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集体事迹XX(模板)_第1页
模范集体事迹XX(模板)_第2页
模范集体事迹XX(模板)_第3页
模范集体事迹XX(模板)_第4页
模范集体事迹XX(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范集体事迹XX(模板) 中共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委员会文件中共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委员会文件4河南油田xx年度模范集体事迹简介勘探开发中心春光采油队队长杨国强,男,汉族,1971年生,1994年7月毕业于长庆石油学校,xx年10月任勘探开发中心春光采油队队长。 党总支书记杨继标,男,汉族,1968年生,1987年7月毕业于唐河师范学校,xx年10月任勘探开发中心春光采油队党总支书记。 春光采油队现有职工131人,女职工12人,其中党员37名;管理干部15人,技术干部8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1人;承包商员工400多人,是集常采、稠油热采、集输为一体、油田唯一的“油公司”模式的综合性采油队。 先后荣获xx年度集团公司“五大会战”先锋队、中石化“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工人先锋号”,xx-xx年度中石化“金牌采油队”称号。 xx年,春光采油队生产原油79.5万吨生产任务,超产0.1万吨,各项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之内,采油时率97.6,注汽干度72,设备完好率100%,资料全准率98%以上,安全生产无事故。 春光采油队认真做好规范创新文章,积极打造高效管理团队。 结合承包商队伍多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范围面广线长、安全风险大等实际问题,制定完善了代运行队伍人员管理考核办法、采油监督管理标准及检查规范等20多项管理措施和规定;设置监督岗,辐射到采油、作业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对承包商队伍采用“五个一”管理法,控制员工流动,强化员工培训,提升了队伍素质。 该队在增储上产上下功夫,积极打造质量效益团队。 采用“非常规”方式抢投抢建新井。 xx年,新投油井111口,生产原油7.8829万吨;狠抓“三及时”、“三差异”,有效提高老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xx年,老井实现了超产2000吨的新水平;创新稠油热采“121”制度,提速提效稠油开发水平;不等不靠抗击灾害,干部职工面对三次8级强沙尘风暴,抢供电、抢开抽、抢投产,三次较大风灾停井375井次,均在18小时内顺利开抽,新投1口井,抢回原油2783吨。 该队重视降本增效,积极打造节约理财团队。 借助标杆管理平台在各分队、计量站间开展评优赛好,油井综合利用率由xx年的95%上升到96.6%,油井维护作业频次由0.38下降到0.22,油井平均检泵周期上升至645天;xx年实施油井“三结合”作业10井次,减少维护作业8井次,节约油井作业劳务费用50余万元,油井维护作业频次由xx年的0.61下降到xx年的0.22;利用注汽站蒸汽伴热系统末端产生的冷蒸汽或冷凝水提供热源,新建两座40方水管罐,加热后洗井,节约成本70万元;对3条注汽支线进行改造,加装了6处移动锅炉蒸汽引接口,使移动锅炉蒸汽通过引接口,能达到支线内各单井,减少了锅炉搬家费用且降低了搬迁工作量,节约成本38万元。 该队认真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绿色团队。 积极开展HSE观察,强化安全责任。 一年来,推荐有效安全行为218个;针对部分油井高含硫化氢,个别油井天然气压力大实际,发挥劳动保护监督员作用,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8个,四合一气体检测仪48个,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26个,逐人逐项检查落实,规范操作,确保了安全生产。 第二采油厂井楼油矿采油4队队长赵创业,男,汉族,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xx年1月任第二采油厂井楼油矿采油四队队长。 党支部书记郭广森,男,汉族,1975年出生,大专学历,xx年10月任第二采油厂井楼油矿采油四队党支部书记。 第二采油厂井楼油矿采油四队组建于1989年9月,现有职工158人。 其中男职工101人,女职工57人;管理干部3人、技术干部4人;高级采油技师1人;党员32人。 管理着井楼油田一区的10座计量站、1座集油站、328口油井。 该队先后荣获xx年、xx年、xx年、xx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节能达标队”;xx年、xx年、xx年河南油田“先进党支部”;xx年、xx年、xx年河南油田“模范集体”;xx年、xx年度油田“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xx年油田“模范职工之家”,xx-xx年、xx-xx年度中石化“金牌基层队”;xx年、xx年度河南油田“名牌队”;xx年、xx年河南油田“工人先锋号”称号;xx年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 xx年,采油四队累计生产原油7.9786万吨,超产4554.8吨,;吨油操作成本1780元/吨,节约219.63元/吨;资料全准率99.6%;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xx年,采油四队深入推进油井管理、成本挖潜、安全生产、品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油藏经营管理水平,打造出一支管理创新、机制完善、基础夯实、团结向上的队伍。 一是深化油藏分析,强化现场管理。 注重质量效益,打造老区高效开发制高点。 以“从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强化现场管理,依托分析,创新油井管理。 二是广泛动员,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全队上下以“建标、对标、追标、创标”为抓手,持续掀起“比学赶帮超”活动热潮, 二、三季度获得局比学“比学赶帮超”活动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是精细成本管理,开展单井成本核算,实施标杆化管理,分解指标,层层传递压力,调动全员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实现成本节支。 四是全员参与,持续推进安全、清洁生产,及时组织回收河边井、低洼井污油,清理污油池98座,确保不发生污染事故。 五是精细金牌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奋进氛围,增强团队核心竞争力。 通过拍摄宣传片,展示队伍风采;制作文化墙,回顾夺金历史;学习典型事迹,传承发扬“野菊花”精神传递正能量;提升队伍形象,增强队伍凝聚力,实现队伍和谐稳定。 油建公司第五安装工程处主任陈学鹏,男,汉族,1963年出生,1986年6月毕业于河北廊坊管道学院管道工程专业,xx年任第五安装工程处主任。 党支部书记居风松,男,汉族,1977年出生,2000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xx年任第五安装工程处支部书记。 第五安装工程处现有员工113人。 其中男职工88人,女职工25人,管理干部6人、专业技术干部18人;技师3人;党员25人。 曾获集团公司xx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xx年度河南油田“先进党支部”、xx年度河南油田“先进集体”、xx年河南油田“工人先锋号”,xx年、xx年度油田“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先进集体”,xx年度河南油田“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xx年,第五安装工程处累计完成建筑业企业总产值6567.7万元,其中自行完成3957.7万元,为年度计划3300万元的119,创造经济效益165万元。 全年做到了安全环保生产,工程质量保持稳定,重点工程项目工期符合率100,重点工程项目一次投产成功率100,xx年生产经营指标全面完成,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第五安装工程处深化精细管理、推进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市场开发工作。 全年承建工程项目45项,完成河南油田注汽管线隐患整改工程、王集油田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新庄油田XH5323等11口井产能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 在河南油田注汽管线隐患整改工程、王集油田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施工中,工程处通过优化施工工序、科学配置施工要素,加强现场过程管理,采取管理重心前移,成立前线指挥部,建立项目有效管理机制,参战人员加班加点抢进度,克服地方关系干扰多,战胜高温、雨雪天气等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攻难点、抓关键,提前完成任务,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确保了重点工程超常规开展,忠诚地履行了为河南油田“保油上产”、服务油田建设的政治承诺,展现出了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实力,受到了第二采油厂的高度肯定,树立了公司形象,增强了公司信誉。 工程处注重人才的培养,努力做到员工素质提升到位。 工程处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做到典型示范引领到位,一批优秀的青年脱颖而出。 青年员工章伟xx年被评为局级”“先进生产(工作)者”,梁玉章xx年被评为局级”“青年岗位能手”,周昌华xx年被评为油建公司”“十大杰出青年”。 这些青年成长、成才经历发挥了榜样作用,工程处其他青年员工学习技术、干好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工程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钻井工程公司32618钻井队队长郭宇,男,汉族,1965年生,大专学历,1986年参加工作,历任司钻、副队长,xx年2月至今任钻井工程公司32618钻井队队长。 党支部书记董运良,男,汉族,1964年生,大专学历,1984年参加工作,历任司钻、副队长、队长,xx年4月至今任钻井工程公司32618钻井队党支部书记。 钻井公司32618钻井队现有职工59人,党员14人。 曾获xx年度河南油田“模范职工之家”、中石化集团公司“三基工作”先进基层队;xx年油田局设备管理先进基层队;xx年河南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河南省“模范职工小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xx年河南省“工人先锋号”;xx年油田“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xx年,32618钻井队完成开钻15口井,完井14口,钻井进尺率先突破两万米大关,年累进尺23600米,平均机械钻速14.26米/小时,钻机月速度2172米/台月,节约建井周期53天,节余成本530万元,创钻井公司年成本节余最高纪录,钻井进尺和经济效益均排在东部钻井队之首,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年来,共打水平井16口,大斜度多靶心井9口,其它特殊工艺井6口,累计进尺23252米,井身质量、固井质量合格率100%,取心收获率97.6%。 创钻井公司特殊工艺井施工口数和进尺最多纪录,刷新了东部区块水平井钻井周期最短纪录,经济效益连年排在东部钻井队之首。 32618钻井队牢固树立“管理出精品、特色创品牌、服务争一流”的责任意识,严格推行“六个一”管理模式,即“一井一策划、一井一盘点、一井一考核、一天一对接,一周一点评、一轮一评比”,注重做好每口井各个生产环节的衔接,实现从设备的维护保养、搬迁、开钻到完井,环环相扣,确保井下正常,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建井周期。 强化技术创新,实现优快钻井。 持续推行以“两勤、两坚持、三校核、四观察”为内容的“2234”优快钻井工作法,强化“PDC钻头优快钻井技术”和“一趟钻”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机械钻速。 强化安全管理,扎实开展“从严管理年”活动,强化“四个一切”工作落实,把“零死亡”“零事故”“零违章”“零污染”作为HSE管理目标,开展自主培训,推广“STOP”观察卡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强化成本控制,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钻井施工经济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仅钻头、柴油两项就节约成本260万余元。 发挥党员干部和生产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励引导员工积极履行岗位职责。 双K441X1井是一口大斜度多靶心井,该井位于双河油田注聚区块,邻近有30余口注水井,区块井网非常密集,钻井施工中,对绕障防碰技术要求极高,因地层压力非常高,井涌现象可以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发生,这口井的钻井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接到施工任务后,队干部和员工们并肩做战,日夜奋战在井场,一举攻克了这口高难度井,为该区块同类型井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采油厂下二门采油管理区经理许政卓,男,汉族,1982年生,xx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xx年3月任江河油矿采油八队副队长;xx年6月任江河油矿采油十一队队长;xx年1月任下二门油矿生产副矿长;xx年9月任下二门油矿矿长;xx年9月任下二门采油管理区经理。 党总支书记王富生,男,汉族,1967年生,1987年重庆石油学校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毕业,1991年9月任采油一厂工会干事;xx年3月任采油一厂工会办公室主任;xx年6月任双河油矿工会主席;xx年7月任简易生产部书记兼工会主席;xx年9月任下二门油矿党总支书记;xx年9月任下二门采油管理区党总支书记。 下二门采油管理区现有职工480人。 其中男职工303人,女职工177人,管理干部7人、技术干部33人;高级采油技师5人;技师4人;党员121人。 曾获xx年中石化“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油田“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五好团支部”、xx年第一采油厂“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厂“五四红旗团组织”。 xx年,下二门采油管理区计划原油产量18.81万吨,实际完成18.82万吨,完成全年产量任务的100.05%。 年计划注水275.4万方,实际完成281.7万方,完成年计划的102.28%。 百米提液用电单耗0.4979Kw.h/吨,泵效63.5%,油井单井耗材9037元/口,水井单井耗材7949元/口,抽油井平衡度合格率88.9%,油井维护频次0.17,油井检泵周期854天。 总成本29718万元,实际支出29171万元,全年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xx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在厂HSE检查排名中,6次第 一、2次第 二、2次第三。 下二门采油管理区强化生产运行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建立日常生产信息共享机制,点面结合、优化合并日常生产维修,减少施工占产。 优化串连井量油方式,减少量油占产。 优化洗井加药方式,减少作业占产。 应用“1+1+1”加药法结蜡井每周固定加药,结蜡严重和功图负荷上升井临时加药,出现腐蚀、结垢情况井特殊加药。 “周期洗井”与“信号洗井”相结合对出油温度低于35度以下的结蜡井实施周期洗井,根据功图负荷变化信号实施临时洗井,以及应用防偏磨、防腐蚀等成熟工艺,减少躺井。 油井躺井37井次,同比减少13井次,躺井频次0.13;油井维护49井次,同比减少15井次;油井检泵免修期达到854天。 抢投抢建,缩短新井投产周期。 截止目前共投产新井8口,均在7天内投产,累计产油3903吨。 强化调整、完善注采,挖掘老区潜力。 精细注水管理,强加注采调整,先后有14口油井见效,增油5178吨。 优化注采组合,研究完善注采方式,实施一注多采,抑制汽窜,控制蒸汽突破,充分利用蒸汽能量,提升稠油开采效率。 加强降本增效项目化管理,定向实施24项,实现降本增效584万元。 实施“+P-31”低一度掺水管理法,优化掺水量,xx年掺水费用同比节约15万元。 在日常保养和巡检中排除设备重大隐患11起,避免设备事故,减少维修及材料费25万元。 通过参数优化、一泵增注两井、抽油机平衡调整、上提泵挂等措施,节电90万千瓦时。 停用管线再利用,对8口井实施复产、复注,共节约费用104万元。 水电厂供电大队双河供电车间车间主任忽然,男,汉族,1975年生,1995年参加工作,xx年9月江汉石油学院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本科专业毕业。 xx年12月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xx年11月任双河供电车间车间副主任,xx年任双河供电车间主任。 党支部书记张帮华,男,汉族,1969年生,1992年参加工作,1999年6月在郑州工学院电力工程专科毕业。 1997年7月担任双河供电车间工会主席,xx年任双河供电车间党支部书记。 双河供电车间现有职工124人,其中党员33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7人。 管理干部5人、技术干部14人;技师6人。 曾获xx年、xx年河南油田“模范集体”;xx年、xx年河南省“工人先锋号”;xx-xx年河南油田“标杆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金牌队”等荣誉称号。 xx年,双河供电车间完成供电量4.652亿kW.h,电网力率达到0.94,减少电费支出363.65万元;继电保护动作正确率100%,责任事故0,变电事故率0次/主变年台,配电线路跳闸44条次,与xx年91条次相比减少了47条次,同比下降51.6%;变压器烧盗17台,与xx年41台相比减少24台,同比下降58.5%;巡视线路1182次26356.57km,线路清障和处理缺陷7326处,设备完好率100%。 安全生产无事故。 双河供电车间实施“一区一策”管理,将管辖的电网按照不同分布区域的地理环境,治安状况,线路、变压器分布情况进行归类划分,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管理,全年检修变压器1726台,检修开关137台、刀闸185组,主变维护保养8台;实施“一线一策“管理,对管辖的电力线路,按照不同电压等级、负荷特点,参照近三年线路跳闸情况,进行归类划分,针对不同的线路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管理。 每天对35千伏直配线路巡视检查,共捣毁鸟窝1277个,线路清障7326处,因鸟窝引起的线路跳闸与xx年同期相比下降50%,创历史最好水平。 完善“领导包站,全员共管”的安全生产网络,强化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和安全法规落实,每月定期汇总HSE观察卡,并将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及时消减安全风险。 全年共收集观察卡725张,获局优秀观察卡6张、厂优秀观察卡22张。 春、秋检前抓好职工安规学习考核,参加学习考核238人次,职工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检修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检修质量,设备完好率100%,线路跳闸次数与xx年同期相比下降47条次,同比下降51.6%;检修后及时分析总结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推行“五个一”管理模式,职工的日常行为、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工作汇报等都形成统一模式,现场管理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江河变电站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五里岗变电站获河南省“质量信得过班组”和油田“标准化变电站”,5个班组获水电厂“金牌班组”;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小改小革活动。 减少配电变压器低压接线柱发热数量获第九届“海洋王”杯全国QC成果发布一等奖,降低35kv线路负荷开关故障率获河南油田QC成果二等奖,降低五防万能钥匙使用率、提高带电钩卡的完好率获河南油田QC三等奖,35kV杆塔防鸟害隔板、快速安装和拆除直流电机工具的研制、GW5-35型刀闸手动操作机构改造获河南油田优秀技术创新项目。 全年累计解决问题53个,技术创新项目26项,累计创造效益783.5万元。 测井公司分公司经理胡林斌,男,汉族,1973年生,xx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xx年10月担任测井公司分公司副经理,xx年5月任分公司经理。 党支部书记高波,男,汉族,1962年生,1981年参加工作,1995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90年3月xx年8任测井公司陕北分公司经理,xx年9月xx年10月任市场办主任,xx年11月任分公司党支部书记。 分公司现有职工110人。 其中男职工106人,女职工4人,管理干部7人、技术干部31人,党员41人。 曾获xx年测井公司“先进党支部”、勘探开发中心“勘探开发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xx年,分公司共完成测井、射孔563井次,资料合格率达100%,实现劳务收入9493万元,与xx年相比增加1258万元,创历史新高,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分公司肩负内部春光油田、宝浪油田和外部塔河油田的测井、射孔以及测井资料解释等生产工作任务。 该分公司坚持以服务油田勘探开发为己任,以保证服务质量为根本,按照“安全、质量、时效”相统一的原则,全面优化生产组织,全力抓好施工设计,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为春光、宝浪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应有贡献。 xx年共完成水平井施工53口,测井对接一次成功率100%以上,测井资料优等率达到86%以上。 分公司注重新技术推广,倾力塑造“信得过”测井品牌。 尤其是RMT技术,以其适应范围广、测量精度高、耐温性能好等独特优势,得到了西北局开发处、工程院、研究院和采油厂的一致认可,水淹层评价和RMT剩余油监测等特色技术已与西北局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SBT传输测井仪经技术改造后,目前已完成传输测井23井次,增收310万元。 xx年10月1日,采用多级起爆技术,历时10小时,圆满完成河南油田在西部探区首口最大夹层井T703CH1井的射孔施工任务。 特别是xx年5月和9月,在无任何塔河工区微球参考资料和测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合理优化生产组织,运用不同施工工艺,分别出色地完成了塔河工区TK9-J1井的首口微球聚焦测测井任务和S105-11X井的首口微球聚焦钻输测井任务,连续创下两个第一,提升了河南测井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二室主任刘宇,男,汉族,1980年生,xx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xx年3月任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二室副主任,xx年12月任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二室主任。 党支部书记张辉松,男,汉族,1966年生,1989年参加工作,198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勘查专业毕业,xx年任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二室党支部书记,xx年兼任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二室副主任。 研究院开发二室现有职工5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科研人员46人,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员35人,包含局专家2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8人,平均年龄35岁,党员31名。 曾获xx年中石化“十一五”油气田勘探开发优秀项目奖,xx年河南油田“模范职工之家”,xx年油田“优秀党支部”,xx年河南油田“春光油田增储上产会战”先进集体、“春光油田增储上产会战优秀项目”,xx年河南油田“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xx年,开发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生产任务98项,其中局级科研项目16项、院级科研项目51项,产能建设方案31项,获得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实施开发井367口,新建产能41.4万吨,进尺42万米。 通过对油藏开展深入研究,相继在东部老区新庄油田、井楼油田、王集油田、古城油田、杨楼油田共部署实施开发井142口,新钻进尺24.1万米,新建产能11.2万吨,有效保证了东部老区的原油稳产;在春光油田春 2、春 10、春 17、春63等区块共部署开发井225口,新建产能30.2万吨,原油产量从xx年的47万吨上升到xx年的近80万吨,实现了春光油区大踏步上产。 开发二室党支部始终把“创建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四强四优”、“比学赶帮超”等活动,推进基层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凝聚团队力量,确保了各类科研生产任务全面完成。 针对东部老区递减增大,接替资源不足的不利局面,开发人员展现出不畏难、敢担当的气势,依托工艺技术的突破,在东部老区开展地质再认识,通过精查细找,优化组合,实施扩边增储、单元重构,为老区稳产增产提供保障。 为确保西部油区大踏步上产,在春光油田开展地震地质结合,寻找储量资源,加强新区地质认识,优化开发方案设计,加强老区开发效果评价及合理开发政策研究,确保了春光地区的高效高速开发。 在宝浪油田开展了宝北区块小井距、宝中区块循环注气等提高采收率的先导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宝浪油田地区的稳产提供了依据。 五一社区服务中心供热服务站供热维修队队长牛东坡,男,汉族,1971年生,1992年毕业于河南油田技工学校,xx年10月任供热维修队队长。 党支部书记王利,男,汉族,1961年生,1980年参加工作,xx年10月任供热维修队党支部书记。 五一社区供热服务站供热维修队现有职工45人,担负着油田中心区域19000多户居民,25个办公单位,共210万平方米的供暖维修、采油二厂2个锅炉房125区块维修和中心区2个锅炉房设备维修、油泥项目以及供热站9台车辆的调派管理工作。 曾获社区“先进基层队”、“先进党支部”、“党风廉政先进集体”、油田“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xx年,供热维修队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供暖,供热维修达标率在98以上,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春季供暖结束后,该队及时对冬季报修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管网优化方案3处,对冬季遗留的15个问题进行了处理。 针对承接的中原小区治理改造中,维修队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制定改造方案,多次与设计和基建方进行沟通,圆满解决了以往供暖时存在的暖气不热和漏水问题。 对地下漏水和高处隐患治理改造4处,拆除龙面架2处,更换、安装补偿器6个,焊接DN80管线430米、DN50管线550米,安装阀门16个。 改造后供暖效果明显改善。 在外部供暖管网系统优化调节方面,利用电子流量计、红外线测温仪、测漏仪减少热水流失和区域平衡、加装电动排气阀、楼宇控制器和数字锁定阀,这些新型设备的投入,日失水由xx年的每天900方减少为xx年的820方,年度同比节水9600方,节约成本16万元。 供热维修队以“深化、细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指导,进一步理顺本职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规范化队伍建设,坚持抓好队班子自身规范,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职工的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 按照社区“8890”的要求,精心打造居民服务体系。 采取干部“供暖季全天候值班”规范化的服务措施,真正实现服务居民、方便居民,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的突破。 针对管网运行中常出现的“疑难杂症”,先后完成小改小革项目8项,其中2项获局级QC项目优秀奖,4项获社区QC项目 一、 二、三等奖。 实施“分区定责管理法”,将班组内部的常量工作和管理内容,包括阀池、小区、设备、管线、闸门等,从地面到地下,从室内到室外,划分到班组,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考核细则,严格考核兑现,做到了区域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人、考核到人。 通过“分区定责管理法”的实施,全队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在做好居民服务的同时,加强外围巡线和室内放水的治理。 在安全管理上,紧跟社区管理理念,从根本上培养人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确保车辆运行安全,人员操作安全,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转。 全天候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供暖,供暖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该队重视职工技术培训,在近三年的社区技术比武中,供热维修队2人获技术状元,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