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车定期检修分为哪几级修程?答:货车定期检修分为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4级修程。2、货车段修的根本任务、方针、指导思想、目的是什么?答:(1)货车段修的根本任务是:维护货车的基本性能,保持在下次相应修程之前各部状态、性能良好;延长车辆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临修,提高车辆使用效率。(2)货车段修必须贯彻确保行车安全和为运输服务的方针。(3)货车段修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4)货车段修要加强修车作业计划管理,做到均衡生产,实行配件异地检测、集中修理、扩大换件修和主要零部件寿命管理,达到提高质量、保证行车安全的根本目的。3、HMIS指的是什么?答:HMIS是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在铁路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技术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铁路货车的生产组织、质量控制、技术管理的信息系统。4、货车的哪些零部件实行寿命管理?答:除特种车的专用零部件外,货车的下列12种主要零部件实行寿命管理:摇枕、侧架、车轴、钩体、钩尾框、元轴箱滚动轴承、MT-2型、MT-3型、ST型缓冲器、交叉杆轴向橡胶垫、弹性旁承橡胶体、心盘磨耗盘等。5、车型编码尾部加注大写字母T、K、H有何含义?答: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因装用转向架型式的变化而引起车型变化时,在车型编码尾部加注字母T表示该车新装、换装转8AG型或转8G型转向架,商业运营速度为100km/h;加注字母K表示该车新装、换装转K2等型交叉支撑装置转向架,商业运营速度为120km/h。加注字母H表示该车装用转K4等型摆式转向架,商业运营速度为120km/h。6、上旁承段修时有何检查项目?答:上旁承应检查装用型式,上旁承横向中心线至心盘中心的距离,常接触式上旁承同一端两上旁承下平面与上心盘下平面平行度、距离、两旁承下平面高度差、调整垫板总厚度、数量,磨耗板磨耗或裂纹等项目。7、各型车车体段修时有何共同要求?答:各型主主体段修时有下列共同要求:(1)上端梁、上侧梁、柱、斜撑、侧柱连铁、侧板、端板、顶板、遮光板、门、窗、扶梯等钢质配件弯曲、腐蚀严重、丢失、裂纹、破损时调修、焊修、补装、挖补、补强或更换。(2)车门口处木质、竹质地板边缘护铁或压铁须完整,不良时修理或更换(原结构无护铁者除外)。(3)顶走板、端走板须安装牢固,术走板更换时,须按规定。(4)钩舌推铁:保证开锁、闭锁作用良好。8、转K4型转向架主要采用了哪些新技术?答:转K4型转向架是引进美国技术结合我国铁路标准和要求,在原型摆式转向架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新型快速转向架。主要采用以下7项新技术:由弹簧托板、导框摇动座、摇动座等组成的摇动台机构;悬挂系统为摇枕弹簧和摆动机构组合;安装了双作用常接触式弹性旁承;装用了针状马氏体铸铁斜楔,其中主斜楔面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安装了心盘磨耗盘;主要摩擦副均采用耐磨件;为适应摇动台机构工作,在支点座和制动杠杆中孔装用了可转动的耐磨球套。9、KZW-4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组成及特点?答:KZW-4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主要由横跨梁组成、抑制盘、C4型传感阀、支架、降压风缸、B4型比例阀、阀管座和连接法兰管路等8种零部件组成。KZW-4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为无级调整装置,能根据车辆载荷的变化对制动缸压力在空车位到重车位压力范围内自动调整,以获得与载重相匹配的制动力,满足车辆运用要求。10、货车常用的人力制动机有哪几种?答:货车常用的人力制动机主要有以下5种,即:链式手制动机;旋转式手制动机;掣轮式手制动机;卧式手制动机;脚踏式手制动机。11、交叉支撑装置的主要作用?答:采用交叉支撑装置主要是用来提高转向架的抗菱刚度,减少轮对与转向架构架之见的蛇行运动,提高转向架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同时它可以有效地保持转向架在运行中的正位状态,改善转向架的运行性能,减少轮轨间的磨耗。12、目前我国铁路货车装用的缓冲器有哪些型号?答:目前我国铁路货车装用的缓冲器主要有4种型号:分别为2号缓冲器、ST型缓冲器、MT-2型缓冲器和MT-3型缓冲器。13、减重轮对和提速且减重轮对分别指什么?答:减重轮对是指装用HDZB型铸钢车轮或HDSA型碾钢车轮的轮对。提速且减重轮对是指装用经过静平衡试验的HDZB和HDSA型车轮、50钢车轴及能适应120Km/h运行速度的无轴箱滚动轴承的轮对。14、试述120型空气制动机由哪些部分组成?答:120型空气制动机由120型控制阀,副风缸,加速缓解风缸,制动缸等主要部分组成。15、13号、13A型车钩组装后如何检查防跳性能?答:13号、13A型车钩在闭锁位置检查防跳性能时必须使用锁铁托具,并将钩锁腿贴靠后壁,然后向上托起钩锁,不得开锁;同时,钩锁相对于钩舌座锁面的移动量不大于:13号、13A型上作用车钩为11mm,下作用车钩为22mm;且均不小于3mm。下作用车钩须有二次防跳性能,摆动下锁销组成时,防跳作用须良好。16、钩舌与上钩耳的间隙超限时如何调整答:钩舌与上钩耳的间隙为:13号、13A型不大于8mm,16号、17号不大于10mm,大于时在钩舌与下钩耳间安装垫圈调整。17、钩体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是什么?答:钩体可分为钩头、钩身、钩尾3大部分,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分别如下:(1)钩头:起车钩连挂作用。主要分为钩腕、钩肩、钩腔、钩耳、上(或下)锁销孔等5个部位。(2)钩身:在钩头和钩尾之间,主要是用以传递、承受列车水平牵引力和冲击力占(3)钩尾:位于钩体尾部,其上带有钩尾销孔,通过钩尾销起到与钩尾框连接的作用。18、如何检修钩体的磨耗部位?答:磨耗检修应符合如下8项要求:(1)用样板测量钩耳孔的壁厚,超限时报废。(2)用样板检查钩尾端部与钩尾销孔边缘的距离及上、下距离之差,超限时焊修。(3)用样板深入钩尾销孔内10 mm处进行检查,磨耗超限时堆焊加工。(4)用样板深入上锁销孔内检查,超限时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5)用样板检查钩腔防跳台,超限时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6)用样板检查钩腔前导向角,超限时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7)原钩身下平面焊装磨耗板者,磨耗板磨耗超限时换装磨耗板;钩身下平面磨耗时,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8)用样板深入13号、13A型钩耳孔内10 mm处进行检查,磨耗超限及衬套松动、裂纹、缺损时必须退套或扩孔镶套。扩孔时可采用锥床或镜床进行加工,钩耳孔中心与锐刀或锥刀中心对正后加工,测量销孔尺寸,并按优先选用小孔原则确定加工尺寸,加工后的孔径基本尺寸应为51mm、51.5mm、52mm、52.5mm、53mm、53.5mm、54mm,上下钩耳孔必须同心。镶套时,衬套外径基本尺寸应为51mm、51.5mm、52mm、52.5mm、53mm、53.5mm、54mm,可采用镶套机镶套,钩耳孔中心与镶套机对正。19、钩舌有何检查项目?答:主要检查普碳钢钩舌裂纹,C级钢、E级钢钩舌弯角处、内侧面、牵引台根部圆弧裂纹,护销突缘部分缺损、裂纹;钩舌外胀;钩舌内侧面、正面、钩舌锁面、钩锁承台、钩舌销孔、衬套内径磨耗;衬套松动、裂纹、缺损等项目。20、如何正确使用钩舌内侧S面样板?答:以钩舌腕部为基准面,将S面样板外弧贴靠钩舌内腕,检查钩舌牵引弧面和钩舌鼻部外弧是否和样板密贴。21、钩尾框主要有何检查项目?答:钩尾框主要有下列4项检查项目:(1)裂纹:重点检查钩尾框后端弯角50 mm处、钩尾销孔,兼顾其他部位。(2)磨耗:钩尾销孔、框身内侧、框身后端内壁、框身下平面及磨耗板、螺栓孔、16号钩尾框前唇厚度、16号钩尾框距前唇内侧95mm范围内圆柱面、16号钩尾框前唇内侧到尾部内侧承载面距离、17号钩尾框前端内腔等。(3)变形:框身等。(4)碾堆:16、17号钩尾框各部位。22、如何用样板检测13号、13A型钩尾框的主要磨耗部位?答:(1)用框身厚度样板深入边缘10 mm内检查厚度,超限时焊修后磨平恢复原型。(2)用样板深入钩尾框销孔内10 mm处进行检查,磨耗超限时堆焊加工。(3)用钩尾框777mm尺寸样板检查钩尾框后端内壁,磨耗超限时焊装磨耗板或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23、简述缓冲器段修主要工序答:(1)2号缓冲器段修主要工序如下:分解清洗检测焊修组装检测存放。(2)ST型缓冲器段修主要工序如下:外观检查分解检测焊修、磨修组装检测压吨试验涂打标记存放。24、简述2号缓冲器分解作业过程答:2号缓冲器分解作业过程符合如下6项要求:(1)缓冲器放在缓冲器分解台上。(2)压紧缓冲器的两端。(3)分解缓冲器的组装螺栓。(4)分解垫板、角铁、弹簧盒。(5)松开缓冲器的两端。(6)分解环簧。25、ST型缓冲器段修时主要检查哪些项目?答:ST型缓冲器段修时主要检查下列7项:箱体内六方口及其他部位的磨耗检查,箱体的变形及裂损检查,摩擦模块的裂纹及磨耗检查,推力锥的裂纹、破损及磨耗检查,限位垫圈的裂纹、破损及磨耗检查,内、外簧自由高及裂纹检查等。26、ST型、III-1-TM型、SZ-1-TM型缓冲器段修时有何要求?答:ST型、III-1-TM型、SZ-1-TM型缓冲器段修时有下列要求:(1)ST型缓冲器在质量保证期内自由高须大于568mm,外观检查状态良好时可不分解。(2)外观状态不良、ST型缓冲器自由高小于568mm或超过质量保证期时,须按下列6项要求分解检修:螺栓须更换材质为20号钢的新品,并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箱体变形影响组装时更换。六方口部裂纹长度小于30 mm、内六方面磨耗小于3mm时(从顶面深入20 mm处测量)焊修后磨平,大于或箱体各部裂损时更换。除内六方口部外,其他各部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平。摩擦模块裂纹、厚度小于20 rnm、51O311摩擦面磨耗深度大于2mm或11O支承面局部凹坑深度大于2mm时更换,不得焊修。推力锥裂纹、破损或磨耗深度大于2mm时更换。限位垫圈裂纹、破损或R12mm处局部磨耗大于2mm时更换新品。内、外簧裂纹、折断或电孤灼伤,外簧自由高小于393mm,内簧自由高小于362mm时更换新品。27、ST型、III-1-TM型、SZ-1-TM型缓冲器检修后组装有何要求?答: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检修后的ST型、III-1-TM型 (苏联)、SZ-1-TM波兰)缓冲器的组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组装时摩擦模块须装入箱体原位置。弹簧组装时,内、外弹簧的旋向须相反。(2)III-1-TM型、SZ-1-TM型缓冲器与ST型缓冲器的配件不得互换。(3)组装后,III-LTM型、SZ-LTM型缓冲器自由高为(5685)mm,ST型缓冲器自由高为568书mm,行程为681mm,各摩擦模块与箱体须有2/3密贴,除圆角处外,平面上用10 mm0.5mm塞尺检测,不得贯通。(4)各摩擦面不得有油污。(5)组装缓冲器螺母前,推力锥上平面与箱体顶部距离不小于80 mm,压缩模块与限位垫圈间隙不小于4mm。不得将摩擦模块倒装,或将限位垫圈安装在弹簧下面。(6)安装螺母后,螺栓的螺纹露出部分须不少于2扣。经检查合格后的缓冲器按图样要求佛固,螺母例固后紧固力矩须大于100Nm。(7)组装后的缓冲器,其箱体底部螺栓头部安装座内,不得有异物。(8)每套ST型缓冲器组装后须进行不大于150 t的压吨试验,压缩后须能自由恢复原位。28、MT-2、MT-3型缓冲器段修时有何要求?答:MT-2、MT-3型缓冲器段修时须符合下列要求:(1)质量保证期为6年,大修周期为9年。质量保证期内有影响使用的缺陷时由生产厂家负责无偿更换。超过质量保证期时,新造或大修后使用时间不满9年(新造以箱体上的制造时间为准,大修以焊装在箱体上标志板上的时间为准),经外观检查状态良好者可不分解;新造、大修后使用时间满9年而未达到寿命管理年限,或超过质量保证期有下列4种情况之一时须送指定厂家大修:自由高小于572mm。箱体裂损,严重变形,高度小于482mm或口部对应于中心模块安装部位最薄处厚度小于15mm。其他外露零部件折损或丢失。木锤锤击动板端头,中心模块松动,顶面至动板顶面的距离平均值小于4.5mm ,(2)经分解检修合格的缓冲器须刻打检修单位简称及年月标记。29、简述钩腔内部配件、钩舌销及钩尾销段修主要工序答:(1)钩腔内部配件段修主要工序如下:抛丸除锈检测焊修、磨修或调修存放。(2)钩舌销及钩尾销段修主要工序如下:湿法磁粉探伤检测调修复探钩尾销堆焊及加工存放。30、钩腔内部配件的检修有何要求?答:钩腔内部配件是保证车钩具有三态作用和防跳功能的配件,段修时有下列6项要求(1)钩腔内部配件裂纹时更换。(2)销轴磨耗大于2mm时更换。(3)上锁销杆挂钩上部圆弧、锁铁挂钩轴不得焊修,磨耗大于1mm或不能满足防跳性能要求时更换;上锁销杆防跳台须堆焊加工恢复24mm(181)mm、R30mm的弧面,导人端须高于平面尾部2mm,导人端圆弧不大于R5mm。(4)钩锁腿及钩锁上部左、右导向面磨耗大于2mm时焊修,焊后磨修恢复原型。(5)其他配件须恢复原型,不能恢复原型者更换。(6)更换新品时,钩锁材质为E级钢,其他配件材质为B级钢,须精密铸造。31、钩舌销、钩尾销的检修有何要求?答:钩舌销与钩尾销的主要作用是连接钩舌与钩体及车钩与钩尾框,一旦断裂可能出现车辆的分离事故。钩舌销与钩尾销在检修发现的故障主要为裂纹与磨耗。因此段规中有下列3项要求:(1)钩舌销磨耗大于2mm或裂纹时更换;弯曲时调直后探伤。(2)钩尾销横裂纹时更换,变形时调修后探伤;13号、13A型钩尾销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16号、17号钩尾销直径磨耗大于3mm、长度磨耗大于4mm时更换新品。(3)钩舌销、钩尾销更换新品时,须采用合金钢材质,并须符合TB/T2943钩舌销和钩尾销技术条件。32、转K4等型摆式转向架吊装、移动时有何要求?答:为防止在检修、组装、调整过程中扭曲弹簧托板,转K4等型摆式转向架不得借助弹簧托板吊装、支撑及移动转向架,组装后,同一轮对侧架须同时起降,禁止顶升一端。33、交叉支撑转向架哪些关键零部件须有制造单位和时间标记?答:交叉支撑转向架以下5项零部件须有制造单位和生产时间标记z(1)转K2型转向架上、下交叉杆组成。(2)转8AG、转8G型转向架交叉支撑组成。(3)转8AG、转8G、转K2型转向架轴向橡胶垫、弹性旁承体、旁承磨耗板、心盘磨耗盘、转向架弹簧。(4)转8AG型及转8G型转向架左、右支承座;转K2型转向架支承座。(5)转8G、转K2型转向架左、右滑槽磨耗板(卡入式)。34、简述构架冲洗有何要求?答:构架冲洗有下列4项要求:(1)冲洗介质不得使用碱水。(2)构架冲洗水温及时间须符合有关要求。(3)不得借助交叉杆或弹簧托板吊装、支撑或移动转向架。(4)冲洗后,构架表面不得有锈垢。35、简述侧架导框的检修、组装要求答:侧架导框的检修、组装要求有下列3项:(1)导框两侧摩擦面单侧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2mm,两侧磨耗深度之和大于3mm,内侧面磨耗(含局部磨耗)深度大于3mm或组装间隙超限时,堆焊后加工。(2)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大于5mm。(3)同一轮对导框内侧横向间隙之和与外侧横向间隙之和均不小于4mm。36、简述转8A、转8AG、转8G、控制型侧架立柱磨耗板的检修要求答:转8A、转8AG、转8G、控制型侧架立柱磨耗板的检修有下列5项要求:(1)转8A、转8AG、转8G、控制型侧架立柱磨耗板丢失时补装,磨耗深度大于2mm或松动时更换,采用平头铆钉液压热例牢固。(2)新装磨耗板与侧架的间隙,用厚度为1mm的塞尺检查,不得触及铆钉杆。(3)转8A、转8AG、转8G型侧架两立柱内侧距离(以侧架两立柱安装磨耗板的突出部分最下方向上10 mm处测量为准)大于509mm时,堆焊后加工(加工后局部可有黑皮)或更换;小于505mm时,例装厚度为10mm的磨耗板;大于505mm时,例装厚度为12mm的磨耗板。(4)侧架立柱磨耗板的材质:转8A型为45号钢,表面热处理后硬度为3850HRC转8AG、转8G型为47Mn2Si2TiB,表面热处理后硬度为4358HRC淬火层深度须大于3mm。(5)控制型侧架立柱磨耗板须符合图样QCZ49-20-01,上、下部须焊装定位装置。37、简述转回、转K4型侧架立柱磨耗板的检修要求答:转K2、转K4型侧架立柱磨耗板的检修有下列3项要求:(1)侧架立柱磨耗板丢失时补装,磨耗深度大于3mm或松动时更换,并采用折头螺栓紧固。(2)新装磨耗板与侧架的间隙,用厚度为1mm的塞尺检查,不得触及螺杆。(3)侧架立柱磨耗板的材质:转K2型为T10(斜楔材质为针状马氏体铸铁)或47Mn2Si2TiB(斜楔材质为贝氏体球墨铸铁),表面热处理后对应硬度分别为365415HBS、4358HRC转K4型为47Mn2Si2TiB,表面热处理后硬度为4358HRC淬火层深度须大于3mm。38、简述交叉支撑装置段修的限度有哪些?名称 原型 限度交叉杆擦伤、碰伤深度不大于(1)转K1型(2)转8AG、转8G、转K2型 51交叉杆安全链链环径向磨能不大于(1)转K2型(2)转8AG、转8G型 68 22交叉杆锁紧板腐蚀、磨耗不大于 2交叉杆安全链松余量(1)转8AG、转8G型(2)转K2型 205080125交叉支撑装置与下拉杆间隙不小于(1)制动位上部间隙转8AG型转8G型(2)缓解位下部间隙 121810制动位交叉杆与闸瓦托间隙不小于(1)转8AG、转8G、转K2型(上部)(2)转KI型(下部) 203039、交叉支撑装置应检查哪些部位?答:交叉支撑装置应检查的部位为:端头螺栓(母)、双耳防松垫圈、轴向橡胶垫、橡胶锥套(转K1型)、交叉杆杆体(重点是压型处和环焊处)、盖板(扣板)、连接螺母及盖板(扣板)焊缝等。40、转8AG、转8G型交叉杆弯曲检查样杆如何使用?答:转8AG、转8G型转向架交叉杆弯曲检查样杆由主梁、压板、轴、弹簧、顶板、座板、螺钉等组成,用于检测交叉杆全长范围弯曲变形。使用时,当样杆的座板与交叉杆接触后,顶板与交叉支撑组成下盖板间隙为01O mm时交叉杆合格,在102O mm之间时交叉杆须调修,大于20 mm时交叉杆不合格;当样杆的座板与交叉杆接触后,顶板与交叉支撑组成下盖板也接触,顶板与压板间隙在1020 mm时交叉杆合格,间隙在010 mm时交叉杆须调修;当顶板与交叉支撑组成下盖板接触,与压板也接触,样杆的座板与交叉杆只要有一侧不接触,交叉杆即为不合格。41、简述转8AG、转8G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作业过程答:转8AG、转8G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作业过程如下:(1)将交叉支撑组成吊至交叉支撑装置专用定位胎具承载梁上摆正,且将下盖板一端圆弧中间部分靠在定位挡上。(2)吊起侧架与摇枕组成,轻稳落在交叉支撑组装定位装置上,保证侧架导框落人定位装置的导框内。(3)将内侧的轴向橡胶垫安装在侧架支撑座上保持环的孔中,同时抬起交叉支撑组成的一侧,将连接孔对正,用穿入双耳防松垫圈、标志板、锁紧板、轴向橡胶垫的螺栓(涂黑铅粉油)连接。保证锁紧板的防松片定位孔呈上、下位置。(4)用智能扳机旋紧螺栓,保证扭矩达到67570O Nm,并全部采用手动扭力扳手校核。用手锤、扁铲将垫圈相对的两个防松叶片折弯贴靠螺栓。(5)检测合格后,将交叉支撑装置吊下交叉支撑装置专用定位胎具。42、简述转K2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作业过程答:转K2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作业过程如下:(1)将上、下交叉杆吊至交叉支撑装置专用定位胎上摆正。(2)吊起侧架与摇枕组成,轻稳落在交叉支撑组装定位装置上,保证侧架导框落入定位装置的导框内。(3)将内侧的轴向橡胶垫安装在侧架支撑座上保持环的孔中,同时抬起交叉支撑组成的一侧,将连接孔对正,用穿入双耳防松垫圈、标志板、锁紧板、轴向橡胶垫的螺栓(涂黑铅粉油)连接。保证锁紧板的防松片定位孔呈上、下位置。(4)用智能扳机旋紧螺栓,保证扭矩达到67570O Nm以上,并全部采用手动扭力扳手校核。用手锤、扁铲将垫圈相对的两个防松叶片折弯贴靠螺栓。(5)检测合格后,利用2组M12螺栓、螺、母、平垫圈将上、下交叉杆中部扣板紧固,同时将螺母点焊固,焊接扣板和扣板之间的4处塞焊点和两条平焊缝,把上、下交叉杆固定成1个整体。(6)将交叉支撑装置吊下交叉支撑装置专用定位胎具。43、交叉支撑装置组装时有何要求?答:交叉支撑装置组装时主要有下列6项要求:(1)两侧架必须有相同的铲豆。(2)端头螺栓的紧固力矩转8AG、转8G、转K2型为675700Nm,转K1型为150170Nm。(3)转8AG、转8G型交叉杆安全链松余量为2050 mm,转K2型为80125mm。(4)组装锁紧板时,其两防松片定位孔应呈上、下位置。(5)交叉杆的组装必须在专用工装上进行。(6)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大于5mm。44、简述交叉支撑装置组装的操作要求答:在组装交叉支撑装置时应注意如下8项要求:(1)交叉杆必须轻拿轻放,不得摔碰。(2)在吊运构架上交叉支撑装置专用定位胎具时,注意不要使支撑座下部压上交叉杆端部。(3)在组装交叉支撑装置前,应使侧架处于基本正位的状态。(4)交叉支撑装置组装时,不得硬撬、敲击交叉杆杆体。(5)在紧固交叉支撑装置端部螺栓时应对角采用智能扭力扳机紧固,紧固后必须采用手动扭力扳手逐个进行扭力矩校核。(6)交叉杆扣板和螺栓电焊时,不得在杆体上打火。(7)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不得借助交叉杆吊装、支撑或移动转向架。(8)组装交叉支撑装置后的转向架不得叠放。45、交叉支撑装置组装有何检测要求?答:交叉支撑装置组装主要有下列3项检测要求:(1)交叉支撑装置端头螺栓采用智能扭力扳机紧固后,使用手动扭力扳手对螺栓紧固力矩进行逐个检测。(2)对组装后的构架进行正位检测,主要测量并计算构架的对角线差。(3)对侧架承载鞍支撑面和交叉支撑装置专用定位胎具支撑平面之间的间隙用塞尺进行测量。46、承载鞍检修时须测量哪些项目?使用的量具有哪些?答:承载鞍检修时应检查其顶面厚度,顶面、导框挡边内侧、导框底面、鞍面径向(半径)和推力挡肩宽度的磨耗。检测量具有5种:承载鞍顶部厚度检查尺、承载鞍导框挡边检修样板、承载鞍导框底面检修样板、承载鞍鞍面直径检修量块、承载鞍挡肩检修样板。47、简述承载鞍的段修限度有哪些?名称 原型 限度承载鞍磨耗不大于(1)顶面偏磨(2)顶面磨耗转8A、转8AG、转8G、转K1、转K2、控制型转K4型(3)导框挡边内侧磨耗两侧之和转8A、转8AG、转8G型转K1、转K2、控制型转K4型(4)导框底面磨耗两侧之和转8A、转8AG、转8G型转KI、转K2、控制型转K4型(5)整面将自(半径)磨耗 1.5533363330.5承载鞍推力挡肩距不大于 153 155.848、简述转8A、转8AG、转8G型承载鞍的检修作业过程答:转8A、转8AG、转8G型承载鞍的检修作业过程如下(1)由转向架上卸下的承载鞍须将其表面尘锈清除干净。(2)承载鞍裂纹、变形时更换。原有铸造缺陷及焊痕,经运用后未发现异状者可继续使用。(3)将承载鞍置于检测平台上,测量以下5个尺寸承载鞍导框挡边内侧面水平距离原型E型为(1701)mm,I型为(1661)mm,一侧磨耗大于2mm或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mm时更换。承载鞍导框底面水平距离原型为309mm,一侧磨耗大于2mm或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mm时更换。承载鞍推力挡肩距原型为153mm,两端磨耗后不大于155.8mm时,清除棱角后使用,磨耗后大于155.8mm时更换。将基准环置于承载鞍鞍面上,承载鞍鞍面直径原型为230 mm,用0.5mm塞尺检测其径向磨耗间隙,超过时更换。承载鞍顶面偏磨为1.55mm时刨(铣)修平整,磨耗大于5mm时更换。(4)加工面粗糙度须达到Ra6.5m。49、简述转K1、转K2、转K4、控制型承载鞍检修的作业过程答:转kl、转K2、转K4、控制型承载鞍检修的作业过程如下:(1)由转向架上卸下的承载鞍须将其表面尘锈清除干净。(2)承载鞍裂纹、变形时更换。原有铸造缺陷及焊痕,经运用后未发现异状者可继续使用。(3)将承载鞍置于检测平台上,测量以下5个尺寸:转K1、转K2、控制型承载鞍导框挡边内侧面水平距离原型为93mm,一侧磨耗大于2mm或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mm时更换;转K4型原型为75mm,一侧磨耗大于2mm或两侧磨耗之和大于6mm时更换。转K1、转K2、控制型承载鞍导框底面水平距离原型为181mm,转K4型为182mm,一侧磨耗大于2mm或两侧磨耗之和大于3mm时更换。承载鞍推力挡肩距原型为153mm,两端磨耗后不大于155.8mm时,清除棱角后使用,磨耗后大于155.8mm时更换。测量承载鞍底面至顶面的垂直距离,转K1、转K2型承载鞍顶面偏磨为1.55mm时刨(铣)修平整,磨耗大于5mm时更换;转K4型承载鞍凹形顶面磨耗大于3mm时更换;控制型承载鞍顶面剩余厚度小于20mm时更换。将基准环置于承载鞍鞍面上,承载鞍鞍面直径原型为230mm,用0.5mm塞尺检测其径向磨耗间隙,超过时更换。50、斜模检修和更换时有何要求?答:斜模检修和更换时有下列4项要求:(1)斜模体裂损时更换新品。(2)斜模体或摩擦板磨耗超限时更换新品,磨耗限度规定如下:转8A、转8AG、转8G、控制型斜模主摩擦面或副摩擦面磨耗不大于3mm:转K1型斜模主摩擦面磨耗不大于6mm,副摩擦面磨耗不大于2mm:,转K2型斜模主摩擦面磨耗不大于6.4mm,副摩擦面磨耗不大于2mm;转K3型斜模主摩擦面磨耗不大于3mm;转K4型斜模体副摩擦面磨耗大于2mm时更换斜模体。斜模主摩擦板磨越大于3mm时更换主摩擦板;主摩擦板四角断裂区域限度为35mm35mm,两角断裂区域限度为60 mm60 mm,断裂区域超限或缺损面积之和大于总面积的15%时更换主摩擦板。不得使用铸钢斜模或修理铸钢斜模。(3)斜模材质:转8A、转8AG、转8G、控制型为贝氏体球墨铸铁;转K2型分离式或整体式斜模为针状马氏体铸铁或贝氏体球墨铸铁;转K3型斜模体为B级钢,斜模主摩擦板为高分子材料,斜模副摩擦板为钢-铜-塑料复合板;转K4型主摩擦板为高分子材料,斜模体为针状马氏体铸铁或贝氏体球墨铸铁。(4)同一车辆斜模型式和材质均须一致。51、简述转8AG、转8G、转K1、转K2型下旁承检修要求答:转8AG、转8G、转K1、转K2型下旁承检修有下列5项要求:(1)尼龙摩擦板破损时更换。(2)尼龙摩擦板顶面磨耗转8AG、转8G型大于2mm,转K1、转K2型大于3mm时更换。(3)尼龙摩擦板与旁承座配合侧面(单侧)磨耗大于3mm时更换。(4)尼龙摩擦板更换时须拧紧两侧螺钉,螺钉头低于摩擦板表面3mm.(5)弹性旁承橡胶体允许有龟裂,但橡胶体表面出现的裂纹深度大于5mm或水平投影长度大于该边长的30%时更换。52、简述转8AG、转8G、转K1、转K2型下旁承组成附属零部件的检修要求答:转8AG、转8G、转K1、转K2型下旁承附属零部件的检修有下列4项要求:(1)旁承滚子、滚子轴径向磨耗、腐蚀深度大于2mm或严重变形影响作用时更换。(2)旁承滚子与滚子轴的间隙不大于1mm。(3)旁承座底面、侧面磨耗深度大于2mm时,堆焊后加工或更换。(4)旁承座与滚子轴接触凹槽磨耗大于3mm时焊修,恢复原型。53、简述转K4型橡胶弹性下旁承组成的检修要求答:转K4型下旁承组成的检修有下列4项要求:(1)尼龙摩擦板破损或顶面磨耗大于3mm时更换。(2)橡胶体允许有龟裂,但表面裂纹深度大于5mm或长度大于周长的50%时更换。(3)橡胶体与合属体连续剥离长度大于周长的30%或剥离长度之和大于周长的50%时更换。(4)旁承体上、下部底平面的距离A小于1Omm时更换新品,距离为1012mm时,应在旁承体下平面安装垫板,垫板厚度为(14-A)mm。54、简述转K4型钢弹簧弹性下旁承组成的检修要求答:转K4型钢弹簧弹性下旁承组成的检修有下列8项要求:(1)旁承弹簧自由高为80mm,超限或折断时更换。同一转向架的旁承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mm,同一旁承的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1mm。(2)旁承弹性橡胶块的橡胶与钢板剥离、橡胶永久变形大于3mm时更换。(3)尼龙下旁承体裂损、顶面磨耗大于3mm或侧面单侧磨耗大于2mm时更换。(4)尼龙磨耗板裂损或磨耗大于3mm时更换。(5)钢制磨耗板裂损或磨耗大于1mm时更换。(6)下旁承弹簧座侧面磨耗大于3mm时焊修后磨平。(7)钢弹簧更换时,须将同一转向架上的旁承更换为橡胶弹性旁承。(8)钢弹簧弹性旁承组成更换时须采用橡胶弹性旁承组成。55、简述各型钢质弹簧的检测要求答:各型钢质弹簧的检测有下列3项要求:(1)弹簧裂纹、折断时更换,异型者更换。(2)弹簧支承圈不足5/8圈或圆钢直径腐蚀、磨耗大于原型8%时更换。(3)弹簧自由高小于规定的下限时更换,限度如表所示:弹簧自由高 弹簧公差 限度 (1)170mm及以下(2)171240mm(3)241330mm -4-5-7 按图样尺寸测量56、转8AG、转8G、转K1、转K2型摇枕弹簧及减振弹簧组装有何要求?答:转8AG、转8G、转K1、转K2型摇枕弹簧及减振弹簧组装有下列4项要求:(1)转8AG、转8G、转K1、转K2型同一转向架同组减振弹簧、同规格的摇枕弹簧,转8AG、转8G同组外圈减振弹簧与摇枕弹簧自由高度差均不大于2mm。(2)同一组两级刚度摇枕弹簧内外圈自由高度差:转8AG、转8G、转K2型为2025mm,转K1型为2328mm。(3)各型圆弹簧内、外圈旋向相反。(4)全车弹簧须一致。57、转K4型摇枕弹簧及减振弹簧组装有何要求?答:转K4型摇枕弹簧及减振弹簧组装有下列5项要求:(1)同一转向架摇枕弹簧各外圈自由高度差不大于3mm。(2)同一转向架同组减振外簧、摇枕外簧自由高度差均不大于3mm,内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mm。(3)同一组两级刚度弹簧内、外圈自由高度差:摇枕弹簧为3541mm,减振弹簧为4248mm(4)各型圆弹簧内、外圈旋向相反。(5)全车弹簧须一致。58、简述心盘磨耗盘(衬垫)检修要求答:心盘磨耗盘(衬垫)检修有下列5项要求:(1)心盘磨耗盘(衬垫)使用时间满6年时更换。(2)心盘磨耗盘允许有1处从周边至中心孔的裂纹或2处以上长度之和不大于150 mm的裂纹,裂纹超限时更换。(3)转8AG、转8G型心盘磨耗盘立面与底面(原型厚度5mm)磨耗后剩余厚度小于3mm时更换。(4)转K1、转K2、转K4型心盘磨耗盘立面(原型厚度6mm)与底面(原型厚度7mm)磨耗后剩余厚度小于4mm时更换。(5)从心盘衬垫内侧距上边缘径向15mm处测量,球面心盘衬垫破损或磨耗大于2mm(原型厚度8mm)时更换。59、简述横跨梁组成的检修要求答:横跨梁组成须分解检修,且须符合下列8项要求:(1)横跨梁纵裂纹时焊修,横裂纹或破损时更换;变形大于5mm时调修或更换,腐蚀大于20%时更换。(2)横跨梁垫板(80mm80mm6mm)与磨耗板(触板规格为150mm80mm6mm,OCrl8Ni9材质者规格为150mm80mm8mm)工作面须平整,磨耗板平面磨耗大于2mm更换。(3)横跨梁螺栓孔处平面磨耗大于1mm时焊修,孔径(原型为22mm)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重新钻孔。(4)横跨梁链吊座孔磨耗大于2mm时更换。(5)横跨梁调整垫板孔径磨耗大于3mm,单侧磨耗大于2mm时更换。(6)横跨梁安全链裂纹或磨耗深度大于2mm时更换。(7)横跨梁磨耗垫板磨耗深度大于2mm时更换。(8)横跨梁定位螺栓破损时蔓换。60、转向架组装时对摇枕、侧架有何要求?答:转向架组装时,摇枕上平面与侧架的间隙不小于10mm;摇枕心盘安装座与心盘接触面螺栓孔周围的毛刺须清除,凸起须磨平。同一转向架两侧架固定轴距差:转8A型不大于5mm,转8AG、转8G、转K1、转K2、转KA控制型不大于2mm(即具有相同的铲豆);同一转向架两侧架上的横跨梁托与横跨梁的间隙不大于1mm;控制型侧架与摇枕斜模槽两侧间隙之和为1018mm。61、转向架组装时哪些部位须涂适量润滑脂?答:未装心盘磨耗盘或衬垫的下心盘,转8A型侧架导框支承面、内侧面、承载鞍顶面,各圆销表面,转8A、转8AG、转8G型导框摩擦面,制动梁滑槽磨耗板表面,转K3型转向架副摩擦板工作面、制动梁端头与闸瓦托的滑动摩擦面等部位须涂适量润滑脂;下心盘内润滑脂须均匀涂抹在下心盘平面和立面上。62、转向架组装时哪些部位不得涂润滑脂?答:转8AG、转8G、转K1、转K2、转K4型转向架轴承外圈与承载鞍内鞍面间、承载鞍顶面与侧架导框支承面(座)间、上下心盘间、上下旁承间,转K4型转向架摇动座与摇动座支撑间均不得涂抹润滑脂。63、段修时应如何控制下心盘的组装质量?答:(1)下心盘组装时,须使用FS型、BY-B型或BY-A型防松螺母,安装4mm开口销,并配套使用强度符合GB3098.1规定的10.9级,精度等级符合GB9145标准6g要求的螺栓,螺栓头部须有10.9级标记;装用BY-B型防松螺母时,须安装弹簧垫圈。(2)心盘组装前,摇枕心盘面、心盘底平面、螺栓孔周围的毛刺须清除,凸起须磨平,组装后不得有间隙。(3)心盘垫板必须按规定使用钢垫板或竹质垫板,不得使用木质心盘垫板。(4)下心盘内不得有异物,并且必须均匀填加心盘专用润滑脂(装有心盘磨耗盘或心盘衬垫的除外)。64、简述平面下心盘垫板的组装要求答:平面下心盘垫板的组装有下列5项要求:(1)须使用钢质或竹质垫板,竹质垫板厚度不大于40 mm;钢质、竹质垫板混装时,钢质垫板须放于底层。(2)螺栓组装的下心盘垫板总厚度不大于60 mm,厚度小于20 mm时,须使用每块厚度不小于8mm的钢质垫板,钢质垫板超过1层时,须在钢板层间四周点焊固。(3)竹质垫板可于车辆横向2块拼装,各占一半。(4)竹质垫板除可与钢质垫板叠装外,须单层使用,厚度不小于20mm。(5)转K4、控制型须使用钢质垫板,不超过2块,总厚度不大于40 mm。65、简述心盘磨耗盘的组装要求:答:心盘磨耗盘组装时有下列3项要求:(1)安装时,下心盘内不得有异物及油漆。(2)心盘磨耗盘与下心盘须接触良好。(3)心盘磨耗盘内不得涂抹润滑脂,不得有异物。66、简述转8AG、转8G、转K1、转回型下旁承组成的组装要求答:转8AG、转8G、转K1、转K2型下旁承组成组装时有下列5项要求:(1)转8AG、转8G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心盘磨耗盘)应为(922)mm,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座及下旁承垫板,下旁承座底部高度不得大于30mm,下旁承垫板总厚度为214mm,数量为12块。(2)转K2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心盘磨耗盘)应为(862)mm,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下旁承垫板总厚庭为225mm,数量为13块。(3)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距滚子上部距离为(141)mm。(4)旁承座与旁承盒的纵向间隙之和不大于2mm,超限时用调整垫板调整,调整垫板与旁承盒上边缘焊固。(5)旁承座安装方向须为:同一摇枕相反,同一车辆同侧同向。67、简述转K4型下旁承组成的组装要求答:转K4型下旁承组成组装时有下列3项要求:(1)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心盘磨耗盘)应为(712)mm,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2)装用钢弹簧弹性旁承时,下旁承调整垫板总厚度为240mm,数量为13块。双L形磨耗板与旁承盒的纵向间隙之和不大于lmm,大于时可调整磨耗板的张口尺寸。(3)装用橡胶弹性旁承时,下旁承垫板总厚度为225mm,数量为13块。当心盘垫板厚度大于25mm时,可在上旁承焊装厚度不小于20 mm的垫板。68、转8AG、转8G、转K1、转K2型弹性下旁承磨耗板上平面与滚子距离有何规定?不符时如何调整?答:弹性下旁承组装时,磨耗板上平面至滚子上部距离为(141)mm,车辆落成后距离为(51)mm,确保弹性旁承有9mm的工作压缩量。磨耗板上平面至滚子上部距离不符时,可以根据弹性旁承体高度,磨耗板的磨耗及滚子、滚子轴磨耗和旁承座滚子轴接触凹槽的磨耗情况进行选配或更换。69、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不符合要求时如何调整?答:(1)转8AG、转8G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心盘磨耗盘)应为(922)mm,不符时可调整下旁承座及下旁承垫板,不旁承座底部高度不大于30 mm,下旁承垫板总厚度为214mm,数量为12块。(2)转K1、转K2型转向架下旁承下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应为(862)mm,超限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下旁承调垫板总厚度为225mn,数量为13块。(3)转K3型转向架下心盘底平面至下旁承顶面的距离为(1312)mm,不符时可增减下旁承垫板,但不得超过3块。(4)转K4型转向架下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的距离(含心盘磨耗盘)为(712)mm,不符时可调整下旁承垫板。70、简述斜模及枕簧的组装要求答:斜模及枕簧组装时有下列6项要求:(1)同一车辆斜模型式和材质均须一致。(2)转K2型斜模主摩擦面磨耗限度高度标记为19.1mm,超出摇枕上平面时,须将斜楔、侧架立柱磨耗板和摇枕斜模摩擦面磨耗板或分离式斜模插板成套更换。(3)落车后斜模主摩擦面与侧架立柱磨耗板须接触良好,垂直方向不得有贯通间隙,局部间隙不大于2mm,横向用10 mm2mm塞尺测量不得深入50 mm。(4)转8A、转8AG、转8G型斜模的弹簧支承面不得高于摇枕的弹簧支承面。(5)转K4型转向架斜模上移量不大于4mm,当样板落在斜模肩之间但不能接触摇枕端部上表面时,须更换斜模主摩擦板。(6)将选配合格的摇枕弹簧及减振弹簧组装,弹簧须落入相应弹簧定位脐及挡边之内,不得有卡阻现象。71、简述承载鞍的组装要求答:承载鞍的组装要求有下列3项:(1)同一车辆上承载鞍须一致,转8A I、型承载鞍不得混装。(2)承载鞍与侧架导框的间隙须符合下列要求:转8A型前后之和为29mm,左右之和I型承载鞍为512mm、型承载鞍为912mm。转8AG、转8G型前后之和为39mm,左右之和为914mm,同一轮对导框内侧横向间隙之和与外侧横向间隙之和均不小于4mm。转K1型前后之和为49mm,左右之和为915mm。转K2型前后之和为39mm,左右之和为614.5mm。转K4型前后之和为1.58mm,左右之和为618mm。控制型转向架前后之和为38mm,左右之和为614mm;侧架与摇枕斜楔槽两侧间隙之和为1018mm。(3)转8A、转8AG、转8G型转向架承载鞍顶面可安装钢垫板。72、简述承载鞍垫板的安装要求答:承载鞍垫板的安装要求有下列5项:(1)转8A、转8AG、转8G型转向架承载鞍顶面可安装钢垫板。(2)转8AG、转8G型同一转向架4个承载鞍上平面距轨面高度差大于1mm时,可在承载鞍顶面安装1块不同厚度的垫板调整,同一轮对须同时安装垫板。(3)转8AG、转8G型转向架的车轮直径小于77O mm时,须在承载鞍上安装1块钢垫板。(4)安装钢垫板时,装有交叉支撑装置的转向架同一轮对的侧架端须同时起降,禁止顶升侧架一端。(5)转8A、转8AG、转8G型朝向架侧架承载鞍支承面与承载鞍顶面(或与磨耗板顶面)须接触良好,轴向局部间隙用1mm塞尺检查,其深入量不大于20mm。73、简述转向架组装中应使用的主要检测器具及其用途答:转向架组装时应使用下列7种主要检测器具:(1)各种间隙测量尺、塞规:用于测量各部间隙、交叉杆与相邻零部件的距离。(2)转向架自由高测量尺:测量转向架组成后心盘面距轨面的距离,保证落车后的车钩高。(3)下部限界检测装置:测量转向架组成后转向架整体下部与车辆限界是否发生干涉,确保行车安全。(4)下心盘面与下旁承面测量尺、下旁承面与滚子顶面测量尺:测量的目的是保证落车后弹性旁承具有合适的压缩量,确保车辆在运用中具有合适的回转阻力矩。(5)弹簧高度测量尺:用于测量弹簧的自由高、测量同套、同组、同一辆车弹簧的自由高度差。(6)斜楔外形通止样板:用于斜楔组装前对其外形进行检测,确保组装后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7)交叉杆端部螺栓扭力矩扳手、心盘螺栓力矩扳手用于检测螺栓紧固后是否达到规定的扭力矩。74、基础制动装置有哪些零部件必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答:基础制动装置中下列3种零部件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制动梁滚子轴的外露部位,新换装的滚子轴,L-A、L-B、L-C型制动梁端头,转K3型制动梁端头及连接焊缝、制动梁吊。75、简述制动梁段修主要工序答:制动梁段修主要工序如下:滚子轴挡圈分解滚子轴除锈滚子轴探伤检测滚子轴定位组焊焊修拉力试验镶套闸瓦托加工涂打标记存贮。76、简述槽钢弓形杆制动梁检查作业顺序答:测量制动梁全长、两闸瓦托中心距离、两闸瓦托中心至支柱中心距离差及闸瓦托对角扭曲后,按如下步骤进行:制动梁滚子轴闸瓦托(防脱翼板)加强筋安全链及螺栓弓形杆支柱顶部支柱槽口及上下面梁体(安全吊)支柱底部弓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葡萄酒鉴赏师培训课件
- 2025年山东省安全员B证复审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葡萄酒知识培训大全课件
- 茶艺与茶文化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仓储保管员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地下停车场车位租赁合同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 School life(重难词汇)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共500题)
- 2025船舶股份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委托施工简单协议书
- 2025年残联招聘笔试大纲解读与备考指南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厂房装修施工安全责任合同模板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
- GB 16808-2025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 医疗机构重点部门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WST860-2025解读宣贯
- 一年级开学第一课(一周常规训练)【课件】
- 气体灭火系统日常维护管理手册
- 2025年汽车后市场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德育副校长工作总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