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3讲 地域联系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3讲 地域联系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3讲 地域联系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3讲 地域联系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3讲 地域联系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讲地域联系 一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1 重要性 联系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 发挥各区域 实现 各方面的发展 比较优势 区域经济社会 2 主要方式 1 交通运输 作用 实现生产工具 劳动产品以及劳动者本身 的移动 空间位置 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短距离运输 公路运输运费较低 长距离运输 运费最低 铁路运输适合中长距离运输 运费受距离影响不大 适宜运输液体 气体物质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选择依据 不仅要考虑运费的多少 也要体现经济上的 还应考虑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 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等因素 多 快 好 省 占地多少 交通工具 信息 发展变化 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 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国际互联网 3 商业贸易 主要环节 调运 和出售 分类 在我国 对内商务称商业 对外商务称 收购 储存 贸易 作用 联系工业和农业 城市和乡村 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商业与城市的关系 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 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 二者互为条件 相互促进 生产和消费 动力 思维拓展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依赖于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特定地域范围内 交通运输的网络化 是其发展趋势之一 二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 城市区位 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 处 2 城市形成 沿河流 发展 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 交汇 带状 2 铁路 公路使城市沿 发展 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3 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 由集中式的 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 2 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 3 由内聚到 状发展 交通轴 团块 沿轴放射 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 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1 布局 自古以来 以城市为代表的商业点大都建设在主要 上 大城市往往布局在交通枢纽处 交通线 2 原因 交通便利的地区为 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既有可能集散大量商品 也能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集中的场所 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商品流通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1 发展趋势 传统 衰落 发达国家的大型商场多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 中心商业区 2 原因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使道路的 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 城市中心商业区建筑密集 道路狭窄 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通行能力 城市中心商业区用地紧张 缺少必要的 城郊具备商业用地充足的条件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 客观上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商业中心 是前提条件 停车场 交通运输布局 思维拓展 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 如上海 西安等 狭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城市中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如上海的外滩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等 考点1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线 点的布局均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具体分析如下 1 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及主要影响 1 自然因素及其影响 2 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影响 内河航运受河流落差 径流量和季节变化 沿岸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远洋运输线要考虑洋流的流向 大宗货物的流向及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 方法突破 1 交通线路分布图的区位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如铁路 公路 航道 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 交通运输线虽然有不同类型 但是它们的建设都受到自然 经济 社会 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2 交通运输点图的区位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如港口 车站 航空港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 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与交通运输线一样 虽然交通运输点的类型不同 但是它们的建设也都受到经济 社会 技术 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目前 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主导因素是经济 但应尽可能把交通线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这样既可以减少工程量 降低造价 也有利于线路的维护及行车安全 2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及选址原则 针对训练1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有著名的天然良港 结合图文信息回答 1 2 题 1 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地平坡缓b 岛多浪小c 滩阔岸直d 河多沙厚 2 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 港区行船更加通畅b 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c 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 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解析 港口的区位条件包括 如经济腹地 建港的水域和陆域条件 依托城市等多个方面 总体而言 香港建港的自然条件优越 从图中可以看出港口正好位于海湾内部 即岛多浪小 但总体而言香港的陆域条件由于地形不是很平坦 所以 围海造陆形成的平坦的沿海地区可以利于港区和其他功能区的设置 答案 1 b 2 d 考点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的影响 方法突破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受这一地区地形 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 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 而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 一个城市 一条新的交通干线的建设 城市就会以这一新交通干线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而影响城市形态 而一条交通干线的衰落就会导致其附近城市发展缓慢 因此 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训练2 下图所示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下形成的城市形态 据图回答 1 2 题 1 下列对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火车 电车时期b 是汽车时期c 是高速公路时期d 是步行 马车时期 2 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 a b c d 解析 1 该图反映的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为步行 马车时期 为高速公路时期 为火车 电车时期 为汽车时期 2 通过对比可发现出现最晚的城市形态是 答案 1 c 2 b 考点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图示如下 2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针对训练3 读 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一般情况下 a区需从c区调入 等农产品 而c区需从a区调入 产品 出现这种商品流通的根本原因是 2 a c两地区中 商业网点密度大的是 主要是因为 3 比较b c两地居民区分布特点的差异 4 b地区的商业网点布局遵循 最优原则 d地区的商业网点布局遵循 最优原则 5 规划从a地区到b地区之间修一条公路 p q两线路方案中 较合理的是 解析 本题组以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为切入点 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由题干可知 山区居民区和商店多沿公路和河流分布 平原地区居民区和商店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 山区居民区和商店数量少 密度小 平原地区居民区和商店数量多 密度大 b地区的商业网点分布在众多居民区的中间部位 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d地区的商业网点靠近公路 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布局的 规划从a地区到b地区之间修一条公路 p q两线路方案中 线路p沿等高线修建 沿线地形平坦 线路q经过山脊 沿线地形坡度大 答案 1 粮食 棉花林 牧自然环境不同 2 c平原比山区地形平坦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 3 b地居民区沿河流分布 c地居民区沿公路分布 4 市场交通 5 p 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 2011 大纲全国文综卷 到2010年底 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 1 3 题 1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 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水文 2 在平原地区 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噪音扰民b 较少占用耕地c 缩短运营里程d 保护野生动物 3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下列区段中 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 武汉 广州b 杭州 上海c 成都 上海d 兰州 北京 思路点拨 第 1 题 在地形较平坦的地区 列车高速运行才能安全 第 2 题 在平原地区 修建高速铁路时为了少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 多采用高架桥的方式 第 3 题 高速铁路建成之后 因为此区段客流量最大 武汉到广州的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 标准答案 1 a 2 b 3 a 失分溯源 本题组涉及高铁建设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等知识 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中等难度 考生失分之处在于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 分析能力较差 二是对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各自特点了解不够 得分技巧 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的 1 区位条件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的空间联系 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2 自然条件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 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地质条件 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 多断层 地震 滑坡 泥石流频繁发生 交通建设难度大 安全性差 应尽量避开 从工程的安全性 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 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 避开向斜 地形条件 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 工程造价较低 选线时要注意少占耕地 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 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地形起伏大 地质条件复杂 对 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 工程造价高 应尽量避开沼泽地 陡坡 无法避开陡坡 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 气候条件 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 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 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 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3 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4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 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5 科学技术因素先进的科技是交通运输建设的保障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使德州段的运河 码头也更加繁荣 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 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 当前 德州市政府计划把恢复水运能力作为可施行方案 在未来可能使古运河恢复水运能力 使德州真正成为通达京津的立体交通枢纽 读德州市位置图 回答 1 2 题 1 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 日中市贸群物聚 红毯碧碗堆如山 商人嗜利暮不散 酒楼歌馆相喧阗 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 其主要原因是 a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 商人大量外迁c 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 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市场需求减少 2 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a 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 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b 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