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释“难”品“闲”,以读促悟-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翔安区实验学校 苏洋【教学目标】:1.会写 “丸、崖、岷”3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逶迤、磅礴、只等闲等。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3.充分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2长征的资料收集与交流 (相关视频、歌曲等文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1图片导入。(出示毛泽东图片)生简要介绍。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七律长征。(读题)2了解长征。(出示路线图和资料袋)3了解“七律”。二、讲读结合,初读感知1.初读:a指名读,正音; b划分停顿,读出节奏;过渡:诗除了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还要注意读出韵味读出情感。但是这需要我们对诗文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诗歌,走近长征。三、品读感悟,融入诗境1默读静思。默读诗歌,思考下哪一联诗句概括了全诗的主要意思?用横线画下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着重讲解:“等闲”)2.设疑启思。现实中二万五千里长征真的如毛主席所写的那般简单平常码?“远征难”难在何处?请同学们细细读诗,诗句中写了哪些千山万水让你体会到了远征之难?用横线画下来。四、品词析句,体悟诗情。1.(1)图片结合板画理解“逶迤”、 “磅礴”、“腾细浪”“走泥丸”(2)指导朗读。(3)回扣主旨。五岭乌蒙,一长一高,可红军却把它当作平平常常的事!所以毛主席在诗的开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读(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 过渡:是呀,山,无论多么长,无论多么高,都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诗句中写到哪些水呢?(1)资料交流分享:诗的5、6句描写的是长征途中非常有名的两次战争。A巧渡金沙江(分享资料、指导朗读)B飞夺泸定桥(分享资料、指导朗读)(2)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出一喜一悲的味道来!(3)回扣主旨。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也看作平平常常的事情,所以毛主席在诗的开始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读(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过渡:毛主席在诗最后写到了“岷山”(出示图片,补充资料)读到这,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为何更喜?)分析,指导朗读五、升华主题,情感引读。同学们,纵有千难万难,纵有万水千山,纵有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毛主席回望万里征途,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化为了文中的那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引读:所以,这“只等闲”里体现了哪些精神啊?(学生汇报)对,这些就是革命大无畏的精神,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哪!(板书)【作业布置:】课后继续去思考,搜集毛泽东的诗词并进行积累诵读。【板书设计】 25 七律长征远征难 - 只等闲英勇无畏 积极乐观【教学点评】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年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遥远,长征,毛泽东对学生们来说都是很陌生的,因此,和苏洋小徒弟一起备课的时候,我一再强调,背景的树立和了解,对学生来说是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关键所在。苏洋老师的这节课下面我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环节谈谈我的体会。一、先声夺人,帮助学生“酝酿”情感。苏老师课前和学生的谈话,看似随意,其实是为下面的理解文章所服务的,学生交流了一个个故事,其实就是为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意、领悟诗所要表达的情意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接着,苏老师借用多媒体的力量,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碰撞。为学生很好的创设了一个学习长征的情境。苏老师此举旨在“酝酿”情感。“酝酿”情感是我们打造有效课堂至关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声夺人,构建起情感的基石。二、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用心和文本对话。在教学时,苏老师先抓住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首联作文章,让学生总的感知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在教学时,为使学生走近文本 , 对诗歌描绘的情境与所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感悟 , 苏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 课前让孩子搜集了长征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的补充,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了坡度,特别是创设了各种情境让学生来感悟其中的情感,更是让我佩服不已。理解第三联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所蕴含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在理解“暖”字时,苏老师通过先让学生听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红军不费一枪一炮,不伤一兵一卒巧渡金沙江后的那种喜悦和自豪。在理解“寒”字时,李老师先通过让学生观看飞夺泸定桥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这个“寒”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理解“寒”字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然后用对“寒”的理解渐趋深入,最后在学生充分感悟、大胆表达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品读,此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抢渡大渡河时的惊险悲壮、惊心动魄,对“寒”字的理解水到渠成。文本通过如此解读,“暖”“寒”这两个字变得丰满而厚重,教学的难点也成功突破。三、反复吟诵,引领学生表达情感 我们说,在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今天的课堂上,苏老师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读。这节课中,“读”贯穿始终, “读”落到了实处。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可以这样说,苏老师引导学生读出了精彩。我认为以下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1.读得有目的。从一上课通过预习学生读的正确、有节奏、读出自己的浅理解,接着理解诗意后地读,最后补充课外资料后情感升华后的有感情的读,我作了一下统计,在这节课上,苏老师让学生读了很多遍。而每一次读,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要求,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读得有技巧。苏老师的范读文章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老师的读和自己的读进行了对比,很快就明白了自己读得不好的的地方,及时地进行了改正。在第二阶段的读中,苏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抓住了关键词语展开想象,丰富了词语的内涵,这样学生朗读起来就感情真挚,就能真正走进文本。 3.读得有内涵。“腹在诗书气自华”,看苏老师的课堂,与学生的交流那么和谐,对学生话语中传递的信息,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对认识不够到位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对认识有偏差处,及时拨,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提高对话的质量我想这就是教学的机智,就是有底气!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苏老师在整堂课上非常富有激情,在引领学生领悟情感是非常成功的。可在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的时候有所欠缺。这一块没达到预设的效果。因为高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写了什么,还要让他们明白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今天苏老师着重解决好了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要写,而对怎样写的让学生感悟得不深,除了一开始的押韵和对仗的写法外,对诗中比喻夸张的手法只是很简单的提了一下,没有把问题引向深入,而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带领学生细细的品味的。【指导教师:许丽碧】【教学反思】 教中思,教中改-七律 长征教学反思翔安区实验学校 苏洋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毛泽东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谈谈我的几点反思:一、资料引入,走进长征。长征,对于孩子们甚至是老师来说,都是一个相对遥远陌生的词汇。要学习这首诗,首先要了解一些长征的资料。所以教学伊始,我便让学生分享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及时补充介绍,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以及资料袋的内容,让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二、以读代讲,感知长征。读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本堂课,我也运用了“读”的艺术,自由读,指读,范读、配乐范读,齐读等。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三、文本对话,深入长征。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习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为了更好地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暖”和“寒”在句中的意思,就及时地补充了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端白酒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及印刷一体化合同
- 2025年节能型办公设施定制安装与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年信息技术员招聘考试高频考点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自然资源保护局公务员面试模拟题集与答案解析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财务岗位面试指南及题库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案例分析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版旅游服务合作协议增加补充条款
- 2025版抵押房屋买卖协议书特别针对房屋结构安全检测
- 二零二五年度白灰行业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行业交流会承办服务协议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手册
- DB31-T 1502-2024 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 合肥新华书店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新解读《JTG 5120-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2.3.4运动图像与追及问题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 项目化学习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卷(十套)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某某信访案件化解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