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江苏江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目 录1.0 目的(4)2.0 适用范围(4)3.0 管理要求(4)4.0 职责(4)5.0 作业前准备(4)6.0 水质分析工作流程(4)7.0 水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4)8.0水质分析方法(5)8.1 PH值的测定(电位法) (5)8.2 电导率的测定(电导仪法)(8)8.3 浊度的测定(浊度仪器法)(11)8.4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13)8.5总硬度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14)8.6 钙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17)A 按中石化法(17)B 按国标法(18)8.7 总碱度的测定(指示剂法)(20)A 按国标法(20)B 按中石化法(22)8.8 氯离子的测定(25)甲 硝酸银滴定法(25)乙 硝酸汞滴定法(26)8.9 铁离子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28)8.10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30) A法(30)B法(32)8.11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DPG分光光度法)(39)8.12 锌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43)8.13 硫酸根的测定(EDTA滴定法)(45)8.14 铜离子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48)8.15 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51)8.16油含量的测定(红外油分分析仪法)(53)8.17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55)8.18 异养菌的测定(标准平皿计数法)(57)8.19 COD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62)8.20 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黄还原分光光度法)(64)8.21 硝酸根的测定(2,6-二甲基苯酚分光光度法)(65)8.22 亚硝酸根的测定(盐酸-萘胺分光光度法)(68)9.0.生产过程危险源点(71)10.0生产安全作业要求(71)11.0相关文件(71)12.0相关记录(72)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1.0 目的制定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工业水质的测定方法,为水处理工作提供准确数据;规范水质分析操作人员的行为及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转。2.0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水质分析的各岗位,各岗位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3.0 管理要求分析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化学分析方面的培训,掌握样品采集、分析、仪器的校准、使用、分析用化学品的配制和管理等有关基础知识。4.0 职责4.1.班组长负责实施安全、清洁生产的各项作业要求。4.2.安全员负责安全、清洁生产的检查、监督、考核。4.3.本工种操作人员负责文件的执行。4.4.本工种操作人员需严格执行。5.0 作业前准备5.1.召开班前会议,做好交接及分工。5.2.生产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5.2.1.工作服所有扣子,包括排扣、袖扣必须扣好。5.2.2.劳保鞋必须将鞋带系紧。5.2.3.白大褂穿戴整齐。6.0 水质分析工作流程检查设备仪器是否完好 按规定采样 样品分析 原始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 出分析报告 复核人员对数据复核 报告上交7.0 水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分析方法”中各方法。在制定和执行“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与污垢分析方法”时应遵守本规定。7.1 方法中所列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指符合国家标准(GB)或专业标准(部标准)的分析纯试剂,作基准者应采用基准试剂。7.2 方法中所用的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蒸馏水或同等级纯度水。7.3 方法中所用的溶液,除另有说明外,均指水溶液。7.4 由固体试剂配制的非标准溶液均以%(m/V)表示,即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试剂溶于溶剂中,并以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混匀而成。7.5 由液体试剂配制的稀水溶液,均应以浓溶液的体积加水的体积表示,如1+3硫酸溶液系指1体积浓酸加到3体积的水中混合配制而成。7.6 方法中所载“在水浴上加热”,除另有规定外,系指在沸腾的水浴上加热。7.7 方法中所载的“灼烧或烘干至恒重”,如无特殊说明,均指系灼烧或烘干,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重复进行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03g,即为恒重,取最后一次重量作为计算依据。7.8 方法中所载的“干过滤”,系指用干滤纸、干漏斗将溶液过滤,滤液收集于干燥容器中,干过滤均应弃去初滤液。7.9 当方法中所表示的数量前标有“约”时,系指方法中所记载的量为近似值或用简易的计量器具所量取的量。7.10 当方法中有称准至时,系指准确到方法中所要求的精度。7.11 方法中有的项目并列两个以上分析方法,可根据水质含量范围和具体条件选用。7.12 方法中需用到仪器均包括实验室基本仪器和设备。8.0水质分析方法8.1 PH值的测定(电位法)本方法采用国家标准 GB 15893.2-1995工业循环冷却水中PH值的测定8.1.1 原理将规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有关。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8.1.2 试剂 8.1.2.1 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3(C2O4)22H2O=0.05mol/L。 称取12.61g四草酸钾(GB 6855)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8.1.2.2 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溶液:饱和溶液。 在25下,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过量的(约75g/L)酒石酸氢钾并剧烈振摇以制备其饱和溶液。8.1.2.3 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C6H4CO2K)=0.05mol/L。 称取10.24g预先于1105干燥1h的苯二甲酸氢钾(GB 6857),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8.1.2.4 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2PO4)=0.025mol/L;c(Na2HPO4)=0.025mol/L。 称取3.39g磷酸二氢钾(GB 6853)和3.53g磷酸二氢钠(GB 6854),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磷酸二氢钾和3.53g磷酸二氢钠需预先在12010干燥2h。8.1.2.5 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Na2B4O710H2O)=0.01mol/L。称取3.80g十水合四硼酸钠(GB 6856),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8.1.2.6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溶液:饱和溶液。 在25时,用无二氧化碳的水制备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存放时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一旦出现混浊,应弃去重配。8.1.2.7各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见表1。温度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溶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溶液01.674.00/6.989.4613.4251.674.00/6.959.3913.21101.674.00/6.929.3313.00151.674.00/6.909.2812.81201.684.00/6.889.2312.63251.684.013.566.869.1812.45301.694.013.556.859.1412.29351.694.023.556.849.1112.13401.694.043.556.849.0711.988.1.3 仪器8.1.3.1 酸度计:分度值为0.02pH单位。8.1.3.2 玻璃指示电极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24h以上,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并于水中保存。若玻璃电极表面污染,可先用肥皂或洗涤剂洗。然后用水淋洗几次,再浸入盐酸(1+9)溶液中,以除去污物。最后用水洗净,浸入水中备用。8.1.3.3 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时电极上端小孔的橡皮塞必须拨出,以防止产生扩散电位影响测定结果。电极内氯化钾溶液中不能有气泡,以防止断路。溶液中应保持有少许氯化钾晶体,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注意电极液络部不被沾污或堵塞,并保持液络部适当的渗出流速。8.1.3.4 复合电极可代替玻璃指示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24h以上,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并浸于水中保存。8.1.4分析步骤8.1.4.1 调试:按酸度计说明书调试仪器。8.1.4.2 定位按8.1.2所述,分别制备两种标准缓冲溶液,使其中一种的PH值大于并接近试样的PH值,另一种小于并接近试样的PH值。调节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所测试样温度值。按照附表1所标明的数据,依次校正标准缓冲溶液在该温度下的pH值。重复校正直到其读数与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相差不超过0.02PH单位。8.1.4.3 测定用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测量试样的温度。把试样放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并将酸度计的温度补偿旋钮调至所测试样的温度。浸入电极,摇匀,测定。8.1.4.4 分析结果的表述8.1.4.4.1 报告被测试样温度时应精确到1。8.1.4.4.2 报告被测试样的PH值时应精确到0.1PH单位。8.1.5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PH单位。8.2 电导率的测定(电导仪法)本方法采用国家标准 GB/T 6908-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电导率的测定8.2.1原理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的大小用电导率表示。8.2.2 试剂8.2.2.1氯化钾标准溶:c(KCl)=1 mol/L。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246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士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放人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8.2.2.2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1mol/L。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365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士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放人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8.2.2.3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1 mol/L。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0.7440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士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放人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8.2.2.4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01 mol/L。用移液管准确吸取(8.2.2.3)氯化钾标准溶液100.00 mL,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一级试剂水(20士2)稀释至刻度,混匀。8.2.2.5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见下表2。8.2.3 仪器8.2.3.1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s/cm104s/cm8.2.3.2电导电极(简称电极):铂黑电极。8.2.3.3温度计:试验室测定时精度为士0.1 ,非试验室测定时精度为士0.5。8.2.4 分析步骤8.2.4.1 电导率仪的校正、操作、读数应按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8.2.4.2 根据水样的电导率大小,选用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将选择好的电极用二级试剂水洗净,再冲洗23次,浸泡备用。8.2.4.3试验室测量时,取50mL至100mL水样,放人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和温度计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人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温度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在试验室测定时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士1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同时记录水样温度。8.2.4.4 非试验室测定时,取50mL至100mL水样,放人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和温度计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人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温度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士3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同时记录水样温度。8.2.4.5 电导率仪若带有温度自动补偿,应按仪器的使用说明结合所测水样温度将温度补偿调至相应数值.8.2.4.6 电导池常数校正用校正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测定已知电导率的氯化钾标准溶液(其温度为25 士0.1 )的电导率(见附表2)。按下式计算电极的电导池常数。若试验室无条件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时,应送有关部门校正。K = (S0 + S1)/S2K-电极的电导池常数,cm。S0-配制氯化钾所用试剂水的电导率s/cm(25士0.1)。S1-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s/cm(25士0.1)。8.2.5精密度试验室测量时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士1%。非试验室测定时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士3%。附表2 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浓度温度1N0.1N0.01N0.02N10.067130.007360.0008000.00156620.068860.007570.0008240.00161230.070610.007790.0008480.00165940.072370.008000.0008720.00170550.074140.008220.0008960.00175260.075930.008440.0009210.00180070.077730.008660.0009450.00184880.079540.008880.0009700.00189690.081360.009110.0009950.001954100.083190.009330.0010200.001994110.085040.009560.0010450.002043120.083890.009790.0010700.002093130.088760.010020.0010950.002142140.090680.010250.0011210.002193150.092520.010480.0011470.002243160.094410.010720.0011730.002294170.096310.010950.0011990.002345180.098220.011190.0012250.002397190.100140.011430.0012510.002449200.102070.011670.0012780.002501210.104000.011910.0013050.002553220.105540.012150.0013320.002606230.107890.012390.0013590.002659240.109840.012640.0013860.002712250.111800.012880.0014130.002765260.118770.013130.0014410.002819270.115740.013370.0014680.002873280.013620.0014960.002927290.013870.0015240.002981300.014120.0015520.003036310.014370.0015810.003091320.014620.0016090.003146330.014880.0016380.003201340.015130.0016670.003256350.015390.003312360.015640.0033688.3 浊度的测定(浊度仪法)本方法采用无锡市光明浊度仪厂STZ-A24型浊度仪使用说明8.3.1 原理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尘、微细有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中呈现浊度。浊度仪采用90度散射光原理。由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透过溶液。与入射光90方向的散射光强度符合雷莱公式: Is=(KNV2)/4)Io其中:Io入射光强度 Is散射光强度 N单位溶液微粒数 V微粒体积 入射光波长 K系数在入射光恒定条件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散射光强度与溶液的混浊度成正比。上式可表示为:Is/I0= KN (K为常数)根据这一公式,可以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粒的散射光强度来测量水样的浊度。8.3.2试剂8.3.2.1 0NTU浊度标准样品选用孔径为0.1um(或0.2um)的微孔滤膜,过滤蒸馏水(或电渗析水、离子交换水),需要反复过滤两次以上,所获的滤液即为检定用的零浊度水,该水贮存于清洁的、并用该水冲洗过的玻璃瓶中备用。8.3.2.2 10FTU和其它浊度标准样品浊度检定中使用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Formazine标准物质,GBW12001中400(NTU,FTU)浊度(Formazine)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3%,有效使用期限1年。不同浊度值的Formazine标准溶液,是用零浊度水和经检定合格的容量器具,按比例准确稀释Formazine浊度标准物质面获得。400度Formazine标准物质需存放在电冰箱的冷藏室内(48)保存。已稀释至低浊度值的标准溶液不稳定,不宜保存,应随用随配。8.3.3 仪器散射光浊度仪:STZ-A24型(无锡市光明浊度仪厂)8.3.4分析步骤8.3.4.1校准零位8.3.4.1.1 开启电源预热35分钟8.3.4.1.2 将样品杯用零度水清洗三遍后,注入约50ml零度水,用滤纸擦净样杯。8.3.4.1.3 将样杯平稳置于样杯室内,选择一档,调整调零拨盘,使仪器显示“0.00”。8.3.4.1.4 取出样杯,此时显示某一数值,这一数值就是“定标值”,记住该值在测量中可随时监视零位,以保证测量精度。8.3.4.1.5 若“定标值”超过一档量程,可在二档读取定标值。8.3.4.2 浊度测量8.3.4.2.1 用零度水润洗样杯后,缓慢注入约50ml被测样品,用滤纸擦净样杯。8.3.4.2.2 选择适当的档位,在不超量程时尽量选择低档位。8.3.4.2.3 将样杯平稳地送入样杯室内,使测量指示灯量,关闭样杯室门。8.3.4.2.4 待数字相对稳定后,读出显示的数值即为被测溶液的浊度值。8.3.4.2.5 测量中注意监视“定标值”,以始终保持精确零位。8.3.4.3 浊度校准8.3.4.3.1 按8.3.4.1校准好零位。8.3.4.3.2 将量程选择置二档(025NTU)。8.3.4.3.3 往样杯中注入约50ml10FTU的标准浊度液。8.3.4.3.4 按8.3.4.2对10FTU的标准液进行测量。8.3.4.3.5 若测定值为10NTU,则无需调整。8.3.4.3.6 若测定值偏离10NTU,用小起子缓慢旋动“校准”电位器,使测定值为10NTU。8.3.5 注意事项8.3.5.1 调零用零度水要纯。8.3.5.2 使用标准10FTU标准浊度液。8.3.5.3 操作要规范。8.4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本方法采用国家标准 GB 11901-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8.4.1原理取适量水样,经过滤后,所得残渣烘干至恒重,即为悬浮物含量。水样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质。 8.4.2 试剂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8.4.3仪器8.4.3.1 常用实验室仪器8.4.3.2 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8.4.3.3 GNCA滤膜、孔径0.45m、直径60mm。8.4.3.4 吸滤瓶、真空泵8.4.3.5 无齿扁咀镊子。8.4.4 采样及样品贮存8.4.4.1 采样 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再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001000mL,盖严瓶塞。注: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样中除去。8.4.4.2 样品贮存 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 注: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8.4.5 分析步骤8.4.5.1 滤膜准备 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8.4.5.2 测定 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 注: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份,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一般以5mg100mg悬浮物量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8.4.6 结果的表示 悬浮物含量C(mg/L)按下式计算: C=10001000(A-B)/V 式中:C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 B滤膜称量瓶重量,g; V试样体积,mL。8.5总硬度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本方法采用中石化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分析方法 总硬度的测定8.5.1原理 在PH=10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和水中的钙镁离子生成稳定络合物,指示剂铬黑T也能与钙镁离子所生成葡萄酒红色络合物,其稳定性不如EDTA与钙镁离子所生成的络合物,当用EDTA滴定接终点时,EDTA自铬黑T的葡萄酒红色络合物中夺取钙镁离子而使铬黑T指示剂游离,溶液由酒红色变为兰色,即为终点。其反应如下:Mg2+HInd2-MgInd-+H+MgInd-+H2Y2-MgY2-+H+HInd2-Ca2+HIng2-CaInd-+H+CaInd-+H2Y2-CaY2-+H+HInd2- 式中:HInd2-铬黑T指示剂(蓝色) Mglnd-镁与铬黑T的络合物(酒红色); Y2-乙二胺四乙酸离子(无色)。8.5.2试剂8.5.2.1 6mol/L 盐酸溶液8.5.2.2 10%氨水:量取440ml氨水,稀释至1000ml。8.5.2.3 1+1三乙醇胺溶液8.5.2.4 铬黑T指示剂称取0.5g铬黑T和4.5g盐酸羟胺,溶于100ml95%乙醇中,储于棕色瓶中。8.5.2.5 PH=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称取54g氯化铵,溶于200ml水中,加250ml氨水,用水稀释至1000ml。8.5.2.6 0.01mol/LEDTA标准溶液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O8N2Na2H2O)3.72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8.5.2.6.1标定称取0.2g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称准至0.0002g)。用少许水湿润,加2ml 6mol/L盐酸溶液至样品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此溶液2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然后用10%氨水中和至PH=78,(稍有氨味),加入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2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天蓝色。同时做空白实验。8.5.2.6.2 计算EDTA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摩尔/升),按下式计算:M = 1000式中:G氧化锌的重量,g;V1EDTA溶液的用量,ml;V0空白试验EDTA溶液用量,ml;81.39氧化锌摩尔质量,g/mol。8.5.3 仪器8.5.3.1 滴定管:25ml酸式滴定管。8.5.4分析步骤8.5.4.1 吸取水样 5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24滴铬黑T指示剂,用0.01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8.5.5分析结果的计算水样中总硬度含量X(mg/L,以CaCO3计),按下式计算:X = 1000式中:V滴定时EDTA标准溶液消耗体积,ml;M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VW水样体积,ml;100.08碳酸钙摩尔质量,g/mol。8.5.6 注释8.5.6.1若水样中有铁、铝干扰测定时,加1+1三乙醇胺13ml加以掩蔽。8.5.6.2 若水样中有少量的锌离子时,取样后可加氨基乙硫醇0.5ml加以掩蔽,若锌含量高,可另测锌含量,而后从总硬度中减去。8.5.6.3 若测定中有返色现象,可将水样中经中速滤纸干过滤,去除悬浮的碳酸钙。8.5.7允许差 水中总硬度在300mg/L(以CaC03计)时,平行测定两结果差不大于3.5mg/L。8.5.8结果表示取平行测定两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水样的总硬度含量。8.6 钙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A法 本方法参照采用中石化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分析方法 钙离子的测定8.6.1 原理钙黄绿素能与水中钙离子生成莹光黄绿色络合物,在PH12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当接近终点时,EDTA夺取与批示剂结合的钙,溶液莹光黄绿色消失,呈混合指示剂的红色,即为终点。8.6.2试剂8.6.2.1 1+1盐酸溶液8.6.2.2 20%氢氧化钾溶液8.6.2.3 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称取钙黄绿素0.2g和酚酞0.07g置于研钵中,再加入20g氯化钾,研细混匀,贮于广口瓶中。8.6.2.4 0.01mol/l的EDTA标准溶液。(同总硬度的测定)8.6.3 仪器8.6.3.1 滴定管:25ml。8.6.3.2 移液管:5ml。8.6.4 分析步骤 吸取经中速滤纸干过滤的水样5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1+1盐酸3滴,混匀,加热煮沸半分钟,冷却至50以下加5ml 20%氢氧化钾溶液,再加约80mg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莹光黄绿色消失,出现红色即为终点。8.6.5 计算水样中钙离子含量X(毫克/升,以CaCO3计)。按下式计算:X = 1000 式中:V滴定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毫升; MEDTA标准溶液浓度,摩尔/升; VW水样的体积,毫升; 10008碳酸钙摩尔质量,克/摩尔。8.6.6 注释8.6.6.1 若测定时有轻度返色,可滴至不返色为止。8.6.6.2 若返色严重可用慢速滤纸对水样进行“干过滤”。8.6.6.3 也可采用钙指示剂或紫脲酸胺作指示剂。8.6.7 允许差 水样中钙离子含量在500mg/L(以CaCO3计)时,平行测定两结果差不大于2mg/L。8.6.8 结果表示 取平行测定两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水样的钙离子含量。B法 本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 1545295工业循环冷却水钙、镁离子的测定8.6.1 原理钙离子测定是在PH为12-13时,以钙-羧酸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样中的钙离子含量。滴定时EDTA与溶液中游离的钙离子仅应形成络和物,溶液颜色变化由紫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镁离子测定是在PH为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样中的钙、镁离子含量。溶液颜色变化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由钙镁合量中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8.6.2试剂8.6.2.1硫酸(GB 625):1+1溶液。8.6.2.2 过硫酸钾(GB 641):40g/L溶液。8.6.2.3 三乙醇胺:1+2水溶液。8.6.2.4 氢氧化钾(GB 629):200g/L溶液。8.6.2.5 钙-羧酸指示剂:0.2g钙-羧酸指示剂2-羟基-1-(2-羟基-4-磺基-1-萘偶氮)-3-萘甲酸与100g氯化钾(GB 646)混合研磨均匀,储存于磨口瓶中。8.6.3 仪器8.6.3.1 滴定管:25ml。8.6.3.2 移液管:50ml。8.6.4 分析步骤8.6.4.1 钙离子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型瓶中,加1ml硫酸溶液和5ml过硫酸钾溶液加热煮沸至近干 ,取下冷却至室温加50ml水,3ml三乙醇胺、7ml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2g钙-羧酸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缓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8.6.4.2 镁离子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型瓶中,加1ml硫酸溶液和5ml过硫酸钾溶液加热煮沸至近干 ,取下冷却至室温加50ml水,3ml三乙醇胺、用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近中性,再加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三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缓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 注: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不用加硫酸及过硫酸钾加热煮沸。三乙醇胺用于消除铁、铝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原水中钙、镁离子测定不加入。过硫酸钾用于氧化有机磷系药剂以消除对测定的干扰。8.6.5 计算8.6.5.1水样中钙离子含量X(毫克/升,以CaCO3计)。按下式计算:X = 106 式中:V1滴定钙离子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毫升;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摩尔/升; V水样的体积,毫升; 0.04008与1.00mlEDTA标准滴定溶液(EDTA)=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钙的质量。8.6.5.2水样中镁离子含量X(毫克/升,以CaCO3计)。按下式计算:X = 106 式中V2滴定钙镁合量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毫升;V1滴定钙离子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毫升;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摩尔/升; V水样的体积,毫升;0.02431与1.00mlEDTA标准滴定溶液(EDTA)=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镁的质量。8.6.7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两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不大于0.4mg/L。8.7 总碱度的测定指示剂法)A法 (本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 154512006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度、酚酞碱度的测定 8.7.1原理 甲基橙(甲基红)碱度 通过滴定甲基橙(甲基红)为指示剂的滴定终点(PH=4.5)随机测定水中的总碱度(AT),以确定水中碳酸氢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浓度。 ATc(HCO3-)+2 c (CO32-)+ c (OH-)- c (H+)+ c (X)酚酞碱度:复合碱度(AP) 通过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的滴定终点(PH=8.3),随机测定水中全部氢氧化物和二分之一碳酸盐浓度。 APc(CO32-)- c (CO2aq)+ c (OH-)- c (H+)+ c (X)注:X为氨、硼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有机阴离子。8.7.2 试剂和材料 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 分析方法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 601、GB/T 603之规定制备。8.7.2.1 水(GB/T 6682)三级且不含二氧化碳。8.7.2.2 盐酸标准滴定标准溶液:c(HCl)约0.1mol/L。8.7.2.3盐酸标准滴定标准溶液:c(HCl)约0.05mol/L。8.7.2.4 酚酞指示剂:5g/L乙醇溶液。8.7.2.5 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8.7.3 仪器8.7.3.1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PH计:配有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精确为0.02pH单位。8.7.4 分析步骤8.7.4.1 电位滴定法(样品有颜色并回干扰终点测定时)8.7.4.1.1 酚酞碱度的测定(复合碱度) 移取100.00ml试样于烧杯中,将其放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放入搅拌子并将PH计浸入水样中,开始搅拌,测定试样的PH值。如果测得的值为8.3或者更小,则将酚酞碱度计为0。若碱度范围为4mmol/L20mmol/L,使用0.1mmol/L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若碱度范围为0.4mmol/L4mmol/L,则用0.05mmol/L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选用合适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保留溶液用于总碱的测定。8.7.4.1.2 总碱的测定 选用合适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继续滴定。从滴定至PH为8.3的测定酚酞碱度保留的试样直至PH读数为4.50.05(在PH=4.5附近逐滴加滴定液,直至电极保持稳定至少30s。),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8.7.5 指示剂法8.7.5.1 滴定到PH为8.3的酚酞碱度的测定(复合碱度) 移取100.00ml试样于250ml的锥形瓶中,并向其中加(0.10.02)ml酚酞指示剂,若无粉红色出现,则认为酚酞碱度为0,若出现粉红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若碱度范围为4mmol/L20mmol/L,使用0.1mmol/L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若碱度范围为0.4mmol/L4mmol/L,则用0.05mmol/L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保留溶液用于总碱的测定。8.7.5.2 总碱度的测定滴加(0.10.02)ml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于滴定至PH为8.3的测定酚酞碱度的溶液中,用合适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颜色由蓝绿色变成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 8.7.6 分析结果的计算8.7.6.1 滴定至PH等于8.3的酚酞碱度(复合碱度)以mmol/L表示的酚酞碱度AP按下式计算: AP =式中: V1滴定至PH为8.3时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毫升; 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浓度的数值,摩尔/升; VW水样体积,毫升。8.7.6.2 总碱度以mmol/L表示的酚酞碱度AT按下式计算: AT =1000式中: V2滴定至PH为4.5时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毫升; 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浓度的数值,摩尔/升; VW水样体积,毫升。8.7.7.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 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mmol/L。B法 本方法参照采用中石化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分析方法 总碱度的测定8.7.1原理用酚酞做指示剂,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水样,达到终点,所测得的碱度称为酚酞碱度,此时水样中所含全部氢氧根和二分之一碳酸根与酸化合,其反应如下: OH-+H+H2O CO32-+H+HCO3-在滴定酚酞碱度的水样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包括酚酞碱度的用量),所测得的碱度称为甲基橙碱度,也称总碱度,此时水样中所含重碳酸根全部被中和,其反应如下:HCO3-+H+H2CO3H2O+CO28.7.2 试剂8.7.2.1 0.1%甲基橙水溶液。8.7.2.2 0.5%酚酞50%的乙醇溶液。8.7.2.3 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取3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与1份0.2%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8.7.2.4 0.1mol/L盐酸标准溶液8.7.2.4.1 配制:量取9ml盐酸(优先纯)注入1000ml 水中。8.7.2.4.2 标定:称取0.2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称准至0.0002g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0.1mol/L盐酸溶液滴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8.7.3 计算 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摩尔/升)按下式计算:M = 式中:G无水碳酸钠的重量,克; V1盐酸溶液的用量,毫升;V2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的用量,毫升;105.99碳酸钠的摩尔质量,克/摩尔。8.7.4 仪器 滴定管:10ml微量滴定管。8.7.5 分析步骤8.7.5.1 酚酞碱度的测定吸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三滴酚酞指示剂,若不显色,说明酚酞碱度为零,若显红色,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好褪去为终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资本管理办法模型
- 水电站节能管理办法
- 机加工外委管理办法
- 技术新员工管理办法
- 处方管理办法套红头
- 品牌自动化管理办法
- 常设巡察组管理办法
- 哈尔滨降水管理办法
- 沟通协调与管理办法
- 文件防泄密管理办法
- 2025-2030年中国财税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咸阳市社区工作者计划招聘真题
- 2025年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能量优化与梯级利用策略探讨
- 工程控制面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DB13 5808-2023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泡泡玛特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3100字
- GB/T 17643-2025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
- 静脉留置针的试题及答案
- 高血压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 汽配行业质量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