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水文、气象.doc_第1页
2 水文、气象.doc_第2页
2 水文、气象.doc_第3页
2 水文、气象.doc_第4页
2 水文、气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F FC CB B0 00 02 20 02 2 F FC CB B 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 河床式水电站设计报告范本 2 2 水文 气象水文 气象 中小型 范本主要编写条件界定 南方平原地区 岩基 混凝土重力坝 左岸河 床式电站厂房 贯流式灯泡水轮发电机组 河床中 央表孔式溢流坝 泄洪闸 右岸船闸 左岸开关站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 1999 年 6 月 2 目目 录录 2 水文 气象水文 气象 3 2 1 简要说明 3 2 2 流域概况 3 2 3 气象 4 2 4 水文基本资料 4 2 5 径流 4 2 6 洪水 5 2 7 地下水 7 2 8 泥沙 8 2 9 厂 坝区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 8 2 10 施工期水文预报站网规划 9 2 11 其他 11 2 12 水文附图 附表 11 3 2 2 水文 气象水文 气象 2 12 1 简要说明简要说明 河系 省 水系的 江 水 级支流 发源于 沿途纳入 河等 条主要支流后 在 处注入 江 水 全流域面积 km2 河长 km 天然总 落差 m 本流域 在 以上为高山峡谷区 两岸山峦起伏 河槽滩多水浅 水流湍急 地段为丘陵区 河谷略有展宽 水势逐渐趋缓 以下则河谷开阔 沿河两岸系广阔冲积平 原 本流域地处 气候区 气候温和 降水充沛 春夏之交频繁暴雨 系本流域洪水之主要 成因 据 气象站 年实测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最大日降水达 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mm 多年平均无霜 期 d 本流域共设有水文站 处 水位站 处 雨量站 处 另外还有气象台 站 处 本次设计采用 水文站 年实测资料为依据 所推求的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 m3 s 多年平均水量为 亿 m3 坝址年径流频率成果列于表 2 1 1 表表 2 1 12 1 1 坝址年径流频率与流量表坝址年径流频率与流量表 P 1105075909599 Qp m3 s 坝址各频率洪峰流量成果列于表 2 1 2 表表 2 1 22 1 2 坝址各频率洪峰流量表坝址各频率洪峰流量表 P 0 10 51251050 Qmp m3 s 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 kg m3 输沙量 万 t 2 22 2 流域概况流域概况 提示 简述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流域和河流特性 工程上游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概况 本电站位于 河 游 距河口 km 河是 江 水 级支流 发源于 县 山 麓 流经 在 岸纳入 水 并先后在 处从 岸纳入 河 在 处从 岸纳入 河等 条主要一级支流 在 处注入 江 全流域面积 km2 河长 km 河道比降 坝址以上流域位于东经 北纬 控制集水面积 km2 占全 4 流域面积的 流域地势 高 低 平均海拔高程 m 最高峰达 m 流域右岸面积 于 左岸 不对称系数为 流域长度 km 平均宽 km 流域内植被条件较 植 被率达 以 林为主 水土流失 严重 提示 1 当流域内有湖泊 沼泽 永久积雪区或冰川时 须说明其面积 湖泊沼泽率或冰 雪覆盖率 2 如上游有已建水利水电工程 可根据实际情况说明水库规模 库容系数及调节性 能等 引水工程引入或引出流量及引水时间等 分洪滞洪工程的分 滞洪量等 2 32 3 气象气象 本流域内及邻近地区有气象台 站 处 观测项目有 另外 还有国家雨量站 处 委托雨量站 处 提示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列出全部观测项目 并对成果质量做出评价 气象 雨量台站的地理位置及资料统计年代等列于表 2 3 1 表表 2 3 12 3 1 气象 雨量台站位置及资料统计表气象 雨量台站位置及资料统计表 地理位置 站名 东经北纬 观测场高 程 m 设置地点 资料统计 年代 主要观测项 目 多年平均降水 量 mm 本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曾选用 气象站为代表站 取 年 年实测资料进 行统计 报告编制以后该站新增加 年实测资料 经本次统计复核 其主要气象要素如 下 提示 分别列出 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及出现时间 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时间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降水量及降水日数 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及最大积雪 深 最大冻土深 多年平均蒸发量 多年平均无霜期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最大 风速及风向等 2 42 4 水文基本资料水文基本资料 本流域内设立有 等 处水文站 其地理位置及观测项目等列于表 2 4 1 表表 2 4 12 4 1 水文站地理位置及观测项目表水文站地理位置及观测项目表 地理位置观测项目 站名站别 东经北纬 设置地点 起讫 年月 集水面 积 km2 水位流量输沙率水量水化学 水文站系本次设计的依据站 它位于坝址 游 km 控制面积 km2 提示 简述测站基面高程系统 测验河段概况 测流方式 浮标系数等测验情况 本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后新增加 年实测水文资料 其中 年洪水较大 提示 简述新出现的大洪水测验及资料整编情况 根据新增加的资料并结合对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审查意见和要求 说明对前阶段基本资料检查与修正的情况 2 52 5 径流径流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本电站的径流计算依据 水文站 年 年共 年系列 5 其中 年 年为插补成果 其余为实测成果 本次计算增加 年 年实测系列 经对 年插补成果进行复核 证明 插补计算方法正确 系数取值恰当 采用成果合理 提示 如复核中发现有不当之处 则须详细论述并提出推荐成果 将新径流系列与本流域 或邻近流域 站实测系列进行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后 认为 提示 1 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 参照 水利水电工程 初步设计阶段 径流分析计算大纲范本 FCD11011 以下简称为 FCD11011 进行 并提 出评价 2 如流域上游有灌溉水库 有跨流域引水工程和分洪决口水量 有较大工业和生 活用水等 须进行径流还原计算 并对还原后径流系列进行代表性分析 还 原计算方法参照 FCD11011 有关方法进行 采用 站 年 年实测径流成果和 年 年还原计算径流成果组成 年天然径流系列 满足 SDJ 214 83 规范的要求 用矩法初算统计参数 以 P 型线型目 估适线 获得多年平均流量为 m3 s 多年平均水量 亿 m3 本次计算成果与可行性 研究阶段成果比较列于表 2 5 1 表表 2 5 12 5 1 站各阶段年径流频率成果比较表站各阶段年径流频率成果比较表 流量单位 m3 s P 设计阶段均值 Cv Cs Cv 1105075909599 初步设计 可行性研究 从上表所列成果表明 两个阶段成果 相近 有差别 但经分析符合规律 实际 本次成果满足 初设要求 经对上述 年天然径流系列进行统计计算 径流年内分配 均 丰水期为 月 月 丰水期径流占全年水量的 最大月径流发生在 月 占全年水量的 最小月径流发生在 月 占全年水量的 径流统计成果见表 2 5 2 表表 2 5 22 5 2 水文站水文站 年 年 年径流统计成果表年径流统计成果表 单位 m3 s 月份 项目 123456789101112 年备注 平均流量 占 年 坝址控制集水面积与 水文站集水面积相差只 不超过 3 故 直接 采用水文站径流为坝址径流 提示 如两者相差在 3 以上 则参照 FCD11011 中有关坝址径流系列计算之规定计 算 则应改写结论 坝址历年各月 或旬 或逐日 平均流量成果列于表 2 5 3 表表 2 5 32 5 3 坝址历年各月平均流量表坝址历年各月平均流量表 单位 m3 s 月份 年份 123456789101112 年平均 多年平均 提示 1 如设计需要提供旬或逐日平均流量时 还须补充表格 2 短缺径流资料地区的设计径流计算 参照 FCD11011 中有关方法进行 并进 6 行相应介绍与评价 2 62 6 洪水洪水 2 6 1 暴雨洪水一般特性 本流域地处 气候区 暴雨多由 形成 实测降水资料统计表明 流域年平均降 水分布规律是 年最大暴雨多发生在 月 月 流域洪水均由 暴雨 产生 水文站 年水文资料统计结果 年最大洪水发生在 月 月 与年最大暴雨发生时间一致 其中 月份次数最多 出现机率达 月 月 偶尔出现年最大洪水 但机率很小 详见表 2 6 1 表表 2 6 12 6 1 站历年各月洪水出现次数统计表站历年各月洪水出现次数统计表 站名统计年数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 次数占 次数占 次数占 次数占 次数占 主要大洪水均系 单峰 主峰段历时 d d 峰型单瘦 陡涨陡落 复峰亦有时 发生 其主峰段持续时间较长 历时 d d 峰型略 胖 提示 如果是西北地区融雪型河流 则须说明其洪峰连续 量大 但峰不高 洪水过程历时 长 涨落缓慢 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等基本特性 因是融雪型洪水 与气温有着 密切关系 年最大洪水发生在高温季节等 2 6 2 历史洪水复核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电站的历史洪水是根据我院及 等单位于 年 月 年 月进行洪水调查并测量 采用 比降法估算洪峰流量 之成果 本阶段 我院 又进行了复查工作 并着重调查了 远期 洪水 采用 年实测之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推 求主槽流量 以 比降法估算滩地 流量 两个阶段所推流量成果很 接近 从工作深度及 推流方法而言 本次所做成果相对 可靠些 故以本次洪水调查成果作为初步设计之依据 见表 2 6 2 表表 2 6 22 6 2 历史洪水复核成果表历史洪水复核成果表 年 份 年 年 年 年 洪水位 黄海 m 洪峰流量 m3 s 可 靠 程 度 可行性研究阶段及本次均调查有 年 年及 年等洪水 提示 简述调查情况 举例 从野外调查的历史洪水年份及文献摘录资料可知 年确实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 由于年代久远 两次调查均未能得到当时的洪水位 但可认为 年属 年以来第 位洪水 N1 a 又从被调查者的口述中亦能肯定 年属 年以来第 位 N2 a 同时 从 年往前推 a 亦查无大于 年洪水的记述 故认为取 年洪水的重现期为 a 是合适的 年及以后各年洪水 则在 N2系列中依次排为 第二 第三等等 2 6 3 设计洪水 本次仍采用 水文站为设计依据站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洪水系列基础上增加 a a 共 a 实测资料 在增加资料中的 年洪水 为该站建站以来之最 实测洪峰流 7 量达 m3 s 采用前述历史洪水及 a 实测系列组成不连续系列 并根据历史洪水 实测系列及频率计算公式的不同 进行 6 种组合计算 计算公式参见 水利水电工程设 计洪水计算规范 SL 44 93 综合分析后 初步设计阶段确定选用第 1 组合计算成果 经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比较 本次对历史洪水进行了复核 延长了洪水系列 尤其是 增加 了近年特大洪水 认为成果相对合理 本次推荐成果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果比较如表 2 6 3 表表 2 6 32 6 3 站各阶段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表站各阶段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表 流量单位 m3 s P 设计阶段均值 Cv Cs Cv 0 10 51251050 初步设计 可行性研究 坝址设计洪水采用 水文站上述成果 按 面积比拟 法计算 面积指数n取 0 67 其计算式为 成果列于表 2 6 4 表表 2 6 42 6 4 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 流量单位 m3 s P 0 10 21251050 Qp 提示 如坝址上 下游均有水文站 则采用上 下游站同频率控制 分别求出指数 n 值 并推求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 本电站为径流式闸坝型电站 滞洪库容很小 洪峰流量对防洪安全起控制作用 设计 洪水过程线采用大洪水年 年 月 日 站实测洪水过程作为典型 以峰控制 按同倍比放大 求得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 典型和设计洪水过程线分别列于表 2 6 5 表表 2 6 52 6 5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表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表 流量单位 m3 s P 月 日 时Q典型 0 2251050 提示 如设计流域无水文站 须根据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 则根据 水利水电工程 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 44 93 有关规定进行 并给于相应的说明 2 6 4 分期设计洪水 根据本流域洪水多发生在 月 月 且 月 月亦发生年最大洪水之特 点 结合施工设计要求选定 四 个分期进行设计洪水计算 即 9 月 次年 3 月 9 月 次 年 2 月 10 月 次年 3 月及 10 月 次年 2 月 采用不跨期 从上述四个分期时段内选取年最大值 组 成分期洪水系列 按连序洪水系列进行频率计算 适线时着重考虑中 上部经验点据 并与全年最大洪水 频率曲线进行比较 使各分期洪水的统计参数和同频率设计值的年内变化符合一般规律 经计算 本电站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与年设计洪水成果相互关系 合理 与可行性研 究阶段成果 相近 兹将两个阶段成果比较列于表 2 6 6 表表 2 6 62 6 6 分期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表分期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表 流量单位 m3 s 统计参数P 分期设计阶段 均值 Cv Cs Cv 5102033 350 67 0 F F QPP 水文站 坝址 水文站坝址 Q 8 分期设计阶段 统计参数P 均值 Cv Cs Cv 5102033 350 初步设计 9 月 次年 3 月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9 月 次年 2 月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10 月 次年 3 月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10 月 次年 2 月 可行性研究 2 72 7 地下水地下水 提示 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 地下水资源对电站运行有影响时 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已 做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复核本地区地下水资源总量及可开采资源量 并作相应介 绍 2 82 8 泥沙泥沙 本流域泥沙主要来自 暴雨对区内裸露表土的侵蚀及雨洪对地表 河床的冲刷 因此来沙量绝大 部分集中在汛期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来 站增加泥沙测验资料 年 经对 年 年悬移 质泥沙资料进行统计 多年平均含沙量 kg m3 最大年平均含沙量 kg m3 年 最小年平均含沙量 kg m3 年 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 kg m3 年 月 日 最小断面平均含沙量 kg m3 年 月 日 本站多年平均输沙率 kg m3 汛期 月 月输沙量占全年的 多年平均侵蚀模数 t km2 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统计结果 历年最大粒径 mm 年 中数粒径 mm 平均粒径 mm 站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成果见表 2 8 1 和表 2 8 2 表表 2 8 12 8 1 站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成果表站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成果表 一一 月份 项目 123456789101112 年平均 含沙量 kg m3 输沙量 万 t 年内分配 表表 2 8 22 8 2 站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成果表站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成果表 二二 平均小于某粒径的沙重百分数 粒径级 mm项目 0 0050 0100 0250 0500 100 250 501 0 中数粒径 mm 最大粒径 mm 平均粒径 mm 多年平均 坝址泥沙成果与坝址径流一样 直接 采用 站实测成果 提示 若坝址径流不是直接采用该站成果时 须考虑区间的产沙或沉积因素 分析估算 设计站的输沙量 由于流域及相邻流域均 无 推悬质测验资料 本次初设 仍与可行性研究阶段一样 采 用 经验公式 估算 及 参照 相似河流悬移质输沙量和推移质输沙量的比例关系 两种 方法 估算电站坝址推移质输沙量 经比较两种方法成果 相近 取 两者平均值 作为初 9 步设计采用成果 提示 当设计站以上有蓄水 引水工程时 应分析其对输沙量和颗粒级配组成的影响 有条件时 悬移质输沙量分析成果可通过上 下游输沙量的对比分析进行合理性 检查 并对采用成果作出评价 2 92 9 厂 坝区水位厂 坝区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流量关系曲线 2 9 1 关系曲线推求 本电站属河床式电站 厂 坝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在同一设计断面处推求 可行性研究阶段 已在设计断面处设立临时 水位站进行水位观测 观测期 年 实测 水位变幅 m 相应于 游 水文站实测流量变幅 m3 s 由于实测水位变幅 不 够大 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上延幅度 较大 完成可行性设计后该水位站仍在进行观测 为满足初步设计阶段设计精度要求 年汛期在设计断面处用 流速仪常测法 施测流 量 次 测验流量从 m3 s m3 s 高水时用 水面浮标 法测流 次 浮标 系数采用 测验流量从 m3 s m3 s 将本断面实测流量与 站同期流量 比较 成果 相近 故此认为 在推求本断面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时 直接移用 站实测 流量是 合适 的 本阶段拟定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时 首先建立临时水位站与 水文站同时水位相关 在 相关图上点群密集成一带状 定线则侧重考虑实测各次洪峰峰顶及峰谷 中 低水部分拟 合 良好 因 无 实测资料 采用 实测大断面进行高水 外延 主槽以法及AR 法计算 两者结果 相近 最终采用法成果 边槽则用 曼宁公式 进行RQ RQ 估算 从而获得设计断面的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 2 9 2 成果分析及建议 1 设计断面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与 站综合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 均为单值曲线 经 比较 认为两者趋势 合理 并无矛盾 2 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相比 虽有些差别 但本次增加了 年水 位观测并施测流量 次 高水实测变幅 增大 外延幅度 减小 因而精度有所 提高 3 流量小于 m3 s 的低水部份 因 无 实测点据 完全是依据坝下游河道一定长度 的纵剖面线估算断流水位定线 故有待继续加强低水测流 使之更趋完善 4 建议继续进行高水水位观测 对高水外延部分进一步验证 坝下及 站水位 流量关系成果表 黄海高程系 见表 2 9 1 及表 2 9 2 表表 2 9 12 9 1 坝下水位坝下水位 流量关系流量关系 表表 2 9 22 9 2 水文站水位水文站水位 流量关系流量关系 Z m Q m3 s Z m Q m3 s 10 2 102 10 施工期水文预报站网规划施工期水文预报站网规划 2 10 1 站网现状 本电站坝址以上流域现有水文站 处 水位站 处 雨量站 处 其中气象站 处 详见流域水系图 这些站点布设在常见暴雨中心区及其他主要产洪区 能 基本 控 制本流域水 雨 情势 布设 基本 合理 其中 站系国家水情报汛站 此外 坝址下游 m 处设有本工程专用水位站 2 10 2 预报方案设想 根据坝址以上流域雨洪特性及现有站网布设情况 初步拟定工程施工期水文预报方案 两 个 1 河道相应水位 流量 预报 以上游 站水位 流量 为主变量 区间支流 站 及 站水位 流量 为参变量建立相关关系 根据 站水位 流量 和参变量资料预报坝址 水位 流量 因 站与坝址洪水相应关系 较好 洪峰传播历时达 h 可获得 较长 预见期 预报精度亦 好 提示 在有两条以上支流汇入的河段 则采用合成流量法 并作相应介绍 2 河道流量演算法 对 站至坝址区间建立 P R 模型 由区间降水预报区间流量 再与 站演进至坝址处流量过程组合 获得坝址总流量过程 3 降雨迳流预报 现场预报时 以上方案可配合使用 相互补充 以提高预报精度 提示 预报方案亦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另行选择 则作相应改写 2 10 3 站网规划 在满足施工作业预报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前述预报方案设想 经初步分析 只须充分利 用现有 站网 即可 满足要求 在坝址处须兼设正式水位站兼雨量站 本次规划水 雨 情 测报站网如表 2 10 1 所列 表表 2 10 12 10 1 水水 雨雨 情测报站网规划表情测报站网规划表 地理位置 站名站别河名 东经北纬 设计年份备注 以上各测站中除 站及 站已采用无线通讯外 其他各站均采用有线通讯 为保 证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水 雨 情预报准确及时 初拟全部采用无线电台通讯 共设无线电 台 处 在电站本部设置主台 各测站按 级 段 次制 向主台报送降水 水位和流 量 水位流量还须加报起涨和洪峰 如遇紧急情况 可临时指定某测站逐时发报 2 10 4 经费估算 提示 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列项目 给出经费估算结果 2 10 5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提示 对于较大的或很重要的中型电站工程 如有条件或认为有必要做水情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