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环境教案范文 1化学与人类课程教案教学内容第2章化学与环境授课教师孙二军授课时间10. 14、 21、28授课班级08小教本授课地点二教108教学目的1.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 熟悉综合性大气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的耗减、温室效应)的产生原理及防治对策。 2.了解评价水质的指标。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了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教学重点 (1)大气主要污染物,综合性大气污染现象; (2)水质指标,现代化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的处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用具PPT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内容第2章环境与化学Chapter2Environment andChemistry2.1环境污染与绿色化学2.1.1环境与环境污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污染;人为因素使环境不断恶化,从而干扰人类正常生活,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甚至潜在的不利影响。 自净作用:受污染不强烈的环境经过若干物理、化学的自然作用或生物参与下尚可以恢复到原来状态.2.1.2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1)绿色化学及特征1)无毒无害原料,2)经济性的零排放,3)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4)无毒无害反应 (2)清洁生产及途径1)采用无污染,少污染,节约资源的新工艺、设备2)无毒无害原料;3)更新产品的结构,4)开展”三废”综合利用,5)达标排放22.2大气污染及防治2.2.1大气污染及概况 (1)大气的组成大气层对流层12km以内,其中12km以下的地层大气与人类密切相关。 平流层1250km又称同温层或臭氧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清洁干燥的空气,其组成为N2O2Ar CO2其他Ne HeXe KrH2O3NO2等78.08%20.95%0.93%0.03%0.001%99.99%环境科学对大气组成的分类1)恒定组分N 2、O 2、Ar、Ne、Kr等气体,2)可变组分CO2(0.030.033%)、H2O(g)(04%)3)不定组分煤烟、粉尘、含S NC的化合物(NO 2、H2S、SO x)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成分 (2)大气污染概况大气污染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指标,使大气质量恶化对人、动植物、设备财产造成危害现象。 空气质量周报(以城市空气中SO 2、NO2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为依据换算成空气污染指数即API和空气质量级别API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05051100101xx01300301500500优可正常活动良好可正常活动轻度污染不亦长期接触中度污染接触一段时间可出现不良症状重度污染影响正常活动重度污染影响正常活动32.2.2大气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不同污染源直接向大气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二次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或污染物与大气中正常成分作用或因太阳光引起光化学反应等使污染物转换、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1)颗粒物(煤烟、粉尘)污染源煤、石油燃烧(占60%),矿山、金属冶炼等,火山、岩石风化。 1)降尘直径10m,可因重力很快降落到地面。 2)飘尘直径10m,以气溶胶的形式长期飘浮在空中,其中0.55m的飘尘对人体危害最大。 飘尘的危害?可直接到达人体肺部,造成矽肺、呼吸道疾病。 ?表面积巨大,可吸附污染物,造成粉尘与污染物协同作用(如伦敦型烟雾)?颗粒物中的烟黑含有C、H、O、S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及多种稠环芳烃。 如3,4苯并芘,一种强致癌物。 ?对气候产生影响,使大气可见度降低,减少阳光的辐射,具有冷却效应。 (2)SO2污染源煤、石油的燃烧(占90%),如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等。 SO2的危害1)有刺激性的无色气体,空气中浓度为612ppm时,可引起鼻腔、咽喉刺激性反应,高浓度时引起支气管炎,窒息。 2)破坏叶绿素,使植物叶片枯黄、脱落、树干枯死,水稻减产。 3)形成酸雨。 4 (3)CO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的排放。 危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可破坏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 当空气中CO浓度达1%时,可使人2分钟内死亡。 (4)NO x(氮氧化物)NO、NO 2、N2O 3、N2O5等主要污染源1)煤、石油的燃烧,2)汽车尾气的排放。 危害1)刺激呼吸系统。 2)使血红素硝基化,从而使人中毒。 3)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5)碳氢化合物(烃类)2.2.3综合性大气污染现象 (1)光化学烟雾与汽车尾气1)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主要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中的主要产物为O 3、醛、酮、PAN、PAB等,形成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强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PAN过氧乙酰硝酸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是一种极强的催泪剂。 5PAB过氧苯酰基硝酸酯,刺激性比PAN强100倍。 2)汽车尾气的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有CO xNO xSO2HC铅化合物、颗粒物、O3等。 其中NO 2、NO、CO、烯烃、芳烃等在汽车尾气中所占比例很大。 汽车尾气的复杂性和毒性主要取决于一下因素汽油的组成,内燃机的结构和燃烧过程,尾气的后处理汽油的主要成分为C5C12,其中以C7C8为主辛烷燃烧反应C8H18(l)+12.5O28CO2(g)+9H2O(g)辛烷不完全燃烧将产生200多种烃类(原来汽油中没有的),汽油中的CO主要烃类的不完全燃烧,NO x则是在气缸点火的高温瞬间由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的。 (2)酸雨正常的雨水pH=67pH=-lgc(H+)CO2(g)+H2O(g)=H2CO3按平衡计算pH=5.6酸雨pH5.6的降水酸雨形成中的主要化学过程可表示为SO2型1)液相催化学反应SO2+H2O(l)H2SO32H2SO3+O22H2SO42)气相反应SO2+O2SO3+O SO3+H2OH2SO4NO x型2NO+O22NO22NO2+H2OHNO3+HNO2酸雨的分布全球酸雨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三大酸雨区按时间先后为欧洲、北美、中国。 中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等地区。 其中有四条线重庆宜宾贵阳柳州长沙广州上海杭州6酸雨的危害1)使水体、土壤严重酸化,鱼类、农作物受到影响。 当pH4.8,鱼类就会死亡。 2)破坏森林、植物的生长。 3)使建筑物、材料、金属制品被腐蚀。 (3)温室效应加剧1)CO2与温室效应太阳辐射能量的99%在波长1504000nm400nm紫外光,400800nm可见光,800nm红外光CO2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在4300nm附近有一个强吸收带,从而把热量截留在大气层内,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类似于温室中玻璃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 2)其他温室气体H2O CH4N2O O3CFC等多原子分子(30多种)均可吸收长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 3)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4)臭氧层耗减1)平流层中O3的形成7平流层的臭氧时由于氧分子吸收太阳及宇宙射线中的紫外光而形成的。 主要反应为生成反应O2+h(240nm)2O(激发态氧原子)O+O2O3分解反应O3+h(290nm)O2+O消除反应O3+O2O2在平流层中始终维持着O3的生成与分解,使平流层中O3的含量长期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25km高度,O3的浓度可达51012分子/cm3。 正是由于O3的生成与分解反应,吸收了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被称为“生命之伞”。 太阳紫外线分为三个波段UVC(100295nm)有害O3吸收90%以上UVB(295320nm)有害UVA(320400nm)全部通过2)臭氧层破坏的现状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北极上空臭氧逐年减少臭氧层破坏已从两极向中纬度地区扩散3)臭氧层耗减对环境、生态的影响4)臭氧层破坏的机理氯氟烃破坏O3氯氟烃中用量最大的是氟里昂(CF2Cl2),其对O3破坏的机理为光分解产生Cl原子CF2Cl2+hCl+CF2Cl Cl引发破坏O3的链反应Cl+O3ClO+O2ClO+OCl+O2总反应O3+O2O2一个Cl原子可破坏10万个O3分子除氟里昂外,其他卤代烷烃如CF3Br(哈龙)、CCl4(氯仿)、CH3Br(甲基溴)等同样会破坏O3,且Br破坏O3的能力比Cl更强。 NO x破坏O3NO x核爆炸、超音速飞机、航天飞机、氮肥的使用、微生物的转化等。 NO+O3NO2+O2NO2+ONO+O2总反应O3+O2O2CFC的替代品1)氢氟烃(HFC)不含Cl,但制冷效果较差。 2)氟碘烃(CF3I)CI键易吸收紫外线而断裂,不会滞留在大气层中。 3)氢氯氟烃(HCFC)对O3破坏较小,可作为CFC的过渡替代品。 8我国冰箱CFC的替代品主要有HCFC-1416HFC-134a异丁烷混合制冷剂(CF3I+HFC-152a)5大气污染的防治与治理技术 (1)加强大气质量的管理,随时进行监测。 (2)控制污染源。 (3)改革能源结构。 (4)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 (5)植树造林。 SO2的治理 (1)氨法用氨水为吸收剂吸收废气中的SO2,吸收率90%,主要反应SO2+2NH3H2O=(NH4)2SO3(NH4)2SO3+SO2+H2O=2NH4HSO3SO2+2NH3H2O=NH4HSO3 (2)钠法用NaOH或Na2CO3水溶液为吸收剂,吸收率90%,主要反应2NaOH+SO2=Na2SO3+H2O Na2CO3+SO2=Na2SO3+CO2 (3)钙法用CaO Ca(OH)2或CaCO3制成浆液为吸收剂,产物为CaSO4,脱硫率96%主要反应CaCO3+SO2+1/2H2O=CaSO31/2H2O+CO2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2.3水污染及其治理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不加爱惜,任意浪费,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已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地球上的水97是海水,陆地水不足3,而大部又以冰川形式储存在两极,真正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资源不足1(0.3),实际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降水所形成的地面水和地下水。 2.3.1评价水质的指标 (1)电导率表示水的导电能力,间接反应出水中含盐量的多少。 单位Sm-1298K时高纯水的电导率=5.510-6Sm-1去离子水电导率=1.010-4Sm-1蒸馏水电导率=1.010-3Sm-1自来水电导率=0.55.010-2Sm-1工业废水电导率=1Sm-1天然水体的组成分类主要物质悬浮物细菌、病毒、藻类及原生动物,泥沙,粘土等颗粒物胶体物质硅、铝、铁的水和氧化物胶体物质,粘土矿物胶体物质,腐殖质等有机高分子溶解物质氧、二氧化碳、硫化氢、氮等溶解气体,钙、镁、钠、铁、锰等离子的卤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等盐类,其他可溶性有机物 (2)硬度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总和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9Ca(HCO3)2CaCO3+H2O+CO2Mg(HCO3)2MgCO3+H2O+CO2永久硬度(非碳酸盐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 (3)耗氧量水中发生的化学或生物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所消耗的氧化剂或溶解氧的量。 生化耗氧量(BOD)微生物作用所需的氧。 化学耗氧量(COD)CODCr(K2CrO7为氧化剂)。 CODMn(KMnO4为氧化剂),由称为高锰酸盐指数。 2.3.2水的净化?澄清与消毒?软化:化学软化,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用离子交换剂除去水中阴、阳离子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活性基团为酸性基团如SO3HCOOH简写成RSO3H RCOOH阴离子交换树脂(羟型)活性基团为碱性基团如NH2NH(CH3)树脂水合后RNH3+OH-RNH2(CH3)+OH-?除盐: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电渗析法基本原理1)在外电场作用下,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迁移。 阴离子正极,阳离子负极2)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允许阴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反渗透法反渗透在溶液的液面加上一个额外的压力,使其大于溶液的渗透压,则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就会透过半透膜进入纯水中。 102.3.3水的污染我国水环境面临三大问题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 水污染类型 (1)酸碱盐污染如氯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等 (2)重金属污染Hg CdCr PbV CoNi CuZn Sn等水质标准1mg/dm-310mg/dm-3Hg0.001mg/dm-3,Cd0.01mg/dm-3 (3)有机物污染 (4)水体富营养化 (5)热污染2.3.4工业废水的处理废水处理方法分类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单元技术物理法物理或机械分离过程过滤、沉淀、离心分离等化学法化学反应转化过程中和、氧化、还原、分解、混凝等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的分离过程吸附、萃取、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生物法微生物氧化、分解过程生物滤池、氧化塘、厌氧消化等 (1)物理法 (2)化学法中和法1)调节废水的pH值2)让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Cd2+Ca(OH)2=Cd(OH)2+Ca2+Hg2+Ca(OH)2=Hg(OH)2+Ca2+M n+n OH-=M(OH)nK s=c(M n+)c(OH-)n c(M n+)=K s/c(OH-)n氧化还原法氧化剂Cl 2、NaClO、Ca(ClO) 2、O 3、O2等例pH=8.51111Na+Cl2+NaOH=NaO+2NaCl+H2O2NaO+3Cl2+4NaOH=2CO2+6NaCl+2H2O+N2还原剂铁屑、铜屑、FeSO 4、Na2SO3等例含铬(Cr6+)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材剪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救灾等级课件
- 防汛抢险应急知识培训会课件
- 绿色科技行业工艺流程
-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创新-洞察及研究
- 深圳劳动合同样本下载(新版)3篇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期中专题复习-词汇句型训练-2025-2026学年 译林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原卷
- 河南省漯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三尖瓣狭窄风险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儿童生长曲线课件
- 中国饮食发展史课件
- 淋巴瘤健康教育课件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解读课件
- 2025-2026学年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 雨污分流管道检测与修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2025年河北大学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79)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4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 第1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课件
- 中国真空杯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军训遇雨活动方案
-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