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生产地区专门化 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学习目标1 结合图表 分析美国农业的生产条件 2 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二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内容索引 课堂训练 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温带 平坦开阔 密西西比河 多种 机械耕作 大规模 2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集约 区域专门化 流通和出口 区域专门化 可持续发展 1 阅读教材p51图2 17 美国本土地形 2 18 美国本土气候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 从水热条件分析 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中部和东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 夏季热量充足 东部低矮的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阻挡作用小 夏季降水较多 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适宜发展种植业 如小麦 玉米 棉花和亚热带作物等 答案 2 北方冷空气可以侵袭到美国墨西哥湾沿岸 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 使气温骤降 亚热带作物遭受冻害 为什么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如此广大 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 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有广阔的中央平原 中央平原贯通南北 冬季来自北方的极地冷气流可以长驱南下 直达墨西哥湾沿岸 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 短时间内气温骤降 可下降20 左右 形成大风雪 寒潮天气 对南方的亚热带作物造成冻害 答案 3 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西部落基山脉与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 分布着约占本土面积1 2的中央平原 这里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西部高原 山地海拔较高 热量不足 降水较少 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答案 2 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农业生产要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 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等 答案 反思归纳以美国为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自然条件中的哪一个区位因素最密切 1 横断山区的 立体农业 答案 解析 横断山区的 立体农业 是受山地地形影响所致 随着地势的升高 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 适宜的农作物品种也随之产生变化 这样就形成了 立体农业 地形 2 河西走廊的粮棉 答案 解析 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水源条件成为河西走廊粮棉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水源 3 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答案 解析 东南丘陵地区的土壤主要为红壤 是一种酸性土壤 适宜茶树的生长 因而 决定东南丘陵茶树生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土壤条件 土壤 4 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 答案 解析 各地纬度不同 得到的太阳光热不等 因而作物的品种分布也不同 天然橡胶的分布就是因为热带地区有充足的光热条件 光热 方法技巧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思路分析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 从地形 气候 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 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 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 如区位 交通 市场等方面 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 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一种或几种 专业 自然 客观要求 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劳动生产率 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 2 美国主要农业带a b c d e 亚热带作物带f 混合农业带g h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棉花带 小麦带 玉米带 乳畜带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思考与我国相比 美国的小麦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优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美国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农业技术水平 专门化水平高 农业各项补贴高 滥施化肥 农药的现象少 农作物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我国 结合教材p53图2 19 美国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 棉花带分布示意图 并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1 分别指出美国的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和棉花带分布的大体范围 答案 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 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 冬小麦 和北部 春小麦 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的地区 棉花带位于冬小麦带和混合农业带以南 35 n以南 亚热带作物带以北地区 2 分析美国的自然条件 光 温 水 土等 对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答案 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 纬度位置偏北 气候冷湿 无霜期短 土地较贫瘠 不宜种植谷物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再加上这里工业发达 城市和人口密集 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因此 这里形成了美国的乳畜带 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 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降水较少 比较适宜种植小麦 因此 这里形成了美国的小麦带 乳畜带以南地区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无霜期为160 200天 年降水量为500 600毫米 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因此 这里形成了美国的玉米带 归纳总结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1 分布 美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实行了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 具体如下图所示 2 发展条件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 如玉米带 小麦带 乳畜带等 据此回答1 2题 1 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追求生态效益b 追求经济效益c 便利的交通条件d 完善的制度 法规 答案 解析 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 2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b 专门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优势 取得最大经济效益c 美国有仅次于中国东北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d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体现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答案 解析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所谓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 是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一种体现 因此a b d三项均正确 目前 美国玉米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专门化生产区 c项说法错误 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教材p52活动思考 上 提示1 见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合作探究1 1 2 见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合作探究1 2 3 见一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合作探究1 3 教材p52活动思考 下 提示见二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合作探究2 活动指导 教材p53活动思考提示1 见二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合作探究1 2 见二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合作探究2 3 美国的农业带形成都是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上的 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 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课堂训练 读右图 回答1 3题 1 c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a 3 4月b 7 8月c 12 1月d 9 10月 1 2 3 答案 4 2 b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a 小麦b 水稻c 棉花d 玉米 答案 1 2 3 4 3 与欧洲相比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优势是a 这里的各个环节都由机器作业b 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 地广人稀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d 政府投资较多 答案 解析 1 2 3 4 本组题主要考查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小麦带 玉米带的分布以及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为小麦带 乳畜带 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区 以南为玉米带 由于中部和北部气候上的差异 中部生长期较长 北部生长期较短 所以中部种植冬小麦 北部种植春小麦 春小麦的播种时间宜在春季 与欧洲相比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优势是地广人稀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1 2 3 4 4 读 东北地区略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填注主要山脉 a b c 2 填注主要平原 d e f 3 由图可知 东北地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