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介: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关键字:园林文学,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游记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如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行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可以说已领略到园林意境了。我国诗人善于抓住园林空间景观的特点结合历史传说等,给予高度的概括,作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之所以富于诗情画意,富于典雅美丽的神韵风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文学语言的点缀、形容、渗透、生发。例如西湖三潭印月中有一亭,题名为“亭亭亭”,点出亭前荷花亭亭玉立之意,点出了景的主题,丰富了景的欣赏内容,增加了诗情画意,给人以艺术联想;留园自在处,留园水池北岸的一幢楼房,楼上名“远翠阁”,楼下名“自在处”,于此举目南望,留园中部景色尽收眼底。不远处又有牡丹花台,是赏花赏景的佳处,故取陆游“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诗句名之。楼上“远翠”一名,取方干诗“前生含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也是因为景诗相符的缘故。又如狮子林问梅阁,就是极富文学意味的称谓。取李俊明诗“借问梅花堂上月,不知别后几回圆”,原来阁来多种梅,旧有古梅“卧龙”颇具清韵。“郁郁乎文哉”的审美情趣,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这种文风到南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一在山水画中也出现了和北宋“大山水”、“大场面”有所不同的另一种“小美”、“灵秀”的意境;其二这种风尚同样潜移默化地出现在江南水乡的“小山水”之中;三是加上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多出于江南,并专注于描绘江南清新疏朗的自然环境,他们陶醉于田园风光、平远小景,爱用简洁明快的画面构写大自然一隅,寓真实于平凡里,藏天水于一色中,言简意赅,隐现参半,以少胜多。往往从一个独特视点出发,以少概全,善用画龙点睛手法,做到绘景精细入微,命题极富诗意。这种平易近人,和人们起居生活相互承托的画风,也就自然地成了造园依据。画卷上常表现的主题,也便被嫁接在园林中,对诗书、碑画、楹联、匾额都影响巨大。“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秋江螟迫”、“雪江卖鱼”、“云关雪栈”、“春江帆饱”等等画题,也就常被用来作为构园造景的“素材”,以体现园林意境情趣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这种对景造意转入自然写意、抒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寓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完美于一体的追求,是他们美学的特色。正如元代的王逢对李唐的画题跋所述:“烟云楼台掩映间,画图浑是浙江山。中原板荡谁回首,只有春随北雁还。”如:颐和园排云殿的“排云”二字出自晋朝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湖岸边上的“云辉玉宇”牌楼表示这里的宫殿是彩云与华丽建筑相辉映的世界。牌楼的南面匾额上写著“星拱瑶枢”,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众星拱卫的神仙之地”。在排云门前,除立有两只造型生动、铸造精美的铜狮之外,还有两侧各摆放了六块不同形态的太湖石,喻意为十二生肖。在长廊西端湖边有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借用了我国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说的一句话:“夫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乾隆建造一艘永不能覆的石船,象徵清王朝的江山永远不会被水覆灭。镜桥取意于唐代诗人李白“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句;练桥取意于南朝诗人谢眺“澄江静如练”的诗句;柳桥取意于杜甫“柳桥晴有絮”的诗句。玉带桥是六桥中的唯一高拱石桥,通体洁白、柔和、匀称,恰如一条玉带,最富盛名。乾隆在咏玉带桥时有“玉河高跨入明湖,春水初生春末都”等诗句。“谐趣园”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战国时代人物)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据载当时南宋迁都杭州,皇宫凤凰山一带“建园”、“营园”更是盛行,官吏、衙署建造的园林数以百计,西湖一带成了最大的公众“园林”。在这块人间“仙境”里造园风很盛行,皇家御园、寺观园林、私家园林甚至茶楼酒肆也附设园林,内庭亦置“花竹挟疏”的小庭院招徕顾客,西泠桥、孤山一带,“俱是贵官园圃,凉堂花木,艳色夺锦,白公竹阁,潇洒清爽,沿堤的先贤堂、三贤堂、湖山堂,园林茂盛,妆点湖山”,“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寻孤山”的盛况。时至今日当我们站立城隍山顶,紫阳道边,凤凰岭前,我们仍然可以依稀感悟、辨别出当年园林的残墙断壁所显示的气势风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描写西湖的千古名篇,一直以来脍炙人口。他们写园、造园,促进了江南园林的发展,加上西湖的人文景观,民间流传的许许多多传说,使它更为楚楚动人极富有情调。“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锋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西湖十景流传至今,这些和宋文人诗、画命题中所表现的题材意境是一脉相承的。营造园林的“文人的情趣”是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构造特点。这种特点的核心是“钟爱自然的情感,提练自然、浓缩自”,在表现手段上常为园中套园,堆山叠石,凿池造园,植木栽花,随类赋形,依形而筑,寄物以情,园内放鱼、养鸟,尽可能把自然中一切美景以写意绘画的方式引入人的生活空间,立意在先,匠心独具。超越时空的限制,表达出自我的情感,通过某一景的“立意”展开布局,以小观大,以大见小,从片断中展现出深邃的“意境”来,我以为这就是中国园林的特点。这种联系具有广泛性,是一种“放射”状的联系,园林的诗情画意是当时文人诗、画风骨的复现,“园林的意境”是与“山水画的意境”异曲同工,诗词、绘画以园林作为描绘对象的屡见不鲜,这些足以说明诗、书、画与园林的同步兴起,绝非偶然。景有尽而意无穷不同于法式园林的华丽规整,也不同于英式园林的温馨田园,中式园林讲求的就是一种含蓄,一种意境。“园林意境是园林景物所体现的一种深层次的境界。景是实的,而境是虚的,是变化的。境由景生,景是肉体,而境是灵魂。”在中式园林的营造中,主要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以营造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中式园林追求的是看似随意,实则每一处景致都是设计师精心之作,它避免中轴对称,处处体现自然,宛如一幅优美的国画,达到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的意境。景致人文和谐相融宁静以致远。在时光的积淀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在中式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古人所追求的生活意境往往是通过园林的景致来表现,而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官方版下载
- 2025官方版股权投资合同范本
- 2025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学习任务单
- 2025抵质押物的借款合同范本
- 公园养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
- 公司职工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高职卫生专业招生面试题库
- 2025关于汽车租赁的合同样本
- 市场调研与创意策划的关系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术刊物管理办法
- 造林后续管理办法
- 《房地产估价》课件
- 2025年学习强国挑战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 项目结算资料管理办法
- 数字化转型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路径
-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
- 多溶洞体系下岩溶区桩基承载性能研究
-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