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案.doc_第1页
《体育课》教案.doc_第2页
《体育课》教案.doc_第3页
《体育课》教案.doc_第4页
《体育课》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课教案体育部(轮滑选项)任课教师: 薛志伟 授课班级: 07级轮滑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数: 64 周学时数: 2 上课周次: 16 课时计划周别:1 上课时间:3月3日3月5日第 讲第一讲理论课课 时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进 程第1次课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教学,让学生了解轮滑运动的发展及速度轮滑的比赛常识。重 点学生了解轮滑运动的发展过程。难 点学生明确速度轮滑的比赛规则。实施步骤:一、轮滑运动的起源 轮滑运动时从滑冰运动过渡而来,据有关资料记载,轮滑在十八世纪由不知名的荷兰人发明的。最初有位荷兰的滑冰运动员,为了在不结冰的季节继续进行训练,尝试把木线轴安在皮鞋下,试图在平坦的地面上滑行,他的试验在不断失败和改进后终于取得成功,创造了用轮子鞋“滑冰”的历史,从此轮滑运动在欧洲诞生、兴起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860年,比利时有位技工和一位乐器制造工人约瑟夫默林,他们用手工制作了一双轮滑鞋,但是当他们把自己的杰作带到英国伦敦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给热情的伦敦观众时,却出现了意外,他由于无法刹车而把一面大镜子打破了,人也受伤。这件事被媒体充分报道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巨大的震动,。因此,轮滑运动也被视为一项“危险的运动”而被冷落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861年,轮滑项目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的精彩表演,确立了其在体育运动大家庭中的地位。 真正的轮滑是由美国的詹姆斯 普利姆普顿于1863年发明的。他创新地用金属轮子代替木质轮子,滑行起来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深受大家的欢迎。他的发明推动了各国轮滑运动的发展,他也由此发了大财。 1866年, 詹姆斯在纽约投资开办了第一座室内轮滑场,并组织纽约轮滑运动协会,首次将轮滑运动正式列入体育运动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轮滑运动迅速传到欧洲各国。 1879年,英国成立了国家滑冰协会,4年后,轮滑运动也隶属于该会管辖。 1884年美国理查森和雷蒙德发明了滚珠轴承,对改进轮滑技术起了极大的作用。 1884年,英国首次举办了全国轮滑锦标赛。 1892年4月1日,国际轮滑联盟在瑞士成立,使得轮滑运动向正规化、国家化进一步发展。1875-1937年间,滑冰运动对轮滑影响很大。在轮滑运动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花样轮滑、速度轮滑和轮滑球三种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二、我国轮滑运动的发展我国轮滑运动开展较晚,轮滑运动19世纪传入中国。当时仅限于沿海个别城市,只作为娱乐活动。直到80年代初期我国才有正式比赛出现。1982年5月,我国首次在上海举办了“金雀杯速度溜冰邀请赛”。10月在北京举办了“环球杯旱冰邀请赛”。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10月在首都工人体育场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轮滑锦标赛。比赛项目有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两项。 我国从1985年起参加国际比赛。1985年8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速度轮滑代表队代表国家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男子第16届,女子第13届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同年10月哈尔滨体育学院轮滑队代表国家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一届亚洲轮滑锦标赛。速滑项目,张晶敏获得了女子300米第四名,颜彤丹,崔勇分别获得男子5000米,10000米第六名。1987年10月,在韩国举行的第二届亚洲锦标赛上,我国花样项目运动员朱烨获得女子自由滑银牌,全能银牌。朱玮获得男子自由滑铜牌,全能铜牌。速滑项目吉林运动员孙敏,上海运动员季芳芳,分别获得女子3000米的银牌和铜牌。我国轮滑运动员虽然起步较晚,但正在接近亚洲水平。1989年10月“第三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在中国杭州举行。速滑项目吉林运动员孙敏获得女子1500米银牌,上海运动员杨微获得女子3000米铜牌,前卫运动员陈炜权获得男子300米铜牌,上海运动员叶侃骥获得男子1500米铜牌。在第三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上我国选手在速度轮滑项目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世界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 20世纪初,轮滑运动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开展,一些国家纷纷成立了速度轮滑俱乐部。1910年,欧洲开始出现了轮滑球赛,英国于1908年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轮滑场。 由于欧洲和北美等国轮滑运动蓬勃的发展、成立一个世界组织统一管理此项运动,促进其健康发展已经十分必要。因此,于1924年在瑞士的蒙特勒举行了国际轮滑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瑞士、英国、法国、德国的11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选出了瑞士人任凯维兹首任主席,奥托美耶尔为秘书长,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 1926年4月举行了有六个国家参加的第一届欧洲轮滑球锦标赛。参赛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1936年在德国的斯图加特举行了首届世界轮滑球锦标赛。英国队获得第一名,意大利队第二名,葡萄牙队获第三名。 1937年在美国制定了第一个速度轮滑比赛规则。 1937年,在意大利蒙扎正式举办了首届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同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了第一届欧洲花样轮滑锦标赛。五年后,第一届世界花样轮滑和花样舞蹈锦标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193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首届速度轮滑世界锦标赛。共有6个项目,英国队获得其中4个项目的冠军,意大利获得1000米冠军,比利时获1500米冠军。 1939年制定了花样轮滑规则,从此,轮滑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迅猛地发展,并真正走上轮滑竞赛的道路。 1940年4月28日在罗马举行的第43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议上正式承认了轮滑项目的国际联合会。这一决定,使轮滑运动很快地从欧洲传到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地,各洲也相继开展了轮滑锦标赛。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停顿后,于1947年又恢复了世界锦标赛,并由战前的三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 1947年,在美国的华盛顿举行了首届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美国的莫恩斯获男子单人滑冠军;瑞士的维赫尔里或女子单人滑冠军;比利时的考林/李曼斯获舞蹈冠军;德国的加兰维尔/鲁德维格获双人滑冠军。 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从1947年开始每2年举行1次,有时是1年或3年不定期举行。1952年,举行第一届世界轮滑锦标赛,当时只进行了男子项目的比赛,同年国际滚轴溜冰联合会正式改名为现今的国际轮滑联合会(FIRS)。亚洲的日本也于同年加入了该组织,成为国际轮滑联合会在亚洲最早的会员国,这时轮滑运动遍及五大洲。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协会。 从1952年1957年德国人包揽了历届世界锦标赛的各项冠军,称霸世界一时。从1968年开始,美国人在双人和舞蹈项目打破德国人的垄断,获得冠军。近几年意大利的单人滑和双人滑水平十分强,连续获得男子单人滑的冠军。目前,美国、德国、意大利是世界花样轮滑的强国,西班牙、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成绩也不错。 196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世界花样轮滑锦标赛,到2002年共举行了46届。 国际轮滑联合会下设花样轮滑、轮滑球和速度轮滑三个委员会。总部现在设在美国,花样轮滑委员会设在美国的旧金山;速度轮滑委员会设在意大利的罗马;轮滑球委员会设在葡萄牙的里斯本。 199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把轮滑球运动队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的会议上,正式接纳国际轮滑联合会(FIRS)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成员。四、轮滑运动的比赛常识第一条 竞赛项目场地、 公路速度轮滑正式比赛距离为:300、500、1000、1500、2000、3000、5000、10000、15000、20000、21000、30000、42000、50000米。全国场地速度轮滑锦标赛比赛项目:男子:300、500、1500、5000、10000、20000米等。女子:300、500、1500、3000、5000、10000米等。全国公路速度轮滑锦标(公开)赛比赛项目:男子:300、500、1500、5000、10000、20000米和42公里马拉松。女子:300、500、1500、3000、5000、10000米和21公里马拉松。第二条 竞赛类型一、计时赛在场地或公路上进行。一定数量的队数或人数在固定的滑跑距离上进行的竞速计时性比赛。二、淘汰赛在场地或公路上进行,比赛过程中在一个或多个固定地点直接淘汰一个或多个运动员,具体淘汰办法赛前由裁判长决定。三、群滑赛 在场地或公路上进行。参赛人数不限,一次性集体出发的比赛。如果参赛人数太多,比赛跑道受限,可分预赛和决赛。四、定时赛 在场地或公路上进行。比赛限定滑跑时间,运动员的名次根据在限定的时间内所滑距离的长短决定。五、计分赛可在场地或公路上进行。赛前确定运动员或队的得分标准,在比赛路线上固定计分地点,比赛时运动员通过此地点时计取分数,运动员到达终点,以获得分数的多少决定名次,获得最高分数的运动员或队为优胜。六、接力比赛 在场地或公路上进行。每队由两名以上运动员组成,比赛途中在固定的地点可随时换人,换人时必须接触到本队同伴,最后一次换人必须在倒数第一圈以前完成。七、分段赛 只在公路上进行。这是根据一定的规则,长、中、短距离混合排列在一起,总名次根据运动员在各个固定的距离所得成绩和分数决定。每一分段的成绩,根据分段时间,其分配方法可事先商定。如果几名运动员成绩相等,根据每段比赛所得最好成绩决定名次。八、追逐赛 比赛可在场地或封闭环形式公路跑道上进行。两名运动员可两个队在等距离的地点出发,在规定的距离上互相追逐,如其中一名运动员或一个队超过对手时,比赛即告结束。每个队有3-4名运动员的团体赛中,由倒数第二名运动员决定该队名次。第三条 竞赛组别一、甲组:年龄在16周岁以上(以出生日为准)。二、乙组:年龄在12-15周岁(以出生日为准)。第四条 竞赛程序一、男、女短距离。二、男、女中距离。三、男、女长距离。四、每项比赛后公布成绩,公布正式名次15分钟以后举行发奖仪式。第五条 起点出发一、所有比赛的起跑均为站立式,用发令枪或哨子发出起跑信号。二、发令员在起点召集运动员时,如运动员未到,1分钟后重新召集,仍不到者立即取消比赛资格。三、起跑信号应在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面,相互间距50厘米,身体稳定后才能发出。运动员所站的位置由抽签决定。四、集体出发的起跑,运动员在起跑线后按抽签顺序依次站好,保持50厘米间距。第一次信号预备,第二次信号为鸣枪,遇有下列情况,发令员指出后起跑重新进行。(一)在计时比赛中,运动员由于器材发生意外故障而非本人责任摔倒。(二)集体起跑时,在130米以内有一名运动员摔倒而引起其他运动员连续摔倒。(三)发令员在发出起动信号前运动员起动均为抢跑。第一次抢跑给予警告,三次抢跑取消比赛资格。五、300米计时比赛起跑,运动员两脚轮子不得移动,但身体可以摆动。预备线距起跑线50厘米,运动员其中一脚轮子必须在两线之间。运动员的起动有10秒的限定时间,如果在10秒内不起动,发令员宣布该运动员退出比赛。第六条 途中滑跑无论场地比赛或公路比赛,运动员从起点出发后一直到抵达终点,其滑跑途中必须严格遵守如下规则,否则取消比赛资格:一、运动员在各项距离的滑跑途中,严禁得到任何方式的外界帮助,除非轮滑鞋出现故障。二、每项比赛的滑跑途中,运动员应沿一条设想中的直线滑行至终点,不得以曲线或横向滑行影响其他运动员的正常滑跑。三、在弯道滑跑时,除非沿内侧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通过,否则只能从外侧超越其他运动员。四、任何情况下,不得故意强行阻挡他人的超越滑行,严禁撞人、推人、拉人、挡人、踢人、绊人等有意阻碍他人滑跑的行为发生。五、在场地跑道或在封闭环形式公路跑道比赛时,严禁领先的运动员阻挡后者的超越,或者帮助正在被超越的运动员。六、禁止运动员的轮滑鞋触及或踏出跑道线。七、只要不妨碍比赛的进行,运动员可以修理出故障的轮滑鞋,必要时可接受新鞋更换已损坏的轮滑鞋,但必须独 立完成而不得接受外界帮助。八、在滑跑途中运动员摔倒时,可以自己起来继续比赛,不得由他人协助,否则取消比赛资格。九、任何项目的比赛途中,参赛运动员的态度要积极、热情,奋力拼搏,有竞争精神,那些态度消极、情绪低落、落后无能力竞争者应及时淘汰。十、在公路开放式跑道或公路封闭环形式跑道上集体出发的比赛,参赛运动员除应遵守上述规则外,还应做到始终靠公路赛道的右侧滑行,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越过公路跑道的中央线,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组织者的指示。十一、退出比赛的运动员,要到终点通知裁判员,以便确定名次。第七条 比赛中断和继续一、比赛一旦开始后,有关跑道上的安全由现场工作的裁判员负责。二、当地面、天气条件阻碍比赛正常进行或使比赛不能继续时,裁判长有权决定将比赛中断一定时间或取消比赛。在预赛阶段,如比赛可在中断后24小时内结束的话,路面条件一旦许可时,比赛应开始或继续进行。三、一度中断的比赛再次恢复时,不得更换运动员。退出比赛和取消比赛资格的运动员不能继续参加比赛。四、如比赛跑道太滑,一些运动员提出要求使用防滑物加以覆盖时,由裁判长决定是否使用。第八条 比赛滑行方向在封闭环形式公路跑道或场地跑道上,比赛按逆时针方向进行。第九条 抵达终点与终点名次一、计时性比赛和集体出发的比赛(淘汰赛、计分赛、接力赛以及其他集体出发的比赛),要根据运动员的轮子触及终点线的先后顺序决定运动员的终点名次。先通过终点线的前脚轮子必须接触地面,否则以后脚轮子通过终点的时刻为到达终点。二、在自由换人的接力比赛中,以各队最后一名运动员的轮子首先通过终点线的队为优胜。三、在定时比赛中,如规定时间已到,则运动员所滑到的地点即为终点。四、终点电动计时器的高度,最多也不能超过地面10厘米。五、在场地或在封闭环形式公路跑道上集体出发时,已被超越或即将被超越的运动员应及时淘汰。被超越运动员的名次顺序为被淘汰的逆顺序。运动员通过最后一圈时摇铃示意,但只给第一名运动员摇铃。六、在集体出发的比赛中,有数名运动员一起抵达终点,无法确切地区分他们的名次顺序,此时可认定他们的名次相同,其顺序可按其姓氏笔画排列。运动员扣圈或被扣圈都应报剩余圈数,第一名运动员滑最后一圈时摇铃。七、如果有两名或有更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相同,则要重新组织一次确定名次顺序的计时对抗赛,每个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在到达终点后立即宣布。八、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最后的一个直线跑道上,领先的运动员要保持直线滑行,切不可以任何方式妨碍紧跟其后的运动员的正常滑行。假如违背,则领先运动员的名次列为受影响运动员的名次之后。九、公路比赛最长时间的限制是第一名运动员所用时间加上25%(大众参与的公路赛最长时间可以为第一名运动员所用时间加上50%-100%)。第十条 团体名次与计分办法全国轮滑锦标赛速度轮滑项目,每个参赛单位均有四个团体总分名次:一、甲组男子团体总分名次。二、乙组男子团体总分名次。三、甲组女子团体总分名次。四、乙组女子团体总分名次。全国锦标赛速度轮滑团体总分名次根据各项比赛得分总和来确定,得分最高者为优胜。 团体总分具体核分方法为:每项比赛第一名运动员的得分应与其参加该项比赛的运动员人数相等,第二名运动员的得分比第一名运动员少一分,第三名运动员的得分比第一名运动员少二分.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名运动员。最后一名运动员只得一分。被取消比赛资格的运动员不得分。第十一条 惩罚对不遵守规则、竞赛规程体育道德原则的运动员要采取以下纪律惩罚措施:警告;取消比赛资格;取消所有项目的比赛资格;取消以后所有比赛的资格(包括已经列入计划之内的比赛)。一、警告除在规则中明确地规定以外,对轻微犯规可给予警告。一般说,在取消比赛资格之前给予警告处分(很严重的情况除外);各种警告累积在一起,即便不严重,也要取消该运动员的比赛资格。警告处分可由监道裁判员负责,但要立即报告裁判长。二、降低比赛名次(一)比赛中,特别在比赛后半程时,如运动员对其对手有不良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根据裁判长的裁决,降低其比赛名次。(二)严重违反规则者要立即取消比赛资格。三、取消比赛资格(一)取消比赛资格的理由如下:1.各种警告加在一起三次;2.严重违反规则;3.极严重违反规则者,可取消其所有项目的比赛资格;4.运动员使用兴奋剂;5.仲裁委员会的决定将是最后的裁决。(二)以上第1、2条有关处分由裁判长决定,并正式公布。第十二条 抗议在全国锦标赛及重大国际比赛期间,对于裁判员的裁决、大会的决定,每个协会、每个参赛队都有权提出申诉。一、有关参赛资格的抗议申诉(一)凡属以下情况可提出有关参赛资格的抗议申诉。1.某协会代表认为他的运动员符合参加比赛资格,但未能批准。 2.认为另一协会不合格的运动员参加比赛而影响本队比赛时。(二)所提出的抗议申诉要由正式代表签署,以书面形式在比赛开始前半小时提交裁判长。如裁判长认为手头有足够材料可接受某运动员参加比赛,但该运动员又遭到抗议时,裁判长以罚金为条件可接受他参赛,并提交中国轮滑协会作最后决定。(三)所作出的决定要通知各队代表二、对裁判员裁决的抗议申诉对于裁判员裁决有异议的抗议申诉,在比赛结束后的60分钟内向裁判长提出,如包含名次问题则须在最后一名公布15分钟内提出。对所提出的抗议经裁判长审查后,如不接受,可在此决定后的15分钟内再次上诉至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最终的裁决。三、抗议申诉费在比赛期间无论何种抗议申诉,均要向仲裁委员会交纳申诉费人民币500元。如裁决抗议有效,抗议申诉费原数退还,如抗议无效则抗议申诉费由中国轮滑协会收回。第十三条 违禁药物检查与处分使用违禁药物是不道德的,对运动员的身体有极大害处,应严格查处。一、发现参与或非法倒卖违禁药品者,将受到法律制裁。二、对使用违禁药物者处罚(一)第一次使用取消比赛资格。(二)第二次使用停赛二年。(三)第三次使用停止一切比赛。三、在全国锦标赛期间进行不定期的检测。第二章 比赛器材、场地的规定第十四条 比赛器材运动员的器材须适合轮滑运动的特点。参赛运动员要戴保护头盔、护膝、护腕、护肘;轮滑鞋轮轴不得超出轮子以外,不得使用制动器。鼓励使用单排轮轮滑器材(具体要求按竞赛规程执行)。第十五条 比赛场地一、比赛路线分为场地跑道和公路跑道。公路比赛路线有起点和终点不衔接的直线开放式以及起点和终点相衔接的封闭环形式两种。二、测量场地的跑道或公路上比赛路线应距跑道或公路边界线内侧30厘米为准。此测量线称为“边界绳索。三、每条比赛路线在弯道处应有清楚易见的自然界线或设有可移动的标志。这些标志不要放在内侧,以免运动员发生危险。四、公路比赛路线沿左右方向均可设有弯道。五、场地跑道(一)比赛场地的跑道是指设在露天的或有覆盖设施的比赛路线,它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跑道段和两个对称的具有相同直径的弯道相连接的竞赛跑道。(二)比赛场地跑道的标准长度为200米,宽度为6米以上(但根据情况长度最短不少于125米,最长不超过400米,宽度最短不少于5米)。(三)比赛场地跑道的地面可用任何材料铺成,但要求完全平坦,有一定的光滑度,不易摔倒,适合举办轮滑竞赛。(四)场地要求完全平坦,但弯道可有一定的倾斜度。有倾斜度的部分要从内侧边缘逐渐均匀平稳地升高,直到外侧边缘。直线跑道为了与弯道倾斜跑道相衔接,也可以有向内侧倾斜的衔接部分,但直线赛道的平坦部分不应少于跑道总长的33%。(五)终点要用白色线标出,宽为5厘米,一直标到跑道外侧边线。终点线不能设在弯道处(一般设在直道中线前伸10米处为宜)。(六)跑道外缘应设有保护设施。六、公路跑道(一)在开放式公路比赛路线进行的比赛,其终点和起点不衔接。封闭式公路比赛路线其终点和起点相衔接,它有两条对称路线。运动员必须根据比赛的距离在此路线上滑行一圈或几圈。(二)封闭式环形公路,路线最短不少于250米最长不超过1000米。(三)公路的宽度全程不得少于5米。(四)公路的路面应平坦而光滑,没有断裂。路面不平坦部分不应超过其宽度的3%。(五)公路跑道斜坡部分不得超过5%,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其倾斜部分也不得超过全部路线的25%。(六)终点线与起点线均应以5厘米宽的白色线标出,起终点线不能设在弯道处,除非无法避开时,起点线应设在距离弯道50米以外的地方,终点线应设在距最后一个弯道的直弯道分界线前50米处。七、速度轮滑比赛200米跑道场地平面图。第十六条 组织竞赛的一般要求在比赛路线上所需设备、器材和提供的服务应根据不同的比赛种类而定一、封闭式公路与场地比赛(一)扩音器。(二)登记圈数的牌子。(三)向运动员提示最后一圈使用的铃或其他信号器。(四)设备齐全的急救站。(五)男女运动员、裁判员分别使用的更衣室。(六)供裁判员专用的房间、桌椅及物品。(七)运动员和领队所需要的场所。(八)新闻媒体所用的场所及所需物品。(九)供夜间比赛使用的足够的照明设备。(十)起点光电设备、终点电动计时器。二、开放式公路比赛(一)在终点处要写上终点字样。而且还要写在终点线前的路面上。(二)比赛路线的最后500米处要设有标记。(三)设有显示障碍物和交通信号的标记。(四)超过20公里的比赛要设有休息处。位置要设在比赛路线约一半的路程处。(五)有易辨认标记的交通工具,以便裁判员指挥比赛。(六)要备有供负伤运动员退出比赛时使用的交通工具。这样车辆上要有急救设施,还要有一名医生和一名裁判员。医生要携带急救物品,裁判员要记下所有退出比赛运动员的名次顺序。(七)路边要有阻挡观众的栏杆。(八)要有交通、公安部门的协助。(九)在裁判员认为危险的地方备有安全设备。(十)准备起点光电设备、终点电动计时器。第三章 裁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第十七条 裁判委员会的组成一、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二、记录裁判员2人;三、监道裁判员2人;四、终点裁判员4人;五、计时裁判员6人;六、发令裁判员2人;七、计圈裁判员2人;八、检录裁判员2人。裁判人数可根据比赛规模适当增减。第十八条 裁判长一、保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遵守规则和规程,并对比赛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现行规则中未涉及的问题作出决定。二、分配裁判员在比赛中所负责的工作。三、对裁判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遇有不同意见时,裁判长将协调各方面意见并作决定。他应归纳各方面的意见,向中国轮滑协会技术委员会提出报告。四、根据规则和规程对参加比赛各协会的教练和领队在比赛中的不妥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五、命令不符合规定的预赛重新举行。六、签署比赛成绩记录,并同比赛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意见一同上报中国轮滑协会。七、组织各项距离的比赛抽签。八、检查发令员发出信号前,裁判员是否各就各位,计时员是否做好准备。九、保证被取消资格的运动员立即离开跑道。十、立即取消不服从裁判警告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十一、对不服从裁判员的运动员予以警告。十二、调整撤换不能胜任裁判职责的裁判员。十三、比赛结束,向中国轮滑协会提交竞赛总结报告。第十九条 副裁判长协助裁判长处理一切有关事宜,并完成裁判长指定的工作。第二十条 记录裁判员一、负责编排比赛日程,确定项目顺序。二、填写参加决赛人员名单。三、审查运动员比赛成绩,排列个人和团体名次。四、公布比赛成绩。五、编写比赛成绩册。六、参加各项距离的抽签工作。第二十一条 监道裁判员一、监道裁判员的任务是:(一)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监督比赛的进行;(二)将比赛所出现的犯规问题立即报告给裁判长;(三)记下被超越和退出比赛的运动员的号码,并及时通知裁判长;(四)对犯规者提出警告。二、监道裁判员根据其位置分为:直线裁判; 弯道裁判; 接力裁判(接力比赛)。第二十二条 终点裁判员一、终点裁判员要准确判定运动员抵达终点的先后名次顺序。二、终点裁判员至少3人,根据需要人数可以增加,但是一般要为单数,以便发生意见分歧时,根据多数意见作出决定。在有录像设备时,无论任何情况,以录像为准。第二十三条 计时裁判员一、无终点摄影设备时,计时员要记下每个运动员的成绩,并列入纪录。由计时长将记录提交裁判长。二、为确保准确计时,计时办法如下:(一)每位计时裁判员须独 立工作,不得互相对表。(二)比赛使用的秒表必须是赛会主管机构批准的经检验、鉴定后的秒表。(三)每3人为一计时小组,三个计时表所记霎时间相同,此时间为正式成绩,如三个计时表所所不同,以平均成绩为准;如三个计时表中只有两个表显示成绩时,以较劣的成绩为准。(四)计时员开表以看到发令枪烟升起的瞬间为准,停表以轮子触及终点线为准。计时每秒计取到1/100以下。第二十四条 发令裁判员一、在各项比赛发令前,召集参加该项比赛的运动员,并向他们做最后指示,检查他们的服装和号码。在信号发出时,未到指定位置的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二、检查运动员的轮滑鞋是否超过起点线。三、每单元的比赛,必须在收到裁判长的信号后才能发令。四、发令员发出预备-信号待运动员做好准备后,可鸣枪出发。五、有起跑犯规现象或由于某运动员摔倒而绊倒或拉倒其他运动员时,可发第二枪或鸣哨,让运动员回到原位,对犯规者提出警告后,重新组织起跑。第二十五条 计圈裁判员一、记下已通过的圈数;二、利用其所用的设备,发出所余圈数的信号;三、记下领先运动员;四、记录被超越运动员的号码;五、每次领先运动员通过后,要减去一圈的数字;六、当剩下最后一圈时要用铃声或其他信号通知运动员。七、通知圈数的记数牌子要设在距离终点线3米远的地方,如可能,设在跑道内侧。第二十六条 检录裁判员一、比赛前检验参赛运动员的号码、头盔、轮滑鞋是否符合规定,不符者取消参赛资格。二、负责点名召集各组参赛运动员,并负责把运动员带入起点,已检录的运动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比赛跑道。三、对三次检录不到的运动员将取消比赛资格。四、按时检录后,将参赛运动员带入起点,并与发令员协调配合。轮滑运动的起源我国轮滑运动的发展参加的比赛取得的成绩世界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轮滑运动的比赛常识竞赛项目竞赛类型竞赛程序各阶段比赛的罚则团体名次与计分办法比赛器材、场地的规定组织竞赛的一般要求裁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课后作业1、 明确轮滑运动的发展过程。2、 了解速度轮滑的比赛项目及掌握速度轮滑的比赛规则。参考资料轮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中国轮滑网课后小结课时计划周别:2 上课时间:3月10日3月12日教 学内 容1、太极拳:复习2、轮滑: 陆地模仿移动重心练习复习弯道倾斜姿势学习单脚平衡学习T形停止法场地器材轮滑场轮滑鞋轮滑护具课时2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等进 程第2次课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提高已学的内容。2、使学生初步掌握单脚平衡及T形停止法技术动作。3、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重 点太极拳:动作流畅。轮 滑:重心要完全放在支撑腿上。难点太极拳:动作标准、到位。轮 滑:重心移动要平稳。部分课 的 内 容份量课 的 组 织 实 施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准备部分15分钟基本部分70分钟一、课堂常规、二、准备活动1、队列队形练习2、反口令练习3、绕场地慢跑4、行进间操5、活动各关节6、游戏双手推地滚球方法:把全班同学分马人数均等的几组,每组两个球,比赛开始时,成轮滑的滑跑姿势,双手推球走,到指定地点折回,下一个同学再继续比赛,直至到最后一个同学。规则:1)保持基本滑跑姿势2)球不能离开手一、复习太极拳式二、学习轮滑的基本技术陆地模仿移动重心练习复习弯道倾斜姿势学习单脚平衡方法:滑行时将身体重心完全移到一腿上,大腿位于胸的正上方,鼻、膝、脚三点成一线。学习T形停止法方法:当左脚支撑滑行时,上体直立,右脚尖外转横放左脚后面,成“T”形,与地面磨擦,重心下降加大磨擦直至停止。小中中上高一、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内容4.检查服装5.安排见习生二、1、教师讲解、口令2、教师领做、示范3、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与规则4、教师组织学生练习5、教师监督执行游戏的规则一、教法1、教师领做复习。2、教师集中指导。3、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指导。4、跟随教师一同练习。二、教法1、教师示范完整的技术动作2、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3、讲解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4、讲解练习步骤,组织学生练习5、集中纠正错误6、教师巡回指导一、组 织:*要 求:1.列横队在上课地点集合。2.集合做到快、静、齐。二、组织:*要 求:1、听从教师安排。2、充分活动身体各部关节。3、积极参加游戏。4、遵守游戏规则。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练习(一):1、随同教师一同练习2、学生研讨练习技术动作3、学生完整技术动作练习学生练习(二):1、热身活动练习2、陆地模仿单脚支撑后引腿3、移动重心练习4、复习弯道倾斜姿势5、学习单脚平衡6、学习T形停止法7、自由滑行练习要求:1、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与学习2、不清楚时及时询问教师3、动作标准、到位结束部分5分钟一、放松活动1、两人互相抖臂。2、两人互相扣击腰背部。3、扣击大小腿二、总结小教法:1、教师指导学生做放松活动练习2、指导见习生整理器材3、总结学生课上的表现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4、宣布下课任务组织:*要 求: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2、放松活动要认真。3、主动送还器材。课后作业复习太极拳(1)-(15)式及“T”形停止法练习参考资料轮滑运动李瑶章,人民体育出版社。速度轮滑刘仁辉,人民体育出版社。轮滑付进,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课后小结 课时计划周别:3 上课时间: 3月17日3月19日教 学内 容1、太极拳:复习(1)-(15),学习(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2、轮滑:1、陆地模仿2、复习单脚平衡3、复习T形停止法场地器材轮滑场轮滑鞋轮滑护具课时2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分解、分组等进 程第3次课教学目的1、巩固提高已学的技术动作。2、使学生初步掌握太极拳左右下势独立技术。3、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重 点太极拳: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轮 滑:重心平稳移动。难点太极拳:上下肢要协调配合。轮 滑:重心要完全移动到支撑腿上。部分课 的 内 容份量课 的 组 织 实 施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准备部分15分钟基本部分太极拳35分钟基 本 部 分轮滑35分钟一、课堂常规二、准备活动1、队列队形练习2、反口令练习3、活动身体各关节4、足尖走足跟走绕场慢跑(结合前、后踢腿、后摆腿)5、游戏喊数抱团方法:学生在跑动中进行练习,当教师喊“5”时,学生自行找5人为一组,多人少人都为失败,每组人数不正确者,每人罚俯卧撑5个。一、复习(1)-(15)式太极拳技术动作。二、学习(16)左下势独立动作要领:左腿收回平屈,右掌变成勾手,右腿慢慢屈膝下蹲,成左仆步;左掌下落(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身体重心前移,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左独立势;同时右手变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行摆出,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立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17)右下势独立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勾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其他均与“左下独立势”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三、学习轮滑基本技术1、陆地模仿2、复习单脚平衡3、复习T形停止法小中中高中高一、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内容4、检查服装5、安排见习生二、1、教师讲解、口令2、教师领做、示范3、教师组织学生练习4、讲解游戏方法、规则5、组织学习练习一、教法1、教师领做复习。2、教师集中指导。3、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4、学生自行练习互相指导。5、学生统一练习,教师指导。二、教法1、教师完整动作示范2、教师分解讲解、示范与领作3、指出易犯的错误4、讲解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5、讲解练习步骤,组织学生分组练习6、集中纠正错误7、教师巡回指导三、教法1、教师组织复习2、教师示范完整的技术动作3、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4、指出易犯的错误5、讲解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6、讲解练习步骤,组织学生练习7、集中纠正错误8、教师巡回指导一、组 织:*要 求:1、列横队在上课地点集合。2、集合做到快、静、齐。二、组织:* * * * * * * * * * * * * * * * * * *.要 求:1、听从教师安排。2、充分活动身体各部关节。3、动作标准到位。4、积极参与游戏。5、遵守游戏规则。一、组 织:*要 求:1、动作协调、舒展2、动作标准、到位3、集中注意力4、听从教师安排二、组织:*学生练习:1、认真观察示范动作、方法、路线,掌握动作要领2、跟随教师分解练习动作3、学生独立练习并按照教师的指导完善技术动作4、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技术动作。5、二人一组依次练习,互相指导。要求:1、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与学习2、不清楚时及时询问教师3、动作标准、到位组织:*学生练习:1、陆地模仿练习基本滑行姿势左右移动重心练习单脚平衡练习2、轮滑的场地练习准备活动练习基本滑行姿势练习单脚平衡练习复习T形停止法练习要求:1、认真练习技术动作2、动作标准到位3、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