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第一章、装置概况1第二章、产品说明9第三章、原辅料及公用工程规格18第四章、物料、公用工程平衡表26第五章、产品消耗定额29第六章、生产方法及基本原理32第七章、工艺流程简述56第八章、装置正常开车程序65第九章、装置正常停车步骤86第十章、工艺条件一览表101第十一章、联锁一览表105第十二章、分析控制一览表110第十三章、装置安全技术114第十四章、装置三废处理146第十五章、设备一览表150第十六章、工艺流程简图180 第一章 催化裂化装置简介一、装置设计原料加工能力为100万吨/年,最大加工能力为120万吨/年。装置于2006年11月动工,2008年7月中交,2008年9月份投料试车,于2010年3月进行120万吨/年催化裂解制烯烃增产芳烃扩能改造。装置原料油以重质燃料油和轻裂解料为主,以碳九和石脑油为辅。装置的主产品为轻燃油、混合芳烃、船燃油、丙烯、液化气,副产品为油浆、干气。催化主装置主要划分为六个单元,见表1-1。表 1-1 装置单元序号单元名称1反应、再生、烟气能量回收单元2分馏单元、电脱盐单元3吸收稳定单元4产品精制、碱渣处理、烟气中和单元5气分单元6余热锅炉和开工锅炉单元催化裂解制烯烃增产芳烃装置所产液化气经产品精制脱硫、脱硫醇后作为气分单元原料。利用各组份之间相对挥发度的不同而将各组份分开获得高纯度精丙烯的精馏过程,同时向MTBE装置提供碳四馏份原料。本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 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的SFCC专利技术和气控内循环外取热器,嫁接催化裂解技术、芳构化技术、MIP技术,开发出催化裂解制烯烃增产芳烃工业技术,生产富含丙烯的液化气、混合芳烃和重芳烃,生产船燃油和少量油浆,同时并尽量降低干气和焦炭的收率。反再部分采用国内成熟的双提升管同轴式单沉降器再生催化裂化技术。两个提升管均能实现高剂油比、短反应时间、高产品收率的目的;催化剂再生部分采用逆流再生技术,达到催化剂定碳0.1(wt)的目标。2.采用钝化剂注入系统,以抑制催化剂上重金属的脱氢反应和生焦。3.采用气控串联式外取热器,具有取热范围大、调节灵活、耗风量小等特点。4.分馏单元有重油和芳烃两个分馏塔,重油分馏塔顶粗轻燃油直接进芳烃提升管反应器,芳烃分馏塔的粗芳烃送吸收稳定系统,互不接触,有利于降低油品的烯烃含量和硫含量;两个分馏塔均采用循环回流和低温热水回收系统回收过剩热量,更好地利用热量和维持全塔能量平衡,降低装置能耗。5.采用国内首创的RPT原料预处理(原料脱盐和预分离技术),以降低催化剂单耗。6.吸收稳定部分的“吸收”和“脱吸”两个过程分别在两个塔内进行,避免相互干扰,使干气、液化气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7.提升管进料采用多段进料技术,提升管出口采用CAS直联技术,可有效降低装置反应器结焦。8.产品精制采用国内成熟可靠的技术,轻燃油精制部分采用预碱洗脱硫和固定床无碱脱臭型技术,液化气精制部分采用湿法脱硫、常规催化剂碱液脱臭技术,保证各类产品质量合格。9.气分单元利用催化装置供给的大量低温热水作热源,从而大大减少蒸汽的消耗。10.气分单元采用成熟的三塔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占地少。该工艺应用广泛,成熟可靠。11.气分单元原料进塔前先与脱丙烷塔底碳四馏分换热,再由热水加热至泡点后进塔,充分利用能量,降低能耗。12.装置的控制系统采用美国EMERSON公司DeltaV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全方位的监控、监测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装置的可靠性,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二、催化裂化装置包括RPT原料预处理单元、反应一再生单元、分馏和吸收稳定(含气压机) 单元、产品精制碱渣处理烟气中和单元、气分单元、主风机烟机单元、余热锅炉单元和余热回收站、开工蒸汽锅炉单元等。(一)、催化裂化装置主要指标1.液化气产率25(wt)2.轻燃油:辛烷值(RONC)93,烯烃35(v)。3.再生催化剂定碳0.1(wt)4.装置能耗75kg标油/t原料。5.丙烯(纯度99.65vol)6.丙烷(纯度92vol(二)、催化裂化装置主要工艺技术方案针对原料性质和多产丙烯芳烃生产方案要求,采用SFCC双提升管双反应多产丙烯芳烃专利工艺技术,采用芳构化择型催化和MIP反应技术。利用富含烯烃的重油裂解轻组分催化生产芳烃并联产丙烯是一种的新型组合工艺,该工艺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催化剂裂解反应和芳构化反应,生产芳烃和丙烯。其工艺特点为:以混合料为原料,在第一反应器内较高的反应温度、较深的反应深度,较低的油气分压,较高的剂油比,并在添加了择型分子筛的专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和芳构化反应、异构化反应、歧化反应,生产较多的丙烯及轻质芳烃。在第二反应器内,第一反应反应生成的轻组分在芳构化催化剂HZSM-5作用下,利用第一提升反应段和MIP反应段分别发生歧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芳构化反应,进一步生产出混合芳烃和重芳烃,同时利用循环反应大剂油比和反应时间,进一步增产丙烯和芳烃。重油反应系统和芳烃反应系统分列。重油反应系统包括重油提升管反应器、沉降器和分馏系统;轻油芳构化反应系统包括提升管反应器、MIP反应器、循环反应器、沉降器和芳烃分馏塔。重油提升管生成的轻燃油在分馏塔馏出后送至轻油芳构化提升管反应器系统回炼。两个系统串并联操作。再生催化剂降温,提高剂油比,降低干气产率。采用两台并联的串联式外取热器。采用两台并联的串联式外取热器专利技术。该取热器通过调节流化风量来达到调节取热量、控制再生温度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灵活、运行可靠等特点。外取热器取热管采用专利技术的肋片管,具有传热系数高、设备结构紧凑、抗事故能力强(取热管断水不易破裂漏水)等优点。外取热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方式,节省动力,运行可靠。采用兰化选择型催化裂解催化剂和ZSM-5选择型芳构化催化剂,并添加原位晶化和丙烯助剂最新技术。采用711所余热锅炉回收技术,降低装置能耗。采用嘉利特公司双壳体高温耐磨泵,提高装置安全性、可靠性。.灵活的工艺条件和操作方式。可通过调整工艺操作条件灵活地实现生产各种产品方案的转化。(三)、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及多种助剂为满足本装置多产液化气及芳烃的要求,设计考虑采用生产芳烃、多产液化气、重油裂化能力强的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推荐采用丙烯增产催化助剂。从稳定操作、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转及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设计中考虑添加CO助燃剂、油浆阻垢剂等助剂。其中CO助燃剂为实现完全再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油浆阻垢剂的应用对于避免或减轻油浆系统的结垢十分有效,为油浆系统长期高效运转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同轴式反应一再生器本设计采用同轴式两器布置方案。以减少设备投资、减少占地。同时该类型装置具有工艺成熟、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抗事故能力强、能耗低等特点。(五)、再生工艺技术该技术由以下几种单体技术组成:1.采取加CO助燃剂的完全再生方案,可使再生催化剂含碳明显降低,再生剂定碳0.1(wt)。2.采用较低的再生温度。较低的再生温度有利于提高剂油比并保护催化剂活性,为反应进料提供更多的催化剂活性中心。3.采用逆流再生。通过加高待生套筒使待生催化剂进入密相床上部,并良好分配,然后向下流动与主风形成气固逆流接触,有利于提高总的烧焦强度并减轻催化剂的水热失活。4.采用待生催化剂分配技术。在待生套筒出口配置特殊设计的待生催化剂分配器,使待生剂均匀分布于再生密相床上部,为单段逆流高效再生提供基本的保证。5.采用高床层再生。设置较高的密相床层,不仅可提高气固相单程接触时间,而且有利于CO在密相床中燃烧,还可以提高催化剂输送的推动力。6.采用改进的主风分布管。主风分布的好坏直接影响再生器的流化质量,从而影响烧焦效果。单段再生的再生器直径较大,为改善流化质量,采用改进的主风分布管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六)、反应工艺技术吸收国内外同类生产装置积累的经验,并结合本装置具体特点,为进一步改善产品分布,提高丙烯和轻燃油产率、降低干气及焦碳产率。在提升管反应系统设计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芳烃反应部分采用SFCC反应提升管技术,芳烃提升管中部设催化剂分配器,利用芳烃提升管待生催化剂相对较低的温度和相对较高的剩余活性,分别返回重油提升管、芳烃提升管下部与再生催化剂混合,达到降低重油提升管、芳烃提升管的起始温度,实现大剂油比、油剂低温接触的条件,降低干气产率,生产较多的丙烯及高辛烷值轻燃油。芳烃提升管出口和重油提升管出口共用一个反应沉降器,通过独立的气固分离设施,分别进入不同的分馏系统。2.采用高效雾化喷嘴并采用较高的原料油预热温度(220),以降低原料进喷嘴的粘度,确保原料的雾化效果及油剂接触效果。3.设置预提升器。催化剂在与油滴接触前,以接近活塞流的形式向上运动,为催化剂和油滴均匀接触创造条件。提升介质为自产干气,可减轻催化剂水热失活并降低蒸汽消耗。4.采用CAS提升管出口粗旋与单级旋分密闭连接专利技术,减少热裂化反应,减缓沉降器结焦。5.采用高效汽提技术。改进汽剂接触即改进档板结构、改善蒸汽分配及增加催化剂停留时间,在较低的蒸汽耗量下取得理想的汽提效果。采取上述措施使得催化剂在从进入提升管反应器至离开沉降器汽提段的整个过程中均处于优化状态。通过SFCC反应提升管技术提高剂油比;预提升段使催化剂流动均匀;采用高效雾化喷嘴使催化剂与雾化良好并均匀分布的原料油雾滴接触,达到瞬间汽化、反应的目的;使用快分和油气快速导出技术减少过裂化反应及热裂化反应,缩短反应油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以及高效的汽提设施;达到提高轻质油收率,降低干气、焦碳产率的目的。(七)、采用先进可靠的外取热技术串联式外取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灵活、运行可靠等特点。通过调节外取热器的流化风量控制再生温度。外取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设备结构紧凑、抗事故能力强(取热管断水不易破裂漏水)等特点。外取热水系统采用自然循环方式,节省动力,运行可靠。(八)、机组配置1.主风机组采用一开一备两套机组。主机为烟气轮机+轴流主风机+电动机三机组;备机为离心主风机+电动机。轴流主风机由陕西鼓风机厂制造;电动机由南阳电机厂制造;烟气轮机为单级,由兰炼机械厂制造;备用主风机由沈阳鼓风机厂制造;备用主风机电机由佳木斯电机厂制造。2.富气压缩机组采用富气压缩机+中压背压式透平二机组配置。富气压缩机由沈阳鼓风机厂制造,蒸汽透平由杭州汽轮机厂制造。(九)、分馏、吸收稳定系统1.设置两个分馏塔分别对重油提升管和芳烃提升管反应后的油气进行分馏。分馏、吸收稳定系统设计着重于在保证产品分离精度的前提下通过流程的合理配置,优化用能,降低能耗。重油分馏塔设四个循环回流取热,即顶循、一中、二中及油浆,各部分的取热比例为:顶循 一中 二中 油浆15.8 37.4 4.3 42.5其中顶循热量用来加热低温热水和原料油;一中除供稳定塔底重沸器外,多余热量用于加热低温热水和原料油;二中热量用于发生中压蒸汽;油浆热量用于发生中压饱和蒸汽和加热原料油。既符合热量逐级利用的原则,又保证了操作时的灵活性。芳烃分馏塔设三个循环回流取热,即顶循、中段及塔底循环,各部分取热比例为:顶循 中段 塔底循环52.7 19.6 27.7其中顶循热量用来加热原料油、低温热水;中段热量用于加热原料油;塔底循环油热量首先用于发生中压饱和蒸汽,然后与原料油换热。2.吸收解吸部分采用双塔流程。为满足产品分离的要求在设计中采取以下提高分离效率的措施:1).适当增加再吸收塔及稳定塔的塔盘数量。2).充分利用稳定轻燃油热量,使稳定塔进料保持合适的温度,降低塔底重沸器热负荷。3).合理选择吸收剂进入吸收塔的位置。4).解吸塔采用冷、热两段进料以降低塔底重沸器高温位热负荷。5)采用深度稳定方案,既可多回收液化气,又可降低补充吸收剂用量。(十)、采用多项新技术1.采用立式三级旋风分离器经工业装置运转证明,立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可除去粒径大于10u的催化剂粉尘,有效地保护烟机。2.有针对性地采用新型冷换设备分馏塔顶低温热回收系统采用低压降折流管式冷凝器,降低分馏塔顶油气冷凝系统的压降,减少富气压缩机的功率消耗。3.单、双动滑阀及塞阀均采用电液执行机构和冷壁式阀体结构。(十一)、回收和开工蒸汽锅炉1.本部分所利用的余热热源情况如下:再生器内余热: Q=1867425870kW(正常最大)油浆余热: Q1478217138kW(正常最大)二中段回流油余热: Q=17452000kW(正常最大)芳烃分馏塔塔底循环油余热: Q=60487257kW(正常最大)再生烟气余热: Q=10327kW(t500180)低温余热 Q=30021kW2.余热系统是为回收装置再生器内高温位余热及工艺物料的中高温位余热而设置的。循环油浆、分馏二中、芳烃分馏塔塔底循环油及再生器内催化剂温位较高,组成中压产汽系统,产中压饱和蒸汽(255,4.22MPa)。3.设置一台余热锅炉回收再生烟气余热。其中烟气高温段过热中压饱和蒸汽,低温段预热各汽包产汽用的除氧水。余热锅炉过热段将中压蒸汽过热到450、3.82MPa;低温预热段将除氧水加热到200供各汽包使用。4.设置开工锅炉是为了在装置开车投料前和生产波动热量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有足够的蒸汽量来保证生产所需。(十二)、产品精制产品精制包括三部分:轻燃油脱硫醇部分、干气及液化气脱硫部分、液化气脱硫醇部分、碱渣处理和烟气中和部分。1.设计处理量 1).轻燃油: 处理量 28.37104t/a 最大处理量:36104t/a2).干气: 处理量 7.482104t/a 最大处理量:9.6104t/a 3).液化气: 处理量 24.94104t/a 最大处理量:32104t/a 4).碱渣: 处理量 8.0103t/a2.运行时数:装置年开工时数按8000小时计。3.工艺流程特点 1).轻燃油脱硫醇部分采用预碱洗脱硫化氢、固定床无碱液型脱硫醇工艺。精制后轻燃油即为合格轻燃油调和组分,定期产生的少量碱渣由工厂外送处理。无碱型脱硫醇工艺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油品质量好等特点,尤其能够脱除油品中的大分子硫醇,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同时减少了碱渣的排放量。2).干气脱硫化氢部分干气脱硫采用胺法脱硫工艺,脱硫溶剂采用复合型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剂,采用25(wt)溶剂浓度,有利于稳定脱硫和再生系统的操作,降低胺耗。3).液化气脱硫化氢及脱硫醇部分液化气脱硫分两步进行:首先采用胺法脱硫工艺脱除硫化氢,脱硫溶剂采用复合型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剂,采用25(wt)溶剂浓度,有利于稳定脱硫和再生系统的操作,降低胺耗;其次采用常规催化剂碱液抽提催化氧化脱硫醇工艺。该工艺是利用含有磺化酞菁钴(聚酞菁钴)的催化剂碱液与液化气中的硫醇发生反应,产生的硫醇钠溶于催化剂碱液中,催化剂碱液经空气再生,除去生成的二硫化物后循环使用。4).碱渣处理和烟气中和部分1.碱渣采用湿式氧化工艺,反应温度低、压力低。 2.采用催化烟气对脱臭后的碱渣进行中和,降低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有利于环保;又取代了硫酸对碱渣的中和,节省了化工原料费用。第二章 产品说明一、装置产品分布催化装置主要产品有干气、液态烃、轻燃油、混合芳烃、船燃油、重芳烃、油浆。具体见表2-1。表2-1装置产品分布重油提升管芳烃提升管装置总物料平衡wtkg/hWtkg/hkg/hwt万吨/年干气337503.531809.1355594.454.45液化石油气182250017.99173.753167425.3425.34轻燃油415125069.235465.003546528.3728.37船燃油15187507.23690.002244017.9517.95重质船燃油7875000.0087507.007.00油浆6750000.0075006.006.00焦碳9.5118752.171112.131298710.3910.39损失0.562500.006250.500.50合计10012500010051250125000100.0100气分单元主要产品有丙烯、碳四液化气、乙烷、丙烷。具体如下:丙烯1.精丙烯纯度99.65 (v)2.精丙烯组成(设计值)组份名称流量kg/h组成w流量kmol/h组成molC3H8380.350.910.35C3H61091699.65259.3799.65合计10954100260.281003.分子量42.094.分子式 H H H HCCCH H5.物化性质相对密度 0.554(0液体) 1.46(0气体)溶点 -185.2沸点 -47.7闪点 -108爆炸极限 2.0 11.1(体积)自燃点 497丙烯的常态是无色气体,略带甜味,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丙烯属低毒类,有麻醉作用,其特点是麻醉作用的产生和消失迅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乏力甚至意识丧失。碳四液化气1.碳四组成(设计值)组份名称流量kg/h组成w流量kmol/h组成molC3H69.650.0530.170.05C3H817.600.0970.310.10iC4H84009.3722.0570.6022.04C4H8-13013.8516.5753.0716.57tC4H8-22508.9813.7944.1813.80cC4H8-23239.3017.8157.0417.81iC4H103974.7321.8569.9921.85nC4H101272.667.0022.417.00iC5H12140.840.772.480.78合261002.性质主要成分是碳四,含有少量的碳五和碳三组份,其闪点为-74,自燃点426537,装置空气最高允许浓度100mg/m3(GB11518-89),其毒性主要是轻度麻醉作用,在通风不良的室内取暖,往往由CO或CO2引起中毒和缺氧,如果不及时抢救,常可发生严重的后果,应用场所注意通风。乙烷1.乙烷组成(设计值)组份名称流量kg/h组成w流量kmol/h组成molC2H44.003.130.113.08C2H656.0743.801.5443.94C3H665.1750.911.7951.08C3H82.551.990.071.91合计1281003.511002.分子量36.413.分子式 H H HCCH H H4.物化性质相对密度 0.433(0液体)溶点 -183.2沸点 -88.63蒸汽压 2463.8KPa(0) 3005.2KPa(10) 3633.0KPa(20) 4381.4KPa(30)闪点 -135爆炸极限 3.2 12.5(体积)自燃点 515乙烷是一种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属微毒类,有麻醉作用。高浓度时使空气氧含量明显降低,产生单纯性窒息作用,吸入人体后几乎不转化,迅速从肺排出。人吸入61.36 mg/m3时无明显毒害,空气中乙烷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恶心和轻度麻醉症状。丙烷1.丙烷纯度92(V)2.丙烷组成(设计值)组份名称流量kg/h组成w流量kmol/h组成molC3H673.395.161.685.19C3H81349.6194.8430.6894.81合计142310032.361003.分子量44.104.分子式 H H H H - C- C - C - H H H H5.物化性质相对密度 0.534(0液体) 1.56(0气体)溶点 -189.9沸点 -42.5爆炸极限 2.2 9.5(体积)自燃点 467丙烷常态为无色气体,具有天然气气味,无腐蚀性,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丙烷属微毒性,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人在低于17.99mg/m3浓度的环境中不受影响。二、产品性质及用途1. 轻燃油、船燃油性质及用途(1).轻燃油、船燃油性质见表2-2。表 2-2 轻燃油、船燃油、重质船燃油性质项目轻燃油船燃油重质船燃油比重d420,g/cm30.7360.8480.895凝点,020辛烷值,RONC93闪点5565十六烷值45诱导期,min480馏程初馏点35.32001050.92052925099.2257.934090165.4340375终馏点198350390烯烃含量V35(2).轻燃油的用途轻燃油一般作为小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等机动车燃料。(3).船燃油的用途本装置生产的船燃油十六烷值偏低,安定性差,只能作为粗船燃油原料或与其他船燃油调合成船燃油出厂。(4).重质船燃油的用途本装置生产的重质船燃油可作为船用燃料油出厂。2. 干气性质及用途。(1).干气的性质干气性质见表2-3。表2-3 (脱前)干气与液化气组成(计算值)序 号组 份干 气 (v)液 化 气 (v)1H222.9472N219.3563H2O0.7080.0054CO23.5675O20.7126H2S3.230.5837C1022.9688C2012.5540.2499C2=12.5450.01710C300.0625.15211C3=1.29342.42212nC403.61513iC4011.28814nC4=8.55915iC4=11.38616cC4=7.12517tC4=9.19918C50.4019合 计 100100表 2-3 (脱后)干气与液化气组成序 号组 分干 气(v)液 化 气 (v)1H223.7962N220.0723H2O4CO23.6995O20.7386H2S10ppm10ppm7C1023.8188C2013.0182.5059C2=13.0090.01710C300.0645.18211C3=1.34142.67112nC403.63613iC4011.35414nC4=8.60915iC4=11.45316cC4=7.16717tC4=9.25318C50.4019合 计100100(2).干气的用途催化裂化的干气可作燃料,本装置的干气送燃料气管网外售。3. 液态烃的性质及用途(1).液态烃的性质液态烃性质见表2-3。(2).液态烃的用途催化裂化产生的液态烃可作民用燃料,因其中烯烃含量高,可作为生产各种有机溶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以及各种高辛烷值轻燃油组分,如叠合油、烷基化油和甲基叔丁基醚。本装置液态烃送气体分离装置后,分离出液态烃中的丙烯,进一步可生产聚丙烯等有机化工产品。4. 油浆的性质及用途(1).油浆的性质见表2-4。表 2-4 油浆的性质项 目数 据密度 g/cm,201.024运动粘度 mm2/s5057.041008.25凝固点 30苯胺点 71.2残炭 m12.5溴价 gBr/100ml9.7碱性氮 ppm124折光指数 201.5718族组成饱和烃 m36.7芳烃 m52.1沥青烃 m10.3胶质 m0.9元素组成C m87.76H m10.54S m1.23N ppm3799馏 程初馏点 3655 39910 40130 42150 44270 46790 50595 526干点 /(2).油浆的用途催化裂化产生的油浆一般不作为产品,油浆中含催化剂粉末,可进行回炼。如果除去催化剂粉末,作为焦化原料,可生产优质焦针状焦。油浆也可以用抽提方法抽提出大部分芳烃,再让抽余油返回催化,即可减少生焦量,被抽出的芳烃又可作为化工原料。第三章 原辅料及公用工程规格第一节 原料的规格一、原料规格 见表3-1。表 3-1 混合原料性质分析项目单位数据密度(20)g/cm30.9372残炭wt6.38粘度(80)(100)mm2/s42.0922.93馏程初馏点2755352103762042030438404575047060484705088052990545四组分分析wt饱和烃40.0芳烃38.5胶质和沥青质21.5分子量462Swt0.54Nwt0.3064Cwt86.38Hwt12.22分析项目单位数据金属含量mg/kgNi6.0Cu0.1Fe8.5Na6.5V1.4第二节 辅材和化学品的规格一、催化剂的规格及性质1.名称: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2.规格:主要催化剂性质见表3-2。表3-2 催化剂质量指标项 目单 位质量指标化学组成氧化铝(m/m)45氧化钠(m/m)0.3三氧化二铁(m/m)0.4物理性质灼烧减量(m/m)13比表面积m2/g230孔体积ml/g0.33表观松密度g/ml0.620.80磨损指数(m/m)3.0粒度040m(v/v)20.00149m(v/v)90.0微反活性(800,4h)75二、钝化剂的规格及性质1.名称:水基锑型金属钝化剂2.主要型号:高效金属钝化剂3.规格:见表3-3。表 3-3 金属钝化剂的质量指标指标名称质量指标外观乳白色液体至乳黄色液体溶解性与水互溶凝固点 5密度 20,g/cm1.401.60运动粘度 40 mm2/s46锑含量 2426PH值 204.25.2热分解温度 4004.用途:有效抑制催化剂的镍中毒,降低干气中的氢气含量和焦碳产率,改善产品分布,增加轻燃油收率。三、一氧化碳助燃剂规格及性质1.名称:一氧化碳助燃剂2.有效成分:金属铂3.规格:见表3-4。表3-4 一氧化碳助燃剂质量指标项 目质 量 指 标试 验 方 法活性组分类型Pt活性组分()0.050.002RIPP135AlO 不小于98GB6609/86NaO 不小于0.5GB6609-5FeO 不大于0.02GB6609-4SiO 不大于0.06GB6609-3比表面积 m/g100GB5816表观堆密度 g/ml0.851.05RIPP31粒度分布RIPP30小于40 不大于1040-80 大于80大于80 不大于10CO相对转化率 不小于954.用途:促进一氧化碳的完全燃烧,避免二次燃烧。四、轻燃油脱硫醇催化剂规格及性质1.名称:轻燃油脱硫醇催化剂2.主要型号:聚酞菁钴和磺化酞菁钴3.规格:两种催化剂见表3-5和表3-6。表3-5 聚酞菁钴产品性能项 目指 标外观深蓝色粉末粒度 0.18毫米标准节全部通过水份 5游离钴离子含量无脱硫醇活性 标准试样中残余 RSHppm10钴离子含量 5表3-6 磺化酞菁钴产品性能项 目指 标外观深蓝色粉末粒度(0.125试验筛,筛余量)5水份 5游离钴离子含量无脱硫醇活性ppm10钴离子含量 8 4.用途:促进轻燃油脱硫醇氧化。五、脱硫剂的规格及性质1.名称:高效脱硫剂2.主要成分:N-甲基二乙醇胺3.规格:高效脱硫醇性质见表37。表 3-7 脱硫剂规格项目指标外观黄色或棕色密度 g/cm(20)1.0351.055运动粘度 mm/s(20)90115凝点 45折光率 (20)1.46001.4700溶解性与水互溶 4.用途:有选择地脱除干气和液态烃中H2S、CO2等酸性气体六、磷酸三钠的规格及性质1.名称:磷酸三钠2.分子式:Na3PO412H2O3.规格:磷酸三钠性质见表3-8。表3-8 磷酸三钠的性质项 目指 标分子量380.12相对密度g/cm1.62熔 点75失水温度100(12HO) 4.用途: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汽包加药用。其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加热至100而成无水物。七、消泡剂1.名称:胺消泡剂2.主要成分:以改性聚硅氧烷为主要成分,用特种工艺加工成的有机硅乳液型消泡剂。3.规格:其主要质量指标如下:外观:乳白色液体离子性:非离子性粘度:20003000Mpa.s密度:1.001.02克/毫升4.用途:抑制脱硫剂发泡,且使胺液不易失效。八、氢氧化钠1.名称: 氢氧化钠2.分子式:NaOH3.来源:外购来的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4.用途:稀释成浓度为10后,用于轻燃油精制预碱洗和液化气脱硫醇反应器。九、活化剂1.名称: 活化剂2.规格: 外观:淡黄色至红棕色液体。 有效物含量: 10 氯:0.5 氢氧化钠:1.5 3.用途: 加速硫醇的氧化,提高脱臭效果。十、油浆阻垢剂1.名称:油浆阻垢剂2.规格:其产品规格见表3-9。表 3-9 阻垢剂产品规格项 目规 格 指 标凝点 5粘度 (40) mm2/s70密度 (20) g/cm0.9000.960闪点(开口) 70水分 0.06机械杂质 0.07外观琥珀色液体PH6.07.03.用途:减少油浆系统特别是换热器中有机垢的生成,提高传热效率。十一、抗氧防胶剂1.名称:抗氧防胶剂2.规格:其产品规格见表3-10。表 3-10 抗氧防胶剂产品规格项目指标外观琥珀色液体密度 g/cm(20)0.8800.920凝点 15有效物含量703.用途:作为轻燃油的添加剂,能提高轻燃油的抗氧化能力,防止胶质生成。十二、破乳剂1.名称:破乳剂2.规格:常规的如改性2040、NS-21、NS-31、NS-32等,产品规格见表3-11。表 3-11 破乳剂产品规格改性2040NS-21NS-31NS32羟值44mgKOH/g65mgKOH/g65mgKOH/g-PH值5758-58有效成分6065606560656065浊点1933-3.用途: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油水分离效果,从而更好地脱除原油中水份第二节 公用工程规格及对外协作关系一 公用工程规格(1) 蒸汽a. 低压蒸汽(LS) 压力:0.81.2MPa ; 温度: 250b. 中压蒸汽(MS) 压力:3.5MPa ; 温度: 380410(2) 循环冷却水入/出口温度 32/42入/出口压力 0.45MPa(G) 0.2MPa(G,压力回水)(3) 电a. 高压电 100005(V)b. 低压电 380V/220V 频率 50Hz(4) 压缩空气a. 净化风压力 压力0.6MPa(G); 温度:常温;露点:-25b. 非净化风压力 压力0.6MPa(G); 温度:常温(5) 氮气氮气(包括氩气) 纯度99.9 Vol水露点 -60压力 压力0.6MPa(G)温度 常温(6) 新鲜水浊度 2ppm压力 0.45MPa(G)温度 34第四章 物料、公用工程平衡表一装置物料平衡表4-1-1 催化物料平衡物料名称kg/hwt万吨/年原料M100125000100100合计125000100100产品干气55594.454.45液化石油气3167425.3425.34轻燃油3546528.3728.37船燃油2244017.9517.95重质船燃油87507.007.00油浆75006.006.00焦碳1298710.3910.39损失6250.500.50合计125000100.0100表4-1-2 气分物料平衡项目kg/h104t/aw入方液化气3069124.55100合计3069124.55100出方丙烯109548.7635.69丙烷14231.144.64碳四1818614.5559.26乙烷气1280.100.42合计3069124.55100二公用工程平衡1.水平衡图循环水4946t/h 新鲜水11t/h循环水5149t/h含硫污水50t/h凝结水40.21t/h1.0MPa蒸汽37t/h含油污水6t/h催化裂化装置3.5MPa蒸汽87t/h排污加损失31.72t/h脱盐水90t/h图4-1-1 催化水平衡图 图4-1-2 气分水平衡图生活水 2.0 t/h催化热水438 t/h循环水2514 t/h 蒸汽 13.2 t/h蒸汽回水 12.0 t/h循环水 2512 t/h蒸发损失 1.2 t/h催化热水438 t/h含油污水 4 t/h气体分馏装置2.蒸汽平衡图图4-2 蒸汽平衡图至公用工程24.44t/h开工锅炉自产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外出旅游安全协议书5篇
- 新解读《GB-T 32622-2016社会保险征缴稽核业务规范》
- 2025防盗门工程承包合同2篇
- 高级房屋售卖合同范本
- 赠予车位合同范本
- 河南高层工程施工方案
- 简易办公租房合同范本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
- 的消防合同范本
- 承建喷泉工程合同范本
- YD-T 2664-2024 公用电信设施保护安全等级要求
- DL-T5002-202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一例CAG循证护理查房
- 安全生产投入台账(模板)
- 委托书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 关于房产权属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 举升机检查表
- 高中创作性戏剧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