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331-2011 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_第1页
JBT 5331-2011 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_第2页
JBT 5331-2011 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_第3页
JBT 5331-2011 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_第4页
JBT 5331-2011 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备案号: 32055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53312011代替   53311991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of 011布  2011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53312011 I 目     次  前言 .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代号及产品表示方法 . 1 术语和定义 . 1 代号 . 2 产品型号 . 2 产品表示方法 . 2 4  技术要求 . 2 材料 . 2 尺寸 . 3 电阻 . 4 伸长率 . 4 柔韧性和附着性 . 4 热冲击 . 4 耐电压 . 4 击穿电压 . 5 耐油水 . 5 5  试验方法和检验项目 . 5 试验方法 . 5 检验项目 . 6 6  检验规则 . 6 7  标志及包装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聚酰亚胺薄膜性能 . 7 表 1  导体标称直径及直流电阻 . 3 表 2  绝缘标称厚度及极限偏差 . 4 表 3  断裂伸长率 . 4 表 4  柔韧性试验用圆棒直径 . 4 表 5  附着性试验技术要求 . 5 表 6  耐电压 . 5 表 7  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 6 表 酰亚胺薄膜性能 . 7  53312011      言  本标准代替  5331 1991聚酰亚胺氟 46 复合薄膜绕包铜圆线 。  本标准与  5331 1991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定义、代号、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本版的第 3 章, 1991 年版的第 3 章) ;  增加了扭绞试验负荷的规定(本版的 1991 年版的 ;  删除了可按 80%的电压进行耐电压试验的规定( 1991 年版的 。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申茂电磁线厂、江苏迅达电磁线有限公司、沈阳市宏远电磁线有限公司、江苏豪威富集团有限公司、无锡环宇电磁线有限公司、浙江洪波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诸暨市宏磊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申港电磁线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惠民、王新营、张敬平、刘明福、周志云、杨绪清、顾新梅、戴涛、曹恒泰、徐进法、张震宇、俞安琼、杨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53311991  53312011 1 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潜油电机用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的术语和定义、代号、产品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项目、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 H 级及以下潜油电机及类似的充油型特殊电机用绕包线,也适用于潜油泵电缆绝缘线芯用绕包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8 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00601989,  3953 2009  电工圆铜线   2008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08511996,   2008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 2 部分:尺寸测量( 08511997,   2008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 3 部分:机械性能( 08511997,   2008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 5 部分:电性能( 08512004,   2008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 6 部分:热性能( 08511996,   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03172005,  3  术语和定义、代号及产品表示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级   温度指数和热冲温度来表示绕组线的热性能。  体   除绝缘后的裸金属线。  覆层   绕、绕包或编织在裸导体或绝缘导体上的材料。  裂   缘层上的裂口,在规定放大倍数下可看到导体。     品线绝缘厚度范围。   53312011 2 缘   体表面具有耐电压特定功能的涂层或包覆层。  体标称尺寸   合  2008 规定的导体尺寸。  组线   于绕组以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     覆或包覆绝缘的导体。  常视力   0/20 视力,若必要,用镜片校正。  绞次数   包线试样在扭绞试验时,标距线段两端面同向旋转周数差的绝对值。  代号  薄膜绕包线 M。  聚酰亚胺薄膜  绕包层数:  双层薄膜绕包 E。  三层薄膜绕包 S。  级: 1, 2, 3。  产品型号  聚酰亚胺薄膜绕包线型号按如下表示:  - 级代号  绕包层数代号  聚酰亚胺薄膜代号  薄膜绕包线代号  产品表示方法  产品用型号、规格、标准编号表示。  示例 :  导体标称直径为 缘厚度为 2 级,三层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圆线表示为:  B/T 53312011 4  技术要求 材料  铜导体  绕包用铜圆线应符合  3953 2009 中 铜圆线的要求,铜圆线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应有毛刺、擦伤、氧化层及油污。   53312011 3 聚酰亚胺薄膜  聚酰亚胺薄膜单面或双面涂有一种合适的粘结剂,如全氟乙丙烯,使薄膜绕包后能够通过烧结形成连续、粘结的绝缘层。  聚酰亚胺薄膜性能参见附录 A。  尺寸  导体尺寸  薄膜绕包线导体规格、尺寸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对于按供需双方协议生产的非表 1 中规定的标称直径的绕包线导体, 其偏差值应不超过标称直径的1%。  表 1  导体标称直径及直流电阻 直流电阻  /m 导体标称直径  限偏差  小值  最大值   02 55  37 47  20 50  29 13  60 04  89 00  08 83  18 62  97 23  85 84  12 90  99 76  51 89  32 58  85 96  78 78  04 93  22 00  71 40  45 06  37 93  46 96 绝缘和绝缘厚度  包方式和外观    绕包方式可在供需双方间协商确定。绕包线需经高温烧结使绕包层粘结成为整体,绝缘层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起泡、分层和薄膜翘起等缺陷。  缘厚度  绝缘标称厚度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薄膜接头处允许局部绝缘厚度增加   53312011 4 表 2  绝缘标称厚度及极限偏差 双层薄膜  三层薄膜  级  绝缘标称厚度  限偏差    绝缘标称厚度  限偏差            最大外径  最大外径应不超过表 1 中的导体最大外径和表 2 中的最大绝缘厚度之和,当最大外径符合要求时,允许绝缘标称厚度超过表 2 的规定值。  潜油泵电缆绝缘线芯用绕包线的最大外径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电阻  在 20时的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表 1 的规定值。  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表 3 的规定值。  表 3  断裂伸长率 导体标称直径  裂伸长率  % d d 5 30 柔韧性和附着性  圆棒卷绕试验   试样在表 4 规定直径的圆棒上卷绕后,绝缘层应无开裂或分层。  表 4  柔韧性试验用圆棒直径 导体标称直径  棒直径  mm d d d 5d 附着性试验  拉伸 10%后,绝缘层切割处单向失去附着力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 5 的规定值。  扭绞试验  按表 5 规定的扭绞次数作与绕包方向反向的扭绞后,绝缘层薄膜间分离部分的最大深度应不超过绕包线圆周长的 1/2。  热冲击  按表 4 规定卷绕的试样,在( 200 5)条件下处理后,绝缘层应无开裂或分层。  耐电压  绕包线应按表 6 规定的电压值经受交流耐电压试验。    53312011 5 表 5  附着性试验技术要求 导体标称直径  向失去附着力的距离  绞次数  d d d d  4d 4d 3d 3d 25 20 15 10 表 6  耐电压 型   号  耐电压  V 击穿电压  V  000 7 250 8 700 10 000 10 000 15 000 18 000 21 000 击穿电压  绕包线的击穿电压应不小于表 6 的规定值。  耐油水  绕包线经油水试验后,绝缘层表面不应开裂、起层,击穿电压应不低于表 6 规定值的 80%。  5  试验方法和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扭绞试验  取长约 500 试样 3 根,在中部用胶布标出 200 效长度,并在胶布上沿试样轴线方向作标记以测定扭转次数。在  2008 中 定的设备上将试样一端固定在可以转动的夹具上,另一端用  2008 中 定的负荷使试样拉直,与绕包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夹具扭转试样。扭转速度应不超过 120 r/ 耐电压试验  将绕包线按一定速度连续通过水槽,在水槽中保持时间为 1 水槽与线芯之间施加表 6 规定的电压,线芯一端通过放线轴接地。  在条件不具备时,允许将绕包线绕成直径不小于 600 线圈,松散开后浸在水槽中,两端伸出水面适当的长度,在线芯和水槽间施加规定电压 1  电压升到规定值后开始计算时间,试验设备应符合  2007 的规定。  击穿电压试验  取长度为 1.5 m 试样 3 根,浸入水槽中,两端伸出适当的长度,在线芯与水之间施加电压,电压自零连续均匀上升到击穿为止,实验设备应符合  2007 的规定,升压速度为 1 kV/s。  耐油水试验  取长度为 1.5 m 试样 3 根,置于盛有  轮机油的密封罐中,油中含有 3%自来水,将密封罐置于烘箱中,或用其他加热方法,使罐内温度达到( 180 5)、压力为( 20 2) 持 168 h,试验结束后,将密封罐冷却至室温,取出试样进行外观检查,并按 定的方法进行击穿电压试验,试验应在取出试样 1 h 内完成。   53312011 6 检验项目  检验按表 7 的规定进行。  表 7  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  试验类型  1  3 4  6 7 8 9 10 尺寸  导体尺寸  绝缘厚度  最大外径  电阻  伸长率  柔韧性与附着性  圆棒卷绕试验  附着性试验  扭绞试验  热冲击  耐电压  击穿电压  耐油水  外观  包装      7 章   2008  2008  2008 T 2008 T 2008 B /T 2008  常视力  正常视力     检验规则 品由制造厂的技术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品应按规定试验验收。  式试验( T) 、抽样试验( S)和例行试验( R)的定义见  2008。  批抽样数量由双方协议规定,如用户未提出要求时,由制造厂规定。  检项目的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时,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  7  标志及包装 包线应成盘或成圈交货,卷绕应紧密、均匀、整齐。  包线的交货长度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  盘或每圈绕包线应妥善包装。每个包装件上应有标签标明:  a)制造厂名和 /或商标;  b)产品型号、规格、线段长度和线段数量;  c)净重,单位为  d)制造日期;  e)标准编号。   53312011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聚酰亚胺薄膜性能  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见表  表 酰亚胺薄膜性能 项目名称  观  透明或半透明的金黄色薄膜,表面平滑无针孔、气泡和导电杂质,边缘整齐无破损  厚度                      长度                   m 40 40 抗张强度                90 80 断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