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八纲辨证一、阴证的临床表现 1、概念 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 2、临床表现 望诊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 闻诊 语声低怯 问诊 身重蜷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 舌脉 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二、阴虚证、阳虚证的临床表现三、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1、问诊 冷汗淋漓,汗质稀淡,肌肤不温,手足厥冷 2、望诊 神情淡漠,呼吸气弱,面色苍白 3、舌脉 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4、辨证依据 有长期阳虚病史,或有导致阳气暴亡的因素,以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四、亡阳证的证候分析 1、原因 (1)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的进一步发展 (2)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 (3)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 (4)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 2、证候分析 由于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失却温煦、固摄、推动之能,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气息微弱、脉微等垂危病状。 3、临床所见的亡阳证,一般是指心肾阳气虚脱。由于阴阳互根之理,故阳气衰微欲脱,可使阴液亦消亡。五、表里证六、表里同病的临床表现 1、表里俱寒 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痛、恶寒、肢冷、腹痛、吐泻、脉迟、舌淡苔白等 2、表里俱热 主要表现为发热、喘而汗出、咽干引饮、烦躁谵语、便秘尿涩、舌质红、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数等 3、表寒里热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喘痰黄、舌红苔薄等 4、表热里寒 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 5、表里俱实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恶寒身痛、头痛、咽喉不适、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二便不畅、脉滑实有力 6、表里俱虚 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鼻塞喷嚏、眩晕心悸、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脉虚浮 7、表虚里实 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 8、表实里虚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纳少或吐、自利等七、表里出入的临床表现 1、由表入里 表证转化为里证,一般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阶段,由于机体未能抗邪向外,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原因。邪气不从外解,以致向里传变,使病情加重。 六淫等邪袭表,若不从外解,则常常内传入里,表现为表证的症状消失而出现里证的证候。如先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的证候;当恶寒消失,出现但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洪数等症时,表示表邪已入里化热而形成里热证。 2、由里出表某些里证在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时,机体抵抗力增强,驱邪外出,从而表现出病邪向外透达的症状或体征。如麻疹患儿热毒内闭,则疹不出而见发热、喘咳、烦躁,若麻毒外透,则疹出而烦热喘咳消除;外感温热病中,见发热烦渴等症,随汗出而热退身凉,烦躁等症减轻,便是邪气从外透达的表现。八、寒证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1)问诊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2)望诊 面色白 (3)舌脉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2、分类九、热证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1)问诊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2)望诊 面赤,烦躁不宁 (3)舌脉 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 2、分类十、热证的证候分析 1、病因 (1)外感火热阳邪 (2)过服辛辣温热之品 (3)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所致 2、分类 (1)病势急骤,形体壮实者,多为实热证 (2)因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者,多为虚热证 (3)风热之邪袭于表,多为表热证 (4)热邪盛于脏腑,或因阴虚阳亢所致者,多为里热证 3、证候分析 (1)由于阳热偏盛,津液被耗,或因阴液亏虚而阳气偏亢,故见发热、恶热、面赤、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数等一派热象证候 (2)热伤阴津,故见口渴欲饮、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燥少津等症。十一、寒热转化的临床表现 1、寒证化热 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 如寒湿痹病,初为关节冷痛、重着、麻木,病程日久,或过服温燥药物,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哮病因寒引发,痰白稀薄,久之见舌红苔黄,痰黄而稠;痰湿凝聚的阴疽冷疮,其形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以后转为红肿热痛而成脓等,均属寒证转化为热证。 2、热证转寒 指原为热证,后出现寒证,而热证随之消失。 如疫毒痢初期,高热烦渴,舌红脉数,泻利不止,若急骤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或病程日久,而表现出畏冷肢凉,面白舌淡,皆是由热证转化为寒证。十二、寒热转化的病理机制 寒热转化反映邪正盛衰的情况,寒证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强盛,寒邪郁而化热;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十三、寒热错杂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1、上热下寒 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 2、上寒下热 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 3、表寒里热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喘痰黄、舌红苔薄等。 4、表热里寒 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十四、真寒假热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 1、概念 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证候。实际是阳虚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亦称阴盛格阳证、戴阳证。 2、临床表现 (1)假热 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咽痛,口渴,便秘 (2)真寒 下肢厥冷,疲乏无力,咽痛而不红肿,口渴但不欲饮,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神志躁扰不宁。 (3)舌脉 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舌淡,苔白。 3、病理机制 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越于上、格越于外,故可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口渴咽痛,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证的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故触之胸腹必然无灼热,且下肢厥冷,口渴而不欲饮,咽部不红肿,面色亦不会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便质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自等里虚寒的证候,故可知其所现“热”症为假象。十五、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 1、概念 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证候,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故可称作热极肢厥证,亦称阳盛格阴证。 2、临床表现 (1)假寒 四肢凉甚至厥冷,面色紫暗,脉沉迟 (2)真热 神识昏沉,身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 (3)舌脉 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 十六 、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vi. 做手势 1、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如实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为诊断的依据。 2、胸腹的冷热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胸腹灼热者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灼热者为寒证。 3、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恍白而仅在颧颊上浅红娇嫩,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卷卧,欲得衣被。flow vi. 流动;流出十七、虚实证的临床表现Houston n. 休斯顿(美国城市)十八、虚实夹杂的临床表现 1、实证夹虚 特点是以实邪为主,正虚为次 2、虚证夹实 特点是以正虚为主,实邪为次 3、虚实并重 特点是正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病情比较沉重。多见于两种情况:(1)原为严重的实证,迁延时日,正气大伤,而实邪未减者;(2)原来正气甚弱,有感受较重邪气的病人 boyhood n. 少年时代十九、真虚假实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 1、概念 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现象的证候。sparrow n. 麻雀 2、临床表现 relief n. (痛苦或忧虑的)减轻或解除; (1)假实 腹部胀满,呼吸喘促,或二便闭涩,脉数等表现。 (2)真虚 腹虽胀满而有时缓解,或触之腹内无肿块而喜按;虽喘促但气短息弱;虽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虽小便不利但无舌红口渴等症。n. 天平;平衡 (3)兼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脉虚弱,舌淡胖嫩等虚证的表现。 3、病理机制(1)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气机不畅,故可出现腹部胀满、呼吸喘促、二便闭塞等类似实证的假象.gymnastics n.(pl) 体操;体能训练(2)但其本质属虚,故腹部胀满而有时缓解,或内无肿块而喜按,可知并非实邪内积,而是脾虚不运所致;喘促而气短息弱,可知并非邪气壅滞、肺失宣降,而是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之故;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系阳气失其温运之能而腑气不行的表现;阳气亏虚而不能气化水液,或肾关开合不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通信java面试题及答案
- 消化内科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大专阿语考试题及答案
- 校车安全操作培训内容
- 浙江初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拓展训练组织规定
- 2026届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保安理论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保安理论培训知识课件
- 县级医院运营管理制度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钢结构钢爬梯包工包料合同范本
- 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1排列组合与概率必刷小题100题教师版
- 家庭房屋财产协议书
- 股东决策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家畜饲养员及繁殖学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NB/T 11525-2024气动、电动调度单轨吊车技术条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观光车N1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6.去外婆家》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