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17:科学探究(II)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17:科学探究(II)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17:科学探究(II)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17:科学探究(II)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17:科学探究(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汇编17:科学探究(II)卷一、 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在科学学习的中,写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下列研究中没有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 A . 图以磁感线来描绘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B . 图用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 图以粒子反弹或偏转推测原子核的存在D . 图以碘能使淀粉变蓝鉴定淀粉的存在2. (2分)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瓶号甲乙丙加入物质50 毫升灭菌牛奶50 毫升灭菌牛奶50 毫升灭菌牛奶瓶口处理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A . 2组,温度、消毒棉球B . 2组,温度、空气C .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D . 2组,温度、细菌3.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B .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点燃酒精灯4. (2分)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 . 液体读数 B . 滴加液体C . 加热固体 D . 倾倒液体5. (2分)一瓶浓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时间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实验探究题 (共8题;共31分)6. (3分)如图所示的三种处理: .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号试管中不搅拌。(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和_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 (3)和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_的作用。 (4)以号试管和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7. (6分)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姓名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小媚82123138小亚80127142小文77124136小亭78121134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博的次数,测得数据如右上表。(1)上述实验用到的基本测量工具有 _、 (2)对有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填“A”或“B”). (3)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4)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合作与交流 制订计划 建立猜测和假设 提出问题 检验与评价 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用序号表示)。 (5)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属于_。 8. (6分)湖州太湖出产大葱和白萝卜,小科发现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细胞内有叶绿素)。小科想: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甲组乙组环境条件阴暗、25适宜温度实验材料长势相似的10株韭菜苗长势相似的10株韭菜苗处理方法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1)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请您在表格空白处内完善乙组环境条件,_。 (2)有人认为“应将实验材料各改为1株,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 为什么?_。 (3)若小科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 9. (3分)小科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科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科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_(2)小科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科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的(选填“快”、“慢”或“保持不变”)。 (4)小科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的影响。 10. (3分)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对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淀粉作了探究,对“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馒头块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震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预测实验结果: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 (4)将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_。11. (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中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实验过程】将剩余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至室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现象:溶液变红色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现象:_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现象_【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填化学式),经过滤、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12. (4分)李刚家里买了一支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 ,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 。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测3次。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是t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这样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 _。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_, 环境的温度,观察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温度。13. (3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