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8周周周清试题_第1页
高一历史第8周周周清试题_第2页
高一历史第8周周周清试题_第3页
高一历史第8周周周清试题_第4页
高一历史第8周周周清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宁阳四中 2010 2011 学年度下学期第 8 周周周清 历史试题 2011 4 17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请将第 卷选择题的答 案写在第 卷相应表格内 考试结束后 只交第 卷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6060 分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是以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基础的 回答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是以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基础的 回答 1 111 11 题题 1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 南稻北粟 的作物种植格局 这主要取决于 A 当地的自然条件 B 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C 政府的农业政策 D 外来作物传入的影响 2 农夫早出暮入 耕稼树艺 妇人夙兴夜寐 纺绩积红 摘自 墨子 引文 的正确信息有 农夫 耕的是井田 妇人 纺的是棉布 体现了简单的性别分 工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A B C D 3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个体小农业和私营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的目的 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 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 4 公元前 594 年 鲁国 初税亩 规定 无论公田 私田 都按田亩实有数目收税 这一改革 A 促使公田大量被抛荒 B 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C 延缓了井田制的瓦解 D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5 耕豪民之田 见税什五 体现的土地经营方式是 A 依附关系 B 雇佣关系 C 个体农耕 D 租佃关系 6 曾经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 乔家大院 向我们展示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明清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农产品大量涌入市场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商业市镇兴起 城镇经济繁荣 2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白银使用广泛 A B C D 7 国语 晋语 中说 公食贡 大夫食邑 士食田 庶人食力 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商周时期 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 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8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逐渐使用和推广 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A 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B 春秋时期人们开始用煤来冶铁 C 春秋时期人们开始用焦炭冶铁 D 春秋时期家庭手工业非常发达 9 明代有谚语称 买不尽的松江布 收不尽的魏塘纱 说明了 A 明代的丝织业发达 以松江为盛 B 明代的松江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C 棉布已经取代丝绸而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D 丝织技术日益落后丝织业日益萎缩 10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占据主导地位 是在 A 西周时期 B 唐宋以来 C 明代中叶 D 清朝前期 11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下列最能说 明这一结论的现象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B 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苏州丝织业出现许多 小户 听大户呼织 并且 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我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回答 12 14 题 12 与战国时期的城市相比 明朝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 都是当时政治中心B 生产性和商业性突出 C 都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D 都与海外保持直接贸易关系 13 右图所示 晋商 一书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 隋唐时期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B 宋元时期 商业发展进入高峰期 C 明清时期 重农抑商 政策已废除 D 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4 宋代有 榜下捉婿 的风习 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 富商大贾竞相挑选新 科进士做女婿 这说明 3 A 政府固守 重农抑商 政策 B 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C 政府奉行 农工商皆本 思想 D 商业已经由 末 变 本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明清时期早已萌芽 但在近代发展曲折 回答回答 15 2015 20 题题 15 明清时期在一些地区产生了 资本主义萌芽 其特点有 以工场手工业方式经营 工场主拥有资金 开设机房 雇工依附于工场主 为市场需要而生产 A B C D 16 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下列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有 衣食租税 重本抑末 闭关海禁 颁令 矿禁 A B C D 17 康熙年间 朝廷接受江南机户的请求 废除了 织机不得逾百张 的限制 这 一决定 A 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 B 扩大了丝织品的出口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彻底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18 下列最能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潮流的企业是 A 开平煤矿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继昌隆缫丝厂 19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 1840 1956 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 即自然经济 民族资本 外国资本 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 其中表明民族资本发展轨迹的一条是 20 1931 年 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 趁中国棉纺工业出现危机 通过投资 贷 款 管理等方式 先后侵占了 33 家总计达 100 余万枚纱锭的民族资本纱厂 此材料说 明该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奄奄一息的重要原因在于 A 帝国主义的侵略B 封建主义的压榨 C 官僚资本主义的侵蚀D 社会动荡 政局不稳 鸦片战争后 欧风美雨冲击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回答鸦片战争后 欧风美雨冲击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回答 21 2321 23 题题 21 下列属于 近代企业 的有 明末苏州丝织工场 19 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 纺织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 B C D 22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 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 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 10 万匹 这说明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市场竞争激烈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迅速 4 C 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3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资本输出加剧 扩大了资金来源 C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D 外商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4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 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 上有我们的牛群 秘鲁送来它的白银 南非和澳大亚的黄金流向伦敦 印度人和中国人 为我们种茶 而且我们的咖啡 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这段话表明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地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5 1851 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英国展出的最新工业 成果中可能包括 A 铁路设备 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 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 铁路设备 D 电话机 水利纺纱机 26 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 就应当任其自由 广其竞争 竞争愈自由 愈普遍 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这种现象出现在 A 工业时代早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C 大企业时代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7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与下列哪位科学家的贡献密不可分 A B C D Newton Darwin Watt Edison 28 鸦片战争后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闽产之土布土棉 不能出口 这种状况直 接表明 A 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 B 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 布 C 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D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9 鸦片战争后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这种解体主要指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所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且日益商品化 洋务企业兴办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产和曲折发展 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回 答 22 27 题 30 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依据主要是 A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 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 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5 第第 卷卷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 分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其中第 31 题 12 分 第 32 题 13 分 第 33 题 15 分 共 40 分 31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城市风貌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变迁 12 分 材料一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司马迁 史记 货殖列传 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分 材料二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材料三 有人说 欣赏 清明上河图 恍 然如入汴京 东京 置身流水游龙间 但 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北宋 东京梦华录 载 市井经纪之 家 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 通晓不绝 2 说明图一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4 分 图图 3 3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 局部 局部 6 3 结合材料三 从图二 三提取历史信息 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一所示城市相比 在 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4 分 32 工业文明的崛起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也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 产生了强烈冲击 13 分 材料一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 末业所存 易荒本务 乃自各国通商 之初 番舶云集 商民偶沾其利 遂至争相慕效 漫山遍野 愈种愈多 苍崖铲为赤壤 清溪 泛为黄流 矧近年以来 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 行销日滞 而乡僻愚民 犹剔壤 挖岩 种植不已 现在种茶之区 市疲山败 民心颇知改悔 卞宝第 卞制军 政书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变化趋势 2 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 大量农村 人口涌向通商口岸 电视剧 霍元 甲 就表现了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 家霍元甲 1861 1910 在上海租 界开设武馆 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2 根据所学知识 仿照例子 将右表 补充完整 各两项 4 分 材料三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礼情况近代新式婚礼情况 1 父母之命 煤妁之言 2 问名 互问庚帖卜之 3 会亲 即订婚 4 请期 男家备糕点 请柬 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 注意事项 1 自由恋爱 2 订婚 3 婚礼 证婚人 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 证婚人宣读婚书 生活方式霍元甲定居上海租界时 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形 服装类型长袍马褂 西装革履 交通工具 住宅风格洋楼 里弄 通讯方式 7 5 纳采 男家备礼纳之女家 俗称 过大礼 6 过妆 送嫁妆 7 娶亲 8 回门 证婚人 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 新郎 新娘交换饰物 行三鞠躬礼 来宾贺词 各种答谢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礼较旧式婚礼的进步之处 3 分 4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 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 化的主要原因 4 分 33 世博会被称为 经济奥林匹克盛会 是新技术 新产品 新材料的 摇篮 上海 申办的 2010 年世博会使中国将第一次成为世博会的东道主 15 分 材料一 世博会的历史 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 1 请将下列展品的序号填 于相应的空格内 4 分 火车机车 电话 蒸汽引擎 留声机 2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 分析 1851 年英国成功举办第一次世博会的主要条件 3 分 材料二 1915 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 中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 举办时间举办城市主要展品 1851 年伦敦 1878 年巴黎 1893 年芝加哥电气火车 电子宫装点了几万个灯泡 8 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 矿业馆 交通馆 美术馆等 展品较有代表性的有绣像 景泰蓝 和字画 刺绣作品 耶稣像 获一等奖 售价高达 13000 美元 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司 的 可雅白兰地 获奖 可雅白兰地获 4 枚金质奖章 遂更名为金奖白兰地 在本届博 览会上 中国展品共获得 1211 项奖 在全部 31 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 这也是中国参加 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 从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 黄金成果 3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展品在本届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4 分 4 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工业得以产生 但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请概 括指出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 分 宁阳四中 2010 2011 学年度下学期第 8 周周周清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11 4 17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A AC CC CB BD DD DA AA AB BC CC CB BD DB BD D 题号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A AA AD DD DC CB BC CA AC CC CA AD DC CC CC C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3 小题 其中第小题 其中第 3131 题题 1212 分 第分 第 3232 题题 1313 分 第分 第 3333 题题 1515 分 分 共共 4040 分 分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