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想的风筝.doc_第1页
课题理想的风筝.doc_第2页
课题理想的风筝.doc_第3页
课题理想的风筝.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理想的风筝主备人: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3.能够捕捉文中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受。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能够捕捉文中生动细腻的描写,体会人物情感,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能够在典型事例中感受人格魅力。学情预测:这是一篇回忆性的课文,全文选取的三个事例无不体现刘老师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及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以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在第一课时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捕捉到作者笔下的细腻描写,感悟到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三个典型事例对刘老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应该是全面的,互有渗透的,学生的理解感受也许会有重复,或许会在一个层面上谈感受,教师应适时点拨、启发、引领。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预习学案:布置学生课前熟读课文;查找苏叔阳的同步阅读资料。课时安排:第 一 课时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 课时教 案学 案复备栏:一、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1.课前谈话: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大家欣赏。(课件)知道这个舞蹈的名字吗?(千手观音) 大家一起说看了这个舞蹈,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残疾的姑娘居然把这段舞蹈演绎得如此完美,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春天到了,又是一个风筝漫舞的季节,让我们的目光追随着风筝,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苏叔阳写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理想的风筝,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22 理想的风筝)最后一个字,读( ),是后鼻音,再读( ),在这个词中,读轻声,读( ),齐读课题。( )四、 精讲点拨,凸显重点1让作者刻骨铭心的人是谁?是什么事让他难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练练。(生自由读,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翘 三件事 哪几节)2书读完了,这些词会读吗?(出示词语: 连翘花 蜈蚣 眯起来 倘若 瓦片儿 女娲 撒脱手 旋转 )3先练练。(自由读。)4谁先来? 指名读。边读边讲:5谁接着读?有不同读法吗?这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多次出现,到底读什么?当我们没办法确定时,怎么办?(查字典)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就再来看看这段文字,仔细琢磨琢磨,再讨论讨论,怎么读?很好,你已经会区分了。这儿,他都没有超过360度,所以都读zhun。 指名读。 看来,大家都明白了,这个字都读成zhun。看似简单的词,其实并不简单,让我们再一起读-五、优化组织,引导探究那课文又是通过哪些典型的事来写刘老师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刘老师放风筝) -对,放风筝在课文哪几节呢?有了吗?( ) -哦,谈腿疾在课文哪儿呢?有了吗? ( )-对,写板书,他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呢?1.同学们把这几件事归纳得很好,既然本文以写事为主,为什么多次描写春天的景色?六、矫正反馈,全课小结下面进入我们的写字环节。看课文的生字,你会写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个“翘”字怎么写?先观察,你说。对呀!像这样先观察,再书写,一定会把字写好。请同学们把书后的生字描红。小结:同学们,作者是通过怎样的细腻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二、 收集信息,自学质疑(自学提纲)1.认真阅读理想的风筝,完成下面的练习。(1)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塑造刘老师,分别是( )( )( )这三个典型事例。(2)初读课文,你觉得刘老师是个( )( )( )的人。2.文中有两个多音字,特别容易出错,它们是“翘”和“转”。查查字典吧,分别组词:翘qiao( ) 翘qiao( ) 转zhuan( ) 转zhuan( )温馨鼓励:仔细读完课文,相信这些问题一定难不倒聪明的你。三、 成果初探,交流展示1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塑造刘老师这个人物,这三件事分别是: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2.通过初学课文,学生普遍认为刘老师是一个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的人。3.学生通过询问、查字典等形式知道了“当角度超过360度时,读成zhun,当角度不超过360度时,读成zhun”。五、 互动探究,完善认知(教师预设的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师预设问题:同学们把这几件事归纳得很好,既然本文以写事为主,为什么多次描写春天的景色?课堂生成问题:春天的勃勃生机象征着什么?春天的与刘老师有怎样的联系?七、 迁移应用,升华认知你发现文中有( )次描写春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认知:景色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第 二 课时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 课时教 案学 案复备栏:一、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每个孩子读完课文,一定会有两个事物给大家留下强烈的印象,是吗?(板书:拐杖 风筝)这两个事物陪伴了刘老师的一生,虽然只是两个平常事物,但却透出了刘老师的坚强、自信及对生活的热爱。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第一个故事:笑谈腿疾1.轻声读故事,看看哪儿写得生动细腻,读一读,谈谈感受。学生汇报。2.听了刘老师的笑话,学生们的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板书:乐观向上)3.指导朗读。第二个故事:上课板书1. 默读故事,看看哪儿写得生动细腻,读一读,谈谈感受。学生汇报。2.情感升华:这还只是一只普通的圆木拐杖吗? 第三个故事:放飞风筝1. 默读故事,看看哪儿写得生动细腻,读一读,谈谈感受。学生汇报。2.穿越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刘老师的快乐吗?他脸上漾出的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板书:热爱生活)3.感受刘老师的生命力。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板书:生命伟力)四优化组织,引导探究师领读第十小节。1.刘老师给“我”的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理性思考:这还只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吗?3.走进苏叔阳。(1)领读苏叔阳对刘老师的深情呼唤“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2)诵读教师自己对刘老师的深情呼唤(3)引导学生写下自己深情的呼唤六、矫正反馈,全课小结一支拐杖,一个完整的生命;一苍穹的风筝,一生的理想。刘老师带给我们的又岂止是心灵的震撼!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们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自学提纲)1.听了刘老师讲得笑话,同学们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从这些情感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2.刘老师上课板书这个故事中,( )这个字包含了无限的情感,你能体会到吗?批注体会。3勾画文中细腻描写刘老师放飞风筝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批注自己的体会。三、 成果初探,交流展示1.听了刘老师的笑话,同学们从“笑”到“酸涩”到“同情”。从情感的变化中看到了刘老师的坚强,以及同学们对老师的尊敬。2.通过对“转”的解读,学生理解的老师的艰难。3.通过理解“漾”、“奔跑着”等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了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旺盛的生命力。五、互动探究,完善认知(教师预设的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预设: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三件关于刘老师的往事?探究体会。生成:这是典型事例的写作方法的使用好处?2讨论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是“理想的风筝”?你的独特体会是什么呢? 生成:这风筝蕴含的是什么?七、迁移应用,升华认知阅读苏叔阳的一生经历,体会:苏叔阳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这篇文章中赋予了怎样的情感?板书设计:22理想的风筝 乐观向上 拐杖 热爱生活 风筝 生命伟力巩固案:一、巩固训练1.填空并体会表达效果(1)笑过之后,每个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