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在全市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在全市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在全市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在全市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全市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东台市召开全市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布局调整及“三新一亮”工作座谈会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我市教育财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研究部署今年教育规划财务工作。上午我们参观了东台市有关乡镇学校实施“六有”工程、创建基本办学条件合格学校的现场,会上有关县还就教育经费筹措管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强定点学校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必将进一步增强大家搞好今年教育规划财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20XX年教育规划财务工作的回顾与总结过去的一年,是我市教育事业加快改革与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绩的一年。各地能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努力建立新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强教育财务管理,到去年底,我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前两年完成了省提出的目标任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80%以上,居苏北五市首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了省提出的目标任务。布局调整是20XX年规划财务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一年来,各地始终紧抓不放,全面部署落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任务。20XX年全市共撤改小学990所,初中132所,高中12所,目前全市共有初中248所,小学751所,校均覆盖人口分别达到万人和万人,超过省定标准,全面实现中小学布局调整“十五”规划目标。在全省13个大市中首家通过了省级验收。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座谈会上,我市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同时,为加强窗口学校建设,完成全市计划三年创建100所规划起点高、配置条件好、校园环境美、管理水平优的样板学校,即“百佳校园”的工作目标,各地创建力度大、投入多、标准高、质量好,全市共有60所学校申报。根据中小学“百佳校园”考核细则,我们对各县申报学校的材料严格审核,逐一过堂。11月中旬我局会同财政、规划部门联合组织了36人分9个组分赴全市各地逐校进行验收,经遴选,有35所达到标准。通过创建“百佳校园”,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各地定点学校规划和建设水平的提高。“三新一亮”工程也已全面展开。据统计,全市20XX年学桌椅新添置万套,维修万套、讲台新添置万张,维修万张,通电教室万间,投入资金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8万平方米。有效地带动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各项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减少,为此,20XX年各地始终坚持把依法筹措教育经费作为事关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事来抓,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宣传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提请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建立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从20XX年全市经费统计报表反映的情况看,全市20XX年地方教育经费总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 加亿元,增幅为%,其中: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总收入达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幅为%。与此同时,各地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教育地方附加费和人民教育基金以及捐资助学收入也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工作中,我们还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共争取布局调整专项补助资金2160万元,争取省补课桌椅万套,折合人民币万元,争取其他专项补助万元,共万元,有力地改善了我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问题。教师工资拖欠是我市前几年教育财务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教师工资特别是省标部分前清后欠,屡拖不止。为此,各地推行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办法,已建立起“教育行政部门初审汇总、机构编制部门核准人员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部门审定拨付经费、银行代发到人”的新型工资发放模式,除保证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外,各县还将省标工资的发放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截止今年春节前,各地已出台的省标工资已全部发放到位。今年以来,有关教师工资的人民来信来访基本绝迹,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强教育财务管理,教育经费投资效益有了新的提高。各地按照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教育财务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取消了“零帐户”管理,恢复和建立了新的农村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各地还狠抓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市直、阜宁、滨海、和盐都区、亭湖区等县的学校已经全面或部分实行了会计电算化,有效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和工作质量。全市绝大部分学校都实施了部门预算管理,通过强化预算管理,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为了防止学杂费被抵顶调用,各地还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争取将学杂费归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实行“校收、县管、校用”,目前全市9个县除盐都区以外,均已建立了农村中小学学杂费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的新机制,有效地遏制了县、乡财政调用、抵顶学杂费的现象,基本保证了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强化教育收费管理,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每学期开学前我们都要召开收费政策提醒会,要求各地各学校严格按照省、市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严禁违规乱收费和搭车收费,同时配合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乱收费的人和事。教育收费工作正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财务基建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还不完善,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农村教育财务管理体制调整后,乡镇一级政府教育投入的责任明显弱化,而县级财政增加投入的难度又很大,因此,农村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第一大难题。第二,农村学校负债问题十分严重,已成为困扰农村教育发展和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隐患。“普九”时期欠债尚未解决,改危攻坚和布局调整后定点校建设的新债务又产生,很多地方体制调整后,这部分债务又带到教育上。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教育负债金额高达亿元,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一个沉重包袱,严重影响一些地方学校的正常运转。第三,学杂费被财政抵顶调用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尚未从政策和制度上得到根本保障。随着解决教师“省标”工资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地方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将统筹的学杂费用于发放教师“省标”工资。据统计,全市去年被财政抵顶调用的学杂费达亿元,导致许多学校陷入困境。第四,部分农村定点小学办学条件未能得到改善,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布局调整后,一些定点学校和市教育局提出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相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