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3 沉浮条件的应用 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3 沉浮条件的应用 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3 沉浮条件的应用 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3 沉浮条件的应用 同步练习C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3 沉浮条件的应用 同步练习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3 沉浮条件的应用 同步练习C卷一、 基础篇 (共10题;共13分)1. (1分)把重为8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足够多的水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 A . 物块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B . 物块所受的浮力为8NC . 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000PaD . 物块密度为0.6103kg/m2. (1分)如图所示,小球在装满淡盐水的溢水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球可以悬浮在液体内任何位置,因此小球在液体内部所受的压强处处相等B . 往杯中加入清水,小球因浮力变小而下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C . 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D . 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最后漂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3. (1分)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B . 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竖直向上浮力C . 只要下沉的物体就不会受到浮力D . 浮力的方向不一定都是竖直向上的4. (1分)如图所示,将苹果放在水中,静止后会漂浮在水面上若将苹果露出水面的部分切掉,余下部分重新放入水中,则余下苹果将( )A . 下沉B . 悬浮C . 漂浮D . 无法确定5. (1分)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上浮,F浮=6 NB . 物体悬浮,F浮=4 NC . 物体漂浮,F浮=4 ND . 物体沉在水底,F浮=3N6. (1分)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将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VB=2VA)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两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B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B物体受到的浮力C .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D . 两物体放入前,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7. (2分)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A,塑料块B和塑料块C( B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 (1)他按图甲、图乙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如图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浮力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_. (3)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1)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 选择的塑料块是_(B/C).增加的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上面中塑料块的重力G.当满足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的条件时,物体上浮.8. (3分)一小段木头的质量为2kg,放入水中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求: (1)木头受到的浮力;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g取10N/kg) 9. (1分)游泳运动员的质量为75kg,仰泳时受到的水平平均动力为30N,在60s内前进了100m(1)求在60s内水平动力对运动员做功的功率 (2)如图所示,该运动员能以仰泳姿势静躺在水中,露出水面的头部体积可以忽略不计,请估算运动员的体积(水=1.0103kg/m3 , g=10N/kg) 10. (1分)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B . 两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相等C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D .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二、 能力提高篇 (共10题;共12分)11. (1分)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 ,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甲、乙 则( ) A . F甲F乙B . F甲F乙C . 甲乙D . 甲乙12. (1分)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盛有液体的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中,鸡蛋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 则 ( ) A . F1F2 , p1p2B . F1F2 , p1p2C . F1F2 ,p1p2D . F1F2 , p1p213. (1分)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纪念日上举行了海军阅兵仪式。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如图是最新入列的“101南昌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舰艇雷达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B . 舰艇甲板上有凹凸不平的纹路是为了减小摩擦C . 舰艇对水的压力与水对舰艇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D . 舰艇上加装质量为50吨的装备,排水体积增加50m314. (1分)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 A . 气球受到重力B . 帽子质量大于气球质量C . 帽子密度大于气球密度D . 空气对物体有浮力作用15. (1分)如图所示,一水塘的底部是软泥巴,软泥巴上面是透明的水。将四个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物块A、B、C、D放入水塘中,稳定后,发现物块A浮在水面上,物块B浸没在水中,物块C、D则不同程度地陷入软泥中,根据图示情景可判断( )A . 物块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BFCFDC . 物块B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B的质量最大D . 物块C和物块D受到的浮力都为零16. (1分)(双选)如图甲、乙所示,盛有等质量水的两个相同圆柱型容器,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两个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球体A、B,分别将其放入其中,待球体静止后,A、B两个球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容器中水的深度等于乙图容器中水的深度B . 两个球体A,B排开水的体积相同C . 甲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D . 甲图容器里面底部受到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里面底部受到的压强17. (1分)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其中甲、乙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 . 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 . 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D . 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18. (1分)如右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容器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容器中水深10cm。将一个重6N、体积200cm3、高为10cm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未溢出)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的压强; (3)把刚好浸没在水中的物体A竖直往上缓慢提升4cm后,使物体 保持静止,则此时浮力为多少?19. (1分)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乙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水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 20. (3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浸没在某液体中,液体密度为液。 (1)请在图中画出实心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若该球能够悬浮在液体中,设小球的密度为,试推证液。 第 13 页 共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