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3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学习 探究区 反馈 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课标要求 学习 探究区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1 历史条件 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2 过程 1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在北平召开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2 1949年10月1日上午 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宣告成立 3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 举行开国大典 3 意义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也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 答案 历史叙述 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央 人民政府 民主政治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易混易错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教材互补 答案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思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的含义主要指什么 新中国的成立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答案含义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权力 意义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 统一 民主的道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答案新中国与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家的性质和政权性质的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是一个人民民主政权 答案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答案 历史叙述 1 背景 1949年9月 共同纲领 规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 建立 1954年9月 一届人大召开 1 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 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答案 3 意义 1 结束了由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以暂代宪法的过渡状态 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 的重要标志 2 为加强人民民主制度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民主化 法制 史论总结 比较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1 不同点 2 联系 1 两者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 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都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 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深化探究 探究点1954年宪法材料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思考 1 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该宪法有哪些内容 体现了什么原则 答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根本政治制度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 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答案性质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 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答案 历史叙述 1 正式形成 1949年9月 一届政协召开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在国家政权组成上得到充分体现 2 职能转变 1 1954年9月 一届人大召开 全国政协代行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 但政协作为组织继续存在 2 1954年12月 二届政协通过新章程 进一步明确今后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参政 议政 全国人大 统一战线 人民政协 民主监督 重点精讲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具体来说 1 共产党领导是根本 这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 2 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是参政党 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 3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而不是多党竞争 轮流执政 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 这与以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多党制政治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也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显著特征 探究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材料一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材料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 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 将进一步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深化探究 答案 思考 1 第一届政协会议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 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新中国国家政治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案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筹建新中国的工作提上日程 作用 这次会议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 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直接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为中国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在1954年以后有何变化 答案1954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答案 历史叙述 1 背景 1 历史国情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人民大杂居 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2 中共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 民族区域自治 3 法律依据 1949年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2 内容 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在聚居的地区 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行使自治权力 3 创建与发展 从1947年到1998年年底 全国共建立自治区个 自治州 县 旗 150多个 4 意义 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又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少数民族 5 归纳总结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体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 自治机关主要由本民族人员组成 享有广泛的自治权等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有助于贯彻国家的各项政策 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易混易错 民族区域自治下的少数民族虽享有较大的自治权 但不等同于特别行政区 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 而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前提是 一国两制 探究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 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 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 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等 团结 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 并将继续加强 国家将尽一切努力 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 1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的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时间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主要内容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深化探究 答案 2 材料中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实行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平等 团结 互助 目的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返回 答案 反馈 训练区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1 1949年10月 面对新中国的诞生 诗人胡风以一句 时间开始了 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 开国的绝唱 时间开始了 是指 a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b 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c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 2 3 4 5 6 解析题目实际上考查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 b项表述符合史实 而a c d三项结论与新中国成立不直接相关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般是指从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开始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 答案b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2 周恩来曾说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 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 那么 后一个是指 a 开国大典b 1949年政协会议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民主集中制度解析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而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 a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3 好花终须绿叶扶 一枝独秀不为美 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最能体现 好花终须绿叶扶 一枝独秀不为美 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一材料信息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4 下图是为纪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在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 其发行年代应该是 a 1949年b 1953年c 1954年d 1956年解析第一届全国人大是1954年召开的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5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 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 广泛征求意见 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 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 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 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这说明1954年宪法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 落实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解析宪法是在广泛征求人们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的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c 返回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6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事 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 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 不能照抄别人的 为此 新中国政府 a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政策 故选c c 教材问题解答 探究思考1 提示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一制度是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组建和运行的 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 在集中的指导下实行民主 这一制度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 2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 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 还有8个民主党派 这些民主党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已存在 并且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它们在与共产党长期合作 共同奋斗过程中作出的历史选择 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 也不是反对党 它们是参政党 这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 也不同于一党制 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的十六字方针 反映了民主党派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反映了双方有着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反映了我国政党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