈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妈妈。妈妈吃饱了,它才自己吃。小乌鸦多爱它的妈妈啊!(1)照样子,写词语。例:一口一口、_、_、_(2)小乌鸦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是为了_。(3)你来夸夸小乌鸦吧。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1)这段话是按照从_到_的顺序写的,描写的景物有_、_、_、_、_、_。(2)这一段细节描写对全文表达中心的作用是_。(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木偶探海记刘征 木偶想测量大海的深浅,他到海上考察了一番后,回到海滩上召开大会,向听众介绍他探海的观感: “海,人们常说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我在海上_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我的脚面。我_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_我的后肩。我生怕自己的体验不可靠,还特地观察了海鸥和海燕,他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 话没说完,全场乱起来了:老蚌(bng)掩着嘴唇哧哧地笑,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 木偶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拍着讲台大声叫道:“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乱吵乱闹?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难道我的见解是主观臆(y)造?” 怎么才能跟木偶说得清楚呢?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_。(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测量”的“测”是_结构,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读音是_。“考察”的“察”是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_部,再查_画。(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沾湿 走了 没过 躺我在海上_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我的脚面。我_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_我的后肩。(3)画线句“这是不可靠的传言”中“这”指的是_。(4)文中的木偶的性格特点是( )(5)寓言结尾说木偶“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到底是什么呢?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6. 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大家的掌声给了英子极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1)句和句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英子?请填一填。句:_句 :_A.掌声后。 B.掌声前。(2)句和句中的英子有什么不同?请填一填。句:_句:_A.孤独、沉默、自卑。 B.自信、勇敢、开朗。(3)英子的表现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 )。(多选)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泥道像_。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_,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_,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按课文内容填空。水泥道像_。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_,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你瞧,这多像_,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2)照样子写词语。(湿漉漉)的水泥道 _的水塘_的麦苗 _的草地(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下来。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黄山奇松(节选)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焦美,枝干遒劲,_饱经风霜,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_饱经风霜,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2)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是因为 _。(3)细读选文,回答问题。用波浪线画出,迎客松能够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原因的句子。选文中划线部分的“迎客”“陪客”“送客”三松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4)请从景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段中关于描写迎客松的句子。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手臂来,他们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1)文中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符合实际吗?为什么?(不超过10个字)(2)“地下的学校”含义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3)为什么说“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4)对下列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10. 阅读纪昌学射,完成练习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叉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1)依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2)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_,跟这个词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3)“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中,纪昌是这样练眼力的:_。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体现在:_。(4)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5)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发?11.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A.因为 B.但 C.果然(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填序号)第句:男孩在想_。 第句:列宁在想_。第句:男孩在想_。 第句:列宁在想_。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林区像花园一样美丽。 春天,繁茂的李子树开满白色的花,_的白翅鸟在树上欢乐地歌唱 , _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不断从林子里传出来。森林里的小野兽偷偷地跑到洞外来了,它们在宽广的草地上打闹着。山上的积雪被春风吹化,变成水从大小河里往下流,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夏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不知道名字的花儿。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什么颜色都有。多么美丽的大花坛啊!山谷里_地传出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zi zi)着木材,_地运往祖国各地。 秋天,森林里各种各样的野果都成熟了,“都嘶”是一种像野葡萄似的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也可以用它来酿酒;“刺里梅”的叶子用开水沏一沏就是很好的茶;榛子长满了山腰,它的果实炒熟了又香又脆。在这里,木耳、蘑菇到处都有,人参(shn cn)等珍贵的药材也可以采到。 冬天,_的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里大雪纷纷,千万棵树披上_的银装,好(ho ho)一派北国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jn jn)的大宝库。(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满载_(zi zi) 人参_(shn cn)好_(ho ho)一派 取之不尽_(jn jn)(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耀眼 小巧 凛冽 凶猛 源源不断 断断续续_的白翅鸟在树上欢乐地歌唱,_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不断从林子里传出来。多么美丽的大花坛啊!山谷里_地传出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zi zi)着木材,_地运往祖国各地。冬天,_的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里大雪纷纷,千万棵树披上_的银装,好(ho ho)一派北国风光。(3)这篇短文按_顺序,描写了大兴安岭_的景色以及_的物产,表达了作者_之情。(4)第段写的是大兴安岭_(填季节)的景色,用“_”画出具体的景物。从这些景物中,我读出了大兴安岭的_。(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冬天的大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短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把白翅鸟当作人来写的。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 尖又长的嘴。(1)填空。 一双_的眼睛 一张_的嘴(2)写出表示颜色的词。(3)这段话共有_句,从_、_、_、_四方面写翠鸟。(4)这段话中有三个比喻句,分别把头上的羽毛比作_,背上的羽毛比作_,把_比作赤褐色的衬衫。(5)这段话主要讲了_。14. 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完成练习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1)“谐”字是_结构,部首是_,音序是_。(2)在第一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从不吃惊。(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倘若_ 吃惊_(4)写出文中你喜欢的一个句子。(5)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时看到了怎样的情景?(6)你对文中描写的哪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原因是什么?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可以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的,草地也是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的了。(1)认真按原文填空。你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了吗?观察下面的图片,试着判断一下吧。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可以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的,草地也是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的了。草地的颜色:_时间:_草地的颜色:_时间:_总结:草地在一天中变色的原因是_。(2)这段话是按照_的顺序展开叙述的。先写“我”发现_、_时草地的颜色和_时不同,然后产生了_,最后经过_找到了原因。(3)你从选文中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1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一朵不结果的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桃花们都张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shu)粉(fn)的酬(chu)谢。 但是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来时,她便大叫大骂:“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摇(yo)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硕(shu)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dio)谢了。 自私和吝(ln)啬(s)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毁(hu)掉自己。(1)这段话共有_个自然段。(2)选择正确的读音桃花盛_(shng chng)开。(3)读短文,填一填。_地采蜜 _地摇 _的家伙 _的桃子(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7.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甲)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乙)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1)这段话一共写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里分别饱含着怎样的情感?(填序号)第一次:_ 第二次:_A.感动、鼓励,还饱含着同学们对英子的赞扬与肯定。B.饱含着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支持与信任。(2)下面对文中画横线的甲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品读文中画横线的乙句,然后回答问题。英子为什么会“深深地鞠了一躬”?(4)如果你是英子,在走下讲台之前,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18.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_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_”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有了大秤也不行啊_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下沉-_ 重_(3)按照课文给下面句子重新排列,在横线上标上序号。_赶象上船_称石头的重量_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_在船舷做记号(4)读了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19. 阅读训练。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1)这段文字写的是:_。(2)从文中的“_”和“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三个特征。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亮湾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那是个美丽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1)根据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村子 _的河水_的朝霞 _的笑声(2)仿写。清清的、_、_缓缓地、_、_游来游去、_来_去、_来_去(3)填空。我的家乡在_,那是个_的村子。村前有一条_,河岸上长着_。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_。(4)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1)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_ 在这句话中,把_比作_。(2)填表。时间早晨_草地颜色绿色_花的形态合拢_(3)为什么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会变颜色?从文中找出来(4)这段话主要写了( )22. 重点段落品析。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cn cn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n du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cn mn的小东西,tu zo的本事可真高明啊!(1)看拼音,把文中的词语补充完整。cn cnn ducn mntu zo_(2)请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正确朗读。“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要读出_的语气。2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谁的本领大(节选)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风说:“那还不容易!”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哪儿还有力气摇船呢!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起风啦_”船夫高兴地喊_“快挂帆吧_”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1)下面的词语中,和“强烈”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标点是( )“起风啦_”船夫高兴地喊_“快挂帆吧_”(3)与“那还不容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风和太阳共比了_次本领。( )(5)对于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和太阳还有什么本领吗?快来写一写它们各自的本领吧!至少各写一项。2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铃声响在雾中 哦!太美了。我打开窗户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那山,那水,那房子,那树木大地上的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雾之中。这时,老天也许还没有全醒呢,我便去上学了。 忽然,在村前大路转小路的拐角处传来了接连不断的“叮铃,叮铃”声,在这寂静的清晨,十分悦耳动听。嗯,好像是自行车铃的声音,我心中暗自想着。我睁大眼睛想看清楚,但是,雾遮住了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我怀着好奇心朝前走去。哎呀,原来是个五、六岁的小孩,踮着脚使劲地按着铃,在他旁边有一个足有半米深的坑洼。他见了我,害羞似的往后退了几步。我微笑着问:“小朋友,你干嘛大清早按车铃啊?”他嘟哝着说:“我爸爸昨天在这里修自来水管,由于工作忙,来不及把土填上,我是怕过往的自行车掉进去,才” 这时,我惊呆了,竟在一瞬间觉得小孩的形象变得好高大,我心中暗暗赞叹:如此小的孩子竟这样处处为别人着想,真是出人意料!我慢慢转身离去,只听到那悦耳的铃声还一直“叮铃,叮铃”地响着,响着 “叮铃,叮铃,叮铃”(1)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小孩是来做什么的?(3)为什么“我”惊呆了,觉得小孩的形象变得好高大?25. 阅读。秋天,公园里可美了,各种各样的菊花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1)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2)秋天到了,公园里的_和_都开了。(3)菊花的颜色有_、_、_、_。(4)桂花是什么样子?(5)这段话共有_句,主要是围绕第_句来写的。26.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1)文段中的“她”是指_妈妈。 春天。(2)连一连。在柳枝上_ 摇哇摇在风筝尾巴上_ 荡秋千在喜鹊、杜鹃嘴里_ 笑在桃花、杏花枝头_ 叫(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来写的_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4)补写句子。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_。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挨一个地吹给他听。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1)齐宣王和齐湣王的喜好_(相同 不同)。(2)“这个消息”的具体内容是指( )A乐队的人挨个给齐湣王吹竽。B齐宣王死了。C齐湣王继承了王位。(3)“_”一字形象地写出了南郭先生狼狈的样子。(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28. 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1)标出选段中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2)用上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按照“先、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市博爱小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行政管理人员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铁路集团嫩江公司市场化招聘4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顺义区某镇招聘基层工作者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南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俄罗斯公司市场部经理招聘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秋季招聘(2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华北油田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3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9月四川眉山市洪雅县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柯城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清版)DB34∕T 5225-2025 风景名胜区拟建项目对景观及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文明守纪教育主题班会
- 原发性血管炎肾损害护理
-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模板
- 客运安全培训课件
- 药品进货查验管理制度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骨科VTE管理制度
- 公司宣传物品管理制度
- GB/T 45653-2025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 消防政治工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