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代的脉搏.doc_第1页
第七课时代的脉搏.doc_第2页
第七课时代的脉搏.doc_第3页
第七课时代的脉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美术鉴赏 (上篇) 第二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高邮市第二中学 高一美术备课组 第十一课 变幻的自然万象 -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目标:了解中外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了解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以及对园林的表现,了解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教学重点难点:1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间的比较 2 东西方园林营造理念的差别 3 西方艺术中对光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基本了解艺术鉴赏的方法,准备铅笔、课本。 教师课前准备:收集该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法设计:教材将这一课分成了五块内容:1自然的再现 2人格化的自然3-西方的自然观4理想的自然5影响自然的光与影 ,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来完成对这些方面知识的传授,即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的比较,中西方对光的理解和表现。把人格化的自然和中西方对光的理解都放到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当中去讲。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表现大自然的森林狂想曲,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什么?(闭上双眼,感受夏日雨林) 2、视频:表现大自然的舞蹈荷塘语丝,提问:这一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 荷塘景色) 3、 朗读王维的鸟呜涧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提问:这首诗表现的是什么?(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提问:我们之前听到的是由音乐来表现的大自然,之后看到的是由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大自然,读到的是由文学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那我们想想,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大自然呢?导出主题“变幻的自然万象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二、展开新课:一)、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图片:中国的山水画九峰雪霁图、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提问:在看过这些中国画和西方的风景画之后,你们觉得们有没有区别,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1)起源与发展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山水画一开始的出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门派,而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这一点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当申可以看出来。在起源上,中西方的风景画是大致相同的,西方风景画最早同样也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是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19世-纪后期,由于印象主义画家的努力,风景画获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谐调,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完成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到完善。我们从拉斐尔阿尔巴圣母和乔尔乔涅乡间音乐会当中可以看出来。2)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思维差异的比较): 图片:风雨暮归图和克劳德洛兰风景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幅表现大自然的画,哪一幅更像真实的大自然?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呢?小结:风景 1、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儒道思想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使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有着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中国画没必要讲究画面所描绘的是哪儿,中国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所以,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他艺术成就的高低。因此“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成了中国画的一大特征。中国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心有万象,天马行空的创作方法和心态,并视此为作画的最高境界。笔墨里渗透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他们的笔墨情趣并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缚。寻找的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独特意境。2、人格化的自然:刚讲过山水画渗透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所以山水画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山石草木,他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触。图片:静听松风图、禽兔图简介:静画中人专注地倾听一位君子的声音,不知不觉之中,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君子。这是通过松树的品格寄托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禽描绘了秋风萧瑟中的两只山喜鹊和一只野兔子的遭遇。兔子也许是正直君子的比喻,喳喳叫的山喜鹊或许是嫉妒君子的小人。人格化的定义:达种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审美客体,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就是“人格化的自然”。 3、练习题 乱山藏古寺 答案:D A在半山腰画一座寺庙 B在深幽的山林里画一座古香古色的寺庙 C在山腰画只露出半边红墙的古寺庙 D画一个和尚在山脚挑水这个熟悉的故事说明:中国风景画的特征是“隐”,最美的东西不是彰显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图片:法国 杜比尼风景说明:西方艺术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西方的画家就不会有中国画家的精神境界,而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地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如诗人但丁所言:“你的艺术,距上帝只差一个等级”,上帝在他们眼里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如此追溯一番就不难理解西方艺术的写实性。 图片:莫奈 雾中的国会大厦 提问:从上面的风景画当中让学生来判断表现的是早、中、晚哪一时段?小结:中西方画家对光线的不同认识。 西方油画一明暗、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重视形体光影描绘,注重表现立体空间的真实效果。 中国画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扬弃对象的光影明暗,注重形象的神韵。 展示图片:后赤壁图、卢昂大教堂 小结:中国画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意境美。它从不把真实地表现自然作为自己的目的,她所表现的始终是一种源于现实又包孕画家的主观思想的人格化自然。而西方绘画是自然的真实再现和模拟。西方绘画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我不敢说哪一种好或者坏。中国画描绘的是心灵的故乡,而西方绘画描绘的是生命的家园。 3)、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造型手段 线 面材料 毛笔墨 油画笔、油画颜料造型特点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真实再现表现方法 皴法 覆盖法 二)、东西方园林的比较:自然之景,有时候并不是人们心中理想之景,人们也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来制造人工之景。于是,园林这个人造的自然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中国的园林艺术:图片:颐和园拙政园仿的是山水,但是,中国的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造园艺术从一开始就视自然为师,为友,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花,明晦的变化,空间的开合,无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描摹对象。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画境就是艺术美。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西方古典园林:图片:威文荷公园西方园林体现的是“天人相用”的观念和理性的追求。以法国的规整武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三、小结: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都是来源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山水画追求的是意境,而西方的风景画只是对自然的再现。在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