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綜合高中職業學程專業課程規劃策略以明道中學美工學程為例何榮亮明道中學美工科主任暨綜高美工學程召集人台中市五權西六街137號 (04)3747175 0937271883摘 要綜合高中(以下簡稱綜高)設立理念即是彈性學習、適性發展,自由選課等,課程同時融合高中及高職,目的是讓學生能延遲分化,選擇自己想要的進路,其三年規劃強調高一統整、高二分化、高三專精,對一位十五歲國中畢業生的升學選擇,確能提供一套更佳的學習制度,然而在實施過程當中,卻發現職業學程所學的專業時數太少,專業能力無法與高職相關科系競爭的困境,本文即是針對此一缺點,根據明道中學綜高美工學程試辦三年的結果,與明道中學美工科課程規劃經驗,以綜高學制設計特色,提出專業課程規劃策略。在目前暢通升學的第二條高速公路技職教育之政策下,終結式的技職教育已逐漸發展成為開放式教育,絕大部分高職畢業生將可接受高等教育(劉清田,民88)。所以綜高專業課程設計目的,主要是能協助學生明晰職涯進路(career path),在適性、多元、選擇的原則下,能在職場或上一級學校做好無縫銜接(seamless transition)。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學生訪談及教學研究會討論等方式,得到以下六點綜高職業學程專業課程規劃策略:1. 課程規劃模組化:整個學程專業課程劃分為幾個不同模組,銜接往後升學方向及就業需求2. 核心課程統整化:專業核心課程相同部分需作統整工作,避免重複學習,浪費專業課程時數。3. 專業課程銜接化:專業課程在上下銜接時需注意做好無縫銜接的工作,避免課程銜接交集或銜接斷層等現象。4. 課程目標多向化:課程目標需符合學生自主、適性發展、多元選擇等多向性的目標,同時間故升學與就業發展。5. 課程內容現代化:導入電腦科技輔助教學,讓學生學習能真正符合未來資訊化社會,所需的能力目標。6. 課程實施合作化:綜高的學習方式將打破現有教育的思維,不再是教師交一動,學生作一動,的填鴨式教學,而是一種全體教師與全體學生,共同經營課程規劃課程的合作模式教學。以上是針對明道中學綜高美工學程試辦三年,專業課程實施結果,提出課程規劃策略:專長模組、核心統整、專業銜接、目標多向、內容現代及教學合作等。讓綜高學制,能培育出真正具有獨立思考及高度競爭力的跨世紀技職學生。關鍵詞:綜合高中、設計、課程壹、前言綜高自民國85年試辦以來,頗獲社會大眾認同,因此迅速擴增,從剛開始18校6568人,直至民國89年已發展成為127校約32000人(約佔國中畢業生10),儼然成為一新興運動,更值得注意的是民國88年7月修正公布高級中學法,將綜高列入高級中學的一種類型,正式納入學制,使得綜高擁有法源依據(黃政傑,民88)。但初期所開設的學程過多,且專業課程無課程標準,完全由學校自主,很多學校直接拿職校的課程標準套用在綜高上,殊不知綜高職業學程,在學制上及學習目標上均與職校有很大的區別,在開設科目上及課程內容設計等方面均需深思熟慮,方能發揮適性發展、多元選擇的目標(圖1-1)(李隆盛,民87),否則很容易陷入比高中學術不如,比高職專業也不如的兩頭空困境,本文即是針對此一缺點,以本校試辦三年綜高經驗為基礎,探討綜高職業學程專業核心課程規劃策略,期讓風起雲湧的綜高浪潮,能激發出美麗的浪花,真正達到比一般高中生較具職業涵養,比一般高職生較具基本學科能力的目標(黃子騰,民88),成為二十一世紀台灣教育的主流。適性多元選擇圖1-1 綜高三大理念貳、文獻探討綜高在世界各國早已存在,尤以美國最為盛行,學生數約佔98.6;其次是英國學生數約佔86.8;至於鄰近國家日本,也在快速增加中,預計今年將達60(林義雄,民88),由此可知綜高學制,合乎世界潮流,是未來學制的主流,而我國自民國83年成立規劃綜高專案諮詢小組,直至民國88年正式納入學制,已對綜高做好規劃準備,以下對綜高規劃目標,課程特色及學校本位課程等分別論述如下:一、綜高相關文獻綜高係指融合普通科目與職業科目為一體之課程組織,輔導學生根據能力、性向、興趣選修適性課程之學校(黃政傑,民88),由此可知,綜高的特色在於以學生為主的學制設計(圖2-1)(李隆盛,民87),不再強制分流,是21世紀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現就我國綜高現況論述如下:學生來源過程主要出路國 中畢業生共同課程學術導向學程綜合導向學程職業導向學程立即就業升讀技專院校升讀大學院校圖2-1 綜高學制系統(一) 綜高特色:學生自主 寬廣學習在教育部編印綜高導讀手冊中,提到9大特色為:1. 不分科別,兼具高中、高職教育的功能;2. 把學習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選課自由;3. 採學年學分制提供較多學習空間;4. 適性發展,提供以學生為本為的學習環境;5. 比一般高中生較具有職業涵養;6. 比一般高職生較具有基本學科能力;7. 可兼修兩種以上職業專長;8. 優秀學生可預修大專學分,加速發展自己潛能;9. 增加學生升學或就業機會,進路更為寬廣(黃政傑,民88)。由以上可特色中可看出,綜高完全是以學生自主的規劃理念,讓學習更為寬廣,但其中仍有許多問題尚待克服,例如:師資、設備、環境、課程、選修及輔導等,而所有學制改革的成功與否?最主要關鍵是課程內涵及課程設計,若能在此多下功夫,定能實踐綜高規劃時的理想。(二) 綜高課程設計:統整試探、試探分化、分化專精在教育派典(paradigm)中,正從舊派典:將教育看做生產(education as production),轉化為新派典:將教育看做成長(education as growth),意即學校像田園,學生像花木,教學像栽花植木,培養出來的學生依個人特質,而有所不同(圖2-2),老師在計畫、執行、檢討和改進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焦點(Bonstingl,1992)。舊派典新派典學生圖2-2新舊教育派典Bonstingl新派典所強調的是學生為主、適性學習,與教育部對綜高所提出的課程設計強調多元、適性、選擇頗為類似,其轉化為實際三年課程原則為高一統整試探,高二試探分化,高三分化專精(圖2-3),課程設計精神則包含下列10點:1. 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需求;2. 配合大學及四技二專考試要求;3. 涵蓋學生進路、社會發展及產業合作;4. 發揮性向試探與延遲分化的功能;5. 增進學生依其性向選課的機會;6. 具備與其他高中、高職、五專互轉的彈性;7. 配合高中高職新課程趨勢;8. 採學年學分制規劃;9. 經校際合作辦理跨校選修,充份發揮教育資源;10. 配合辦理學校原有性質及條件(黃政傑,民88)。試探、分化統整、試探分化、專精高一高二高三共同科目專業科目圖2-3綜高課程規劃原則由(圖2-3)可知,綜高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兼顧升學準備、學校性質、產業需求、社會發展及社區特色等,而最終目的則高中學區制作準備,因此課程設計不僅以學生為重心,亦需發展以學校及社區為中心的學校本位課程,讓各校走出自己特色,不再是教育部一條鞭的課程標準,以下論述學校本位課程特色。(三) 學校本位課程Sabar(1991)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強調課程規劃、設計、實施和評鑑是由學校及其社區決定,我國綜高課程設計除了部定共同科目(4050)之外,其餘校定課程(5060)完全由學校自主,因此學校對課程的規劃能力,直接關係到綜高實行的成果,不得不慎重。如何做好學校本位課程,又能兼顧綜高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李隆盛(民87)認為:學校本位課程規劃需講求團隊合作,並注意在課程發展中校長(含董事會)、教師與家長三種權力的行使,要以學生受教權為核心(圖2-4)。教 師自主權學 生受教權家 長參與權校長行政權圖2-4 學生受教權為主的權力行使綜合上述可知,學校本位課程,雖完全由學校自主,但學校在制訂課程標準時,需以學生受教權為中心,衡量家長期待、教師結構、學校目標及社區發展等因素,設計出具有特色的綜高課程。由於綜高包含學術學程、綜合學程及職業學程等,本文無法一一論述,僅就職業學程專業核心課程內容加以探討。二、職業學程專業課程特質經由以上歸納可知,綜高職業學程專業課程,需具備以下幾點特質,方能符合綜高的課程設計(圖2-5):1. 學生為中心:適性、多元、選擇為藍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規劃出適合異質性學生學習的課程。2. 學校本位:強調學校本位課程,各校依學生需求、師資結構、學校特質、社區發展及社會脈動等,發展課程。3. 精編課程:專業課程時數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因此精編專業課程成為最重要的課題。4. 兼顧升學與就業:升學不可諱言是綜高職業學程一個既定的目標,就業則需兼顧核心能力,方能適應工作。5. 發展特色:特色是每個綜高需慎重思考面對的問題,因為在教育鬆綁原則下,發展特色才能招收到喜歡此項特色的學生,學校與學生相輔相成,辦學績效越來越好。專業課程兼顧升學與就業發展特色精編課程學校本位學生自主圖2-5 專業課程規劃特質參、美工學程專業課程探討本校綜高自86年招生以來,每年招收四個班,約220個學生,設有學術導向學程、資訊應用學程、資訊技術學程、國貿學程、美工學程及美容學程等六大領域,每學程專業課程開設40到52學分,供學生選修之用,本文針對美工學程作專業課程探討。一、 原先專業課程實施結果探討本校美工科每年招收四個班,一直是中部地區,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的最佳選擇之一,因此無論在升學成績及就業表現,均堪稱一流,當初選定一班轉換為綜高,是因為綜高的課程設計較具彈性,可擁有較大自主的空間,能提升教學品質;這與其他學校辦理綜高的動機有所不同。在高二分流時,每年約有25人左右,選擇美工學程,經由本科教學研究會討論,設定之教學目標為: 1. 教育目標:培養學生具備美工設計之能力,學習有關設計之基本知識及實用技能。2. 升學方面:四技二專及一般大學:工業設計、商業設計、空間設計、美術科系等相關科系。3. 就業方面:擔任廣告設計,產品設計及室內設計等,設計相關之助理設計師。經由以上教學目標之設定,民國86年所開設之美工學程,課程如表1表3-1民國86年美工學程開設科目表年級高二高三校定專業課程(含核心科目及選修科目)上學期下學期上學期下學期基本設計1基本設計2平面設計1平面設計2印刷設計1印刷設計2色彩計畫1色彩計畫2製圖識圖1製圖識圖2室內設計1室內設計2造形原理1造形原理2陶藝1陶藝2攝影1攝影2電腦繪圖1電腦繪圖2基礎描繪1基礎描繪2繪畫1繪畫2書法1書法2國畫1國畫2水彩1水彩2為校定核心科目實施三年之後,針對教育目標及課程規劃作相關問題探討,研究方式以問卷調查,訪談及教學研究會討論等方式,並比對本研究上節所得專業課程規劃特質,得到結論如下:(一) 學生自主方面:模組化的課程設計單點還是套餐學生自主在綜高的規劃中是一項最高指導原則,也是落實適性、多元、選擇目標的最佳方法,但在實驗三年中,卻發現以下幾個問題:1. 同一科目選修人數太多或太少:會造成空間、設備及師資的閒置或不足的困境,實非學生之福。2. 學生自主能力不夠:學生在選修科目時自己判斷力不夠,有時甚至受到同儕或情感因素等影響,而左右其選課,學生選到的並非其最需要的課程,所以學生自主力過強,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3. 教師、設備問題:例如:現有師資及設備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需求,但下年度卻因學生選修不同,而造成有些師資或設備的閒置,如此疲於奔命,並非綜高設置之初的本意。學生自主選課猶如自助餐:每個學生都能點其喜歡吃的菜,但有些學生因偏食或口味不同的關係,而無法兼顧到均衡的營養,甚至有時因餐廳某一道菜太多人點而不夠,另一道菜太少人點而造成浪費。基於以上各種問題點,本研究提出綜高學生自主選課方式,宜採用套餐式的模式,意即模組化課程規劃,經由營養師精心調配各種套餐,兼顧營養及口味,學生經過輔導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套餐。(二) 學校本位方面:合作的教與學團結就是力量學校本位課程的精神是課程規劃完全由學校衡量各種條件,所發展出來的課程,本學程在規劃初期(民國86年)確實能完全符合此項精神,但在實行之後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為兼顧學生自主及學校條件,發現合作的方式需加以發揮,認為課程規劃與實行需採取合作模式,方法如下:1. 教師採協同教學模式:教師依各種不同專長,組成課程發展委員會,每個科目教學前需召開備課會議: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師,共同計畫課程,並根據個人專長,教授不同單元,讓教學效果達到更佳,也讓學生學習受到更好的照顧(陳昭雄,民78)。2. 學生採合作學習模式:帕克(Parker,1985)認為合作學習是提供一種合作的學習環境,且指出學生在異質小組中與同儕一起學習,從中彼此互相幫助,提供資源,批判或修正彼此的觀點,最後分享成果,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更多的合作行為(盧富美,1993),將學生程度分呈若干小組,給予不同程度的練習課程,不同程度之間觀摩學習,互相激勵,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統合以上兩種觀點,歸納出合作模式的課程策略:在基礎單元時,採取大班教學的模式,由一個老師教授基本單元,在進階及專精教學時採取分組教學(但在同一間教室),分別由老師依照自己專長,指導各種不同進度的學生,達到學習目標,最後以專題製作的模式,打破程度上的限制,讓各種不同程度,不同專長的學生,在同一組中,完成專題製作,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三) 發展特色:時代性資訊科技的應用資訊化社會來臨,專業課程的轉型,亦需考慮資訊科技的應用,而在美工學程方面,根據學生反應及業界需求,電腦繪圖課程是極為迫切需要導入的課程,經過與學校討論修正後,美工學程的特色為:數位化媒體設計,為美工學程共同必修的專長,以下就本特色規劃教學內容如下:1. 數位攝影:攝影是美工電腦繪圖主要圖文來源之一,擁有熟練的攝影技巧,將能豐富電腦繪圖設計內容,而傳統攝影所受到很多限制,例如:沖洗、掃瞄、失真、時效性差及花費高等,所以在課程實驗之後,決定改採數位攝影的教學內容,藉以合乎時代需求。2. 美工電腦繪圖課程:美工設計軟體有:影像處理軟體(PhotoShop)、向量繪圖軟體(CorelDraw、Illustrator)、3D立體動畫軟體等,安排在高二學習,讓學生在高二時擁有基本電腦繪圖能力,以便銜接高三多媒體設計及網頁設計等高階應用課程。3. 多媒體設計:包含簡報系統,網頁設計,互動式光碟,而最終目標希望能製作出個人作品集簡介,在往後推薦入學及就業求職時,能展現應有實力及個人設計風格等。(四) 精編專業課程:統整性及銜接性合縱與連橫專業時數太少,是綜高課程需嚴肅面對的問題,依目前學制規劃專業課程與一般高職比較,時數約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在實驗階段不管是學生或是老師,共同的反應是專業時數太少,無法教完整個標準課程(高職相關科系),因此提出精簡課程的呼籲,這與日本文部省教育課程審議會證實專業課程精編原則是正確而有益的(饒達欽,民89)是相同的看法,經過幾次教學研究會及課程備課會議提出精編課程策略為以下兩點:1. 橫向統整:分析各基礎專業課程各單元教授內容,相同部分給予統整,避免交集再交集的現象,例如:基本設計,造形原理,色彩原理,製圖識圖等科目,均有部分單元重複,需加以統整,避免浪費寶貴的專業課程時間。2. 縱向銜接:縱向銜接往往跨越學期及年級(包含高二、高三),是養成專業能力專長的重要課程,但常因課程由不同老師教,而造成學習上銜接不良的困擾,但在高職階段往往縱向銜接上,往往橫誇三年,因此擁有較充裕的時間作專業的訓練,而在縱高階段縮短為兩年,需去除重複的部分及精編課程等方式,方能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由(圖3-1)可看出需要統整的部分為核心教材及相關教材,上下銜接的需整合的部分為交集教材,另外在中級教材及進階教材部分需作課程精編。核心教材相關教材中級教材進階教材進階教材進階教材交集教材專業課程A專業課程C專業課程B高三高二圖3-1 專業課程統整銜接圖(五) 兼顧升學與就業:多向性魚與熊掌可兼得綜高在規劃初期,設定在能兼顧升學及就業,但兩者似乎類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狀況,課程實驗之後,發現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需將其標準作調整為充分的升學能力及基本就業能力。在目前暢通升學的第二條高速公路技職教育之政策下,終結式的技職教育已逐漸發展成為開放式教育,絕大部分高職畢業生將可接受高等教育(劉清田,1999),所以綜高職業學程鎖定充分的升學能力是時勢所趨,而達到充分的升學能力的同時,亦伴隨著擁有基本就業能力。1. 升學方向:目前鎖定四技二專工業設計類及商業設計類等,兩個升學目標,其基本學歷測驗應考科目包含:工業設計類:物理、化學、計算機概論、素描、基本設計、圖學等六科;商業設計類:字法、平面設計、色彩學、素描、基本設計、圖學等六科。另第二階段作品審查部分,則以專業養成為主要訴求,分成工業設計、商業設計及空間設計(聯考時為商設類),學生選擇自己想要升學的方向,作專業課程選課的依據,藉以符合多向性原則。2. 就業方向:學生選擇自己專長性向之後,配合專業課程的選修及數位化媒體學程,在就業方面即能擁有基本就業能力,另因高一課程安排加強基本學科能力及高二課程安排專業核心課程,使得在就業上擁有較高度自由度及轉換行業的能力。(六) 小結綜合以上專業課程探討及規劃原則,可得到綜高專業課程規劃策略如下列六點(圖3-2):1. 課程規劃模組化:整個學程專業課程劃分為幾個不同模組,銜接往後升學方向及就業需求。2. 核心課程統整化:專業核心課程相同部分需作統整工作,避免重複學習,浪費專業課程時數。3. 專業課程銜接化:專業課程在上下銜接時需注意做好無縫銜接的工作,避免課程銜接交集或銜接斷層等現象。4. 課程目標多向化:課程目標需符合學生自主、適性發展、多元選擇等多向性的目標,同時兼顧升學與就業發展。5. 課程內容現代化:課程內容需透過教學研究會及備課會議等,作不斷的更新與改進,同時導入電腦科技教學,讓學生學習能真正符合未來資訊化社會,所需的能力目標。6. 課程實施合作化:課程實施時主要靈魂人物是教師及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需做好協同教學的工作,學生與學生之間亦需做好合作學習的準備,綜高的學習方式將打破現有教育的思維,不再是教師教一動,學生作一動,的填鴨式教學;而是一種全體教師與全體學生,共同經營課程、規劃課程的合作模式教學。模組化統整化現代化合作化多向化銜接化圖3-2 專業課程規劃策略肆、 美工學程專業課程實踐探討本校美工學程經由三年試辦檢討之後,歸納出以上六點專業課程實踐的策略,以下是本學程經過科主任會報,教學研究會及備課會議等,探討之後,以下就修正之後專業課程,作模組化設計及銜接與統整試探。一、 模組化課程策略模組化課程概念,台灣職訓單位很早開始使用,元智大學於民國86年實施學系學程化,學程模組化(朱元祥等,民89),而模組化設計主要目的,是讓課程設計更具彈性化、多元化,恰符合綜高課程設計之需求,以下針對本學程所設計的三種模組課程(圖4-1)。1. 基礎課程:基礎課程參照高職部頒標準及教學研究會討論之後,確定基礎課程為:色彩原理、基礎描繪、基本設計、製圖識圖及基礎造形等五個科目。2. 專長課程:為讓學生能擁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參照四技二專相關科系,及業界需求,訂定三種專長科目:工業設計、商業設計及空間設計等,學生在經過基本課程訓練之後,高三可選擇一種或一種以上模組學程選修。3. 特色課程:按照學校發展特色,訂定為數位化媒體設計,因此以上三個學程均必修此項特色課程,科目包含:數位攝影、電腦繪圖及多媒體設計等。色彩原理基礎描繪基本設計製圖識圖基礎造形圖文設計平面設計表現技法室內設計產品設計繪畫工業設計組專題製作空間設計組專題製作商業設計組專題製作多媒體設計美工電腦繪圖數位攝影圖4-1 模組化課程規劃實踐圖二、 統整及銜接課程規劃根據統整及銜接概念為:分析科目各單元重複部分給予整合,避免浪費時間重複學習,由於美工學程科目繁多,限於篇幅無法一一探索,本節根據部頒課程標準、教學研究會及科目備課會議等決議,探討製圖識圖、基本設計、基礎造形三種基本科目,橫向統整的單元,並針對製圖識圖與室內設計,基礎造形與產品設計,基本設計與平面設計等探討縱向銜接的單元,所得結果如(圖4-2)。點線面構成工具用法紙張材料認識基本線條繪製.透視圖法.三識圖剖識圖.立體構成平面構成.產品設計專題室內設計專題平面設計專題基本幾合作圖法標誌、圖案.造形設計模型設計基本設計製圖識圖基礎造形圖4-2 基本設計、圖學及造形原理等課程 統整銜接釋例伍、結論與建議綜高融合高中與高職的優點,在教育部有心包裝之下,似乎成為解決目前教育亂象的萬靈丹,但衡諸目前台灣現況及各試辦學校實行經驗,實仍有許多問題等待克服,例如:試辦學校規模太小;如何落實自由選修;職校缺乏自然科學設備師資,純高中缺乏職業科設備師資;跨校選修,安全及合作問題等均亟待克服,本研究透過實驗結果,探討綜高專業課程實踐策略,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效果,引發更多人研究。在目前暢通升學的第二條高速公路技職教育之政策下,終結式的技職教育已逐漸發展成為開放式教育,絕大部分高職畢業生將可接受高等教育(劉清田,1999)。所以綜高職業課程規劃目的,主要是能協助學生明晰職涯進路(career path),在適性、多元、選擇的原則下,能在職場或上一級學校做好無縫銜接(seamless transition)。經過以上探討,得到以下六點綜高職業學程專業核心課程規劃策略:1. 課程規劃模組化:整個學程專業課程劃分為幾個不同模組,銜接往後升學方向及就業需求2. 核心課程統整化:專業核心課程相同部分需作統整工作,避免重複學習,浪費專業課程時數。3. 專業課程銜接化:專業課程在上下銜接時需注意做好無縫銜接的工作,避免課程銜接交集或銜接斷層等現象。4. 課程目標多向化:課程目標需符合學生自主、適性發展、多元選擇等多向性的目標,同時間故升學與就業發展。5. 課程內容現代化:導入電腦科技教學,讓學生學習能真正符合未來資訊化社會,所需的能力目標。6. 課程實施合作化:綜高的學習方式將打破現有教育的思維,不再是教師教一動,學生作一動,的填鴨式教學,而是一種全體教師與全體學生,共同經營課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心一刻 跳动的木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沪教版
- 淘营销平台活动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财经商贸大类
- 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概率(6大考点55题) (第1期)解析版
- 圆和扇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 第十一课 音乐与戏剧(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音乐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人教版
- 第四单元第1课《古城古镇考察》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 5.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蒸汽锅炉运行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蔚来汽车的SWOT分析》课件
- 2025-2030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产品美工面试题及答案
- 老年慢性病的中药调理方法
- 旧厂房改造施工安全措施
- 食堂服务礼仪培训
- 书法第一课课件-【知识精研】小学生书法版
- 美发培训课件
- 物流行业运输数据报送流程与追踪机制
- 《课程设计模式》课件
- 医疗器械参展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