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1949年 1919年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辛亥革命 基本要求 1 同盟会成立 武昌起义2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 背景和条件 1 社会背景民族危机严重和清政府反动卖国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 2 辛亥革命具备了哪些条件 条件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登上政治舞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 革命团体 革命政党的建立 组织基础 1904年光复会 1904年华兴会 1 兴中会的成立 2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 1905年 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地点 东京 总理 孙中山 a 有全国性的组织系统b 有公认的领袖c 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兴中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首次提出 振兴中华 林觉民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军事基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以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萍浏醴起义1906 黄花岗起义1911 4 浙皖起义徐锡麟 秋瑾1907 7 二 历程 1 时间 主力 2 过程 3 结果 成立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国号 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 1 武昌起义爆发 a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 b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 c 湖北新军革命首创精神 4 成功原因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 各省纷纷响应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 各省响应 3 中华民国的建立 1 概况 2 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 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时间 临时大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年 1912 1 1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公历 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政府组成人员 采取措施p52表格 公历纪年 公元与民国纪年换算方法是具体某年后二位数加 减1911即可 公元换算成民国减1911 民国换算成公元加1911 如1912年 后二位1912 1911 1 民国1年 民国三十八年 38 1911 1949年 红黄蓝白黑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国旗 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第一章 总纲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人民得享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通信 信仰等自由 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3 第三章 参议院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 公布法律 第六章 法院 法官独立审判 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章 国务员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独裁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性质 意义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责任内阁制 限制袁世凯权力 孙 袁达成协议 清帝退位 1912 2 孙中山辞职 袁就职并迁都北京 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 末代皇帝 清宣统帝 5 袁世凯上台 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第一次是 中共十五大报告 辛亥革命 近代化概念 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过程中引起的包括政治 经济 思想 生活习俗等一系列的变化 辛亥革命的地位 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材料一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集行政 司法 军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 国家的法律 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谈谈辛亥革命使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政治民主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封建制度 材料三1912 1919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 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 3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448马力 1918年为82750马力 约增加1倍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变化 经济工业化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兴起了 实业救国 的社会思潮 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情况 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 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p52 思想近代化 人民反对帝制 复辟帝制失败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材料五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 提倡 自由 平等 友爱为纲 的公民道德 革除历代官厅 大人 老爷 等称呼 禁止蓄辫等 概括材料五中所反映了哪些变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 人们思想观念 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改变 清朝服饰 发式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近代化 社会生活文明化 社会近代化 辛亥革命的地位 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推封专 建资共颁布 临时约法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习俗变革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3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 功绩 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4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封建制度 最主要功绩 各抒已见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为什么 胜利 失败 vs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对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没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启示 1 主观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 革命派急于求成 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脱离群众 2 客观 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 3 根本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决定的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1912年1月5日 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发表 宣告各友邦书 宣布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缔结的一切条约 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 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申明条约期满为止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封建势力所篡夺 真正的革命派却受到了排斥和打击 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总结 1894 1905 1912 1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竞价考试题及答案
- 画室考试题及答案
- 编码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试题含答案
- 中级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中药药剂学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血透室进修护士出科理论考试卷含答案
- 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设计知到智慧树答案
- 财务杠杆效应分析-洞察及研究
- 全脑课程理论知识
- 餐饮公司应聘简历
- 牢记教师初心不忘育人使命作新时代合格人民教师课件
- 一科一品一特色护理妇产科
- 《老年照护芳香疗法应用规范》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 2024-年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 冶金渣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职责
- 老年患者护理心理护理
- 项目担保合作协议范本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二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