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专项突破练1 等值线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专项突破练1 等值线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专项突破练1 等值线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专项突破练1 等值线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专项突破练1 等值线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练1等值线 一 选择题读 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回答1 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 山地b 丘陵c 低缓高原d 平原解析第1题 读图中的等高线可知 该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不大 地形类型是丘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2 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 50米b 90米c 155米d 220米解析第2题 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 陡崖m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叠 设陡崖m的相对高度为h 则 3 1 50 h 3 1 50 100 米 h 200 米 c项符合 也可以由陡崖底部海拔在150 200米之间 陡崖顶部海拔在300 350米之间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c 3 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 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 由西北向东南b 由西向东c 由东南向西北d 由东向西解析第3题 根据 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 确定图中的方向 可判断出图中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a 4 在n点 a 能同时观察到甲 乙两村b 能看到甲村 无法看到乙村c 能看到乙村 无法看到甲村d 两村都无法看到解析第4题 山峰 山脊或凸出的山坡往往会阻挡视线 n点与甲村之间有一山脊阻挡 在n点无法看到甲村 n点与乙村之间无障碍物阻挡 在n点能够看到乙村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c 下图为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 回答5 6题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5 有关 方位的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 的西北方位b 位于 的东南方位c 位于 的西南方位d 位于 的西北方位解析第5题 将指向标放在 处很明显可以看出 位于 的东南方位 同理可得 位于 的东北 位于 的西北 位于 的东北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b 6 甲处和 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最有可能在 a 449 450米b 499 500米c 899 900米d 849 850米解析第6题 由于等高距是50米 甲处和 处的等高线条数为8条 通过计算得出相对高度在350 450米之间 题目要求的是相对高度的最大值 因此最有可能在449 450米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a 下图为 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m 读图 完成7 8题 7 m处为陡崖 其海拔可能是 a 508mb 498mc 316md 264m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解析第7题 图中等高距为100m 由图中数值可以看出m陡崖顶端海拔的取值范围是400m h 500m 答案b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8 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 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a 图中两城镇b 隧道口f处c m陡崖的崖顶d 山坡d处解析第8题 隧道口f点与a点的剖面线呈 上缓下陡 形状 为凸坡 不利于观察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b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的差值 根据 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 单位 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界线 回答9 10题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9 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 中纬西风的影响迅速减弱b 植被的覆盖率迅速下降c 暖流的影响迅速减弱d 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共同影响解析第9题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 使海洋的年温差小于陆地 该地位于美洲大陆的西北部科迪勒拉山系附近 下垫面差异大 年温差变化较大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d 10 丙处水稻种植界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 有肥沃的黑土b 夏季白昼时间长 光照充足c 受夏季风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d 气候湿润 水源丰富解析第10题 该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为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性较强 年温差较大 受夏季风的影响 夏季温度较高 雨热同期 能够使水稻生长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c 11 下图为华北某地 图中 四处中最利于建造 四位一体 大棚的是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a 处b 处c 处d 处 解析此地地处华北 处地势低洼易涝 土壤也可能易盐碱化 土壤条件较差 处正南方为一小山 冬季 处光线条件较差 处离公路较近 利于运输 离河流较近 利于灌溉 处离公路较远 不利于运输 答案c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右图等值线的数值a b c 读图完成12 13题 12 若图示为城市等地租线 造成甲处等值线凸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地形b 水源c 交通d 环境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解析第12题 城市地租水平主要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 图示甲处等值线向外凸出 说明比两侧地租水平高 最可能影响因素为交通条件 c 13 若图示为城市 热岛效应 等值线 则分布在甲地的企业最可能是 a 发电厂b 食品加工厂c 纺织厂d 电子装配厂解析第13题 甲地 热岛效应 强度比两侧高 说明该地废热排放量比较大 四个选项中废热排放量最大的为发电厂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a 二 综合题14 读 某段高速公路沿线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1 图示高速公路段大致什么走向 长度和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 解析第 1 题 结合图示指向标判断高速公路的走向 在量算出图上距离的前提下 结合比例尺计算出其长度 根据图示等高距为20m 高速公路西北端海拔在600 620m 东南端海拔在560 580m 根据交叉相减原则计算出其相对高度 答案西北 东南走向 长度大约2100m 相对高度在20 60m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2 陈琳站在 处山顶能看到自己家吗 为什么 解析第 2 题 由于中部高地对视线的阻挡 陈琳站在 处山顶不能看到自己家 答案看不见 因为 处山顶和陈琳家之间的山坡等高线高处稀疏 低处密集 为凸形坡 阻挡了 处和陈琳家之间的视线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3 图示筑路工程开辟出来的陡崖最高处海拔大约是多少 解析第 3 题 根据等高线的判断方法 从图中直接读出筑路工程东侧开辟出来的陡崖处交会的最大数值等高线是920m 据此知其海拔高度 答案920m h 940m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15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海水透明度和水色是海水之美的两个基本要素 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 数值越大 透明度越高 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 随阳光入射角的变化 水色发生变换 图1和图2是我国渤海 黄海 东海和南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 1 简述我国四大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分布规律 解析第 1 题 结合图示从我国四大海域之间及各海域内部说明海水透明度分布规律 答案我国四大海域的海水透明度差异大 由近海向远海 海水透明度逐渐升高 近海海水透明度变化大于远海 四大海域由北向南透明度逐渐升高 1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8 12 2 分析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解析第 2 题 从河流汇集 环境污染 距陆地距离 海域面积及海水深度等影响海水透明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南沙群岛海域没有 少 河流流入 泥沙少 海域远离人口密集 工农业生产集中的陆地 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海水污染小 海域距大陆较远 面积广大 海水深度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