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 是一片宽阔的原野 在这上面 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 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 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 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 童年是券的 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 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今天我们学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 鲁迅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一些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的内容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到思想的启发 3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理解课文中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 结合阅读赏析 进行练笔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一是理解课文的内容 体会课文所表现的童趣和童真 二是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三是进行练笔活动 教学难点 一是理解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二是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 成长 为主题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讲的是鲁迅先生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 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 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 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 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是鲁迅先生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 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一段往事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的依恋和向往之情 本文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这组散文是鲁迅在生活中辗转流徙 心情最苦闷的时候 借旧时的美好事物 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 闲静 寄一些安慰而写的 可以说 朝花夕拾 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题解 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忆性散文 当时鲁迅被反动派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 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被迫于1926年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假 学生还没开学 就写下这篇散文 后来收入到 朝花夕拾 散文集中 朝花 喻童年美好的生活 拾 回忆往事 原名 旧事重提 后改为 朝花夕拾 它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2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 1936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 从小受过传统文化教育 但也读过很多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书 还常随母亲去农村 了解农民的疾苦和他们勤劳 纯朴的性格 这些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精神的光辉写照 他光辉的一生得到党和人民的崇高评价 毛泽东同志说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 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 最勇敢 最坚决 最忠实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于1936年在上海病逝 他为我们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 3 鲁迅的作品 都收于 鲁迅全集 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出处 朝花夕拾 体裁 散文 一 积累之一 字词 攒拗 cu n o 确凿菜畦 z oq 桑葚臃肿蝉蜕 s ngsh ny ngzh ngch ntu 蟋蟀脑髓 shu isu 相宜书塾博学秕谷 y sh b b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h nd ng 一 积累之二 解词 确凿 菜畦 长吟 轻捷 攒 机关 鉴赏 方正 确实 菜地 畦 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 长声鸣叫 轻快 凑在一起 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鉴定和欣赏 正派 一 积累之二 解词 人迹罕至 秕谷 无从 人声鼎沸 少有人来 迹 足迹 脚印 罕 稀少 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没办法 形容人声喧闹 沸 水开 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 发出响声 二 文章的结构 1 8 9 过渡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二 文章的结构 10 24 写三味书屋追求新知的生活 三 局部揣摩之一百草园 1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了百草园的名称 归属及 我 对百草园的印象 2 文中哪句话可以表明作者对 百草园 的生活的感受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怀念之情 3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它是下文的总括句 下文内容是对这句话的具体描述 4 文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其中 似乎 和 确凿 是否相矛盾 应如何理解 表面上看 这两个词相矛盾 其实不然 它表达了两种意思 似乎 表示不确定 确凿 表示十分肯定 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印象已经淡薄了 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 往事又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 5 为什么百草园是 我 童年时的乐园呢 作者写了百草园那些季节的趣事 作者写了百草园春夏秋冬四季的趣事 中间还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 局部揣摩 6 齐读第二段 思考 这一段作者描绘了什么内容 作者描绘了百草园的美丽景色和在园中享受到的无限趣味 详写趣味 7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单是 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注 单是周围的短短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 这句话从结构上看 是本段的过渡句 从内容上看 是本段的中心句 8 齐读第二段 思考 这一段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来写 1 所写的景物有 菜畦 石井栏皂荚树 桑葚 蝉 黄蜂 叫天子 油蛉 蟋蟀 斑蝥 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等 2 作者抓住景物的颜色 质地 形状 声音 味道等多方面的特征进行描绘 颜色 碧绿 紫红 黄 质地 光滑 形状 高大 肥胖 轻捷 臃肿 声音 长吟 低唱 弹琴 味道 又酸又甜 9 光滑的石井栏 中 光滑 一词说明什么 石井栏之所以 光滑 是因为井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 之所以知道它 光滑 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 不但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 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慕之意 10 理解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中 窜 字用的妙处在哪里 11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在这里弹琴 中 这里 指什么 这句话的修辞及作用 这里 指泥墙根一带 这句话的修辞是拟人 它赋予油蛉 蟋蟀的动作和行为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2 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 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1 这里采用了多种顺序进行组织 有由整体到局部 有由植物到动物再到植物 有由低到高再到低 有由静到动再到静的顺序 有时间顺序等 1 说明 先用两句 不必说 写百草园整体 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 这是一种顺序 第一个 不必说 由低到高写静物 第二个 不必说 由高到低写动物 这又是一种顺序 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 局部部分从写动物到植物 这又是一种顺序 这里的景物实际上包括了春 夏 秋三个季节的 桑葚 菜花是春末的 蝉鸣在盛夏 蟋蟀到秋天才叫 这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和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 2 从视觉 听觉 味觉 触觉等多种角度绘声绘色 绘形绘味 说明 菜畦的 碧绿 桑葚的 紫红 菜花和蜂的 黄 是写颜色 肥胖 高大 臃肿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是写形状 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 长吟 蟋蟀的 弹琴 是从听觉上写 覆盆子 又酸又甜 写的是味觉 石井栏的 光滑 写的是触觉 13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景物有什么特点 我 是一个怎样的人 1 百草园的特点是 美丽 充满生机 2 我 是一个天真 好奇 热爱自然 自由快乐的人 14 从第二段文字描写中 对于写景你受到哪些启发 想要把景物写好 必须多观察 写具体 抓住景物各自的特征 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15 第三段有几句话 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只有一句话 作用 过渡段 起承上启下作用 由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引出美女蛇的故事 过渡巧妙自然 16 美女蛇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百草园 作者为什么要把它穿插在中间讲呢 因为相传百草园长草里有赤练蛇 这就使作者很自然地想起长妈妈讲的 美女蛇 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文中属于插叙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 使 我 得到一些教训 悟出一些道理 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17 默读第七自然段 然后思考作者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美景趣事 冬天的百草园又有什么有趣的呢 冬天的百草园主要有雪地捕鸟之乐 18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雪一下 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这是荒园 人迹罕至 所以不相宜 只好来捕鸟 中 无味 可就 只好 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无味 表达了作者寂寞无奈的心情 可就 表达了作者急切盼望欣慰的心情 只好 表达了作者因无人鉴赏的遗憾心情 19 冬天捕鸟需要的两个自然条件是什么 一是 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 二是 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20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 捕鸟 这个细节的呢 作者用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九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 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 惊喜之情 21 在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内容之间 穿插了第九段 这一段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从全文结构看 这是一个过渡段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 反复猜测去书塾的原因 体现了 我 对百草园深深的依恋之情 22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 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 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 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 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 因为说到原因时用表示猜测语气的 也许 23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 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 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1 这段中的三个 也许 表达了 我 怎样的情感 能否删去 为什么 2 这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1 三个 也许 表达了作者对家中让他去书塾的无奈和对百草园的依恋 突出了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 若删掉 也许是 则由猜测变成肯定 既改变了原意 又与 都无从知道 相矛盾 且也无法把鲁迅先生对百草园依 依不舍的情感和失望的心情表现出来 2 省略了其他关于离开百草园的原因的列举 耐人寻味 24 这一段末尾用了两个德语单词ade 别了 有何用处 两个德语单词 读起来新颖 有趣 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依依不舍的情感和失望的心情 25 为什么在 蟋蟀 覆盆子 木莲 前面加上 我的 再后边加上 们 加上 我的 表示与 蟋蟀 覆盆子 和 木莲 的亲密关系 加上 们 是拟人化的用法 而且表示数量多 三 局部揣摩之二三味书屋 26 快速阅读课文10 24段 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部分所写的事情 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 喜欢提问 愿意了解新知 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 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 三是趁老师读书入 神 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 画画儿 四是师生共同诵书的场面 27 文章第九段中说三味书屋是 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这里的先生真的很 严厉 吗 少年鲁迅的感受如何 我 背完生书向先生询问 怪哉 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先生似乎很不高兴 脸上还有怒色了 但 我 并没有怪罪先生的想法 而是 知道做学生是不该问这些事的 先生 决不至于不知道 乃是不愿意说 我们到书塾后面的小园里去玩 先生也并不一概禁止 只是去的人 太多 太久 不行 即使如此 先生也只是 大叫 人都到哪里去了 他有一条戒尺 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则 单也不常用 只不过瞪几眼 这些描写都表现出鲁迅对先生的感受 严而不厉 可亲可敬 28 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 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 同时也很爱他 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 很贪玩 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 通常总不过瞪瞪眼睛而已 29 三味书屋中的读书生活在作者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三味书屋中除了上生书 对课以外 那 捉了苍蝇喂蚂蚁 的事便是 最好的工作 那在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 描画绣像的成绩 都给相对比较单调的读书生活带来了许多情趣 由此可见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是充满趣味 难以忘怀的 30 本文多处运用联想 请找出几例加以说明 1 作者写何首乌而联想到成仙 2 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将美女蛇的故事 3 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 4 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 31本文运用联想的妙处在哪里 这些必要的联想 使文章放得开 富有情趣 又收得拢 为表现中心服务 也是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多姿多彩 四 文章主题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 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 幼稚 欢乐的心理 五 写作特点 一 写景精彩 1 既抓住事物的特点 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2 形 声 味俱全 春 夏 秋景皆备 3 层次井然 条理分明 二 善于联想 语言特色 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