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档案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档案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档案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档案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档案工作调研报告 大力弘扬以 “创业创新创优 ”为核心的新湖北精神,推进 “两个率先 ”,构建和谐社会,是省委从新世纪、新阶段全省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各行各业加快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档案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形势和档案部门的现状,弘扬 “三创 ”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着眼,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重大使命,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基础,以树立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动力,通过铸造档案部门的 “精 ”、“气 ”、 “神 ”来促进档案事业的跨越发展。从 案工作的情况看,当前应着力在 “三个进一步增强 ”上下功夫。 一、襄城县档案工作现状 (一 )档案局馆工作 襄城县的档案工作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是档案馆工作是河南省乃至全国县级档案馆的一面旗帜。襄城县档案馆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一个县级综合档案馆。截止目前,襄城县的档案馆工作仍然走在全省的前列, 2005 年成为全省第一家晋升的河南省新标一级档案馆,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于 2005 年题词勉励: “全国第一个县档案馆要在全国争第一 ”。 2009 年县档案馆晋升为 国家二级档案馆。县档案局与县档案馆是两个牌子,一配套人马,合署办公体制,局设办公室和业务指导股、保管利用股三个股室。局馆现有工作人员 17 人,其中取得高职称 1 人、中级职称的 4 人、初级职称 3 人 ;文化程度:研究生 1 人、大学本科 3 人、大专 6 人、中专及高中生 7 人 ;政治面貌:党员 16 人 ;年龄结构: 50 岁以上 1 人、3550 岁 14 人、 35 岁以下 2 人。县档案馆截止 2010 年底,馆藏档案 184 个全宗, 77170 卷。其中文书档案 33149 卷,专业档案 29662卷,科技档案 1034 卷,声像档案 1475 幅。馆藏四大门类档案齐全,其 中馆藏专业档案 24 种,馆藏资料 35717 册,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1192 件,馆藏档案资料总储量达 11 万余卷 (册 ),上架排列长度 560米。档案馆的现代化管理设备有:电脑 12 台,空调 8 台,档案密集柜架 34 列 136 组,铁皮柜 174 套,除湿机 2 台,调卷车 2 台,数码摄像机 1 部,数码照相机 1 部,彩电 1 台, ,电子防盗报警器 1 套,吸尘器 1 台,干湿温度计 1 台 ,档案管理实现了规范化、现代化、自动化。 (二 )机关档案工作和农村档案工作 1、机关档案工作。随着机关档案上等级工作的开展,全县的基层档案工作走上了法制化、正 规化的发展轨道。 1988 年 10 月成立了“襄城县机关档案工作评审委员会 ”,负责对全县各机关档案室上等级工作的定级、升级、考核、评定工作。机关档案室的管理有了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全县一级机构机关档案室共有 95 个,其中综合档案室85 个,截止 2010 年底,升级单位已达 68 个,其中省颁一级先进档案室 42 个、二级 26 个,省级先进企业档案室 3 个。 2、农村档案工作:襄城县是个农业大县,农村档案是全县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 16 个乡镇已全部升级,实现了乡镇档案室升级一片红的夙愿。全县 435 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了村级建档。村级档案工作搞的轰轰烈烈,扎扎实实,成为全省农村档案工作的先进典范。平顶山市、许昌市曾先后在襄城县麦岭镇召开了现场会,推广襄城经验。全县农村档案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不仅为乡镇积累了大量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全县农村的现实工作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襄城县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档案建设出现滑坡 襄城县的农村档案工作虽然起步早,走的快,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乡镇机关档案室上等级后,档案工作出现滑坡。有的乡镇机关档案室上了等级后,对档案工作 放松管理,进入档案室后,很多灰尘 ;有的档案材料无人整理,随便堆放 ;还有个别的挤占档案库房,把库房当做办公室。这严重影响着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村级档案同样也存在着这种现象,由于农村档案大部分由秘书兼管,没有专职人员,所以,农忙时无人管理,农闲时无人指导,基本上没有正规的模式,有的把会计帐目,文件材料,各种报表,堆放在档案柜内,有的干脆把所有的档案材料、帐表、报纸、图书一起放在桌子上,以图用着方便,完全不考虑档案的安全与完整。这种现象很难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引起我们档案部门的警惕和 重视。 (二 )企业档案管理滞后 近年来,随着襄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成了我们档案部门工作的盲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年来的新建企业,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办公设备的引进上,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在现代化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有的企业甚至把县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视为“乱检查 ”不予配合。因此,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成了档案管理部门的难点 和薄弱环节,我们档案工作者应当引起重视,在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去强力推行,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而应该根据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去合理地引导,耐心地宣传,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资料的宝贵性,从而形成自觉重视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环境。 (三 )档案资金短缺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现代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在我们调查的一些单位中,很多部门领导的档案 意识较为淡薄,认为档案部门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投资档案是有投入无产出的赔本买卖,所以不愿过多地投资档案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发展。例如:有的单位领导办公室,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而档案室却非常简陋,档案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没有专职固定人员管理,造成档案工作被动、落后的局面。县档案馆去年晋升一级馆后,管理设备有了较大改观,但尚有十多万元的资金缺口无法到位。县档案馆档案楼建成近三十年,目前,库存档案已趋饱和,已不能满足进馆档案日渐增多的需求。再加上库房周围紧靠居民楼,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档 案的安全保管,档案库房墙体已经老化,裂缝。这与全国第一馆的名称是极不相称的,县档案局 (馆 )已多次报告,请求县里投资兴建新一代档案馆,但因资金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可以说,资金问题仍然是目前困扰档案工作现代化进程中的拦路虎,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档案工作者,尤其是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展开工作,促进经济建设不断前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工作方式。面 对新形势,我们档案部门要解放思想,紧跟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发展,及时准确地确定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重点和切入点,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全面履行档案工作两种职能的新思想、对策和方法,把服务职能转到为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管理职能转到社会终结服务、强化竞争意识,打破以往“看摊守摊 ”的传统观念,紧紧围绕档案的调档服务、上门服务、信息服务、编研服务、展示服务、指导服务等工作,投入主要力量和资源,将服务向社会基层延伸,向经济建设的各个专业领域延伸,把为改革开放稳定大局服务的共性原则要求融入到具体的档案行 业理念中去。树立强化服务意识,有针对性选择服务对象,在市场经济中寻求服务机遇,把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把被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只要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与档案工作者有关,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可能提供档案资料、档案技术、档案人才等多方面的服务,让档案信息资源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只有这样,档案工作才能与社会主义各个行业同步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步前进。 (二 )强力开发农村档案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 襄城县是个农业大县,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档案工 作者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档案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要搞好新形势下新农村的档案工作,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引起领导重视,强化和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一大批农村自办企业、私营企业、高新技术园区应运而生。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农村两委的领导有相当一部分对档案工作很生疏,毕竟,农村固有的传统封闭意识与档案宣传工作存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我们要认清形势,找准工作切入点,把档案工作做到田间地头, 做到农村第一线,不仅要在宣传上下功夫,更要在指导上下功夫,引导他们认识档案,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建立起具有农村特色的档案工作体系,让档案工作为新农村的建设发挥出独特的作用,确立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地位。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所以我们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要发扬襄城档案前辈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敢于打硬仗的精神,重竖襄城县新农村档案工作的旗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三 )创建有襄城特色的档案文化事业,为新时期建设河南文化大省贡献力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文化生活需要正逐步增加。档案机构是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档案资源是党和国家的文化历史财富。我们档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