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感恩教育心得体会篇一:浅谈中学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理论篇 感恩的内涵与由来 感恩是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由衷地表示感激,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从狭义来讲, 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但是从广义来讲, 感恩应是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给予我们的一切恩惠和方便表示由衷的认可和真诚的回报。而在传统文化中呢,也记载着不计其数的感恩故事,从最早期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这样的记载,对于古人而言,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比如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君子也。”忘恩负义,以怨报德,此小人也。”所以我觉得在新时代,我们呢,对于感恩,依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并超越的一种优秀文化,感恩应该被继续发扬光大。 感恩节源自美国,据说,感恩节的设立,最早是用来感谢北美印地安人的。感恩,在西方应该算是有比较长的历史了。在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 “感恩”的解释:“对别人所施的恩惠表示感激。”人们是因为得到他人的帮助受了恩惠而由衷表示感激,是出自对人类共通的一种本性的感激之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一种自发行动。它既是一个系列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为过程,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绝 非“感恩戴德”的臣民心理,因为从人格上来说,感恩者和被感恩者 是平等的,只不过出于各种原因前者产生某种匮缺需要后者援助。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天生就是和贪婪,吝啬,冷漠对立。 感恩教育 势在必行 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由此可见感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观点,建议中国设立自己的感恩节。的确,我们身边的有些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面对这样的局势,“感恩教育”应势而生。具体通俗一点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感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 一种道德教育,和一种以人性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尼采曾经说过,感恩是一个人灵魂上的健康,一个人只有灵魂健康了,他才能够生活得快乐自在。所以我们生活当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一些人,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有所抱怨,那么他们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不会去感恩生命的难能可贵,不会去感恩这个世界的美好,相反的,你有一颗感恩之心,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你会去坦然接受一切你无法逆转的事情,所以从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上来讲呢,感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许算是一个尝试,也使人们对年轻一代“多点人情味”有了些许希望。这不仅仅要求社会的警惕,也警告包括教育者、父母们在内的一群人,别再对孩子们的道德滑坡 视而不见,因为孩子们关系到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漠视生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神奇的世界,我们应该对生命感到敬畏和感激,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最起码的感恩。 当今的中学生,他们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困惑,整天抱怨“活着有什么意思”;在当前教育体制的作用下,中学生的目标和理想就是中考和高考,沉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无法正确看待生命的五彩缤纷和多姿多彩,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看不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因而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意识,经常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等,更有甚者,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为了逃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自杀。 2.迷失自我 我们常听到中学生说“不长大该多好啊,长大太无聊太可怕了”,这是他们的心声。他们可能因为缺乏信仰而担忧前途的渺茫,他们可能因为受现实中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盲目而机械地追求成人化、世俗化的“理想”,他们可能迷失在网络和暴力游戏的虚幻世界里。缺乏足够生命关怀的他们正在忘却追求人生的远大理想,正在忘记建筑神圣的精神家园,迷失在自我价值的泥潭中。 3.冷漠恩人 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人都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一个缺乏感恩的社会必然是冷漠的、相互猜忌的、人际关系紧张的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尊重他们,报答他们,但是当前的部分中学生不懂得感恩,冷漠恩人,甚至是恩将仇报。 对父母:大多数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中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挑吃拣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对老师:一些学生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把美好的师生感情变成了简单的“商品关系”,认为老师付出劳动是应该的,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所以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认为老师的提问和改错惩罚都是故意刁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行径;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少学生把取得成绩全部归结为自己的努力,稍一退步就是老师的责任,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对同学朋友: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多时候表现为自私自利,自 我中心,好的经验和参考资料不能与同学分享;只重索取,不求贡献,在需要朋友的时候一个样子,不需要的时候什么都不是;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什么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锱铢必较,不能宽容别人,甚至想找机会报复。 感恩的意义 感恩的意义: 一、感恩使人知足。俗语说,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者富。知恩,感恩,谢恩,才会懂得知足。 二、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感人之恩,必不与人争。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三、感恩使人成长。感恩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别人所做的“一切”(注意是一切,绝不只是某些或某一部分)当中去体验和学习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从而不断地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俗话说,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生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完美。 四、感恩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贡献,他使被感恩的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共同营造出一个完美的现实。 由上可知,感恩最大的受益人首先是感恩者自己。被感恩的人也受益,前提是自己先受益。如果感恩者并不觉得受益,他人的受益也只是表面现象,很可能会是明益暗害。 从长远来讲呢,感恩也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一个民族的需要,北宋的范仲淹就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的思想家顾炎武也曾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打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精忠报国的岳飞,可以看到振兴中华的孙中山,看 篇二:感恩教育的感想 学校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特意请来了感恩教育专家张雄教授为我们举行一次意义深重的感恩教育讲座,并让学生与家长一同参加这次意义非凡的讲座。 他的第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的人,就难以成大器。”令我深有感触,已铭记于心了。感恩是中国人最注重的品德。紧接着,他给我们说了一个感恩祖国的故事。英气勃发的运动员艾哈瓦里在马拉松比赛途中摔伤了一条腿,但为了祖国的荣誉,他并没有中止比赛,而是草草地包扎后继续顽强地向赛道的终点跑去。纱布渗着斑斑血迹,但他以最大毅力忍着巨痛,在最后一段距离,单脚跳到终点,完成他的使命。我听后深受感动。虽然他是最后一名,但他为国争光的精神和顽强勇敢的意志已经让他成为了这场比赛的大赢家,这都源于他有着博大的爱国情怀支撑着他感恩祖国、报答祖国。 三国有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有孟郊胸怀对慈母的感恩之情,作出伟大诗篇游子吟;秦朝有韩信为报洗衣婆施饭之恩,赏金千两;晋朝有晋文公为报楚王厚待之恩,作出“退避三舍”的决定。 张教授慷慨激昂地高声颂诵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确,作为儿女的我们,无论怎么报答也报答不完父母给予我们的无限慈爱。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唯独父母对儿女的舐犊之爱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是身体劳累的母亲和担忧焦虑的父亲艰难地经历了漫长的10个月后,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才能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拥有五味俱全的精彩人生。 父母为养育我们劳心劳力。而我们回报父母的是什么呢?一张张的笑脸?一杯杯的热茶?然而,仿佛更多的是一副副的冷面孔,一句句不耐烦的话。张教授引用了俗语:“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确实没错。当儿女生病时,父母不管白昼黑夜,不论晴天下雨,不顾寒冷酷热,背上儿女不知疲惫地以最快速度往医院跑去。见到医生后,诚恳求救、重金酬谢,甚至还不惜下跪哀求 在这些芊芊学子当中,每个同学的父母都担任着不同的职业。上到悬壶济世的医护人员,下到辛勤俭朴的清洁工,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意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他们把辛勤劳动赚来的钱供儿女读书,哪怕自己要省吃俭用。 当张教授教育我们:“在今天这个晴朗的天气里,习习凉风下,全校师生以及家长在一起接受感恩教育,是非常幸福愉快与舒服的?”我突然想起常年为事业为儿女奔波劳累的父母在平时可没有我们那么舒畅。当我们在温暖的课室里舒心地学习时,父母有可能在杂乱的工地里艰苦地打工;当我们用机灵古怪的脑袋打着古灵精怪的主意时,父母有可能在用经验老成的脑袋总结合集三: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要增强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中学生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从感恩父母、感恩师生、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四个层面入手进行感恩教育。 一、中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成因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中学生攀比心理不断增强,对社会与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占据主导地位,而对社会、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濒临泯灭的边缘。现在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更是祖国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表现 1.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基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普遍缺乏“饮水思源、羊羔跪乳”的思想意识,大多数中学生说话做事都不同程度地影射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陷入攀比吃穿、讲究名牌、追求享受的消费怪圈,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果实的传统美德不断被中学生遗弃在内心的荒漠,甚至在自己个别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时,还在埋怨父母给予的太少,攀比心理日趋严重。 2.缺乏对教师的感恩之情。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时期,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且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别人对自己哪怕是正面的任何批评、指正。面对教师对自己的忠言、诤言,不但不能迷途知返,而且把教师放在与自己对立的位置,试图通过逃课、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甚至谩骂教师,给教师搞“恶作剧”,在错误的道路上寻找像吸食鸦片一样所得到的那种暂时性的自我麻醉。 3.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情。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学生人生观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思想如拜金论的不断冲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国家、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消失殆尽,甚至有严重的“崇洋”思想,以至 于是非观念单薄,爱国之情淡化。 我们所列举的事例绝非个例,而且呈现一种不断恶化的发展态势。 (二)中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成因可以分为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其中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 今天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大包大揽,过度地娇惯和宠爱,久而久之,这些中学生在家雄踞“皇帝”“公主”之宝座,家长、长辈成为身边的“侍从”,呼来换去,威风八面,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程度、道德修养的影响,缺乏对孩子开展必要的感恩教育、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遗留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以文化为主线,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缺乏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部分学校的德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学校实施中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感恩之心并非与生俱来,它依赖于我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育人德为首,感恩当为先。在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入手,把一味枯燥的说教改为行之有效的行为教育法。 (一)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作为中学生来说,首先我们的“身体发肤”皆来自于父母,是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是父母把我们养育长大。“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先倡导感恩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儿女,我们中学生首先应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父母的辛勤操劳,感谢父母对自己的一切给予。感恩其实很简单,平时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以来感谢父母。例如:父母辛勤操劳后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陪在父母身边时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腰,为父母做做饭、洗洗衣服;父亲节、母亲节以及父母生日的特殊日子里,特意为父母献上的一张贺卡;不在父母身边时对父母的一声问候,都不失为感恩父母的极好方式。 学校可以召开“感恩亲子”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生上台讲述父母的艰辛,家长上台讲述孩子的不易,亲子共鸣,感情交融。学校还可以开展“我最感动的父爱和母爱”评选活动,充分理解这份平凡中的伟大,进一步使感恩父母之情得到强化。 (二)感恩师生感谢恩师、感谢同学 感恩教师是立德之本。实施感谢恩师,可以开展一系列感恩的活动来体现和加强:教师生病时为老师献上的一束鲜花,教师节为老师献上的一张贺卡,以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另外,班级应该培养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倡导“受人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营销策略及社交媒体运营方案
- 打字室工作流程概诉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英语教材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师范学院《软件项目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工艺技术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嵌入式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啤酒及饮料酒酿造工艺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出了车祸赔偿协议书
- 林业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 钩针编织技术课件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 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训练:最值模型之阿氏圆模型解读与提分训练
- 2025年民航安全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编畜牧笔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职教高考烹饪类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 焊接技术培训(基础教程)课件
- 室内地坪施工技术交底
- 健康教育高血压课件
- 多耐病人的护理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