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守则.doc_第1页
焊接工艺守则.doc_第2页
焊接工艺守则.doc_第3页
焊接工艺守则.doc_第4页
焊接工艺守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焊接工艺守则编制:审核:会签:批准:山东建安齐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标准 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工序。凡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对焊接注有特殊要求的应按照要求施焊,凡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对焊接未注明要求的一律执行本守则的规定。2 焊接设备和材料2.1 交流弧焊机:BX1-3152.2 TIG逆变焊机2.3 点焊机:DN252.4 焊条:E4303(J422)、E4313(J421)、E5016(J506)、(直径2-5)等。2.5 焊丝:Ogr19Ni9(0.8-2)、铜焊丝(2-4)等。3 焊接工艺流程3.1 焊前准备3.1.1 熟悉技术文件,明确图纸技术要求,不明白之处及时询问有关人员。3.1.2 焊接设备的选择3.1.2.1 点焊机:主要用于薄钢板构件的点焊。3.1.2.2 TIG逆变焊机:主要用于不锈钢产品的焊接及门框的对角。3.1.2.3 交流弧焊机:主要用于一般情况的焊接。3.1.3 焊条的选用焊件为低碳钢:焊条选用E4303(J422)焊件为中碳钢:焊条选用E5016(J506)焊件为不锈钢:焊丝选用Ogr19Ni93.1.4 物料准备资 料 来 源编 制校 对标 准 化提 出 部 门审 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批 准 文 号批 准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3.1.4.1 焊接前应按图纸要求先将所需零部件准备好,并检查关键件是否合格,合格件方可使用。3.1.4.2 采用碱性焊条时应将待施焊处表面的油、污物、锈等清除干净,在施焊处两边10-20mm的氧化皮要清刷干净。焊前焊条要烘干,烘干温度350-450保温两小时,移入现场保温筒,随用随取。3.1.4.3 采用酸性焊条时,若无特殊要求或焊条未受潮时,可以不经烘干直接使用,否则应在使用前经150-200烘干1-2小时。酸性焊条对油污、锈等不敏感,一般情况下可直接焊接,但若有严重的油污、锈等也应仔细清理。3.1.4.4 对刚性大或焊接性差的易裂结构,焊前需要预热。一般情况35、45钢,预热温度选用150-250。3.2 焊接过程3.2.1 交流弧焊机和TIG逆变焊机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条直径、焊件厚度等来调整适当的焊接电流,焊接电流参见表1。表1焊件厚度(mm)234-56-12焊条直径(mm)23.23.2-44-5焊接电流(A)40-65100-130110-210160-270氩弧焊时要根据焊件的厚度选用相应的焊嘴和钨极,焊接用氩气纯度应大于98%。3.2.2 工件的组装将各零部件依次按图纸组装,保证焊件结构的形状和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并按工艺规定在焊缝处留出根部间隙和反变形量。对接工件组对平齐。按规定的定位焊位置和尺寸进行进行定位焊。定位焊固定后检查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符合要求的再正式焊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采取措施进行校正,否则不允许继续操作。3.2.3 施焊3.2.3.1 起头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引弧后在起头处用长弧预热后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再焊接或再焊缝起头处8-10mm后引弧,再运行到起头处重复焊接。3.2.3.2 焊条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沿焊条中心线不断地向熔池送进焊条,以稳定弧长。焊条沿焊接方向均匀移动,如果需要,可使焊条垂直于焊接方向作某种形式的横向摆动,以获得所需的焊缝宽度。3.2.3.3 收弧及结尾操作要点: 焊接材料较厚时,可在收尾处稍作停留或回焊一小段,填满弧坑,以防止弧坑裂纹,材料较薄时,可在收尾处,反复引弧和灭弧。3.2.3.4焊接操作者应针对不同的焊接结构按4.2条要求选择恰当的方式。3.3 焊后处理3.3.1 中碳钢焊接后尽可能缓冷,焊件焊后放在石棉灰中,或炉中缓冷。以防裂纹倾向。3.3.2 焊后再检查工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若不符合时应沿焊缝用锤击法调整变形。3.3.3 检查合格后应进行清渣处理。4 手工电弧焊基本操作规范4.1 基本焊接尺寸4.1.1 同厚度材料的对接(见图1及表3)母材厚度h 余高2mm s 熔透深度3/4b 对接间隙 c 焊缝宽度表3焊缝厚度1234-56焊缝宽度c3578-1012对接间隙b00.52开坡口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4.1.2 不同厚度材料的对接如果1-2不超过下表4的规定则基本尺寸要求同4.1.1,否则应在外板上作出单面或双面削薄,其削薄长度为L3(1-2)。表422-55-99-12121-21234图24.1.3 角接(见图3及表5) 图3表51.5234c3579b10.51.51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4.1.4 T型接头(图4)图44.1.5 搭接(图5) 图5 各种厚度材料的搭接、角接和T型接头K0.8(为两板中较厚的板的厚度)。4.2 焊接操作要点4.2.1 同厚度材料对接平焊(图6) 图6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4.2.2 不同厚度材料对接平焊(图7) 图74.2.3 角接(图8) 图84.2.4 T型接头(图9) 图9相同厚度焊接不同厚度焊接随着厚度相差增大,焊条角度偏转增大(图10)。 图10不同厚度焊接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4.2.5 搭接角焊(图11-图13) 图11同厚度搭接角焊 图12 图13 图12、图13 不同厚度搭接角焊侧视图4.2.6 立焊(图14-图15) 图14立焊侧视 对接俯视 图15角焊俯视4.2.7 横焊(图16) 图16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4.2.8 仰焊(图17-图18)4.2.8.1 对接仰焊(图17) 图174.2.8.2 T型接头仰焊(图18) 图185 产品典型结构的焊接5.1 两角钢焊接5.1.1两角钢对接(图19及表6) 图19表6角钢厚度(mm)2.53-3.64-56-7.5焊条直径(mm)23.23.2-44-5焊接电流(A)40-65100-130110-210210-270焊缝宽度(mm)578-1010-12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5.1.2 两角钢搭接(属角焊缝图20) 步骤:点固,检查尺寸无误后焊接。 焊角尺寸 K1 图205.1.3 T型接头 焊缝长度=切角长度 一般情况下,采取开口焊接,此时包含角接与对接方式(图21),也可采用T型接头(图22),此时,包含角接和搭接方式。焊缝位置参照图示,注意背面焊缝,焊后磨平。 图21(角接与对接) 图22(角接与搭接)5.1.4 角钢三接头 焊接规范与两接头相同,焊接次序采用1、2、3顺序,保持平焊或横焊位置。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图235.2 角钢与钢板焊接5.2.1 角钢与钢板边部搭接(图24) 图24 必要时用夹紧装置将钢板与角钢夹紧,外部点固焊接,内部断续焊接。5.2.2 角钢与钢板中部搭接(图25) 图25要求同5.2.1,根据钢板与型钢厚度参照表7选择焊缝长度l及焊缝间距e。表7钢板厚度(mm)角钢型号焊缝长度(mm)焊缝间距(mm)1.530303105)10-152002.5-35050515-20200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5.2.3 弯板与角钢断续焊接距离(图26) 图265.2.3.1 首先焊端部点固定。5.2.3.2 搭接件间不允许有间隙。5.2.2.3 焊缝根据板厚参照表6,要求均匀对称。5.3 薄板之间的焊接。 全焊工艺:对于特殊结构的面板、油槽等要求全焊的焊缝,焊后要进行整形,打磨以减少波浪变形。(图27) 图27 焊接形式;先点固两端及中间,然后焊接。焊接顺序按从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交替进行。焊接规范及焊缝尺寸参看表1和表2。整形过程采用锤击法敲打焊缝表面。 断续焊接(图28和表8)表8母材厚度0.5-11.523456根部间隙b000.510.5212121焊缝长度l581025405060焊缝间距e55-7570-9090-120100-150140-210200-300200-300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图28 e 断续焊缝间距 l 焊缝长度 表示焊缝 表示点固点 b 对接件根部间隙对接时产品的外表面或工作表面要求平整。 首先焊接两端点固点1、2,然后按从中间交替向两端或从两端交替向中间的顺序焊接。5.3.1 对接 先点固两端及中间,然后按从中间向两端交替焊接或从两端交替向中间焊接的顺序焊接,以减少残余变形和内应力。(图28及符号说明) 薄板对接间隙越小越好,最大不超过0.5mm。并应采用较细直径的焊条进行定位焊,焊接规范见表9。薄板焊接时还应注意采用短弧快速直线焊接,焊条不作摆动。对可移动的焊件,最好将其一头垫起,使之呈15-20度进行下坡焊,这对防止薄板焊接的烧穿和减小变形极为有利,有条件时可采用立向下焊进行薄板焊接。表9 单位:mm板材厚度0.5-11.52根部间隙b000.5焊缝长度l5810焊缝间隙e60-8080-100100-125 对于有特殊要求须全部焊接的焊缝,焊缝较长时应注意焊接顺序,将连续焊改成分段焊,并适当改变焊接方向,例:分段退焊法、跳焊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法、对称焊法。焊完后则必须经过整形打磨工序(图29) 图295.3.2 搭接,相当角焊缝(图30) 图30 要求:搭接件间不允许有间隙,首先两端定位焊,然后焊中间位置,焊缝长度l和焊缝间距e(参见表10)。表10钢板厚度22.5-3焊缝长度l20-3030-40焊缝间隙e150-400 小板的搭接(见图31、32) 要求:保证两端都有焊缝,焊缝长度不小于25mm。 图31 图32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5.3.3 盖板焊接(图33),对要求四周焊接的结构,一般采用小间距点焊方式,间距在80-100mm之间,装配间隙越小越好,最大不超过0.5mm。 焊条及规范选择见表11。表11板厚(mm)1.5-22.5-3焊条直径(mm)23.2电流(A)70-90100-120 图335.3.4 卷边焊(图34) 图345.3.4.1 要求产品外表面或工作表面平整。5.3.4.2 卷边对接之间要求严密,必要时用夹紧杆夹紧,然后点固(图35)。 图35夹紧示意图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5.3.4.3 有关尺寸参照表12,要求两端有焊缝,焊缝分布均匀。表12 单位:mm钢板厚度焊缝长度l焊缝间距e焊缝余高h1-2.52530025.4 保护网焊接。5.4.1 焊接方式一:将保护网在框架中摆放平整,拉紧点焊。用压条将保护网压紧,焊接在框架中。5.4.2 焊接方式二:先焊好压条,将保护网拉紧焊在压条上,再焊在框架中。5.5 铰链焊接(门轴焊接)5.2.1焊接门轴时,须先将门轴垫起1mm左右,门与轴外缘垫1mm薄板,以防止蹭漆。5.5.2 焊缝长度应近似等于门轴长度。5.5.3 门轴焊缝要求波纹均匀,美观一致。5.5.4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焊缝,必须修磨才能进行重焊。5.6 定位焊接 定位焊接是指正式焊接前为装配和固定焊件接头的位置而进行的焊接,俗称点固焊,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焊接变形的尺寸误差,保证正式焊接能够正确的进行,因此,定位焊和正式焊一样重要。 定位焊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5.6.1 所用焊条牌号及直径要与正式焊接时相同,焊接电流可比正式焊接时大10%-15%。5.6.2 若正式焊接需要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则定位焊前也要进行相同温度的预热,焊后也要缓冷。5.6.3 定位焊缝起头和结尾处很接近,容易产生始端未焊透及收尾裂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纹等缺陷,正式焊接时必须把有缺陷的定位焊缝剔除重焊。5.6.4 定位焊应避免在焊件的端角等应力集中的地方进行定位焊,要远离焊缝交叉处和焊缝方向急剧变化处50mm。5.6.5 经强行组装的结构,其定位焊缝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大。5.6.6 定位焊缝长度,余高及间距可参见下表13。 表13 定位焊缝的参考尺寸焊件厚度(mm)44-1212焊缝余高(mm)23-66焊缝长度(mm)5-1010-2015-30焊缝间距(mm)50-100100-200200-3005.7 门板封角(图36) 图365.7.1 采用相应的比平焊时小的火焰进行焊接。5.7.2 焊炬沿焊接方向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一般与焊件保持15-80度。5.7.3 焊缝堆敷高度不得过大,尽量使焊缝圆滑。5.7.4 各种钢板压弯的角焊(如门角、侧板角)焊后要用锉刀锉圆。5.8 螺柱焊接(图37),对正尺寸后,点固,焊接K3。 图37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5.9 塞焊缝(图38) 用焊条在焊孔四周填满,若焊件表面为工作表面,则要求焊满焊孔,然后磨平。 图38 6 焊接应力与变形6.1 控制焊接残余变形的措施6.1.1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先总装后焊接。6.1.2 采用不同的焊接方向和顺序。6.1.2.1 对称焊接。在焊接顺序上尽量作到对称,最大限度的减小结构变形。6.1.2.2 不对称焊缝先焊焊缝少的一侧,后焊焊缝多的一侧。使后焊的变形足以抵消前一侧的变形,以使总体变形减少。6.1.2.3 采用不同的焊接顺序。连续直通焊造成较大的变形,将连续直通焊改成分段焊,并适当改变焊接方向,例如分段退焊法、跳焊法、分中对称焊法等。6.1.3 反变形法。预先把焊件人为地制成一个变形,使这个变形与焊后发生的变形方向相反而数值相等,以防止产生残余变形。6.1.4 刚性固定法。焊接时采用装焊夹具来加强结构的刚性,使焊件在焊接时不能移动,完全冷却后再放开,发生的变形小。6.1.5 散热法。把焊接处的热量迅速散走,减少变形。例将工件侵入水中焊接、喷水冷却焊接、水冷紫铜板散热焊接。注意:散热法不适用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于具有淬火倾向的钢板,否则焊接时易产生裂纹。6.2 焊后残余变形的矫正方法。6.2.1 机械矫正法。适用于低碳钢。对于薄板波浪变形的矫正,采用锤打焊缝区的延伸法。锤打时须垫上平锤,以免出现明显的锤痕。6.2.2 火焰矫正法。以不均匀加热的方式引起结构变形来矫正原有的残余变形。例点状加热矫正、线状加热矫正、三角形加热矫正等。6.3 控制残余应力的措施。6.3.1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6.3.1.1 尽可能考虑焊缝能自由伸缩。6.3.1.2 先焊收缩量最大的焊缝。6.3.1.3 焊接平面交叉焊缝时,先焊横向焊缝。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长焊缝。6.3.2 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尽可能采用小直径焊条和较小的焊接电流,减小受热范围,从而减小焊接残余应力。6.3.3采用预热的方法。此法常用于易裂材料的焊接。一般预热温度150-350,目的是减少焊接区和结构整体的温差,以使焊缝区与结构整体尽可能的均匀冷却,从而减小内应力。6.3.4 加热“减应区”法。“减应区”应是阻碍焊接区自由收缩的部位,加热了该部位,实质上使它能与焊接区近乎均匀的冷却和收缩,以减小内应力。6.3.5 敲击法。焊缝区金属由于在冷却收缩时受阻会产生拉伸应力,在焊后冷却过程中,敲击焊缝金属,促使产生塑性变形,抵消焊缝的一部分收缩量,减小焊接残余应力。6.4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采用焊后热处理。7 焊接质量应符合焊接件检验规程的规定。7.1 符合图纸要求。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焊接工艺守则共 页第 页 7.2 焊缝处保证有关焊缝余高、焊缝宽度及焊角尺寸外还要求外形美观,具有鱼鳞花纹。 凡不符合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