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器电气测试要求 目录1.0 引言2.0 检测特性3.0 检测要求4.0 测试计划/报告格式A 设计可靠性测试说明 A1热冲击 A2振动 A3跌落 A4碰撞 A5温度/湿度 A6盐雾 A7交流电源指标 A8冷起动/操作 A9电源通/断 A10静电放电 A11电磁干扰 A12瞬时浪涌 A13电气快速瞬变/脉冲串 A14模拟凝结作用/污染 A15高电势(高压)/绝缘电阻 A16漏电流 A17开路/短路 A18光幅射 A19粉尘 A20水阻抗 A21高加速寿命试验 A22热释放B 正进行的可靠性测试说明B1高加速应力隔离B2持续生产测试10 引言本文件是参考了电气和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的世界标准。可靠性测试是保证本公司门机电气质量的一个方面。11 目的本标准为保证门机电气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过程的可靠性,而需要对其进行测试。12 范围本文件包括的内容是有关必须执行的该标准检测的测试条件,验收标准和程序。其适用于本公司门机控制器,编码器的过程控制。13 定义与缩语IEC: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DIT:设计问题跟踪AST:加速应力测试DRT:设计可靠性测试ORT:制造过程的可靠性测试FFT:全功能测试LFT:有限功能测试I/O:输入/输出PCB:印刷电路板EN:欧洲标准:相位AC:交流DC:直流ESD:静电放电DVT:设计验证试验EMI:电磁干扰FCC:美国通讯委员会QP:准峰值EFT/B:电瞬变/脉冲串HALT:高加速寿命试验HASS:高加速应力隔离EMT:持续生产测试UL:保险实验室CSA:加拿大标准协会SAE:汽车工程师学会UUT:被测部件可靠性: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一个产品将完成其预定功能的概率。H/W:井道DOF:自由度MM:毫米14 参考资料1 IEC刊物,1984年第5版60068-2-14;“基本的环境测试程序第二部分,测试Na:温度的变化”第1条:“测试Na:在规定的时间内温度的急剧变化”。2 IEC刊物60068-2-6(1995年第3版)“环境测试第二部分:测试测试FC:振动(正弦波)。3 IEC刊物60068-2-34,第一版(1973),第一次修订(1983),第二次印刷(1987):“基本环境测试程序第二部分,测试Fd:随机振动宽频带一般要求。”4 IEC刊物60068-2-35,第一版(1973),第一次修订(1983),第二次印刷(1989):“基本环境测试程序第二部分,测试Fda:随机振动宽频带高可重现性5 IEC刊物60068-2-31,第一版(1969),第一次修订(1982):“基本环境测试第二部分,测试EC:设备的跌落和摆动。”6 CAN/CSA-B44-1-96(ASME-A17.5-1996),“电梯与自动扶梯电气设备。”7 IEC刊物0068-2-30,第2版(1980),第一次修订(1985),第二次印刷(1988)“基本环境测试程序第2部分,测试D6和指南:阻尼加热,周期性(12+12-小时循环)”。8 IEC刊物0068-2-52,第1版(1984):“基本环境测试程序第二部分,测试K6:盐雾,周期性。”9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446-1987(1987):“紧急状态推荐操作规程和工业及商业用的备用电源。”10 IEC刊物1000-4-2(1995-01):“电磁兼容性第4部分:测试与测量技术第二章:抗静电放电测试。”11 IEC刊物1000-4-3(1995-03):“电磁兼容第4部分:测试与测量技术第3章幅射,无线电频率,抗电磁场测试。”12 IEC刊物1000-4-5(1995-03):“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测试与测量技术第5章:抗冲击试验。”13 IEC刊物1000-4-4(1995-01):“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测试与测量技术第4章:电气瞬变/脉冲串测试。”14 IEC刊物1000-4-6(1996-04):“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测试与测量技术第6章:抗因无线电电磁场感应的馈电线干扰。15 美国国防部军队标准MIL-STD-810D(1983年7月):环境测试方法与工程指南。16 IEC刊物1000-4-8(1993-06):“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测试与测量技术(EMC)第8章:抗电源频率产生的磁场的试验。”17 IEC刊物60068-2-38,第一版(1974):“基本环境测试程序第2部分:测试A/ZD:混合温度/湿度试验。”18 IEC刊物60068-2-18, 修订版(1993-03), “基本环境测试程序第2部分:测试R:水。”19 IEC刊物CISPR11(1990年修订):“对工业,科学和医用(ISM)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了限制和测量方法。”20 IEC刊物529,第2版(1989),14,2,2节:“封闭性所能提供的防护程序。”21 EN12015(1998年5月):“EMC产品族电梯、自动扶梯和顾客输送带标准,第1部分幅射。”22 EN12016(1998年5月):“EMC产品族电梯、自动扶梯和顾客输送带标准,第2部分抗扰性。”23 IEC刊物439-1(1985年第二版):“低于开关轮和控制轮组件,关于类型测试的和部分类型测试的组件的要求。”24 IEC刊物,1000-3-2(1995-03):“电磁兼容性(EMC)第3部分:限制,第2章:关于谐波电流反射的限制(设备的每相输入电流16安)。25 GM9110P(1989年11月),8.1节:“普通马达工程标准,物质和加工电气;检测开关程序。”26 IEC刊物1000-3-3(1994):“设备用额定电流16A的低电压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波动和脉动的限制。27 IEC刊物1008-1(1990),第一修订版(1992):“没有积分过流保护(RCCBs)回路断路器的工作残余电流。”28 IEC刊物1009-1(1991):应用于家庭或类似情况的具有积分过流保护(RCCBs)回路断路器的工作残余电流。29 EN81-1:1996:“电梯和客梯安装和施工的安全规程,第一部分:电梯。”30 美国通讯委员会规程,15部分:无线电频率产生设备。31 美国质量检验协会(ASQC),质量管理中的基本参考材料:统计技术,第六卷:如何分析可靠性数据,W. Nelson,1983年美国检验协会。32 EN81-2:1987:“电梯客梯安装与施工安全规程,第2部分:液压电梯。”20 检测特性21 目的进行可靠性的测试,利用外界和运行中的各种应力温度、湿度、跌落、碰撞、干扰等,找出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薄弱环节。此外,证实该产品符合的某些设计要求。在测试时,除满足最低接收标准外,最好能超过要求进行测试直到发生故障,从而确定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界限。22 测试中将施加在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包括制造和运输)中可能遇到的温度,振动,电,湿度,机械的和电磁的应力。在一些试验, 顺序利用应力的时候,某些试验可以同时施加几个应力。特别地,一个产品现场配置了所有的可能环境应力。这些应力在整个时间内导致累积性的损坏(或强度降低), 一个即刻的过载条件取决于使用期限,或取决于累积损坏和过载的综合情况。在某几种类型应力之间存在有相互作用。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在产品运至工地的过程中和正常运行过程中,温度和振动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积累性疲劳导致损坏。在正常的产品运行过程中,因温度,湿度和功率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积累性疲劳或过载导致损坏。某些应力不和其他应力相互作用。在某些试验过程中,相对少量的测试样品将经受比较现场环境中存在的大得多的应力,从而被测试样品不要继续用作其它项目测试,测试条件不应被用来作为设计要求,并在A部分和B部分的每一个测试说明中加以区分。对于其他的测试,将模拟现场环境,抽取的样品将经受与正常现场应用中相同的条件,这些测试要求可被用来设置设计要求,和用于设计和过程的校验。23 产品布置每一个产品皆有一个测试工作被执行。一个产品的所有部分(或称之为分系统、模块和印刷电路板)都需进行测试。对于一个或多个产品结构形式可能施加不同的环境和工作应力条件。整个测试方案应该在一个可靠性程序中予以规定。24 产品阶段在产品设计与使用的所有阶段都应进行测试:样机,试生产和制造。241 设计可靠性测试设计可靠性测试(DRT)在样机和试生产产品时期进行。在一个产品设计后和制造中某些测试将重复进行. 该产品班组,与各设计中心的适当的“质量/可靠性”部门商议,将决定,哪一个试验对于一个再设计的产品将需要重复进行。242 制造过程的可靠性测试制造过程的可靠性测试(ORT)在制造过程中不断进行。ORT的需要是基于其他可靠性任务的结构,包括测试,早期制造和现场性能。25 故障的定义故障是测试期间发生的任何不一致现象。一个故障被定义,作为每一个环境或工作测试的验收标准的一个部分,且在产品测试计划中形成文件性资料。一个产品缺点是正常应用期间整个所要求的期限内将导致该产品不能完成其要求功能的一个测试故障。所有的故障都有实行和验证的改正措施。30 测试要求本节规定环境和进行测试的要求,测试程序,样品大小,功能测试及诊断。此外,还定义解决测试故障的要求。31 测试确认环境和运行测试必须依据产品分类进行:印刷电路板(PCB)从控制器和编码器上拆下的电路板模块控制器,编码器分系统门机印刷电路板和模块必须执行的测试程序。程序A,适用于印刷电路板需要2个样本热冲击试验A1结束程序B, 印刷电路板和模块需要6个样本电气测试(A7,A9,A10,A11,A12,A13,A15,A16,A17,A22)5个样本用于湿度测试A5,(1个备用)结束程序C,印刷电路板和模块需要2个样本环境测试A2,A3,A4,A6,A7,A8,A14,A18,A19,A20湿度测试A5结束331设计可靠性测试(DRT)这些测试必须在产品开发期间进行,某些测试在一个产品使用后再设计之后应重复进行。测试说明印刷电路板模块样品数量(注4)A1热冲击2A2振动1A3跌落1A4碰撞2或多于2A5温度/湿度PCB / 模件:6个A6盐雾1A7交流电源指标1A8冷起动/操作1A9电源能/断1A10静电放电1A11电磁干扰1A12瞬间冲击1A13电气快速瞬变/脉冲串1A14模拟凝结/污染1A15高电位/污染1A16漏电流1A17开路/短路1A18光幅射1A19粉尘1A20水阻抗1A21高加速寿命试验6(注5)A22热释放1312正进行的可靠性实验(ORT)这些实验必须在生产中进行。ORT程序参见图34。每个实验的要求基于几个因素:(a) DRT(设计可靠性测试)结果(b) 过去的制造和现场可靠性结果(c) 其他可靠性技术工作对于每一个产品,进行以下一个或两个程序,如图34所示。 程序A测试说明PCB模件样本数B1高加速应力隔离(HASS)注1B2持续生产测试(EMT)注1 程序B测试说明PCB模件样本数A21高加速寿命测试(HALT)注2A5温度/湿度PCB/模块:6个注2注:(1)必须使用确定样本数量的正确方法。例如,可能要使用二项式分布方法。 (2)关于PCB和模件等项中,二项式公布法用于模拟符合于特定条件范围条件中的样本数(如故障百分比),图34正进行的可靠性测试程序AEMT(B2)NO产品或过程设计YESS NO 需要HASS 是 HASS(B1) NO返回DRT流程 定期重做 程序BHALT(A21) 温度/湿度(A5) 其他合适的DRT功能检测和诊断指南功能检测和诊断必须在置于环境和运行应力条件之前,之中和或之后进行,以检证产品性能,本节阐述这些问题。A部分和B部分的每一个测试说明部分规定应进行何种功能检测。021全功能检测全功能检测将检测产品性能的所有方面。在FFT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模拟最坏安装情况运行。这可能需要将所有的产品负载设定至最大(不过载),操作负载周期占最高比例。对于门机控制器来说全功能包装开门,关门,重开门,慢关门,等各种信号输入与输出,以及开关门曲线等。022有限功能测试(LFT)有限功能测试验证部分产品性能。0.0.1 应连接所有输入输出负载,并在应力施加期间予以监视0.0.2 在LFT期间,自动记录产品操作故障情况。0.0.3 LFT必须能够向产品施加电源和输入输出负载,和从产品撤除电源输入输出负载,而不用人工干预,或打开舱门或出口。0.0.4 在每一个独立的测试中,LFT设置必须能够适应多个样本。3.3 测试故障的解决在可靠性测试中发生的所有故障必须予以解决。某些故障将需要采取改正措施,某些可能不需要,可以利用几种方法确定哪一种测试故障需要采取改正措施利用合适的可靠性数据库进行校验,以确定过程中给予帮助。该数据库应该含有该相同产品或相似产品的以前的检测结果,现场及出厂故障,可靠性故障物理成因和标准。该过程示于图过程中第一步即确定故障是否属于一个不正确的表现。如果不是,则应基于故障作用方式的严重度的产生故障原因(根本原因)的概率,分类为三种类型之一。 图列出这三种类型。图 测试故障的解决办法。产品不符合验收标准对测试要求与验收标准理解错误 重复试验YESNO实验设备出错或操作出错YESNO执行或检查FMEA故障的很高的发生率吗?故障具有中等严重性故障有很大的严重性吗? NO NO YES YES第二级应予改正第一级立即改正 YES第三级可不改正YES故障具有中等的发生率?NOYES图 分级说明严重性标准发生率标准I潜在的缺陷具有较高的严重性和发生率。必须指出缺陷位置,应减少严重性和发生率。安全事故,违反规定,A级回收潜在故障率超出产品要求。II潜在的缺陷可能导致中度严重性,和发生率, 必须指出缺陷位置。B、C 级 回收潜在故障率接近产品要求。III潜在的缺陷只有较低的严重性,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不需要找出缺陷位置。D级 回收故障不可能发生。注:。回收分级基于日本奥的斯要求,修改资料 不能满足检测验收标准。 产品符合验收标准,但是合格不合格之间差距很小。3.3 故障形式与影响分析(FMEA), 关于设计问题追踪(DIT)的全球检测和可靠性标准,参改资料()必须被用来编制改正措施的影响程度文件。该程度分为级别并被跟踪。 (a) 0级 (发现一个潜在的缺陷) (b)级 (确定根本原因) (c)级 (对于被发现的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 (d)级 (实行的解决办法:变化设计) (e)级 (改正措施验证) 3.3 测试条件和设计要求在每一个测试说明部分将规定哪一个测试条件可被用于做为设计要求。对于那些被定义为“不被用为设计要求”的测试条件,其他设计验证检测(DVT)是必要的。这些测试不在这里规定。4.0 测试计划报告格式 一个文件应包括计划和报告两部分。参考本公司标准格式。如果可能的话,测试报告必须包括对于每一个测试故障的分级和推荐的改正措施。 A1.0 热冲击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一个PCB电路板是否包括潜在的制造的组装缺陷,如裂缝和薄弱焊点。A1.1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不作为设计要求而专门提出,每个产品必须满足此要求。0.0.1 应力只加于印刷电路板上。0.0.2 需要两个样品(从模件上拆下印刷电路板,可能被破坏)。0.0.3 热冲击分布图形示于图A1-1。0.0.4 产品不施加电源,在应力操作时间中,不进行功能测试。0.0.5 舱室低温为TL= -40C,舱室高温为TH=+80C0.0.6 极端温度下的操作时间(t1) 由实验决定或设定为分钟,应当足够使实验下的样品在极端温度下处于稳定状态。0.07 两个温度极端之间的转换时间不大于秒。A1.2 验收标准0.0.1 应力作用后不允许有故障或误差。通过全功能测试和目测检查将证实这点。0.0.2 故障包括不能满足任何全功能检测标准,误差包括虚焊和焊锡与器件插脚之间的间隙。A1.3 测试程序0.0.1 根据A1.1节中规定的条件,施加热冲击(环境)。0.0.2 应力作用后进行全功能试验。0.0.3 危险点处的PCB横截面,在放大倍的显微镜下观察断面部位,寻找虚焊和或焊锡和器件插脚间的间隙()危险点包括具有许多插脚的接头和大的器件这些点应该在产品可靠性测试计划中明确说明A1.4 必须的测试计划信息0.0.1 确定需要执行截面分析的所有危险点。0.0.2 全功能测试(FFT)的解说A2.0 振动本实验随机振动部分的目的是验证在振动应力作用下和作用后产品的性能(累积损坏故障机制)。这些应力作用在将产品运至工作现场,也可能在正常的使用操作中产生。此外,对于牵引电梯和扶梯,按照欧洲安全要求,需要确定摆动式正弦振动期间产品的共振和性能。A2.1检测条件试验条件不作为设计要求而专门提出,每个产品必须满足此要求。a)随机振动随机振动具有以下条件:0.0.1只在分系统这一级上进行随机振动测试0.0.2测试频率范围示于图A2-10.0.3测试时间在每个产品方位上持续小时,共个产品方位。0.0.4测试时,产品应包装在正常的运输集装箱内,在测试过程中不加电压。(A) 摆动式正弦振动b)正弦振动有以下条件:0.0.1所有产品处于受力状态。0.0.2振动频率范围为赫兹。0.0.3振动幅度将为:o.35mm (印刷电路板)0.15mm (模块)0.0.4摆动次数0.0.5试验时间小时0.0.6每一个产品取向都处于振动状态0.0.7振动试验过程中,接通电源,进行有限功能测试。图A2-1 随机振动检测频率分布 加速度频谱密度(ASD) (g2/Hz) 频率(HZ)误差根据参考资料A2.2 验收标准有限功能试验和目测将证实在摆动正弦振动试验中和随机振动实验后没有出现故障:A2.3 试验程序0.0.1 参考资料()和(),用以上所述条件,施加随机振动受力状态。0.0.2在进行有限功能试验时,根据参考资料()施加正弦振动。0.0.3两种类型的振动情况进行后,进行有限功能检测和目测。A2.4要求的测试计划信息0.0.1运输集装箱图及资料。0.0.2说明有限功能实验(LFT)(或检验哪一部分产品性能)。0.0.3规定将产品运输集装箱刚性地固定在振动试验设备上的方法。A3.0 跌落实验本实验的目的是实验在产品组装,运输和安装中因粗心而引起的跌落之后产品的性能。A3.1 试验条件测试条件可以作为设计要求。A3.1.1 控制跌落 0.0.1本测试部分只适用于PCB和模件,没有包装到位0.0.2测试中所有正常的机械封装,电缆,盖子等都应该到位0.0.3测试中样品不加电0.0.4所有的产品边缘都应有一个跌落实验0.0.5跌落高度为100mm6. 跌落在混凝土或金属表面上 A3.1.2 运输包装箱跌落1. 本部分实验是样品处于正常运输包装中进行的。因此,不加电压。所有产品将被测试。2. 跌落部位:顶面和底面,所有包装角部和边缘,包装重量小于或等于20Kg3. 跌落部位:包装底面,底面角部和边线,包装重量大于20Kg4. 跌落于混凝土或金属表面5. 跌落高度视产品/包装质量而定,参见表A3-1表A3-1产品/包装质量跌落高度(mm)113200A32验收标准一个有限功能测试和目测应证明没有故障发生。A33试验程序跌落后进行有限功能试验A331跌落控制根据参考资料5,使用上述条件,进行试验。A332运输包装跌落样品在运输包装箱内,A3. 1. 2中规定的每个表面、边线和角跌落一次。A34要求的测试计划信息0.0.1 要求的运输包装箱信息(技术规格等)0.0.2 说明有限功能检测(LFT)(或应检测哪部分产品特性)0.0.3 产品和包装质量,相应的跌落高度A40碰撞本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碰撞某些产品不会发生安全事故。A41试验条件本试验的目的不应做为设计要求。0.0.1仅仅是用于普通载客的产品才做这个实验0.0.2样品经预选处理,不带电储存,在环境舱室温度0中施加输入/输出信号3小时。0.0.3 该碰撞将消耗6/75焦耳(1.3m跌落高度)或13.5焦耳(2.6m跌落高度)的能量碰撞物是一个金属球,碰撞部位直径501mm,总质量:0.53kg物体从1.3m高度跌落到产品上,产品具有一个25.8103mm2或小于25.8103mm2的表面积,或从2.6m高度跌落到具有一个大于25.8103mm2的一个表面的产品上。注:物体类型,参数和跌落高度的其他组合可被用于取得相同的碰撞能量。0.0.4碰撞实验中,样品不加电源0.0.5每一个样品应碰撞3次。并应碰撞样品的不同部位0.0.6碰撞后,如果可能,应进行一个有限功能测试A42验收标准该产品可能被破坏,但碰撞将不会产生安全事故或违反规定。这些标准规定在合适的产品安全要求中。例如,参考资料(36)包含了全欧要求。A43检验程序该试验根据参考资料6并使用上述条件进行。A44要求的检测计划信息0.0.1安全与规章要求表0.0.2关于产品的碰撞部位0.0.3说明有限功能试验(LFT)(或应验证哪一部分产品性能)A50 温度/湿度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温度循环变化和高湿度环境中和以后,该产品可以有效运行。这些应力加速在正常现场操作中可以预期的故障过程。A51实验条件实验条件不应作为设计要求(例如减少额定值)。这些条件不能精确模拟预期的环境条件。0.0.1对于所有产品施加应力:对于PCB/模件类产品,电子器件已从机械封装上拆下来以保证内部环境应力能均匀地施加。分系统级产品在正常封装内部测试,所有门都关闭,盖子到位。0.0.2图A51示出温度/湿度分布情况。高温极限规定如下:PCB/模件:TH=700.0.3实验进行24个周期0.0.4在温度/湿度实验期间有限功能试验应对所有样本继续进行。然后进行全功能测试0.0.5对于输入/输出口施加额定负载或周期负载。输入功率口施加额定电源。0.0.6样品在相同的环境舱内保存30分钟,环境舱内相对湿度75%,温度25,然后置于正常的实验室条件下。0.0.7全功能测试方案必须提供多个样品A52验收标准在实验中进行的有限功能测试和在实验后进行的全功能测试应该证明没有故障发生。必须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确定要求的操作分布与故障的根本原因,确定要求的操作分布与故障点之间的界限。A53检测程序0.0.1根据参考资料7,同时利用以上规定条件进行检测0.0.2如果发生一个故障,停止检测,找出基本原因。如可能对于该故障样品采取补救措施,从故障点开始继续实验。0.0.3如果样品不能修复,则取一个能履行正确功能的新样品,并进行完整的新的实验。0.0.4直至采取了改正的措施,不要再试验。*零部件的湿度实验程序参见参考材料20。A54要求的检测计划信息0.0.1输入/输出口标标称负载和周期负载的定义,输入电源口输入的额定电压0.0.2安全要求表0.0.3将样品连接至舱室和监视测试仪器设备的电气和机械实验设备(固定装置)应予以说明0.0.4说明有限功能检测(LFT)(或验证哪部分产品性能),规定全功能检测。图A51 温度/湿度 周期舱室温度相对湿度(RH)95%0.57.5小时RH在00.5小时和7.510小时之间不受控制TH=70(PCB/模件)A60盐雾本实验目的是验证产品暴露在盐雾环境后的性能A61实验条件0.0.1如果可能,将所有级别的产品,拆卸下来的样品置于盐雾环境中,并应包括装置可能在其环境空间安装的地方。例如,印刷电路板(PCB)可能从模件和分系统拆卸下来。0.0.2盐溶液应为5%(重量)的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的溶液。PH值为6.850.35。0.0.3实验前不需要预选处理0.0.4有三种盐雾实验时间,每种两小时,环境温度2510。0.0.5在每种实验后,产品应储存在相同的环境中(40/93%相对湿度)21小时0.0.6最后的储存期后,进行一个有限功能测试。0.0.7在有限功能实验完成后才能清洁产品0.0.8盐雾试验前,所有接头插脚和接线孔都予以屏蔽A62验收标准一个有限功能实验和目测应证明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后没有发生故障。应进行一个内部的外观检查以检验渗入的盐可能导致的故障。A63实验程序利用以上规定的条件,根据参考材料8进行实验。A64要求的测试计划信息0.0.1放入舱室前是否要求产品拆卸下来0.0.2放入舱室前是否要求产品拆卸下来0.0.3规定有限功能测试(或需要试验哪一部分产品性能)0.0.4说明样品是否可用于其他实验。通常,如果产品能工作或可以修理,则还可用于其他实验A7交流电源质量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大楼交流干线配电系统下,如断电、电压下跌,稳定偏差等情况,产品的性能。条款和说明按参考资料11明确编写。A71条件(A)线电压断开检测条件可以作为设计要求0.0.1给产品加入1相和3相电源0.0.2当线电压下降为0时,定义为断开0.0.3断电持续时间(参考图A71)为:a. 1/2周期,正弦波负半部分b. 1/2周期,正弦波正半部分c. 1,5,10,15,20,25,30,35,40,45和50个周期:正弦波的两个部分0.0.4每一个断电情况前,产品都加有额定线电压0.0.5三相产品,同时加入三相(B)线电压下降检测条件可以作为设计要求。0.0.1给产品加入1相(如可能则3相)电压0.0.2电压下降定义为线电压降至正常值以下但不为零0.0.3图A72矩阵示出下降值和持续时间,实验在各点(。)进行图A71线电压断电情况正半周丢失负半周丢失全波丢失图A72线电压下降实验(交流周期/50和60Hz)下降值(%低于正常线电压)123456789101520251020304050C,稳定线电压/频率偏离测试条件可以作为设计要求#线电压(正常值的百分数)频率(Hz)50 60持续时间(小时)1854858每个频率0.5小时2855262每个频率0.5小时31154858每个频率0.5小时41155262每个频率0.5小时*每一产品的频率根据情况确定D,线电压实验这些实验条件不作为设计要求,所有产品都应进行这个实验。0.0.1图A73示出线电压实验的电压变动情况0.0.2持续3周期图A73 线电压实验的电压分布线电压(正常值的百分数)时间1个周期A72 验收标准0.0.1产品在任何1/2周期电压断开时间内能正常工作。在断开电压1个或1个以上周期后,产品必须能自动继续工作。某些产品,即自动扶梯,因为规章要求不允许自动地继续工作这时,可以手动操作。0.0.2在电压下降期间产品必须能正常工作,在所有电压降后能继续工作。某些产品,即自动扶梯,因为规章要求不允许自动地继续工作, 这时,可以手动操作。0.0.3不会发生安全事故或违反规定的现象。这些要求在适当的产品安全要求中都有规定。例如,参考材料36包括有牵引电梯的全欧标准要求。0.0.4控制电子线路在线电压实验的A和B点,C和D点之间必须能正常工作(图A73)。并且驱动部分能够在一个线电压性能下降的情况下工作。0.0.5基于其他电梯或自动扶梯设备或基于接口测试设备系统定时问题的解决,某些产品可能要求特别的恢复期验收标准。A73测试程序0.0.1每10秒钟执行一个1/2正半周电源断开的测试,共5分钟。在实验期间进行有限功能测试。0.0.2每10秒钟执行一个1/2负半周电源断开的测试,共5分钟。在实验期间进行有限功能测试。0.0.3断电1,5,10,15,20,25,30,35,40,45和50周的测试各做一次。允许断电之间有较长时间,从而在各断电后可以进行有限功能测试。0.0.4进行电压下降实验,各电压下降阶段间应有足够时间进行有限功能测试a. 比正常电压低10%,50Hz,开始时持续一个周期,直至25个周期b. 比正常电压低20%,30%,40%和50%,重复4ac. b中频率为60Hz,重复4a0.0.6进行线电压/频率变化#1和#4测试进行有限功能测试0.0.7如可能的话,在进行有限功能测试时,进行图A73所示线电压分布实验3次。然后进行有限功能测试。A74 要求的测试计划信息0.0.1列表说明安全和规章要求0.0.2在线电压实验期间关于驱动装置的可以接受的电压降低分布。0.0.3规定有限功能测试(或需验证哪一部分产品性能)0.0.4规定在什么地方做实验,实验室或井道0.0.5规定额定室输入电压A80 冷起动/操作本试验目的是确定产品可以起动和操作的最低温度。A81测试条件参见验收标准,这些测试条件可做为设计要求。0.0.1只在分系统级进行这个测试。所有分系统部分都包装在设计好的封装内,所有的盖和门皆安装到位0.0.2舱室环境温度将逐次降低,010,1020,2030,和30400.0.3每次降低的时间最小60分钟,但是必要时可尽量延长,从而能执行有限功能测试0.0.4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时间应为60分钟,在过渡时间阶段,产品不工作0.0.5在各阶段温度趋于稳定时必须给产品施加最小线电压(正常值15%)和最小输入/输出电压/电流A82验收标准产品能在10起动和操作,温度在分系统外测量,所有门关闭,盖子到位。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最低起动和工作温度.A83测试过程上述施加的各阶段温度是用以确定最低产品操作和起动温度。在各温度段进行有限功能测试。A84要求的测试计划信息确定有限功能测试(应验证产品的哪一部分性能)A90电源接通/断开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主电源(交流或直流)重复接通/断开开关动作后产品的性能。A91测试条件测试条件不应该作为设计要求0.0.1所有产品都必须做这个实验0.0.2电源接通/断开分布图参考图910.03拾次接通/断开过程组合一个完整的实验。任何通断循环之间不应有延迟现象0.0.4如可能,在实验中进行有限功能测试。实验后进行有限功能测试0.0.5在输入/输出口加入额定负载和周期负载0.0.6在输入电源口加入额定电压A92验收标准0.0.1实验后产品应工作0.0.2实验中保护装置(如保险丝和回路断路器)不能开路0.0.3实验中不要错误地从储存装置消除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存储装置A93测试程序执行以上所述电源接通/断开循环,选择的有限功能测试必须完全符合验收标准。A94要求的测试计划信息1. 输入/输出口要求的额定负载的周期性负载2. 电源输入口要求的额定电压3. 确定有限功能测试(或验证哪一部分产品性能)图A91电源接通/断开时间分布图“接通”“断开”“断开”持续时间(秒)注接通持续时间应足够进行有限功能测试(最小10秒) 本时间分布图对于某些具有残留电流的VF装置可能不适应,这种装置需要5分钟断开时间才能保证直流总线电容器放完电。A100静电放电(ESD)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ESD脉冲应用中和应用后产品的性能。A101ESD分级/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可做为设计要求。对所有产品皆进行测试。1. 一般人员可以接触到的产品,即位于大楼居民住区的产品(如过道设备,轿箱操作面板)适用区域为所有暴露的容易触摸的部分。2. 只能由安装或维修人员接触到的产品,适用范围为现场安装和维护期间不是制造期间可以正常触摸到的产品部分*一个不暴露的产品(或一个产品的某部分)或没有ESD保护措施不会被利用的产品(例如,EPROM,工厂接线接头),则不予测试。1. ESD模型是人身,手金属放电,放电电阻330,分布电容150pf2. 接触放电是直接接触产品导体表面。空气放电适用于产品的非导体部分(绝缘的)包括气隙3. 在脉冲应用期间,产品将具有电源和激活了的输入/输出信号,从而可以进行有限功能测试。4. ESD电压根据图A101决定5. ESD条件的详细信息参见参考资料12图A101 ESA电压应用分级级别 接触放电 空气放电1 2KV 2KV 2KV 2KV2 4KV 4KV 4KV 4KV3 6KV 8KV 6KV 8KV4 8KV 15KV 8KV 15KV5 15KV*15KV* 故障极限* 故障极限* * 第5级:验收标准只适用于第1级产品 * 第级:确定故障极限值和故障/合格标准之间的分界值A102验收标准ESD分级接触放电电压等级(KV)空气放电电压等级(KV)操作中的重大中断 注1不回收12386825815不许不许不许不许不许不许注1:“重大”中断(不包括较小的问题,例如指示灯的闪烁等),规定为当一个产品在放电应用阶段出现故障,但在加入脉冲后,自动恢复且继续正确运行。某些产品,如自动扶梯,因为安全规章要求可能不允许自动恢复。A103测试程序1. 利用上述条件,根据参考资料12进行测试2. 对于每个作用点,依每个电压和极性,加入10个脉冲A104要求的测试的计划信息1. 产品ESD分级定义2. 规定ESD作用点和放电类型(接触或空气)3. 操作的“重大”中断的定义4. 列出安全和规章要求5. 规定有限功能测试(或验证产品的哪一部分特性)A11电磁干扰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产品抗幅射与传导干扰的能力,测量在产品使用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幅射。满足本实验的要求可以保证符合欧共体和FCC EMI标准和规定。A111检测条件本检测条件可以用做设计要求应力施加和测量的条件规定在参考资料24和25中,这也是EN要求。注意参考资料24条件同时符合参考资料41中的FCC要求。(1)抗干扰检测说明规格单位检测用资料检测口电源频率磁场,注(1)50/603HzA/mIEC1000-4-8参考资料19箱内无线电频率电磁场调幅80-10001080MHzV/m%AMKHzIEC1000-4-3参考资料13箱内无线电频率电磁场脉冲调制90051050200MHZV/m负载周期%重复频率HzIEC1000-4-3箱内无线电频率一般波型幅度调制0.15-80380MHzVrms%AMKHzIEC1000-4-6参考材料16箱内注:只对可能受磁场干扰的产品进行测试(例如,厅堂动作装置,电麦克风等)测试用导线最少5米长(2)发射检测检测口频率范围极限值dB(uv/m)准峰值测试资料幅射注1,注4箱内3023023010004047IEC CISPR11参考资料22检测检测口频率分布极限值检测资料传导的(馈电线的)注2,注4交流干线0.15-0.50.5-55-30第一级79准峰值66平均73准峰60平均73准峰60平均第二级100准峰90平均86准峰76平均90-70准峰80-60平均注3第三级130准峰120平均125准峰115平均115准峰105平均IECCISPR 11注:进行测量时,保持产品和天线间3米距离。1级:产品具有AC干线标称电流100A以第2级频率的对数形式减少,530MHz测试中使用的所有接线最小5m长A111谐波/电压起伏如果满足下述所有产品特点,则执行这些检测:1. 额定电流16A(每相)2. 额定功率1KW(每相)3. 与AC干线直接联接4. 额定线一线电压240V AC(每相)5. 额定线一线电压415V AC(3相)(a)谐波检测检测口频率分布(KHz)A级谐波阶次(注1)A级最大电流(A)D级(注2)检测资料谐波AC干线0-23579111315n392468n402.31.140.770.400.330.210.15*(15/n)1.080.43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材料购销合同法律风险提示
- 解剖学基础绪论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解剖学基础-医学类-医药卫生大类
- 语文思维能力课题申报书
- 2024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企业服务合同实施承诺函(5篇)
- 商业物业管理服务年度协议
- 空调维修服务合同模板
- 拍戏剧组在酒店居住的合同7篇
- 2025-2030中国锂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布局与循环经济价值评估
- 2025-2030中国联合办公空间与青年公寓融合发展趋势报告
-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与集体备课
- ESG投资策略实证分析
- 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安全技术交底
- 危险化学品罐区日常安全检查表
- 《18良渚古玉》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x-四年级美术教案
- 混凝土检查井施工方案
- 2023年农商银行面试自我介绍四篇(汇总)
- 捷达VS7汽车说明书
- 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 讲文明讲卫生
-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