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业务接入点主干光缆建设分析(孙梅 袁中香)_第1页
综合业务接入点主干光缆建设分析(孙梅 袁中香)_第2页
综合业务接入点主干光缆建设分析(孙梅 袁中香)_第3页
综合业务接入点主干光缆建设分析(孙梅 袁中香)_第4页
综合业务接入点主干光缆建设分析(孙梅 袁中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业务接入点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分析孙梅袁中香(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济南 250031)摘 要: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是光缆网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分析了围绕综合业务接入点的接入主干光缆两种建设模式,同时给出了两种二级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场景。关键词:综合业务接入点接入主干光缆 主干光交1 引言本地光缆网是综合承载所有业务的基础资源。本地光缆网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主干层、配线层。核心汇聚层光缆结构较为稳定,需求量也较平缓。配线层光缆与业务网密切相关,紧跟各类业务的发展方向。接入主干光缆需要汇集配线层光缆业务上传至核心汇聚层,因此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在整个光缆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光缆网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接入主干光缆网建设,可以实现业务快速响应,提升市场竞争力,缩短末端业务接入距离,降低经济成本。2 现行主流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目前本地接入主干光缆大多是从汇聚节点出局通过多个光交成环建设。以144芯光交环为例。光缆环网纤芯分配:24芯共享纤芯,每个光交24芯独享纤芯,此外预留24芯。末端业务接入方式(如图1中箭头所示):末端业务就近接入光交,通过光交独享纤芯接入汇聚机房。各光交独享纤芯也可根据周边业务分布情况灵活分配。光缆环网示意图、纤芯分配及业务接入方式如图1所示。图1 现行主流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该方式网络结构简单清晰,业务流向统一,维护方便,但对接入主干光缆纤芯需求量很大,同时对汇聚机房设备能力容量等需求较高,前期规划时需要考虑未来几年业务发展,进行纤芯容量、设备能力预留。但因业务网发展变化难以准确预测,后续可能出现部分光交纤芯用完、业务无法就近接入的情况。3 综合业务接入点的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随着各业务网迅速发展,移动深度覆盖,宽带广覆盖,IPTV发展提上实施议程,对现有接入主干光缆网的冲击越来越大。如果仍按照原模式(围绕汇聚节点建设主干光交环)开展建设,则很难准确预测业务发展变化;同时,大量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占用管道资源,加剧了管道资源紧张状况。为此,运营商提出综合业务接入区、综合业务接入点概念,通过综合业务接入点进行业务收敛,一方面减少接入主干光缆资源占用,同时降低汇聚节点设备压力。综合业务接入区主要是根据用户分布、业务类型、接入方式,对服务公众用户宽带、商企客户、移动基站等综合业务接入的区域进行划分。单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可根据用户分布、业务类型、接入方式设置若干个综合业务接入点,作为汇聚节点和末端接入点之间的衔接节点,主要进行小范围业务收敛。综合业务接入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机房位置、机房空间、机房配套如电源等资源,此外管道光缆资源也是重要因素。在综合业务接入点确定的情况下,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原则如下:接入主干光缆应以汇聚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为中心,面向业务接入,进行光交节点布局和路由规划,网络结构以环形为主。一级接入主干光缆承担区域内业务接入的主要功能,并沟通汇聚节点与综合业务接入点;以汇聚节点为中心建设一级接入主干光缆环时,应与综合业务接入点紧密衔接。一级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利旧现有接入主干光缆环;多个综合业务接入点组建新接入主干光缆环网。如图2所示。图2 综合业务接入点的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1)模式一:利旧接入主干光缆环在充分利旧现有接入主干光缆(围绕汇聚节点建设的主干光交环)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综合业务接入节点到光交的接入主干光缆,逐步完善综合接入节点到汇聚机房的光缆,实现综合业务接入点纳入主干光交环。该模式适用于城区等已经围绕汇聚节点建设有主干光交环的场景,既能充分利用现有接入主干光缆资源,又能提升接入主干光缆资源可用性。该模式下,光交纤芯分配不变,沿用原有分配方式(24芯共享纤芯,每个光交24芯独享纤芯),每个综合业务接入点光缆所有纤芯均进行成端,便于业务灵活接入。末端业务接入方式(如图3中箭头所示):业务可通过就近光交接入,利用光交独享纤芯就近接入综合业务无接入点内设备;综合业务接入点附近末端业务可就近接入综合业务接入点内设备,这样可有效减少光交及综合业务接入点至汇聚机房的光缆纤芯占用,节约光缆资源。纤芯分配及业务接入方式如图3所示。图3利旧现有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2)模式二:多个综合业务接入点组建新接入主干光缆环网根据综合业务接入点位置布局,选择位置相近、光缆路由合理的多个综合业务接入点,围绕汇聚节点新建接入主干光缆环(图4),每个综合业务接入点光缆所有纤芯均进行成端,所有末端业务均就近接入综合业务接入点(如图4中箭头所示)。该模式适用于新城区等尚未大规模建设接入主干光缆场景。图4综合业务接入点新建接入主干光缆模式此外,近期各业务网发展变化较大,尤其是LTE业务的广覆盖、深覆盖,对纤芯资源的需求量巨大,而且敷设基站至一级光交或者综合业务接入点光缆工期长、投资大,较难满足快速开站要求。此种情况下,建议在上述接入主干光缆模式下可建设二级接入主干光缆,末端业务就近接入二级光交,然后通过一级光交接入综合业务接入点,或者是通过二级光交直接接入综合业务接入点(如图5中箭头所示)。二级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适用于业务密度比较大的局部区域。二级接入主干光缆环主要由光交组成。二级光交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用户,主要安装在密集住宅小区或大型商务楼宇内、工业区旁及商业(办公)密集区域。二级光交容量建议为576芯/288芯两种。二级光交内为分光器预留安装空间。二级光交至一级光交光缆的容量:576芯二级光交至一级光交建议选择48芯光缆,288芯二级光交至一级光交建议选择24芯光缆。二级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场景主要分两种:二级光交选择不同路由以环网形式连接到不同的一级光交/综合业务接入点或同一光交/综合业务接入点,该场景适用于安全级别较高业务;二级光交以链路连接至一级光交/综合业务接入点,该场景适用于安全性要求一般客户。如图5所示。图5 二级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场景4 结束语综上所述,综合业务接入点的设置打破了原有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有效提高了接入主干光缆可用性,同时减少了接入主干光缆的重复建设,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实际工程中,建议结合光缆网现状、光缆纤芯使用率、业务密集度等因素综合选择建设模式、场景,对于已大量建设接入主干光缆的区域,如现有光缆缆芯使用率不高,则可考虑综合业务接入点纳入现有接入主干光缆的模式;如现有光缆缆芯使用率较高、无法满足后续业务接入或者城市建设新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