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教案.doc_第1页
五年级上教案.doc_第2页
五年级上教案.doc_第3页
五年级上教案.doc_第4页
五年级上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三篇讲读课文我的写作梦、太阳路、我的房间,一首古诗十五夜望月和一个语文乐园。童年是一首歌,旋律中跳动着快乐的音符;童年是一幅画,画卷中描绘着多彩的岁月;童年是一首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梦想与坚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作者在表达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习表达方法。1 我的写作梦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齐读、分组、入情入境地朗读,让学生领悟“我”的美好梦想,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读中学写;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仿写,抒发自己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生字词的书写;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童年,金色的童年,跳动着快乐的音符,充满了梦想与坚持,童年是多梦的季节,没有了梦想,世界将会失去多少色彩、多少希望?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关于梦想的诗:我的写作梦,你们一定会喜欢这首诗的。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诗歌。2、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3、 分小节读。4、 学生再自由读,想:“我”把作品寄出去后,想了些什么?三、 学习生字词1、辨析生字甸与旬,矫与骄,载与栽四、指导书写“载”字的部首包住“车”字,“篇”、“储”和“蓄”字要注意要写紧凑、穿插避让合理。五、作业1、 抄写、听写生词。2、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仿写诗句; 二、 复习导入“我”把作品寄出去后,想了些什么?你怎样看待“我”的这个梦?二、读中感悟1、 品味关键词语沉甸甸的信 这封信为什么这么沉呢?放飞一只鸽子 小诗人放飞的是什么?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小诗人想了些什么?心里“咯噔” 小诗人是什么心情?一下大大的储蓄罐 指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你怎么看待“我”的这个梦?2、 体会小诗人内心情感世界,入情入境地朗读。指名朗读 评读 范读 齐读自由朗读 小组读三、拓展思维 想一想,议一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四、 课堂练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吧!五、 课堂练习 用“梦”字组词,再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六、 板书设计i. 我的写作梦沉甸甸的信放飞一只鸽子 储蓄 童年时代的梦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2、太阳路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体味象征手法的作用;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树立百折不挠地向光明攀登的决心。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读中学写;教学重点: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小时侯是否梦想过登上月球?那么有没有梦想过登上太阳?为什么?可是有一群孩子却真的有过这样的梦想找到一条能登上太阳的路,而且非常执着,这群孩子里就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今天让我们随着贾平凹的笔触,一起去他的童年探访他的理想。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绳儿系着痴一溜眉豆噌噌莫名其妙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问题:文章为什么以“太阳路”为题?孩子们最终找到“太阳路”了吗? 明确:文章集中写了孩子们寻找“太阳路”的过程,因此文章始终紧扣“太阳路”展开叙写,作为孩子们追寻的对象,“太阳路”也含义深远。孩子们虽没有找到现实中通往太阳的路,但却找到了通往心中的太阳的路。 2、讨论并复述孩子们找到太阳路的过程。 梗概:梦想太阳路寻觅太阳路观察太阳路理解太阳路。 四、学习第一段分角色朗读课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找“太阳路”;奶奶用什么办法,让我们寻找“太阳路”?五、作业设计1、抄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第二、三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奶奶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分清主次,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第二段听了奶奶的话我们怎样去找太阳路呢?引读相关的自然段。 “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表示什么?(出示抽拉投影片,教师边演示边讲述)你们看,种子发芽了,先是一个嫩尖,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像什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种子发芽时的样子。看着自己亲手种的种子发芽,心里当然很高兴,奶奶又让我们怎样做的?读、自然段,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三、学习第三段苗儿与太阳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又去问奶奶。她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更莫名其妙了。理解“莫名其妙”中的“名”的意思。 小苗儿与太阳路的关系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奶奶是怎样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自然段,相互讨论奶奶说的话的意思。(全班讨论)奶奶说的话,我们听懂了吗(板书:听)(出示)()苗儿五天长高了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不就能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这句话中的“走”是什么怎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支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这段话中有两个“去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第一个“去太阳的路”指植物向上生长、向太阳攀登的过程。第二个“去太阳的路”指的是通向进步、通向光明的路。)()为什么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呢?(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条路上攀登,为什么有的走得长,有的走得短。你能举出例子来说明吗?我们走的是怎样的路呢?(出示奶奶说的最后一段话)。奶奶说了几句括?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想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人生的路又陡又长,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攀登,这样才有希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练习朗读奶奶说的这段话。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奶奶说的太阳路是真的通向太阳的路吗?(板书:明)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四、结束语同学们,梦想和现实之间,似乎有太长太长的差距,当我们告别童稚走向成熟,渴望梦想实现的同时,更应多一份对信念的执着和付出时不懈的努力。用不息的生命进行不止的追求吧,这样的人生就是一条撒满阳光的太阳之路!3 我的房间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感情的变化。体会我爱我的房间。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喜爱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结构。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你们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吗?向大家作个介绍吧。二、新授(一)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生字读音。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拾、做、艇”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二)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1、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2、课文分为几段。3、第二部分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我的房间是怎样的?三、作业3、 抄写、听写生词。4、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体会“我”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自读自悟。一、复习导入我的房间是怎样的?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想一想“我”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房间?2、师带着学生学习第一个希望,并填表。有感情朗读。5、 自读自悟,自主合作。完成表格。6、 集体交流,梳理归纳。7、 指导朗读,印证理解。三、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对比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体会情感的变化。2、“我”为什么最喜欢自己的房间?3、有感情地朗读。四、作业你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样的?写一两段话表达你的想法。五、板书设计3、我的房间 我希望我的房间有轮子因为可以开着跑我希望我的房间长了翅膀因为可以飞到很远的地方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艘大船因为可以远航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艘潜水艇因为可以看见海底世界我希望我的房间是宇宙飞船因为可以遨游太空我希望我的房间是魔术小屋神奇变幻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个圆茧。冬暖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座冰宫夏凉我希望房间是一所学校可以做校长、老师、校车司机六、课后反思 4、长征组歌两首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理解诗歌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体会歌词中表现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歌词的音乐美。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一首歌词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歌词的音乐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引导,生齐背七律 长征2、过渡: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红军长征时什么样的3、简介背景:作者肖华,江西人。1965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歌第一首,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2、自学生字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4、分小节读。师生评价。七、 品味语言,合作学习1、学生再自由读,想:诗中描写长征“难”的是哪些诗句?说说红军战士是怎样战胜困难的?2、学生自读,感知。3、指名读出找到的诗句。4、评读:他的朗读能表现出长征难吗?5、生再体会,指名再读。6、生熟读,并尝试背诵八、 学习生字词辨析生字并识记:袭,锤,侵五、作业1、抄写、听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首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二首歌词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歌词的音乐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引导,生齐背四渡赤水出奇兵2、过渡: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之后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即雪山)和荒芜人烟、危机重重的草地。如果说前面的困难可以用智慧来克服,那么下面他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二、品味语言,合作学习1、自由读诗歌第二首,看看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3、分小节读。师生评价。4、指名回答: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生存危机之严重。如开头四句。5、学生再自由读,想:说说红军战士是怎样战胜困难的?6、学生自读,感知。7、指名读出找到的诗句。8、指名回答:千锤百炼的红军有着坚强的意志,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踏过雪山,走过草地。如“钢铁汉”、“不怕”、“千锤百炼”、“迎”、“扎”、“骨更硬”、“志越坚”。9、评读:他的朗读能表现出长征难吗?10、生再体会,指名再读。11、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12、总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拓展延伸,合作探究活动目的:更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活动形式:朗诵比赛活动准备:先听录音,再自由朗读,选出一名主持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其余同学作为裁判。活动过程:1主持人报幕2按小组顺序,依次朗诵3裁判简评 4按票数多少和评价好坏,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其余为鼓励奖四、作业1、抄写、听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二首诗五、板书设计:长征组歌两首(一)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奇 兵 盛赞 用兵如神佯攻昆明巧渡金沙(二)(钢铁汉) (骨更硬)坚强 追求 过雪山草地 (千锤百炼) (志越坚)诗词诵读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了解古诗的叙述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积累咏月的诗词。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根据诗人形象的语言,展开丰美的想象,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教 具:音乐磁带。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二、学习新课。1、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王建,字仲初,许州人,晚景凄凉。善用七言歌行体。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 2、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整体感知:诗中点明了哪些意像?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2)自由朗读,感悟全诗 3、驱遣想象,再现情景。 1)学生自由诵读,发挥想象,再现整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下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A:哪些地方特别精彩?B: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C:你有没有不同的见解?请你说一说。 三、尝试自学,导读理解。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每一句诗的意思,再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不懂?2、学生自读思考。3、小组讨论,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互相解决疑难。4、指名汇报:“谁来汇报你的自学成果?”5、指名答。6、师生讨论。7、师小结。四、引导想象。1、师:自由朗读古诗,结合插图,把整个画面想生动、想具体。2、生自由想象,可读,可说,可画。教师巡视。3、指名汇报:说、画。4、指名感情朗读。(流利,抑扬顿错)5、师生配乐读诗。五、运用、作业设计1、出示生字词,指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2、生书写生字。六、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语文乐园(一)知识与技能: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阅读及口语交际;习作练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记让学生积累相关语言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作文练习。教 具:投影片。课 时:1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 2、阅读练习。3、口语交际。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训练: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乐园(一)。首先看看读一读,想一想,你们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吗?试试看。2、学生自读。3、指名朗读。4、指名说对这些词汇的理解。5、齐读。二、读一读,说一说:1、师:我们再来看看“读一读,说一说”,试试看,你会说吗?2、生自读。3、指名读。4、齐读。三、写一写,背一背:1、师:我们再来看看“写一写,记一记”,试试看,你会读吗?2、生自读。3、指名读。4、指名试着说说这里每一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 第二句:5、比一比,看谁背得快。6、学生互背,互查。7、指导学生抄写。四、阅读练习:1、指名读题,生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自读,思考。3、指名回答。4、齐读短文。五、口语交际。1、指名读题,生思考:要求是什么?2、师说要求:a.先在小组里充分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评比。b.把话讲清楚,语句要通顺。3、尝试组织思绪:a. 师:请大家自由思考,想一想你要怎么讲。b. 学生自由思考。c.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4、全班交流:a. 师:现在,请已经想好的同学来和我们大家交流交流。b. 指名学生发言。c. 学生评价。(条理、通顺)d. 教师小结:希望大家以后能经常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把自己训练成能言善道的人。六、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2、读背警句。3、预习作文。作文(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写出自己身边的“一个快乐的人” 2、尽量把内容说具体。教学重点:尽量把内容说具体。 教学难点:尽量把内容说具体。教学过程:一、激发。1、师:同学们,你们身边有许多快乐的人,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2、指名说。3、师: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身边的快乐人。二、引导审题。1、指名读题,学生思考作文要求。2、指名说要求。3、师小结,板书:内容:一个快乐的人。要求:具体。三、交流观察所得。1、师:说说你最想向别人介绍的方面?2、生自由思考。3、指名汇报。4、师生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四、说话练习。1、师:试试看,能不能用几段通顺的话说一个例子。2、学生自己练习。3、同座交流。4、指名说。5、师生评价:是否通顺?是否具体?6、师生帮助修改。五、作业:练习说几段话。作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写出自己身边的“一个快乐的人” 2、尽量把内容说具体。3、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 教学难点: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教学过程:一、激发师:上节课,我们已互相交流了,并进行了口头描述,现在,我们要用自己的笔来描绘。二、练习成文。1、学生练习独立习作,师巡视指导。2、自由默读,修改。3、指读文稿。4、师生评议,修改。5、自己再读文修改。三、作业:1、完成草稿。2、预习新课。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四篇讲读课文“长征组歌”两首、话说长江(节选)、雷锋之歌、向五星红旗敬礼,一首古诗石灰吟和一个语文乐园。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浴血奋斗,舍生取义。和平时期,建设者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赞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作者在表达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习表达方法。5 话说长江(节选)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写一两段话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感情的变化。体会重庆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喜爱重庆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喜爱重庆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结构。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你们了解重庆这座城市吗?向大家介绍介绍吧。二、新授(一)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生字读音。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促、烁、赵”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二)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1、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2、课文分为几段。3、说说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说说重庆名字的来由。三、作业8、 抄写、听写生词。9、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喜爱重庆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重庆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自读自悟。一、复习导入重庆既称为什么城,又称为什么城?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想一想重庆为什么被称作“山城”?2、师带着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情朗读时要强调几个具体的数据。3、 下文的那些地方体现了山城的特点?(街道的弯弯曲曲和台阶多。)4、 指导朗读,读出山城的这两个特点。(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想一想重庆为什么被称作“雾城”?2、师带着学生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感情朗读时要强多雾的特点。(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齐读第四部分,体会三个“这是”中所表达的感情。三、作业1、如果课文介绍重庆“雾城”的来由。再介绍“山城”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2、写一两段话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四、板书设计5 话说长江(节选)山城雾城 这是 这是 这是6 雷锋之歌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理解诗歌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诗的中心思想,学习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领会诗的中心思想,学习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歌词的音乐美。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2、生齐读课题。3、生释题。4、师简介雷锋。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自学生字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3、分小节读。师生评价。三、品味语言,合作学习1、学生再自由读,想:诗中是怎样介绍了雷锋的? 2、学生自读,感知。3、指名读出找到的诗句。4、评读:他的朗读是否正确流利吗?5、生再体会,指名再读。6、生熟读。四、学习生字词1、辨析生字并识记锋,勋,瓣五、作业1、抄写、听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歌词的音乐美。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引导,生齐读2、过渡: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歌颂雷锋的二、品味语言,合作学习1、自由读诗歌,看看诗中赞颂了雷锋的什么精神?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的?结合旁注,划找句子写写你的理解感受并练习朗读。3、生自学,练读。4、指名读出找到的诗句,读出自己的感受。5、评读:他的朗读能表现出雷锋精神吗?6、生再自由读体会。7、指名再读。师生评读。8、积累本诗。9、自由背诵。10、指名背诵。三、拓展延伸,合作探究活动形式:朗诵比赛活动过程:1主持人报幕2按小组顺序,依次朗诵3裁判简评 4按票数多少和评价好坏,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其余为鼓励奖四、作业1、抄写、听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板书设计:雷锋之歌 不是不是 如此如此 是(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7、向五星红旗敬礼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星红旗的来之不易,激发热爱祖国的豪情。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星红旗让我们骄傲和自豪。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星红旗让我们骄傲和自豪。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课文前半部分,体会红旗的来之不易。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前半部分,体会红旗的来之不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每周一升旗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红旗是怎么来的?你心里怎样看待我们的国旗。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升旗仪式上的献辞。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思考,指名回答:五星红旗来之不易。五星红旗让我们骄傲和自豪。四、指导第一段(15自然段)1、生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一个问题。2、生回答问题五、作业设计1、抄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后半部分内容,理解五星红旗让中国人骄傲和自豪。教学重点:理解五星红旗让中国人骄傲和自豪教学难点:理解五星红旗让中国人骄傲和自豪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新课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升旗场景?2)你看到过哪一个?说说你的体会。2、四人小组讨论。1、 反馈。2、 总结。三、指导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作业设计作业阅读石灰吟,完成预习作业。五、板书设计7、向五星红旗敬礼来之不易 热爱之情 为你骄傲 诗词诵读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品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教 具:音乐磁带。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打一建筑材料!生:石灰。师:同学们怎么知道谜底是石灰的呢?生:石灰生成的过程。师:你真棒,看来你的知识面非常广!我们一起来通过几幅图看看石灰的形成过程吧!二、学习新课。师:还有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知道谜底的?生:这是明代于谦写的一首石灰吟。师:很好!这就是石灰吟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吧!生:齐读诗歌。师:于谦?何许人也?生:简单介绍。师:老师收集了一些关于于谦的资料,请同学们到网站上浏览一番。了解一下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生:浏览网站。师:看了这些资料你觉得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生:说说自己眼中的于谦。师:那么于谦他为什么会写这首诗呢?师:我们再来一起读一下。生:齐读。师:于谦的这首诗歌可谓是通俗易懂,但是其中有些古代的词汇,我们现在已经不常用了,请同学们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生:(若等闲:好象平常的事)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句,思考一下:于谦当时感慨什么?他想借石灰表达什么?“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话仅仅是在讲石灰吗?还蕴含着哪些深意呢?请大家一起品读一下。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师:这首诗歌被后人评为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同学们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来理解。生:感慨的是他想表达师:原来这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还寄托了作者的凌云壮志啊!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师: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诗歌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这首石灰吟便是不错的例子,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诗歌呢?(王冕墨梅、竹石、小松、画菊:)师:看了这么多,又听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是有许多想说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网站的论坛上去聊一聊吧!师:同学们想看看今天的学习效果吗?网站上有自我测试,请同学们一起上去做一下。三、总结。师:同学们一节就要结束了,对这首诗歌你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希望同学们也能做一个于谦一样的正直人。)四、板书设计。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语文乐园(二)知识与技能: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阅读及口语交际;习作练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记让学生积累相关语言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浴血奋斗,舍生取义;和平时期,建设者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作文练习。教 具:投影片。课 时:1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 2、阅读练习。3、口语交际。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训练:1、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乐园(二)。首先看看读一读,想一想,你们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吗?试试看。2、学生自读。3、指名朗读。4、指名说对这些词汇的理解。5、齐读。二、读一读,说一说:1、师:我们再来看看“读一读,说一说”,试试看,你会说吗?2、生自读。3、指名读。4、齐读。三、写一写,背一背:1、师:我们再来看看“写一写,记一记”,试试看,你会读吗?2、生自读。3、指名读。4、指名试着说说这里每一句话的意思。 第一句: 第二句:5、比一比,看谁背得快。6、学生互背,互查。7、指导学生抄写。四、阅读练习:3、 指名读题,生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些什么?4、 学生自读,思考。3、指名回答。4、齐读短文。五、口语交际。1、指名读题,生思考:要求是什么?2、师说要求:a.先在小组里充分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评比。b.把话讲清楚,语句要通顺。3、尝试组织思绪:a. 师:请大家自由思考,想一想你要怎么讲。b. 学生自由思考。c. 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4、全班交流:a. 师:现在,请已经想好的同学来和我们大家交流交流。b. 指名学生发言。c. 学生评价。(条理、通顺)d. 教师小结:希望大家以后能经常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把自己训练成能言善道的人。六、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2、读背警句。3、预习作文。作文(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写出自己身边的“那一次,我流泪了” 2、尽量把内容说具体。教学重点:尽量把内容说具体。 教学难点:尽量把内容说具体。教学过程:一、激发。1、师:同学们,你们发生过让你流泪的事情吗?2、指名说。3、师: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一起来说说。二、引导审题。1、指名读题,学生思考作文要求。2、指名说要求。3、师小结,板书:内容:那一次,我流泪了。要求:具体。三、交流观察所得。1、师:说说你最想向别人介绍的方面?2、生自由思考。3、指名汇报。4、师生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四、说话练习。1、师:试试看,能不能用几段通顺的话说一个例子。2、学生自己练习。3、同座交流。4、指名说。5、师生评价:是否通顺?是否具体?6、师生帮助修改。五、作业:练习说几段话。作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写出自己身边的“那一次,我流泪了” 2、尽量把内容说具体。3、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 教学难点:按一定顺序写话,要具体,通顺。教学过程:一、激发师:上节课,我们已互相交流了,并进行了口头描述,现在,我们要用自己的笔来描绘。二、练习成文。1、学生练习独立习作,师巡视指导。2、自由默读,修改。3、指读文稿。4、师生评议,修改。5、自己再读文修改。三、作业:1、完成草稿。2、预习新课。8、迟到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难忘的回忆,感受父亲对我的爱。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教学重点:通过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我的爱。教学难点:通过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我的爱。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我的爱教学难点:通过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我的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曾经在上学时迟到过吗?你还记得迟到时发生的事吗?指名回答。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迟到的故事。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2、学生思考,指名质疑:为什么父亲要打我?为什么父亲在打完我之后又给我送来了衣服和钱?到底我认为父亲是好还是不好? 四、指导第一段(110自然段)1、生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一个问题。2、生回答问题五、作业设计1、抄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我的爱教学重点:通过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我的爱教学难点:通过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我的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课文第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新课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父亲在打完我之后又给我送来了衣服和钱?2)到底我认为父亲是好还是不好?3)你认为这位父亲好不好?2、四人小组讨论。5、 反馈。6、 总结。三、指导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作业设计作业阅读秋天的童话,完成预习作业。五、板书设计8、迟到挨打管教很严 不一样的父爱 松衣很疼我 六、课后反思9、秋天的怀念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难忘的回忆,感受母爱的可贵。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教学重点:从母亲关心我的言行中体会母亲的爱。教学难点:从母亲关心我的言行中体会母亲的爱。教 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课文;教学难点:从母亲关心我的言行中体会母亲的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读题。2、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内容,如: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3、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读全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这篇课文哪里打动了你?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标标画画,画出自己受感动的句子或段落,为体会文章思想奠定基础。3、小组讨论,4、指名回答读出相关的段落和句子。 四、作业设计1、抄写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从母亲关心我的言行中体会母亲的爱。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从母亲关心我的言行中体会母亲的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二、学习新课,自由研读。1、自由默读课文,思考:2、想一想。 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说一说。 在想一想母亲是怎样一个人的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点拨引导:你为什么认为母亲是一个这样的人?让学生从课文中充分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母亲的看法。这里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1)小组普遍交流。(2)全班重点交流。说的时候要求学生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尽量说的详细些。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通过抓住课文中重点段落、句子、词语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知了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母爱的世间真情。交流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一)“母亲”关心“我”的四件小事(可以让学生概括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原句);(二)“母亲”面对“我”时的表情、动作、语言的句子。 4、议一议。 让学生透过母亲为儿子所作的小事讨论一下:母亲的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这一过程使母亲对儿子那片真情,那份伟大无私的母爱再现学生心中,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三、重点择读,深情感悟。 在学生感知了“母亲”对儿子的舔犊深情后,再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可以从两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1)作者陈述了母亲为他所做的那些小事,母亲一个小小的动作,细微的神情,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2)最后一个自然段,妹妹陪“我”看菊花,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那些菊花,也许正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四、入情入境,实情表达。 1、诉说心声。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那种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已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在此,抓住时机给学生虚设情境,诉说心声。可以这样设计:假如清明节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亲墓前,要说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达。 2、笔尖生情。在学完了课文之后,学生肯定被文中“母亲”的伟大母爱所打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巧妙地以“情”激“情”,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歌颂一下自己的母亲,或者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真正点燃学生爱的情感,从而使文道得到统一。五、板书设计9、秋天的怀念母亲要陪我去看花 临终惦念 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