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自觉”理念,重塑校园风格_第1页
用“生命自觉”理念,重塑校园风格_第2页
用“生命自觉”理念,重塑校园风格_第3页
用“生命自觉”理念,重塑校园风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生命自觉”理念,重塑校园风格 “生命自觉”是由叶澜教授最早提出的。她说:“时代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生命 是兼有自然,社会和精神等多重属性,其共同特征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长变化的有机体。而自觉则是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取向,它强调人的生命发展主要是内在动力主导和自主推进的结果,而非来自于外力的促进,即非“被发展”,“主动自觉发展”也因此成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其中,自觉之“觉”,兼有“觉知”“觉悟”“觉解”之意,指向对自我生命、对他人生命的领悟,以及对个体生命所处外在环境的觉知和觉解。有生命自觉之人,拥有对自我生命的自觉,即“明自 我”;拥有对他人生命的自觉,即“明他人”;拥有对外在环境的自觉,即“明环境”。我们正处在教育变革时代,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教育工作者都被挟裹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然而却是存在于“被管理”“被研究”“被读书”“被写作”等形式的“被发展”局面,难以有所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手段仍旧处于原有意识控制之下,始终无法突破教育瓶颈,很多时候是处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一旦有检查、有活动,就临阵磨枪,照葫芦画瓢,结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众所周知,中等职业类学校学生知识根底浅薄,消费水平高于思想道德水平,学习目标不明确,好的习惯没养成,对他人缺少关怀与感恩,参加工作后不能调整心态,对外在环境苛求而难以立足。这些都说明他们不能做到“明自 我” “明他人” “明环境”。没有人生目标,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一味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学习上不求上进,纪律上我行我素,生活中拉帮结派,使得学校在管理上总感觉力不从心,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无人喝彩。教育是人格的完善。通过教育使虚无的头脑变得睿智,扭曲的心灵变得高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度可以互换,心灵之声可以相互倾听。教育者不只是知识的仓库,还要做思想的智者。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发掘出自身潜力,激发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使自身人格先行完善。教师的生命自觉体现在他们对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体认和自觉实践上。有生命自觉的教师会自觉地从生命的角度研究学生和发现学生。教师的生命自觉通过自主、自觉地学习和研究来丰富、完善自我的精神生活,拥有丰沛的情感生活,广博的文化生活和宽广的精神视野。爱教育,爱学生,爱自我,爱学习,爱研究,这样的教师不拘泥于所教学科,而是和学生一起用精神不断向更高、更远的世界延伸。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传道与受道的关系,而是一个窂不可破的精神共同体。教师的自主与自觉的动力从何而来?最佳途径就是“模仿”。教师充分收集各种资源,观摩名师大家教学风范,交流分享教学中的独到之处,通过模仿运用到自己三尺讲台之上。在此过程中,会有新的惊奇,新的发现,新的感悟,逐渐体认到教育事业对于教师个人生命的价值所在,从而去自觉完善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也使这一过程成为滋养学生生命自觉的过程。学生对自我认识的缺乏,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对外在环境的排斥,可能与他们家庭教育有关,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许与他们在学校成长历程有关,性格与学校教育的冲突让他们沉默寡言,桀骜不驯。而我们所做的就是来弥补他们身上的缺失,重塑价值理想。而这种弥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心理过程。学生目前的心理阴影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成因,但结果是相同的。如果让他们回归到生命自觉,首先应该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看到价值的存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何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无一人是智障,脑瘫,他们缺少的就是“虑”,就是思考,思考社会的激烈竞争,思考未来的五光十色,思考父母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怎么引导他们去思考?人无完人是真,人并非一无是处也是真。教师要学会用犀利的眼光去发现他们身上那些稳藏起来的、若隐若现的闪光,哪怕是这种闪光稍纵即逝,也要把它提炼出来,用放大镜加以放大传播开去,一时间爱的光环萦绕在学生心头,难以名状的情感冲出似乎要僵硬的禁锢,一切便豁然开朗了。以点带面,以个体带群体,以群体带整体,学校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大家庭。以思考为起点,用自觉为桥梁,教师不再为自已唱独角戏而抑郁寡欢,领导不再为管理混乱而一筹莫展,校园里人人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