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词鉴赏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浣 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 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 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 淡淡哀愁 亦体现作者秦 观的心中的 淡淡的愁 请你说说 淡淡的愁 的 淡淡 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 2 分 2 自在飞花轻似梦 一句是个比喻句 今人沈祖棼在 宋词赏析 中将其成为 奇喻 请你说说这个比喻 奇 在何处 4 分 2 参考答案 1 词人使用或选取了 轻寒 晓阴 淡烟 丝雨 如梦的飞花 等词语或意 象 通过轻浅的色调 幽渺的意境 体现了 淡淡 二字 得分关键 轻寒 晓阴 淡烟 丝雨 如梦的飞花 这些意象 2 它的奇 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 飞花 和 梦 本来不相类似 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 轻 和 美 这两个共同点 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 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 喻 该点 2 分 如果考生围绕 通感 这种特殊的比喻来作答 此点亦可给分 第二 一般的比喻 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 或者说 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 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 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 而说飞花似梦 也同样很新奇 该点 2 分 这个比喻用语奇绝 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 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1 作者辛弃疾 词派的代表 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 开创的 2 分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4 分 答 3 唐张继有诗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 辛弃疾这首词中说 明月别枝惊鹊 请就辛词这 句中 别 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 2 分 3 答案 1 豪放 苏轼 2 分 2 写出了作者夏夜行走在黄沙道中所见到的自然景物 和农村丰收在望的景象 流露作者的欢乐情绪 4 分 3 别 字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 说月亮落了 离别了树枝 把树枝上的鸟鹊都惊动 起来 很生动形象 暗示了鹊和枝对明月的依依不舍的意味 2 分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江城子 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 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 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谴谁听 烟敛云收 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 数峰青 开头三句写景 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 分 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 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3 分 下片重在写音乐 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 试作简要评析 3 分 4 8 分 答案 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 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 或 写山色湖光 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 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 比喻 双关 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 写花的美丽轻盈 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 筝的美人 一语双关 衬托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 慕娉婷 将白鹭人格化 或 许是因为仰慕美人 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 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不必拘泥于文字 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 未正面写人 写音乐 反而写曲终人散 只见青翠的 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 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 萦绕在人的心头 言有尽 而意无穷 要扣信音乐评论 点到 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意 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回答问题 6 分 青玉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注释 凌波二句 指和美人离别 凌波 指美人步履轻盈 芳尘 指美人走过扬起的尘 土 这里借指美人 锦瑟年华 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本词以 梅子黄时雨 之句来描写 闲愁 历来为诗家所称赏 作者由此而获 贺梅子 之称 这样的写法妙在哪里 请以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 5 答案 运用比喻的手法 用三种景物来比喻闲愁 极言闲愁之多 当时正是黄 梅时节 满河烟雨迷蒙 满城飞絮飘荡 这几句 既是以景衬情 烘托气氛 又是用来比喻愁思之 多 所以 这些诗句能获如此高的评价 6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1 采桑子 是本词的 从篇幅看 本词是一首 2 分 2 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思妇 本词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绪 2 分 3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比喻手法的特点 4 分 6 古诗词鉴赏及文学常识 8 分 1 词牌 小令 每点给 1 分 2 表现了思妇对夫君既不满又期盼 既渴望又无奈的复杂心绪 既不满又期盼 1 分 既渴望又无奈 1 分 3 一个喻体 却从相反的角度设喻 2 分 上片 月作为喻体 是正面形象 反衬夫 君的薄情 下片 月作为喻体 是反面形象 同样衬托出夫君的薄情 2 分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 红荷花的别名 1 苏轼 字子瞻 号 宋代著名文学家 鹧鸪天 是他写的这首词的 名 2 分 2 词的上片写景 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 简要分析 3 分 3 最后两句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画龙点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3 分 7 8 分 1 东坡居士 词牌 2 分 2 开放性题目 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 有理有据则可 3 分 示例 描写景物生动活泼 层次分明 先由远到近 远景 林断 山明 描写远处的树林 尽头 高山清晰可见 近景 竹隐墙 乱蝉 衰草 描写翠竹遮隐着墙 墙外小池 塘旁长满枯草 蝉声四起 再由上而下地写景 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 下写红荷映水 散 发着幽微的清香 写景动静结合 形象逼真 词中写 林 竹 山 是静景 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 断 明 隐 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 写动景 乱蝉 翻空白鸟 形象活泼 动 静结合 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写景有声 有色 有香 相映成趣 乱蝉 描写雨后蝉的呜叫 翻空白鸟 与 照水红蕖 红白相映 色彩鲜明 细细香 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此外 还可 以从炼字 修辞 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 只要有理有据则可 3 词中的景物都是 昨夜三更雨 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从表面看 这两句似 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 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其实从 又 浮生 等词 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 得过且过 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 意情 绪 意思对即可 3 分 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析 吹皱一池春水 中 皱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 分 2 诗评家认为 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刻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 请从这 一角度做简要分析 4 分 8 1 皱 字写出了春风吹拂水面 荡起波纹的样子 1 分 用 皱 字把景物写活了 化静景为动 景 1 分 同时也揭示出春风乍起 迷人春色勾起女主人公愁绪的内心活动 1 分 2 词中无论写景还是对人物外表的描写 都衬托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 1 分 开头由景人情 引出思春少妇 接着用 闲 字描摹出她那无所事事的生活 1 分 她无精 打采地逗着鸳鸯 漫不经心地揉着杏花 孤独地看着鸭子相斗等描写展示了她的内心惆怅 空虚和懒散愁闷 1 分 最后一句喜鹊的叫声 带给她希望 使她高兴起来 喜 字写出 了少妇微妙的情绪变化 1 分 9 阅读下面一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9 分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 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注 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 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 一 般都是由妇女操作的 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 1 这首词从风格上看 可以归入 类 1 分 2 深院静 和 小庭空 这两句是否重复 试加分析 3 分 3 自古以来 砧上或捣练的声音一直成为诗人创作的诗料 例如李白在 子夜吴歌 的第 三首里写道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 罢远征 本词和此诗所写的角度不一样 李诗是从捣衣人的角度出发的 而本词是从 的角度来写的 本词和李诗都抒发了 之情 2 分 4 前人评论李煜词的特点 都说他不假雕琢 纯用白描 请结合本词的特点谈谈你的 看法 3 分 9 9 分 1 婉约派 1 分 2 这两句看似重复而并不重复 第一句是诉诸听觉 第二句是诉诸视觉 然而尽管耳 在听目在看 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和看到 至于 深院 是写居住的人远离尘嚣 小庭 则写所居之地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小小天井 不仅幽静 而且空虚 这两句景物描写 衬托 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无聊 3 分 3 听砧声的人 相思离别 每空 1 分 共 2 分 4 李煜写词也是有雕琢的 只是洗尽铅华 摆脱了尘俗的浓妆艳抹 使人不觉得其雕饰的 痕迹而已 这首词无论结构 布局 遣辞 造句 作者都经过了严密的构思和细致的安排 而读者在读词时却仿佛只是在自然流露 一个作家能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 才是真正 的白描高手 或具体就某一点展开分析也可以 如果是完全赞成 不假雕琢 纯用白描 的观点 得分不能超过 1 分 3 分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从词的格式看 武陵春 是这首词的 李清照是 朝代 婉 约派词人 2 分 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一个流荡无依 孤苦凄凉的中年妇女形象 请作出具体的分析 3 分 古代词人运用多种手法来形容人的愁绪 如李煜 虞美人 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江城子 云 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与这两个 名句相比 你是否认为李清照的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在艺术效果上比它们 更胜一筹 为什么 3 分 10 古诗鉴赏及文学常识 8 分 参考答案 词牌 南宋 宋 2 分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1 分 日晚倦梳头 既是动作 也是一种寂寞悲凉心情的折射 欲语泪先流 是写泪 看似平易 但用意精深 写出了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 1 分 意思相近即可 如果只答 风住尘香花已尽 句暗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 伤感和自身年华已逝 流 荡无依的感慨 只得 1 分 三个词人都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形容愁绪 都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但李煜 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 秦观的 便做春江 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则已经把愁物质化变为在江中可随水流不尽的东西 李清照 载 不动许多愁 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 量和质感 造语奇特而有新意 可见李清照更胜一筹 3 分 本题为开放性题 能自圆 其说 意思相近即可 11 阅读下面一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月 上 瓜 州 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 张揖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 古今泪 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 南徐 古州名 治所在京口 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 为南徐胜迹 在镇江北固山上 1 月上瓜州 是这首词的 从风格上看 该词应属于 词作 2 分 2 请结合词的上阕 简要分析 几多愁 一句中词人生 愁 的具体原因 3 分 3 词的下阕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请作简要分析 3 分 11 1 词牌 1 分 给分说明 如果答 词名 题目 标题 不给分 豪放派 1 分 给分说明 如果答 婉约 抒情 叙述 等不给分 2 登楼北望 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 山河破碎 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手 年复一年 春去秋来 时光流逝 中原恢复无望 3 分 意思对即可 解答本题时要注 意题干中 结合词的上阕 的要求 第一点要扣住 塞草连天 的秋景来答 第二点要扣 住 何处是神州 的感喟来答 第三点要扣住 又见新秋 的 又 字来答 本题共三个 得分点 每点 1 分 思路不清楚 语句不通顺 酌情扣 1 分 3 有心报国却又壮志难酬的忧愤 失望之情 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 无可奈何之情 3 分 意思对即可 以上两点各为一个得分点 答对第一点得 2 分 答 对第二点得 1 分 第一点应扣住下阕 英雄恨 古今泪 水东流 来答 第二点应扣住 惟有 两字来答 思路不清楚 语句不通顺 酌情扣 1 分 12 阅读下列诗词 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 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 去 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 注 造口 地名 在江西万安 郁孤台 在江西赣州西南 又名 望阙台 愁予 使 我发愁 本词作者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 的代表作家 另一大流派是 代表作家有 填两个 3 分 此词写于淳熙二 三年 1175 1176 诗人当时正任江西提刑 其中的 青山遮不住 毕 竟东流去 是人们称道的名句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两句诗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 5 分 12 豪放派 婉约派 柳永 李清照 以无数 青山 虽阻隔了望见 长安 却阻挡不了滔滔江水的滚滚东流 奔腾不息 表达了诗人收复中原的决心和重见 长安 的希望 将报国之志与山水景物巧妙融合 把 个人抱负与兴国大业彼此交织 渲染了一种穿越时空 不可遏制的锐气和力度 构筑了豪 迈大气而雄奇高远的意境 13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更漏子 玉炉香 红烛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 鬓云残 夜长衿枕寒 梧桐树 三更雨 不 道离情正苦 一夜夜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1 根据你的判断 这首词属于 流派 这种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2 分 2 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说明 2 分 答 3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是什么意思 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4 分 答 13 8 分 1 答 婉约 派 温庭筠 或柳永或李清照 本词作者是温庭筠 2 分 2 答 是一个容貌不整 整夜难眠 孤寂冷清 心有牵挂的思妇形象 2 分 3 答 意思是 秋夜三更冷雨 点点滴在梧桐树上 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 2 分 抒情特点 情景交融 那一直滴到天明 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 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 断 2 分 14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1 根据题材分类 这首诗是 诗 2 六朝如梦鸟空啼 中的 空 字与杜甫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中的 空 字有异曲同 工之妙 请分析其中妙处 3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 无情 答 14 7 分 1 怀古 1 分 2 3 分 空 在诗中指 徒然 白白地 六朝的繁华已如梦 远逝 只有鸟儿依旧在那里徒然呜叫 着一 空 字 很好地传达出诗人昔盛今衰的伤感 3 3 分 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 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台城堤柳 既不管人间兴亡 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 所以说它 无情 1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 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1 欧阳修字永叔 号 是 朝代的文学家 史学家 2 分 2 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 本词在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 字字沉着 句句推进 如剥笋抽茧 逐层深入 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 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 6 分 答 15 1 醉翁 宋代 2 分 2 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妻子对夫君思念的愁苦之情 2 分 作者由分别 远别 无音信 夜闻风竹 寻梦不成 灯又烬 自外及内 从现 实到幻想又回到现实 使用 风吹竹 灯又烬 借景抒情 一层层将愁苦之情渲染得深刻 凄绝 4 分 16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9 分 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风高浪快 万里骑蟾背 曾识嫦娥真体态 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 俯看积气 濛濛 醉里偶摇桂树 人间道是凉风 注 刘克庄 1187 1269 宇潜夫 号后村居士 莆田 今属福建 人 1 清平乐 是这首词的 名 从这首词的风格看 作者与我们读过的作品 永 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作者 同属 流派 3 分 2 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绘词人 玩月 的 试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 6 分 16 9 分 1 清平乐 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从这首词的风格看 作者与我们读过的作品 永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作者辛弃疾同属豪放流派 3 分 2 这首词是用幻想 或 想象 的手法来描绘词人 玩月 的 2 分 这样写幻想丰富奇特 夸张大胆 词人突破现实的樊篙 竟然能够骑蟾上天游玩月宫 天上摇桂树人间吹凉风 天上人间浑然一体 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 嫦娥洗尽铅华 素面原无粉黛 词人骑蟾 喝酒 摇树 风流倜傥潇洒 描绘的幻境壮阔辉煌 宫阙铺银嵌珠 云海滔滔翻腾 人间 积气濛濛 整首词气势豪迈 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4 分 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 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 散文 埋下伏笔 记叙类文章 设置悬念 小说 但上海不会考 为下文作辅垫 总领下文 2 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 文末 点明中心 散文 深化主题 记叙类文章文章 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 类文章文 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 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 特性 2 排比 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 强调了 对象 特性 3 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 对象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 强调 加强语气等 4 对比 强调了 突出了 5 反复 强调了 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 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 对比 借代 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 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 再疏通句子 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 动词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 如都 大都 非常只有等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 的情况 表程 度 表限制 表时间 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 由浅入深 由表入里 由现象到本质 规律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 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概括归纳 1 记叙类文章 回答清楚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 地点 人 事 2 说明类文章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 说明 介绍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特点 3 议论类文章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 论证了 论点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 烘托 渲染 铺陈 比兴 托物寄情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委婉含蓄 对比手法 讽 喻手法 象征法 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 排比 对偶 比喻 借代 比拟 设问 反问 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 准确 生动 形象 凝练 精 辟 简洁 明快 清新 新奇 优美 绚丽 含蓄 质朴 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 种表达技巧 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再结合具体诗歌进 行仔细体味 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 分析作品所反 映的社会现实 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 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 把握诗词内容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细读标题和注释 2 分析意象 3 品味意境 4 联系作者 第二步 弄清技巧 1 把握形象特点 2 辨析表达技巧 3 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 评价内容观点 1 概括主旨 2 联系背景 3 分清主次 4 全面评价 答题时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 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 要 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 力求用语准确 简明 规范 附 易混术语区分 一 方式 手法 的区分 艺术手法 又叫表达技巧 包括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说明 表现手法 起兴 联想 烘托 抑扬 照应 正侧 象征 对照 由实入虚 虚实 结合 运用典故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化 动为静 动静结合 以小见大 开门见山 修辞 比喻 借代 夸张 对偶 对比 比拟 排比 设问 反问 引用 反语 反复 二 情 志 的区别 在诗歌里 情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一般都是通过景物 描写表达出来的 志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 抱负 情操 品格等 一般都是通过对 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 宋人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抒发了作 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 元人王冕 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属于言志 三 情 景 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 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情 不见 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 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 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景 不见 情 但是仔细分析 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 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 形 声 色 态 味 形 色 是视觉角度 声 是听觉角度 态 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 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 06 浦东新区模拟 回答 1 同意 文章以 山格 为题 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 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 赋予其以人的灵性 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 还是北方的山 健壮而不失妩媚 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 总之 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 的描述中笔意纵横 令人饱览山之情味 行文大气而稳重 回答 2 同意 首先 运用了 大量拟人 比喻等修辞格 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 其次选材大气 描摹了南方 北方 西部山的个性 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 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 结 拓展了思考空间 大气尽显其中矣 就上海高考而言 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 是 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 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 设立难题 为难学生 它会为学生提 供了舞台和机会 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 但必须是有道理 有准备 有基础的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之 1 而 一 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 有时可译为 又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 关 万夫莫开 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 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2 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遂绝齐 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 或否 绛皜驳色 而皆若偻 登泰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3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 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师说 4 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 但是 却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劝学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信也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陈情表 5 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 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 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6 表示修饰关系 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弃 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鸿门宴 7 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 也 赤壁之战 8 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 鸿门宴 二 通 尔 用作代词 第二人称 译为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 译为 你 而翁归 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妪每谓余曰 某所 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三 通 如 好像 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 放在句末 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 相当于 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 得数十人而已 虎丘记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 攻 如是而已 师说 我决起而飞 枪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而后 才 方才 臣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三月而后成 而况 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 大軱乎 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 不久 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既而得其尸于井 因而化怒为悲 抢呼欲绝 促织 既而将诉于舅姑 舅姑爱其子 不能御 柳毅传 2 何 一 用作疑问代词 1 单独作谓语 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岳阳楼记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 六国论 2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可译为 哪里 什么 译时 何 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3 作定语 可译为 什么 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二 用作疑问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 常表示反问 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 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用在形容词前 表示程度深 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三 作语助词 相当于 啊 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 四 何 通 呵 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 论 何如 奈何 若何 表示疑问或反问 译为 怎么样 怎么办 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季氏将伐颛臾 其辱人贱行 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沛公大惊 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何以 即 以何 介宾短语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根据 以 的不同用法 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 凭什么 等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无何 译为 不久 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 无何 宰以卓异闻 宰悦 免成役 促织 何乃 译为 怎能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3 乎 一 用作语气助词 1 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 吗 呢 几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2 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 吗 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在国乎 鸿门宴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 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3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 可译为 吧 王之好乐甚 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 等死 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无以 则王乎 齐桓晋文之事 4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可译为 啊 呀 等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赤壁赋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冯谖客孟尝君 5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 用作介词 相当于 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 乎 于 今虽死乎此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乎 在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前一个 乎 在 后一个 乎 比 吾尝疑乎是 乎 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论语 乎 对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 对于 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 乎 比 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 比 三 可作词尾 译为 的样子 地 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赤 壁赋 4 乃 一 用作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 才 这才 就 等 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 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鸿门宴 2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 可译为 却 竟 然 反而 等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夫赵强而燕弱 而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 蔺相如列传 3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可译为 只 仅 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4 用在判断句中 起确认作用 可译为 是 就是 等 若事之不济 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 是乃仁术也 见牛未见羊也 齐桓晋文之事 二 用作代词 1 用作第二人称 常作定语 译为 你的 也作主语 译为 你 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示儿 2 用作指示代词 译为 这样 夫我乃行之 反而求之 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 3 还可作连词用 释为 若夫 至于 如果 等 缺例文 无乃 表猜测 译为 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 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安书 乃尔 译为 这样 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5 其 一 用作代词 又分几种情况 1 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 可译为 他的 它的 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应译为 他 它 包括复数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3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 我的 我 自己 或者 你的 你 今肃迎操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品其名位 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 4 指示代词 表示远指 可译为 那 那个 那些 那里 及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 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孔雀东南飞 5 指示代词 表示近指 相当于 这 这个 这些 有蒋氏者 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 这 5 指示代词 表示 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 用作副词 1 加强祈使语气 相当于 可 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可要 攻之不克 围之不继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2 加强揣测语气 相当于 恐怕 或许 大概 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王之好乐甚 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3 加强反问语气 相当于 难道 怎么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 其谁不知 三 用作连词 1 表示选择关系 相当于 是 还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2 表示假设关系 相当于 如果 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沛然下雨 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若是 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四 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何其 译为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6 且 一 用作连词 1 递进关系 而且 并且 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五人墓碑记 肃宣权旨 论天下事势 致殷勤之意 且问备曰 赤壁之战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且己久疲 赤壁之战 2 递进关系 况且 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长江也 赤壁之战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 3 让步关系 尚且 还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故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4 并列关系 又 又 又 一面 一面 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飞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五人墓碑记 二 用作副词 1 将 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 曰 不出 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且为之奈何 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2 暂且 姑且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且夫 句首助词 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况且 再说 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 殽函之固 自若也 过秦论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赤壁赋 且夫臧获婢妾 犹能引决 况仆之不得已乎 报任安书 且如 就像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7 若 一 动词 像 好像 视之 形若土狗 梅花翅 方首 长胫 意似良 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 其若是 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二 用作代词 1 表对称 相当于 你 你们 作定语时则译为 你的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 鸿门宴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若属 你们这些 更若役 复若赋 捕蛇者说 你的 2 表近指 相当于 这 这样 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三 用作连词 1 表假设 相当于 如果 假设 等 若据而有之 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 若备与彼协心 上下齐同 则宜抚安 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 若不能 何不按兵束甲 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2 表选择 相当于 或 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 封万户 汉书 高帝纪 3 至 至于 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 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 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 要说那 像那 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若定 心中有数 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 赤壁之战 若何 怎么样 以闲敝邑 若何 崤之战 若干 约计之词 相当于 几许 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 8 所 一 名词 处所 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成反复自念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某所 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二 助词 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所 字结构 表示 所 的人 所 的事物 所 的情况 等 会征促织 成不敢敛户口 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师说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陈情表 2 所 和动词结合 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 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 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 所 为 和 所 呼应 组成 为 所 的格式 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重为乡党所笑 以污辱先人 报任安书 所以 1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 相当于 用来 的方法 是用来 的 等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2 表示原因 相当于 的原因 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所谓 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所在 1 到处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 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2 所在之处 处所 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 且回衙去 闺塾 急趋之 折过墙隅 迷其所在 促织 9 为 一 动词 1 有 做 作为 充当 变成 成为 等义 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过秦论 然后以六合为家 崤函为宫 过秦论 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劝学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 演奏 秦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日嬴之为 帮助 公子亦足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 划为 桂林 象郡 过秦论 为 治理 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晒之 论语 2 以为 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3 判断词 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 非为织作迟 群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 二 介词 1 表被动 有时跟 所 结合 构成 为所 或 为 所 译为 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促织 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过秦论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陷泥中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2 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 因为 慎勿为归死 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庄暴见孟子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庄暴见孟子 3 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 替 于是秦王不怿 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请为王言乐 庄暴见孟子 4 对 向 为之奈何 鸿门宴 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 5 表示动作 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 当 等到 等 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三 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10 焉 一 兼词 1 相当于 于之 于此 于彼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在其中 论语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从这里 劝学 五人者 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 激于义而死焉 在这件事情上 者也 五 人墓碑记 2 相当于 于何 译为 在哪里 从哪里 等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非再至 焉知其若此 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 二 代词 1 相当于 之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五人墓碑记 2 哪里 怎么 未知生 焉知死 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 三 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 了 啊 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 为不用力焉 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 齐桓晋文之事 2 作句中语气词 表示停顿 相当于 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否焉 小学而大遗 师说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 作词尾 相当于 然 译为 的样子 地 盘盘焉 囷囷焉 蜂房水涡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硿硿焉 石钟山记 11 也 一 句末语气词 1 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2 句末语气词 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 即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 齐桓晋文之事 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3 用在句中或句末 表示肯定 感叹的语气 鸣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过秦论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4 用在句末 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5 用在句末 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 围之不继 吾其还也 崤之战 当相与共谋之 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 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 表示语气停顿 是说也 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之谓也 其 之谓也 其 之谓乎 意思是 说的就是 啊 诗云 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 语气助词连用 为加强语气 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 岂非计久长 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触龙说赵太后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病梅馆记 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 12 以 一 介词 1 表示工具 译为 拿 用 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 璧之下 石钟山记 2 表示凭借 译为 凭 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 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 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4 表示时间 处所 译为 于 在 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果予以未时还家 而汝以辰时气绝 5 表示原因 译为 因为 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 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 表示依据 译为 按照 依照 根据 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 以 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 成语 夜以继日 成语 秋以为期 诗经 氓 二 连词 1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 而 又 而且 并且 等 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 留别 2 表示承接关系 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 而 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 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3 表示目的关系 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 而 来 用来 以致 等 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当求数顷之田 于伊 颍之上 以待余年 教吾子与汝子 祭十二郎文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六国论 4 表示因果关系 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可译为 因为 例如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诸侯以公子贤 多客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5 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 而 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 归去来辞 三 助词 1 作语助 表示时间 方位和范围 例 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 以 表时间 出师表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 方位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王侯以下 莫不逾侈 以 表范围 2 作语助 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四 动词 1 以为 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 皆以美 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用 任用 忠不必用兮 贤不必以 涉江 五 名词 译为 缘由 原因 古人秉烛游 良有以也 李白 春夜宴桃 李园序 六 通假 1 通 已 已经 固以怪之矣 日以尽矣 2 通 已 止 无以 则王乎 以为 1 认为 把 当作或看作 虎视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医之好治 不病以为功 把 作为或制成 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 象郡 以为 把它设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 是以 相当 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公子往而臣不送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 无以 意思分别是 有什么办法用来 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 曰 坐 鸿门宴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十二课《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第13课《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星座安全防护体系-洞察及研究
- 环己烷装置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钒铁沉淀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纬编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钢筋骨架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钒铁熔化还原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气瓶充装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皮具设计师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癫痫学生免责协议书
- 班级管理情境案例分享
- 陶艺知识课件大全初中版
- 针灸科面瘫护理个案汇报
- 停车场管理制度-停车场管理制度
- 小学昆虫知识科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防盗门的选择与安装
- 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深度研究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语言绘本《现在我很棒》课件
- 日历表2026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日开始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安排
- 中药香囊与车载香氛结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