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目 录 第 1 章 建筑设计说明 1 1 1 工程概况 1 1 1 1 工程名称 1 1 1 2 工程地点 1 1 1 3 建筑面积 1 1 1 4 建筑等级 1 1 1 5 功能及分区 2 1 1 6 使用功能说明 2 1 1 7 结构体系 3 1 1 8 设计标高 3 1 1 9 工程地质条件及地理情况 3 1 1 10 荷载 4 1 1 11 技术经济条件 4 1 2 总平面设计 4 1 2 1 总平面布局 4 1 3 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 6 1 3 1 防火 6 1 3 2 安全疏散 7 1 4 采光设计 9 1 5 通风设计 10 1 6 特殊构造设计 11 1 6 1 屋面设计 11 1 6 2 排水设计 12 1 6 3 勒脚设计 12 1 6 4 散水设计 13 1 6 5 地坪与地面设计 14 1 6 6 墙体设计 14 1 6 7 其它细节部分设计 15 第 2 章 结构设计计算书 16 2 1 结构设计说明 16 2 1 1 结构选型 16 2 1 2 结构布置 16 2 1 3 基础方案 16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2 1 4 建筑材料的选取填 16 2 1 5 构件尺寸初选 17 2 1 6 结构计算单元的选取 18 2 2 重力荷载计算 18 2 2 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8 2 2 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9 2 2 3 梁 柱 墙 门窗重力荷载计算 19 2 2 4 重力荷载代表值 20 2 3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2 2 3 1 框架梁线刚度计算 22 2 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3 2 4 1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23 2 4 2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位移的计算 24 2 4 3 水平地震作用位移验算 25 2 4 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25 2 5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8 2 5 1 风荷载标准值 28 2 5 2 风荷载的标准值 28 2 5 3 为简化计算 将矩形荷载转化成集中力 28 ik F 2 5 6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9 2 6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31 2 6 1 计算单元 31 2 6 2 荷载计算 32 2 6 3 活荷载及内力分析 35 2 7 框架内力组合 40 2 7 1 框架梁内力组合 40 2 7 2 框架柱内力组合 43 2 8 截面设计 53 2 8 1 框架梁 53 2 8 2 框架柱 56 2 9 楼梯设计 60 2 9 1 梯段板设计 60 2 9 2 平台板的设计 61 2 9 3 平台梁设计 62 2 10 基础设计 63 2 10 1 确定基础底面面积 63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2 10 2 基础高度验算 64 2 10 3 基础抗冲切验算 64 2 10 4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64 第 3 章 施工组织设计 66 3 1 工程概况 66 3 1 1 建筑设计特点 66 3 1 2 结构设计特点 66 3 1 3 建设地点特征 66 3 1 4 施工条件 67 3 2 施工方案设计 67 3 2 1 建筑施工顺序选择 67 3 2 2 确定施工方法 68 3 2 3 施工机械的选择 78 3 2 4 施工段的划分 79 3 2 5 雨季施工 80 3 3 技术安全措施 81 3 3 1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81 3 3 2 控制管理 81 3 3 3 安全文明管理措施 82 3 3 4 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82 3 3 5 降低成本措施 82 3 4 施工进度计划 82 3 4 1 工程量 劳动量的计算 82 3 4 2 施工进度 90 3 5 施工平面布置 91 3 5 1 堆场面积计算 91 3 5 2 办公室及生活临时设施的建筑面积计算 92 3 5 3 施工平面布置图 92 结束语 94 外文文献 95 参考文献 101 致 谢 103 附 录 104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 第第 1 1 章章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 1 1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1 工程名称 宾馆 1 1 2 工程地点 位于山东省烟台市 规划批准用地选址见图 北 长江支路 长江路 拟建基地平面图 46 6 46 7 20100 150 图 1 1 建设用场地图 1 1 3 建筑面积 该工程规划用地面积为 10000 10 m2 主体工程用地 1524 m2 建筑面积为 9212m2 1 1 4 建筑等级 耐火等级为 级 采光等级 级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2006 第 5 1 7 条规定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 二级的最多允许层数为以下 情况 1 9 层及 9 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24m 的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 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4 地下 半地下建筑 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5 厂房 6 仓库 7 甲 乙 丙类液体储罐 区 8 可燃 助燃气体储罐 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2 9 可燃材料堆场 10 城市交通隧道 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2500m2 该大楼为建筑高度小于 24m 的公共建筑 共 7 层 同时满足三级耐火等级最大允许层数 但不满足三 级耐火等级备注的商店 学校 电影院 剧院 礼堂 食堂 菜市场不应超过 2 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的要求 因此该大楼的耐火等级可以选择 级 根据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T50033 2001 第 3 1 3 条规定的视觉作业分 类 该大楼内作业精确度要求为精细 识别对象最小尺寸为 0 3 1 0mm 采光 等级应该为 级 1 1 5 功能及分区 该楼建成后可作接待国内游客住宿 休闲 小型会议等功用 共 7 层 第 一层层高为 4 2m 其余层层高为 3 m 每层均需设置公共卫生间 少量办公室 该大楼高度为 22 9m 首层设有总服务台 分服务台 商服中心 大型餐厅 西餐厅 配餐厨房 公共卫生间 总服务台设在正门门厅左侧 位置明显 商服中心位于门厅右侧 功能齐全 出入方便 主体建筑的裙房为餐厅 通过侧门可对外单独经营 餐 厅厨房紧邻餐厅 单独设门 既可方便货物进出 又方便配餐流向 库房位于 主体建筑中部 紧邻厨房 单独设门 方便货物的进出 舞厅 棋牌室位于主 体建筑西部 亦单独设门 既可单独经营 又降低了噪音的影响 卫生间基本 位于主体建筑中部 既方便管道安排 同时又方便为舞厅 棋牌室和餐厅的顾 客使用 二层包括一个中型会议室 一个小型会议室 套房 分服务台 服务休息 用房 洗衣房 储物间 卫生间 分服务台位于楼层中央 既方便顾客问询 又可便捷的在整个楼层上服务 服务半径较小 两个会议室位于裙房东部 距 马路较远端以获得安静的环境 服务休息用房 洗衣房及储物间位于主体中部 紧邻分服务台 既有效利用了建筑面积 又方便服务人员使用 标准层为三到七层 每层布置有单人间 二人间 四人间和公共卫生间 其中包括 7 间单人间 22 间双人间 9 间四人间 1 1 6 使用功能说明 酒店客房的基本功能是 卧室 办公 通讯 休闲 娱乐 洗浴 化妆 卫生间 行李存放 衣物存放 会客 私晤 早餐 闲饮等 由于客房的标准 不同 客房的基本功能会有增减 在进行建筑平面方案设计时考虑到为客房提 供尽可能恰当的位置 空间 尺寸和景观方向 尽可能节约公用面积 尽可能 缩短疏散距离和服务流程的交通布局 以及尽可能完整而合理地布置好客房里 所有电源和开关的位置等等 由于本酒店是位于风景胜地的旅游酒店 这种客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3 房的首要功能是要满足家庭或团体旅游 休假的入住需求和使用习惯 保证宽 阔的面积和预留空间是最起码的平面设计要求 单人间 单人间设有一张双人床 床头柜 沙发 写字台 电视柜 电视 机 衣橱等 卫生间设洗脸盆 蹲便器 浴缸等 二人间 标准间中的两床间设有两张单人床 床头柜 衣柜 电视柜 电 视机 卫生间中设洗脸盆 蹲便器 浴盆 该二人间既适用于两人同住 也可 用作单人居住 可灵活安排 四人间 设四张单人床位 两个床头柜 其它家具布置与二人间相同 但 活动空间较小 套间 设有小型会客厅 卧室较大 卫生间 会客厅中设有高级沙发 茶 几一套 电视机 家庭影院一套 卧室中有双人床 床头柜 电脑 卧室中的 卫生间加设淋浴 1 1 7 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结构选型依据 本工程为多层商业建筑 需要大空间和对建筑平面的灵活 布置 多层建筑一般经常采用的结构有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综合 两种结构的特点比较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靠梁柱承重 结构自重轻 容易实 现大空间 空间布置灵活的特点 砌体结构空间布置不灵活 不易实现大空间 结合建筑设计要适用 经济 安全 可靠的特点 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 比较合理的 1 1 8 设计标高 一层室内地坪标高为 0 000 相对于黄海高程系绝对标高为 152 6m 室外 地坪标高为 0 300m 1 1 9 工程地质条件及地理情况 场地平坦 在水平方向土层分布均匀 工程地质概况 见表 1 1 各岩土层力学指标汇总表 1 1 层号岩土层名称fak kpa 模量 mpa 容重 KN m3 厚度 m 1素填土 180 5 0 8 2含粘性土粗砾砂38025 E0202 0 3 0 3花岗岩强风化带100040 EO231 0 2 5 4花岗岩中风化带2000200 E0252 5 4 0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4 5花岗岩微风化带40001000 E026 水文地质概况 最高地下水 3 0m 常年 3 9m 无腐蚀性 土壤 最大冻结深度 50cm 抗震设计条件 抗震设防烈度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 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场地为 类 建设地点的地理概况 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场地内地势平坦 无障碍物影响施工 附近空地可临时使用 基地海拔标高约为 46 7 米 基本与城市道路标高平齐 室外环境类别 二 b 类 1 1 10 荷载 基本风压 0 55kN m 基本雪压 0 40kN m 1 1 11 技术经济条件 1 交通运输条件 公路由场地附近通过 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和平板车 2 建筑企业概况 市区有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相距 10km 木材加工厂距工地 8km 技术装备情况 施工单位设备齐全 可满足施工要求 现场内水 电 路情况 附近有上水管网及供电设施 可以利 用场地内道路 可由城市干路修道工地 定额选用 本工程定额按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003 及 国家 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 3 材料供应情况 各种材料货源充足 4 劳动力情况 劳动力供应充足 1 1 12 土建工程日期 1 土建工程开工日期 2011 年 3 月 1 日 2 土建工程竣工日期 2011 年 11 月 30 日 1 21 2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 1 2 1 总平面布局 总平面具体布置 如图 1 2 所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5 h 22 95 雕塑 F F h 7 2 图 1 2 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设计依据及设计情况如下 1 防火间距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5 2 1 条规定 民用建筑之间 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1 2 的规定 表 1 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m 耐火等级 一 二级 三级 四级 一 二级 679 三级 7810 四级 91012 注 1 两座建筑物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 的屋面 15m 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 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 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屋顶不设置天窗 屋顶承重 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1 00h 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不 应小于 3 5m 3 相邻的两座建筑物 当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 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 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 7 5 3 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 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 5m 4 相邻两座建筑物 当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且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 每面外墙上未设置 防火保护措施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 且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 5 时 其防火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6 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 25 5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当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时 应从其 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该建筑物在上述规定范围之内无其他建筑物 符合规范规定 2 道路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6 0 9 条规定 消防车道的净 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 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 其坡度不宜大于 3 消防车道与厂房 仓库 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该建筑物周围环形道路及其他道路的最小宽度为 4 80m 建筑物周围场地比较 平整 基本无坡度 满足消防车道要求 根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2005 第 5 2 2 条规定 建筑基地 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 4m 双车道路不应小于 7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 1 50m 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 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 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 消防车道路应按 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 该场地的道路单行道的最小宽度为 4 80m 人行道最小宽度大于 1 5 m 转 弯处的转弯半径等均满足设计要求 1 31 3 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 1 3 1 防火 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的规定 该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所有的墙 柱 梁 楼板 疏散楼梯及屋顶承重构件全部采用不燃材料 吊顶 包括吊顶搁栅 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根据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 4 0 3 条 一 二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防火分区 安全疏散 消防电梯 的设置等均应按现行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执行 第 4 0 4 条 集中式旅馆的每一防火分区应设有独立的 通向地面或避难层 的安全出口 并不得少于 个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2006 第 5 1 7 条规定耐火等级为一 二级的建筑物的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为 2500 该防火分区满足规定 防火卷 帘应满足以下规定 1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3 00h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GB 7633 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7 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GB 7633 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 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 的有关规定 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3 0h 2 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 与楼板 梁和墙 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 封堵材料封堵 3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7 1 5 条规定 防火墙上不 应开设门窗洞口 当必须开设时 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 火门窗 该建筑在一层的机房的防火墙上开窗 该窗为固定窗 满足规范要求 4 防火分区划分 自动扶梯周围用防火卷帘划分出一个防火分区 疏散楼 梯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划分出一个防火分区 每层的其他部分各自成为一个防火 区 每个分区面积均小于 2500 满足规范要求 1 3 2 安全疏散 1 安全疏散距离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5 3 1 条和第 5 3 13 条规定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m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 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 1 3 的 规定 2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当房间位 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 应按表 1 3 的规定减少 5m 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 尽端时 应按表 1 3 的规定减少 2m 3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当层数不超过 4 层时 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 15m 处 表 1 3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m 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 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名称 一 二级 三级 四级 一 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 幼儿园 25 20 20 15 医院 疗养院 35 30 20 15 学校 35 30 22 20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8 其它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注 1 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 多功能厅 餐厅 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基 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30m 2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 5m 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 25 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 住宅应为最远房间 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 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 尺寸计算 该建筑各层都有两个安全楼梯疏散出口 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约为 30m 建筑内距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 20m 首层有五个安全出口 其中两侧的 出口为走道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 且各个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均大于 5m 满足 规范要求 2 疏散楼梯设计 本建筑共设有二楼梯间 位于建筑的两侧 一间电梯间位于东部楼梯间旁 楼梯采用双跑楼梯 楼梯间进深为 6 6 米 开间为 3 3 米 楼梯共分 18 个 踏步 踏步高为 0 167 不大于 0 175 米 踏步宽为 0 27 不小于 0 26 米 休息平台宽度为 1 63 米 大于楼梯梯段净宽 楼梯井宽 100mm 一侧设栏杆 栏杆高度为 900mm 楼梯间设窗 保证自然通风和采光 以上设计满足建筑住 宅设计规范 GB 50096 1999 2005 修订 的要求 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 10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 一边设有栏杆的 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 注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 离 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 26 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 175 扶手高度 不 宜小于 0 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 0 50m 时 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 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 0 11m 3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 并不得小于 1 20 楼梯平台的 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 2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 差 并不应小于 0 10m 4 楼梯井宽度大于 0 11 时 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7 4 1 条规定 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并宜靠外墙设置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9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 可燃材料储藏室 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4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 乙 丙类液体管道 5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6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 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 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该建筑的楼梯间靠外墙设置 外侧与窗户向临 能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 然通风 楼梯间内无管道等影响安全疏散的设备 楼梯间的墙全部采用防火墙 符合防火疏散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7 4 12 条规定 建筑中的疏散用门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除甲 乙类生产房间外 人数不超过 60 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30 人时 其门的开启 方向不限 2 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 不应采用推拉门 卷帘门 吊门 转门 3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 拉门或卷帘门 但甲 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4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 或设有门禁系统 的居住建筑外门 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 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该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防火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为平开门 其开启方 向为向楼梯开 底层楼梯的安全出口开向室外 1 4 采光设计采光设计 烟台市位于我国 类光气候区 根据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T 50033 2001 第 3 13 条规定 对于作业精确度要求精细 识别对象的最小尺寸在 0 3mm 1 0mm 之间的采光等级为 级 该建筑的采光等级为 级 采用侧面采 光 侧面采光时的采光系数最低值 Cmin 2 根据第 5 0 1 条相关规定 对于 类光气候区的普通玻璃单层铝窗采光 采光等级为 级的民用建筑采用侧窗采 光时的窗地面积比为 1 6 该建筑的窗选用铝合金玻璃窗 窗的尺寸见建筑设计 图 下面对窗地面积比进行验算 标准层及顶层各房间窗面积 2 4 1 8 4 32 m2 需要采光地面面积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0 6 6 3 3 21 8m2 窗地面积比 4 32 21 8 1 5 满足要求 根据 建筑采光标准 第 5 0 2 条规定 侧面采光时的采光系数由下式计算 1 1 mindtwc CCK KKK r AAAA 式中 C d 侧窗窗洞口的采光系数 可按本标准第 5 0 5 条的规定取值 K 侧面采光的总透射比 K 侧面采光的室内反射光增量系数 可按本标准附录 D 表 D 5 的规定 取值 Kw 侧面采光的室外建筑物挡光折减系数 可按本标准附录 D 表 D 6 的规定取值 Kc 侧面采光的窗宽修正系数 应取建筑长度方向一面墙上的窗宽总和 与建筑长度之比 注 1 在 类光气候区 不包含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应考虑晴天方向系数 Kf 可按本标准附录 D 表 D 3 的规定取值 2 侧面采光时 窗下沿距工作面高度 hx 1m 时 采光系数的最低值应为窗高等于窗上沿 高度 hs 和窗下沿高度 hx 的两个窗的采光系数的差值 图 5 0 5 3 3 侧面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 1m 以上的外挑结构遮挡时 其采光系数应乘以 0 7 的挡 光折减系数 4 侧窗窗台高度大于或等于 0 8m 时 可视为有效采光口面积 根据上述规定对式中相关数值取值 C d 计算点距离与窗高之比 B hc 13 2 2 4 5 5 采光区域开间宽 l 与进深 b 之 比 l b 30 26 4 1 查相关图表得 C d 0 3 K K c w 1 2 采光材料的透射比 可按本标准附录 D 表 D 7 的规定取值 采用双层 隔热玻璃 取值为 0 64 c 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 可按本标准附录 D 表 D 8 的规定值 单层 铝窗 取值为 0 75 w 窗玻璃的污染折减系数 可按本标准附录 D 表 D 9 的规定取值 房 间污染程度为清洁 玻璃垂直 取值为 0 9 K c w 0 64 0 75 0 9 0 432 K B hc 5 5 近似取 0 4 取值为 1 95 j r Kw 建筑物对面没有遮挡物 取值为 1 0 Kc 取值为 5 4 7 6 0 7 0 9 则Cmin 0 3 0 432 1 95 1 0 0 9 22 7 2 满足要求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1 1 51 5 通风设计通风设计 本工程因无特殊卫生标准要求 故室内采用自然通风 即借助热压及风压 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 设机械通风设备 以备在冬夏季节自然通风无法满足 室内环境要求时 及时调节室内温度 湿度 给顾客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采 用双侧平推窗 可满足春秋季节自然通风设计的要求 根据我国现行 旅馆建 筑设计规范 JGJ62 90 规定 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风管道必须采取消声处理 措施 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 当卫生间无自然通风时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气措施 因此设置相应的消音 通风排气措施 满足规范 要求 1 61 6 特殊构造设计特殊构造设计 1 6 1 屋面设计 如图 1 5 所示 屋面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由下往上依次为结构层 保温层 找平层 防水层和保护层 上人屋面需要考虑保护层 非上人屋面可以不做保护 层 该建筑的屋面做法如下 结构层为 100mm 厚钢筋混凝土 保温层选用 70mm 厚水泥蛭石保温 找平 层为 20mm 厚 1 3 水泥砂浆 防水层选用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该屋面为 不上人屋面 不做保护层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2 图 1 5 屋顶保温做法详图 1 6 2 排水设计 图 1 6 雨水口构造图 屋顶采用女儿墙内檐排水 屋面设一定坡度 进行有组织排水 根据 通 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 2005 第 6 13 2 条规定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 结构形式 屋面基层类别 防水构造形式 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 卷材防水 刚性防水的屋面的屋面排水坡度为 2 5 本工程屋面坡度采用 3 具体组织情况见建筑设计图屋顶平面图图纸 雨水口是屋面雨水汇集并排至水落管的关键部位 构造上要求排水畅通 防止渗漏和堵塞 穿过女儿墙的雨水口 采用侧向铸铁雨水口 亦要加铺一层 油毡铺入雨水口 50mm 以上用沥青胶粘牢 再加铁篦 如图 1 6 所示 水落管 的个数和尺寸大小应经过计算得到 根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2006 第 3 2 1 条规定 雨水设计流量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s Q F 式中 Qs 雨水设计流量 L s q 设计暴雨强度 EL s hm2 L 径流系数 F 汇水面积 hm2 注 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 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在该建筑的正面和背面各设置 5 个雨水口 每侧两个雨水口的间距 为 15 8m 总共需要设置 10 个落水管 水落管采用塑料管 内径为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3 75mm 最大泄流量为 10L S 10 个落水管的最大泄流量之和为 100L S 大于雨水设计流量 满足要求 1 6 3 勒脚设计 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 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 地面高差部分 该建筑勒脚高度为 0 3m 即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高差部分 为 了防止室外雨水对勒脚部位的侵蚀 勒脚外表面做水泥砂浆抹面 为防止抹灰 起壳脱落 增加咬口进行加强 如图 1 7 所示 勒脚受潮会影响墙身 因此需 要在勒脚处设防潮层 室内地坪无高差且高于室外地坪 所以无需设垂直防潮 层 只需进行水平防潮 水平防潮层应设置在距室外地面 150mm 以上的勒脚砌 体中 以防止地表水反渗的影响 同时考虑到室内实铺地坪层下填土或垫层的 毛细作用 故一般将防潮层设置在地坪的结构层厚度之间的砖缝处 如图 1 7 所示 图中 0 060 标高所示为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图 1 7 散水构造图 1 6 4 散水设计 散水的宽度 应根据土壤性质 气候条件 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型式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4 确定 宜为 600 1000mm 选用 900mm 散水的坡度可为 3 5 选用 5 散水采用混凝土时 宜按 26m 间距设置伸缝 散水与外墙之间设缝 缝宽为 20mm 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散水构造图见图 1 7 1 6 5 地坪与地面设计 地坪系指建筑物底层与土壤相接触的结构构件 由面层和基层两部分组成 基层主要是结构层 在地基较差时为加固地基增设垫层 地坪的面层采用 10mm 厚 1 2 水泥砂浆抹面 结构层采用 120mm 厚 C10 混凝土层 垫层为 120mm 厚碎石垫层 对垫层以下土层进行夯实 该建筑的地面采用瓷砖地面 其特点是表面光洁 美观 不易起灰 其造 价较水泥地面高 其做法是在结构层上用 15mm 厚的 1 3 水泥砂浆打底 10 厚 1 1 5 水泥 瓷砖 办公室的地面采用木地板地面 具有有弹性 导热系数 小 不起尘 易清洁等特点 卫生间内地面高度要比同层地面高度低 30mm 且向地漏有 1 的坡度 利 于排水 卫生间的地漏要进行防水处理 其构造措施见图 1 8 所示 图 1 8 卫生间地漏防水节点构造图 1 6 6 墙体设计 该建筑的楼梯间 卫生间及内隔墙的墙体采用 24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体 外墙采用 240mm 厚蒸压混凝土砌块墙体 室外墙体装修贴瓷砖 其颜色由当地相关规划部门确定 室内墙体采用白 色水溶性涂料粉刷 在地面与墙面的交接处 要做踢脚线 高度为 150mm 比墙面抹灰突出 6mm 卫生间的墙体与地面的交接处要进行防水处理 其具体做法见图 1 9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5 图 1 9 卫生间墙体节点防水构造图 1 6 7 其它细节部分设计 倒置式屋面 檐沟及泛水的做法 如图 1 11 图 1 11 倒置式屋面 檐沟及泛水的做法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6 第第 2 2 章章 结构设计计算书结构设计计算书 2 12 1 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 2 1 1 结构选型 本建筑物为旅馆 旅馆类建筑一般建筑平面的灵活布置 该建筑共 7 层 高 22 80m 为多层建筑 多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类型有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 对两种结构类型进行比较 砌体结构主要是横墙承重 为了满足抗震需求 需 要布置较多的横墙 空间布置不灵活 而框架结构主要是梁柱承重 结构自重 轻 而且空间布置灵活 根据结构建筑的适用 经济 安全 耐久的原则 该 工程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 1 2 结构布置 平面布置应该简单 对称 规则 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离不宜大 于柱宽的 1 4 竖向布置应该均匀 少变化 该建筑属于丙类建筑 为一般建筑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设计时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按 7 度设计 该建筑总高小 于 30m 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第 6 1 2 条规定 对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的房屋 烈度为 7 度 建筑物高度小于等于 30m 的房屋的框架为三级框 架 结构布置图具体布置情况见图 2 1 图 2 1 结构布置图 2 1 3 基础方案 该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 荷载分布均匀 建筑共 7 层 根据 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 第 3 0 1 条规定 该建筑的地基属于丙级地基 本建筑采用柱 下独立基础 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 选择含粘性土的粗砾砂为持力层 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 400kPa 基础顶面埋深取 0 5m 室内外高差 0 45m 底层柱的 ak f 计算高度 h 4 2 0 5 0 45 5 15m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7 2 1 4 建筑材料的选取填 该建筑的梁 板 柱和基础的混凝土全部采用 C30 fck 20 1N mm2 ftk 2 01 N mm2 fc 14 3N mm2 ft 1 43N mm2 Ec 3 0 104N mm2 受力钢筋全部采用 HRB335 级 fy f y 300N mm2 E 2 0 105N mm2 箍筋均采用 HPB235 级 fy f y 210N mm2 E 2 1 105N mm2 填充墙采用 24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外墙 楼梯间 厕所电梯间采用 240 厚粉煤灰砌块墙 女儿墙为 240 厚粉煤灰砖墙 窗全部为铝合金窗 室内门为木门 通向室外的门为铝合金玻璃门 门窗的尺 寸见建筑设计部分 2 1 5 构件尺寸初选 1 横向框架梁 边横梁 h 1 12 1 8 l 1 12 1 8 6 6m 0 6m 0 9m 取 0 60m b 1 2 1 3 h 1 2 1 3 0 60m 0 20 0 30m 取 0 30m b h 0 30m 0 60m 中横梁 b h 0 30m 0 30m 2 纵向框架梁 h 1 12 1 8 l 1 12 1 8 6 6m 0 6m 0 9m 取 0 60m b 1 2 1 3 h 1 2 1 3 0 60m 0 20 0 30m 取 0 30m b h 0 30m 0 60m 3 梁 h 1 15 1 12 l 1 15 1 12 6 6m 0 44m 0 55m 取 0 45m b 1 12 1 3 h 1 2 1 3 0 45m 0 17 0 25m 取 0 30m b h 0 30m 0 45m 4 柱 柱的尺寸可以根据柱的轴压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与 cN c f N A nFgN E 式中 N 为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F 按简支状态计算的负载面积 折算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可根据实际荷载计算 也可 E g 近似取 12 15kN m2 本建筑选用 13kN m2 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边柱取 1 3 不等跨内柱b 取 1 25 等跨内柱取 1 2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8 n 为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柱截面面积 c A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 f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 此处可近似取 即对一级 二级和三级抗震等 N 级 分别取 0 7 0 8 和 0 9 该建筑为三级抗震 取 0 8 边柱 mmmmmmAc47947910 7 229 3 148 0 610130 36 63 1 23 3 中柱 mmmmmmAc527527278182 3 149 0 6101315 5 6 625 1 2 3 一层柱取 650 650 二层柱取 500 500 2 1 6 结构计算单元的选取 对横向框架进行计算 选取轴线 5 上的框架做计算对象 如图 2 2 6 6m6 6m 5 15m 18m 6 6m6 6m 6 6m2 4m6 6m 18m 5 15m 图 2 2 轴 5 横向框架 2 2 重力荷载计算重力荷载计算 2 2 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 屋面恒载 三毡四油屋面防水层 0 4kN m2 1 3 水泥沙浆找平层 20mm 0 4kN m2 苯板保温层 50mm 0 5kN m2 1 10 水泥珍珠岩找 1 2 15 6 3 1 2 11 1 3kN m2 一毡二油隔气层 0 1 kN m2 1 3 水泥沙浆找平层 20mm 0 4kN m2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19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100mm 2 5kN m2 板底抹灰 15mm 0 26kN m2 合计 5 9 kN m2 2 楼面恒载 8 mm 厚瓷面砖 0 008 17 8 0 14 kN m2 30mm 厚细石混凝土 0 034 24 0 72 kN m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100mm 2 5kN m2 板底抹灰 15mm 0 26 kN m2 合计 3 62 kN m2 2 2 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0 5kN m2 1 7 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 0kN m2 屋面积雪荷载标准值 0 40kN m2 2 2 3 梁 柱 墙 门窗重力荷载计算 梁 柱重力荷载标准值的计算结果见表 2 1 外墙为 240 厚蒸压灰砂砖墙体 墙的外侧贴瓷砖 0 5 kN m2 内侧 20 石 膏砂浆抹灰 表 2 1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 楼层构件bh gLnGiG 纵梁 10 300 6025 001 054 7256 624748 44 纵梁 20 300 4525 001 053 546 622748 44 纵梁 30 300 3025 001 052 362 41267 968 横梁 10 300 6025 001 054 7256 6441372 14 2702 64 1 柱0 650 6525 001 1011 624 2482342 592342 59 纵梁 10 300 6025 001 054 7256 624748 44 纵梁 20 300 4525 001 053 546 622748 44 纵梁 30 300 3025 001 052 362 41267 968 横梁 10 300 6025 001 054 7256 6441372 14 2702 64 2 7 柱0 500 5025 001 106 8753 048990990 电梯间 楼梯间 厕所外墙采用 240mm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两面抹灰 石 膏砂浆 除以上墙体外的其它墙体采用 24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墙体两面各有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20 20mm 石膏砂浆抹灰 木门单位面积重 0 2 kN m2 铝合金门窗单位面积重 0 4 kN m2 木框玻璃窗 0 3 kN m2 钢铁折叠门 0 45 kN m2 2 2 4 重力荷载代表值 计算地震作用时 房屋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 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并按下式计算 E G K G Ei j Ki G 式中 重力荷载代表值 kN E G 结构构件 配件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kN K G 有关可变荷载标准值 kN Ki G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可按表 2 2 采用 Ei j 该建筑不考虑屋面积灰荷载 屋面雪荷载组合系数取 0 5 屋面活荷载不计 入 楼面活荷载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 组合系数取 0 5 根据公式 E G K G Ei j Ki G 计算每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得如下结果 内外填充墙的计算 首层 外墙 L1 墙厚 240mm 计算长度 6600mm 计算高度 4200mm 单跨体积 0 24 6 6 4 2 6 65m 单跨重量 19 6 65 126 4kN 首层数量 26 外墙 L2 墙厚 240mm 计算长度 2400mm 计算高度 4200mm 单跨体积 0 24 2 4 4 2 2 42m 单跨重量 19 2 42 45 96kN 首层数量 2 首层外墙重 126 4 26 45 96 2 3378 33kN 内墙 L1 墙厚 240mm 计算长度 6600mm 计算高度 4200mm 单跨体积 0 24 6 6 4 2 6 65m 单跨重量 6 5 6 65 43 23kN 首层数量 26 首层内墙重 43 23 26 1123 85kN 首层墙体总重 3378 33 1123 85 4502 18kN 标准层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21 外墙 L3 墙厚 240mm 计算长度 6600mm 计算高度 3000mm 单跨体积 0 24 6 6 3 4 75m 单跨重量 19 4 75 90 29kN 标准层数量 26 外墙 L4 墙厚 240mm 计算长度 2400mm 计算高度 3000mm 单跨体积 0 24 2 4 3 1 73m 单跨重量 19 1 73 32 83kN 标准层数量 2 标准层外墙重 90 29 26 32 83 2 2413 2kN 内墙 L2 墙厚 240mm 计算长度 2400mm 计算高度 3000mm 单跨体积 0 24 6 6 3 4 75m 单跨重量 6 5 4 75 30 88kN 标准层数量 61 标准层内墙重 30 88 61 1883 38kN 标准层墙体总重 2413 2 1883 38 4296 58kN 女儿墙重 0 75 0 24 72 84 15 36 2 19 603 29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11219 43 10440 33 10440 33 10440 33 10440 33 10440 33 9978 79 图 2 3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表 2 2 组合值系数 可变荷载种类组合值系数 雪荷载0 5 屋面积灰荷载0 5 屋面活荷载不计入 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楼面活荷载1 0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22 2 3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 3 1 框架梁线刚度计算 表 2 3 横梁线刚度计算表 类别 层 次 EC N mm2 b h mm mm I0 mm4 l mm ECI0 l N mm 1 5ECI0 l N mm 2ECI0 l N mm 12 8 104300 60010 8 1094 17 10106 25 10108 34 1010边横 梁2 72 8 104300 600 10 8 109 6600 4 17 10106 25 10108 34 1010 12 8 104300 3001 35 1091 43 10102 14 10102 86 1010走道 梁2 72 8 104300 3001 35 109 2400 1 43 10102 14 10102 86 1010 表 2 4 柱 中柱 线刚度计算表 层次 hc mm EC N mm2 b h mm mm Ic mm4 ECIc hc N mm 151502 80 104650 6501 49 10108 10 1010 2 630002 80 104500 500 0 50 10104 85 1010 在计算梁的线刚度时 考虑到楼板对框架梁截面惯性矩的影响 边框架梁的线 刚度为中框架梁的线刚度的 0 75 倍 表 2 5 横向中框架柱侧移刚度 D 值 边柱 20 根 中柱 20 根 层次 KacD边KacD中 D 10 515 0 4040 355 0 6910 443 0 389 14 88 2 70 8620 301 0 466 1 160 3670 568 20 68 表 2 6 横向边框架柱侧移刚度 D 值 边柱 4 根 中柱 4 根 层次 KacD边KacD中 D 10 3870 372 0 3270 5180 404 0 3552 728 2 70 6470 2440 3770 8660 3020 4673 376 D2 D1 17 608 24 056 0 77 0 70 故该框架柱为规范框架柱 2 3 2 纵向框架柱层间侧移刚度计算 表 2 9 纵向中框架柱侧移刚度 D 值 层次边柱 4 根 中柱 20 根 D 藏书库 档案库0 8 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 其它民用建筑0 5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页23 KacDKacD 10 515 0 4040 3551 031 0 505 0 443 10 28 2 70 862 0 301 0 466 1 7240 4630 716 15 184 表 2 10 纵向边框架柱侧移刚度 D 值 边柱 4 根 中柱 20 根 层次 KacDKacD D 10 3870 3720 327 0 7730 459 0 403 9 368 2 60 6470 2440 3771 2930 393 0 608 12 668 D1 D2 19 648 27 852 0 71 0 7 故该框架柱为规范框架柱 柱的侧移刚度 D 值按下式计算 2 12 c c i D h a 式中 为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 对不同情况按表 2 6 计算 其中表示 c aK 梁柱线刚度比 表 2 12 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 c a 2 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蓝领员工绩效管理办法
- 产品打样保密管理办法
- 专职董事监事管理办法
- 中医诊疗服务管理办法
- 西游记团队管理办法
- abc类物料管理办法
- 财务内控人员管理办法
- 中外科研合作管理办法
- 个人广告接入管理办法
- 人防工程审批管理办法
- DB36-T1694-2022-餐厨垃圾集约化养殖黑水虻技术规程-江西省
- 超市卫生管理规范培训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知到智慧树网课:病理生理学(南华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农村建设工匠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合集)
-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药膳与食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课件
- 银行保险机构安全保卫工作自查操作手册
- 委托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