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给“温晴”一个“温情”的理由.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给“温晴”一个“温情”的理由.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给“温晴”一个“温情”的理由.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给“温晴”一个“温情”的理由.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给“温晴”一个“温情”的理由.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温晴”一个“温情”的理由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将军墓中学 刘云波 【教学设想】本文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济南的冬天“情景交融”的探究上。期望通过对重点语段情景交融写法的赏析,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那么采用什么方法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呢?在诸多的语文学习方法中,“比较法”往往能够凸显文本的特点,找到分析的切入点,加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实践来看,比较法适合本文“情景交融”特点的探究。为此本课一共设计了四次比较,前三次通过词、句、文段的比较,目的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第四次通过两段助读资料的比较,意在更进一步的体会老舍对济南的深情。比较阅读的过程,既有课内外的求异比较,在不同中发现情景交融的手法之妙;又有课内词句间的求同比较,在方法学习基础上回归文本,加深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温晴”中的“温情”。2理解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探究景与情的关系,总结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文意理解,感知“温晴”请自由诵读课文,完成任务:1、“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学生自学,两人小组交流,班级交流。3、教师讲解并小结:从全文看,作者的笔触由暖阳到暖城、暖山,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都是“温暖晴和”。第三段主要写全景,四段主要写雪中山色,第六段主要写水上美景,这几幅画图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即使写雪景,也在表现着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因为晴朗,所以“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设计意图 这一板块从老舍对景物的选择切入,让学生在自由诵读中完成两项阅读任务:1 整体感知,迅速抓住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2 梳理文章结构,再次感知温晴”特点。二、比较研读,探究“情景交融”请用比较的方法阅读下列句子或文段并思考问题。1词中含情(第一次比较)(1)同样是写雪落青松上,在动词的选择上却不同,为什么一个用“顶”,一个用“压”?(PPT)甲: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乙: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课内外比异:在这两个词的比较上,学生容易抓住两个词分别写出了不同景物的特点,但易忽略两个词背后的情感意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顶”“压”的选择:一是描写景物特点的需要,二是不同情感表达的需要。(2) 你还能从文中找出哪些“妙词?请比较这些词和“顶”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示例一: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示例二: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课内比同:“顶”“卧”“不忍得”,不仅都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都有情态,用拟人手法,使得树、山、水皆含情,景中蕴含作者的喜爱,情和景交融在一起。2 句中含情(第二次比较)(1) 同样是写雪后山景,比较济南的冬天第4段与下面这段文字,它们在比喻形象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PPT)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明确:济南的冬天写雪后山景,用了两处比喻,把雪后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把LLJ色比成了带水纹的花衣。两处比喻的喻体给人营造的共同感情基调是温情、柔美的。老舍在比喻喻体的选择上为什么都用了偏女性化的形象?一方面这样的比喻和小山“秀气”的特点、济南“温晴”的特点相吻合,但更重要的是老舍早已把对济南的深情融入到语言中了,这温柔的“看护妇”“美丽的带水纹的花衣”,无一不是老舍对济南的“温情”的再现。沁园春雪写北国冬景也用两个比喻:银蛇,蜡象。两个比喻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宏大的意境,豪迈雄壮的气势。毛泽东的这两个喻体的选择与整首诗要表现的豪迈之情是一致的。课内外比异:比较赏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比喻形象对情感的表达有不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体会比喻形象时,如果能先抓住济南的冬天第3段的两个比喻形象,比较其共同点,再与沁园春雪比异,更能体会情感表达的不同。(2) 你还能从文中找出哪些美丽的比喻?它们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设计课内比同:第2段“小摇篮”、第5段“水墨画”、第6段“蓝水晶”,这些比喻都满含老舍对济南的温情。小摇篮写出了济南暖冬温情如母亲;水墨画点出了济南城外宁静淡雅;蓝水晶将济南写得温暖亮丽,与第3段的看护妇、花衣的比喻,共同构成了一组和谐的艺术形象,处处温情。3 段中含情(第三次比较)(1) 同样是写冬日之景,比较济南的冬天第4段和下面这段文字,两者在画面色彩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PPT)第二天清早,雪花没天盖地地飘着,山野全白了。带着湿味的初冬的雪片飘积在道边群树上。有好几处,发脆的杨木的树枝被雪压断了。寻食的鸦雀在树木之间展翅、跳跃,振落在枝上的积雪。近处的几个萧索的山村,全埋在雪里,远处的群峰,在弥漫的雪的烟雾里,变成了灰色;再远的,融入迷蒙的空际,自己也变迷蒙了。(周立波金戒指)明确:济南的冬天雪后山景一段的色彩搭配是比较明丽的:白,暗黄,粉红,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彩画,蕴涵着朦胧的春意。金戒指的冬景一段色彩以“白”“灰”为主,给人一种萧瑟肃杀的感觉。(2) 请尝试分析第6段的色彩搭配,比较第4段和第6段的色彩搭配有什么共同之处。课内比同:与第3段一样,第5段的颜色是多彩的,不是人们印象中传统的冬日的白、灰,而是绿、蓝、红、黄,让人感觉仿佛不是身在冬日,处处蕴含着朦胧的春意。这样的色彩搭配,源于老舍印象中的温晴济南,更源于老舍对济南的温情。4 找寻情感密码阅读下列资料,比较现实中的济南冬天与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找寻老舍的情感密码。(第四次比较)(PPT)资料一:济南的气候济南市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OC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一20(2以下。冬季日均最低气温一1。资料二:老舍的经历在写作这篇散文之前及来到济南之前,老舍在伦敦教书五年,既没有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也没有得到多少精神上的安慰。初回北京也不够顺利,寄居在朋友家中,后来接到山东齐鲁大学的教职,来到济南,才终于可以安定地生活。在济南,老舍“努力的创作,快活的休息”,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对未来也充满希望。他自己说:“时短情长,济南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明确:引入这两段资料,意在体会处处温情的原因,加深对情的体会。真实的济南的冬天是冷的,但是老舍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处处洋溢着温情,这源于老舍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